首頁> 現代都市> 苟在明末當宗室> 第772章 諸王之首

第772章 諸王之首

  第772章 諸王之首

  「溫體仁,你好大的膽子!」朱慎錐沉下臉來,語氣冰冷,雙目更如同刀子一般掃向對方。

  溫體仁叩首道:「臣之言發自肺腑,句句出自內心,臣是為我大明,為殿下著想啊!殿下!臣懇求您,為我大明江山,為天下百姓再進一步,如有罪責,臣甘願一力承當,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說著話,溫體仁的腦袋在地上磕的砰砰直響,更是老淚縱橫一副懇切的模樣,看著他這幅姿態,朱慎錐心中雖知道溫體仁是故意所為,但也不由得動心了。

  溫體仁說的是有道理的,只要他朱慎錐一日不進位,許多事做起來就束手束腳,而且天下人看待自己的態度也有所不同,這就是監國和皇帝的區別。再者,朱慎錐之前拒絕溫體仁,那是出於政局穩固的考慮,擔心在這個時候進位會引起巨大的反彈。

  可許多事有弊也有利,雖然進位會有些麻煩,可得到的好處也是實實在在的,尤其是溫體仁提到了儒家君臣父子的問題,表示朱慎錐如果僅僅只是監國的話,是永遠無法徹底拉攏住人心的,只有成為皇帝成為人君,有些事才能名正言順,而天下也會徹底歸心。

  輕嘆了一聲,朱慎錐神色複雜的看著溫體仁,開口喝止了他繼續磕頭的舉動,隨後起身上前,親自把他攙扶了起來。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先生的忠心孤是知道的,可這件事實在太大,孤不得不謹慎從事呀。」

  這話一出,溫體仁頓時大喜,知道自己今天這一步算是走對了,只要朱慎錐有這個想法即可,等到朱慎錐登上大位,自己首輔之位徹底穩固,而之前對自己的不滿也會因為此事不僅煙消雲散,更能聖眷優渥。

  「監國不必多慮,此事老臣來安排即可,就算有人非議,老臣也能保證妥善處置。」

  「這……先生可有把握?」

  「自然!」溫體仁想也不想開口就道:「老臣早就為監國想好了,此事可分為兩步走。」

  「哦,哪兩步?」

  「其一!」溫體仁道:「監國如今為郡王卻實受親王祿,可先進親王之職,以監國之功,進位親王絕無問題,而且天下人也挑不出毛病來。」

  「親王?怎麼?難不成先生打算讓孤為晉王?如孤為晉王,太原的晉王朱求桂如何處置?先生可別忘了他可是孤的侄孫,孤總不能奪了自己侄孫的王位吧?」

  說著,朱慎錐不由得笑了起來,他現在的王爵是交城王,交城王屬於晉王系,而晉王一脈最早是朱元璋的嫡三子朱棡,從這點來說大家都是一個老祖宗,而且朱慎錐在晉王一系中輩分極高,現在的晉王朱求桂見了他還要喊自己一聲叔爺爺呢。


  自己當了監國後,晉王系那邊也是第一批投靠過來的,這倒不是朱求桂和朱慎錐的關係有多好,其實朱慎錐從來沒見過朱求桂,他原本只是一個普通宗室,而對方卻是大明藩王(親王),兩者地位相差懸殊,怎麼可能相見?

  朱求桂這樣做關鍵是審時度勢,考慮到朱慎錐的監國身份,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朱慎錐在晉王系中的輩分和地位。朱慎錐以這種方式登上監國位掌控朝政,無論晉王一系願不願意,從皇族中來說已和朱慎錐綁定了,一旦朱慎錐倒台,晉王一系絕對討不了好,在這種情況下朱求桂支持朱慎錐也是為了自保,只要朱慎錐一直掌控朝政,晉王一系就安然無恙。

  此外,朱慎錐也暗中給了晉王系諸多好處,比如山西的邊貿事宜,雖然參與的大多數是晉商,但不要忘記許多晉商背後都有著晉王府的背景。讓他們參與邊貿,這等於直接給了對方一條發財的路子,晉王系上上下下都能賺上不少外快。

  這還不算,前些時日朱慎錐重整宗人府,他自然為大宗正,卻有意讓晉王朱求桂擔任左宗正,歷史上朱元璋設立宗人府的時候第一代晉王就是左宗正,現在只不過把這個宗正名義還給了晉王府,但其意義卻異常重大,朱求桂哪裡不清楚朱慎錐的想法?

  從這些方面來看看,大明各藩王中晉王系是最靠近朱慎錐的,也是朱慎錐的有力支持者。而眼下朱慎錐要以交城王進位親王,那麼按照族譜排序,晉王這個王爵是最合適的,可一旦朱慎錐當了晉王,那麼朱求桂怎麼辦?他朱慎錐總不能把朱求桂的王位給搶過來吧?這樣的事怎麼能做?

  「自然不是晉王!」溫體仁搖頭道:「臣早就為監國想好了,監國要進親王只有一個王爵最為合適。」

  「先生是說……?」

  見朱慎錐略有所思,溫體仁點頭道:「監國猜沒錯,這個王爵是吳王!」「吳王!」

  朱慎錐的心撲通撲通跳著,吳王啊!溫體仁一言中的,這個王爵的確是最好的選擇,而且這個王爵在大明藩王中意義重大,只要自己進位吳王,那麼全天下就知道自己接下來一步想幹嘛了。

  吳王之位聽起來普通,可實際上卻很不簡單,因為這個王爵是太祖朱元璋的王爵,朱元璋稱帝之前就是先稱吳王,開府建牙奠基了大明的基礎,從而才有後來的大明帝國。

  稱帝之後,朱元璋這個吳王王爵只給過兩個人,一個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在洪武三年封為吳王,後來朱元璋覺得吳王不妥,就改封朱橚為周王,從而吳王爵位撤回。

  另外一個人是太子朱標的嫡三子朱允熥,朱允熥在建文元年受封吳王,不過朱棣靖難之變後打進南京城,就把朱允熥的吳王改成了廣澤王,自此後再也沒人能受封過吳王王爵。

  從這點來看,吳王這個王爵之位是大明藩王(親王)最為尊貴的,不僅是代表著太祖曾經為吳王,更代表著諸王之首。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格,一般皇族根本就承受不了,一旦受封吳王意味著什麼,所有人心裡也很清楚。


  溫體仁現在提議朱慎錐進位吳王,用意很是明顯,只要得了這個吳王之位,朱慎錐的王爵就是大明諸位之首了,而且吳王這個王爵意義重大,大夥心裡都明白一旦進位吳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也算是給天下人打了個預防針,讓所有人有所心理準備罷了。

  「吳王……。」朱慎錐輕聲念叨了一聲,不得不說溫體仁這個安排不錯,而且進位吳王也挑不出毛病,哪怕吳王的意義不同,可畢竟這只是一個親王爵位,而且大明從來沒正式說過但凡進位吳王者必須當天子的講法。

  可吳王隱藏的含義又擺在那邊,一旦進位吳王大家又心知肚明,這樣做既穩妥,也更合適,不得不承認溫體仁考慮的很是周全。

  「可!」最終,朱慎錐同意了溫體仁的建議,既然要進位,按照這個辦法是最好的,先進位吳王的辦法不錯。

  「至於其二,等殿下進吳王位後,臣覺得一年左右即可登基了,到時候以當今陛下直接禪讓為妥,此事殿下可交臣來辦,臣定能安排的妥妥噹噹。」說著話,溫體仁的神色中掠過一絲狠毒,不用問朱慎錐就明白溫體仁打著什麼算盤,無非就是逼迫崇禎皇帝禪讓,然後再下毒手弄死對方。

  溫體仁這人向來就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乾脆的性格,以他這種性格想出這樣辦法來也算正常。不過對崇禎皇帝下手,朱慎錐卻沒打算讓溫體仁去辦,因為他並沒有想讓崇禎皇帝死於非命的想法,而且崇禎皇帝這個人志大才疏,根本不是什麼人君,只要控制在手中,根本就造不成什麼影響。

  而且弒君這種做法後果太嚴重,就連朱棣當年也不敢這麼幹。歷史上,朱棣攻進南京皇宮,建文帝放火燒了皇宮,本人最終卻下落不明。對於建文帝的生死究竟如何,多有各種傳聞,有的說建文帝化妝逃走,最後當了和尚出家了。也有的說建文帝離開南京後坐船遠遁出海,而後來鄭和的七下西洋實際上就是為了找尋建文帝的下落。

  還有的說,所謂的建文帝失蹤完全就是朱棣放出來的煙霧彈,其實建文帝在皇宮被破當日已死了,朱棣為了避免自己弒君的罪名,故意對外宣稱建文帝失蹤而已。

  連雄才大略的永樂大帝朱棣都不敢這麼幹,故意拿各種消息來掩飾此事,朱慎錐如果直接下狠手殺了崇禎皇帝的話,那麼所掀起的波浪就更甚了。他不得不考慮這個後果,所以當溫體仁試探著提出要解決崇禎皇帝之時,朱慎錐直接就拒絕了此事。

  「殿下,斬草不除根,恐怕後患無窮啊!」溫體仁急忙勸道。

  「此事孤自有考慮,先生不必多言,先生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即可。」朱慎錐如此說道,讓溫體仁無可奈何又欲言又止。

  朱慎錐悠悠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先生飽讀詩書,自然知道這個道理,有些事孤可以做,但有些事孤卻不能做,何況大明天下既然孤得之,只要天下民心向著孤,他朱由檢又算得了什麼?當年他身為天子都如此,等丟了皇位難不成憑他的本事還能翻天?」

  朱慎錐斬釘截鐵這番話讓溫體仁無言以對,只能稱是,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雖然溫體仁沒能達到所有預想,但至少進位一事朱慎錐卻是答應了,這對於他來說已是足夠,離開的時候,溫體仁臉上抑制不住喜色,走出文華殿,他回頭望了一眼巍峨的宮殿,心中雀躍無比。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