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再勸進
第771章 再勸進
「不成!如此下去沒了聖眷,老夫早晚落得悽慘下場。」越想心中越驚,溫體仁額頭滲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他雖然不愛財,如要以貪污找他麻煩根本不可能,可問題在於溫體仁愛權啊!
他好不容易爬到了首輔之位,而且現在他這個首輔做的有滋有味,和崇禎皇帝相比,朱慎錐是真的肯放權的,大權在握的感覺就和美酒一樣令人陶醉,大丈夫在世為的不就是這個麼?
如果沒了權,溫體仁情願去死,權利和地位對於他來說幾乎和生命一樣重要。
想到之前的爭執,溫體仁徹底清醒過來他做錯了什麼,現在朱慎錐雖然還沒動他,可眼下的敲打卻是實實在在的,如果自己再一意孤行,那麼其結果可想而知。
想到這,溫體仁再不遲疑,當即起身研墨提筆,寫了一封奏摺,等奏摺寫完,他反覆看了幾遍,斟酌著修改了幾字,然後又工工整整抄完,這才把抄完的奏摺放進封套內。
「來人!」溫體仁對外喊道。
話音剛落,守在門口的僕人就應聲道:「老爺,您可是要用飯?」
「用什麼飯,去安排轎子,進來再幫老爺我更衣,老爺要去內閣!」
「老爺,這天馬上就黑了,這個時辰不如先……。」
「哪來的這麼多廢話,難道你不知規矩?」溫體仁嚴厲呵斥。
那位老僕再也不敢出聲,熟練地幫溫體仁換了衣服,等換上官服,戴好烏紗,溫體仁把那份奏摺放進懷中,邁步就離開了書房,片刻他出了府邸,坐上已準備好的轎子,朝皇宮而去。
半個時辰後,溫體仁入了皇宮,如果是普通官員入宮沒那麼容易,但溫體仁不同,他可是內閣首輔,內閣辦公機構就在皇宮大內,而且內閣向來就有值班制度,無論是首輔還是閣老都會分批值守,以確保內閣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在。
到了宮內,他先去了一趟內閣,和今日在內閣值守的閣老打了個招呼,然後看了看內閣接到的一些奏報,再去了自己的值班房坐了片刻,接著拿起一份剛才特意找出來的奏報,找了個遼東軍事的理由徑直去了文華殿,求見朱慎錐。
文華殿內,朱慎錐剛吃完晚飯,身為監國的他已等同於皇帝,用膳按理說和普通人不同。
雖然大明的膳食遠沒有歷史上大清皇帝用膳這麼繁瑣,一次用膳擺上幾百道菜,每道菜隨機挑選一筷子嘗嘗滋味什麼的,但這樣用膳看起來樣子不錯,可實際味道根本不好,因為許多膳食幾次加熱後早就沒了原來的味道。
末代皇帝溥儀在回憶錄里說過,宮中的膳食如同嚼蠟,根本就不是人吃的。可問題在於這是大清的規矩,早就在入關之初就定下來的,皇帝不愛吃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吃。
雖然膳食不好吃,也鋪張浪費的緊,可這樣做的真正用意並非是體現皇帝的派頭,而是為了避免下毒。
大清皇帝在膳食上的小心是歷代帝王都比不上的,用這種方式避免有人在食物中下毒,因為每次用膳幾百道,下毒之人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在這麼多道菜中下毒,再加上每道菜還要專人試毒,就徹底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不過朱慎錐可沒這樣,如此鋪張浪費實在太多,大明財政困難,假如他每日也這麼搞,僅僅膳食的開支就是很大一筆支出,朱慎錐怎麼會把緊張的經費花到這個地方呢?再說了他現在僅僅只是監國,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這樣,僅為了膳食弄的如此,傳出去非給言官在朝堂上罵得狗血淋頭不可。
所以朱慎錐的膳食很是簡單,他每日三餐的飯菜都是在文華殿的小廚房做的,做飯的是絕對值得信任的人,而且膳食也不繁瑣,通常也就是兩三個菜,有葷有素,再加米飯或者面點這些,和普通人家沒什麼兩樣。
簡簡單單用完了膳,朱慎錐喝著茶消食,坐在那邊靜靜思索著,正當他想著一些事的時候,外面突然來人報,說是首輔溫體仁求見,朱慎錐也沒多想,就讓人帶溫體仁進來。
「臣溫體仁見過監國……。」溫體仁進了偏殿,朝著朱慎錐行禮。
「這天色都要暗了,先生此時有何事來見孤?」
「回監國,臣是為遼東戰事而來,內閣剛接到遼東訊報,臣知監國對遼東關注,不敢怠慢,特意求見監國。」「哦,遼東那邊有何要緊消息?可是皇太極有什麼異動?或其他異變?」聽到和遼東有關,朱慎錐連忙追問,溫體仁把從內閣取來的那份奏報遞上,朱慎錐一手接過,打開就看了起來,還不忘記對溫體仁說了一聲「先生先坐。」
翻閱了這份奏報,很快就看完了內容,朱慎錐微微皺起眉頭,原本他以為這奏報內說的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或者遼東局勢有什麼大變,可沒想到從頭至尾全部看完后里面的內容根本就是老生常談,無非就是目前遼東的情況,各部的動向等等內容,這些信息幾乎每日遼東都會往京師發來,只能算是遼東的動態正常匯報。
這些玩意用得著溫體仁一個堂堂首輔在這個時候鄭重其事求見自己並且遞交麼?難道剛剛看的太快,疏忽了裡面的一些信息沒能留意?當即朱慎錐又重新看了一遍,等這遍看完後發現的確沒什麼兩樣,這讓朱慎錐疑惑不解。
「先生這是何意?」朱慎錐甩手把這玩意丟到一旁,直接詢問溫體仁。
溫體仁並沒絲毫慌張,他站起身來,朝著朱慎錐又是一禮,隨後從懷中再取出一封奏摺:「殿下,臣還有一折!」
目光在溫體仁身上打量了下,朱慎錐不明白這個老傢伙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不過看在對方是首輔的面子上朱慎錐並沒訓斥,而是示意他把摺子呈上,接過摺子後,朱慎錐打開看,當第一眼看清楚上面寫的內容後,朱慎錐的臉色猛然微變,整個人下意識坐直了。
溫體仁沒有坐回去,而是垂手站在一旁,朱慎錐凝神看著他呈上的摺子,越看臉上的表情越是古怪,等看完後,他合上摺子,抬眼再朝溫體仁望去,嘴角掛起了似笑非笑的表情。
「首輔上這個摺子究竟為何?」
「此折乃臣深思熟慮後所寫,臣今日斗膽再請監國進位!」溫體仁突然跪了下來,正色對朱慎錐道:「自監國執政以來,革除利弊,整頓朝綱,內除憂患,外御強敵,行邊貿,開海貿,輕徭薄稅,我大明日新月異,政治日漸平穩,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就在眼前。監國之功世人皆知,監國之才臣更是佩服萬分……。」
「臣身為首輔,輔助監國治國,更身同感受,以監國之能自當進大位才對!聖人曾有言,天下能者居之,監國眾望所歸,如何不能再進一步?臣每想到此,就為監國憂心不已,臣知監國之意,並沒取大位代之的想法,但臣卻覺得監國如此想卻是大錯特錯,所謂名不正言不順,監國一日不進位,這朝堂就一日無法徹底穩固,何況監國,這監國終究只是監國啊!」
溫體仁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仿佛朱慎錐不答應他就不罷休一般。而且他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雖然現在大明的朝政已徹底掌控在朱慎錐的手中,可畢竟朱慎錐僅僅只是監國,以郡王之權執掌朝政監國天下,依舊名不副實。
北方各省還好些,南方各省對中樞始終陽奉陰違,政令得不到暢通,就連朝堂上也有官員表面上不敢評擊,可私下卻有所異議。這是什麼緣故?無非就是朱慎錐不是皇帝,只是監國。
只要朱慎錐一日不登上皇帝之位,以監國名義執政就無法真正確定他的地位和權利,因為現在皇帝依舊是崇禎,名不正言不順之下,許多事隨時可以改變,而那些投靠朱慎錐的官員們時間久了也會產生隔閡,心中覺得萬一哪天朱慎錐從監國之位跌落塵埃,崇禎皇帝再君臨天下,那麼他們這些人一個個都沒好果子吃。
要沒有後顧之憂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朱慎錐儘快取而代之,只要朱慎錐登上大位,一切就塵埃落定了,到時候這些人也就沒了顧慮,而南方各地也沒了現在左右逢源的想法,大位到手,一切名正言順,再也不可能改變。
不得不說,溫體仁摺子里所寫的那些,包括他口中所說的話讓朱慎錐很是動心,而且朱慎錐也感受到了溫體仁提醒的這些問題,畢竟監國不是皇帝,只要他不登上帝位,哪怕掌控大權弄不好就有變動發生。
歷朝歷代中,臣子掌權壓過帝王者何其多也,以攝政名義掌控天下把皇帝當傀儡者更是數不勝數。
遠些的有霍光、王莽、曹操、司馬懿、高澄、趙匡胤等等,近些的有張居正,還有歷史上號稱攝政王的多爾袞這些。
這些人位高權重,強盛時幾乎和皇帝沒什麼兩樣,可除了部分人最終取而代之外,其餘人一個個都沒落得好下場,最終還牽連家族,落了一個身死族滅的下場,前車之鑑不可不忘。
別看朱慎錐現在已是監國,大權在握掌控朝政,可只要崇禎皇帝一日在位這個隱患就消除不了。溫體仁聰明絕頂,他知道僅僅和上次勸進一樣恐怕朱慎錐會再次拒絕,但這一次不同,溫體仁直接把話說開說透,尤其是點出朱慎錐一日不進位,就無法徹底穩固大明的統治從而留下隱患,這個問題必須要儘快解決。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