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苟在明末當宗室> 第749章 金融弊端

第749章 金融弊端

  第749章 金融弊端

  張居正的折銀政策就是所有賦稅從原本的實物繳納全部折算成銀錢繳納,同時廢除朱元璋所建立的寶鈔。

  前者看起來並沒有問題,畢竟按照以前賦稅的繳納都是以實物來計算的,比如農民種糧食,按比例繳納糧食,紡織養蠶者繳納絹布,商人貿易按比例繳納銀錢或者物資等等。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這些物資為主的稅賦朝廷收取後,還需要進行繁瑣的運輸和分類,然後再由相關部門來進行分配、發賣最終兌換成銀錢,這就大大加重了各級官府的勞動強度,再加上許多物資儲備是有著時效,在來不及處置的情況下,超過時效的物資會在價值上大打折扣,甚至成為無法使用的廢品。

  這也是之前大明戶部每隔一段時間會對各庫進行清理,從中挑選出不易儲備的物資進行低價售賣甚至直接處理的原因。這樣做的浪費情況非常嚴重,張居正看到了這點,為簡化程序,加強賦稅的徵收效率,直接在變法中實施了一切賦稅全部折銀的手段,也就是說自張居正新政後大明所有的賦稅不再按實物繳納,一切都以銀錢折算。

  這樣做對老百姓和朝廷都有相當的好處,但張居正沒有想到的是實施中隱藏的隱患。在張居正在位時,這樣的政策因為實施嚴格固然沒有問題,可當張居正去世之後,這種政策就開始產生弊端,主要問題在於折銀比例的評定完全在地方官吏的手中,老百姓根本沒可能改變,而官吏為了從中獲利對普通百姓的折銀拼命往高了計算,此外還增加了銀子的火耗,而對有所勾結的商人士紳卻一降再降,從而使得老百姓的負擔一日重於一日,最後交不起賦稅只能賣田賣兒女,最終流離失所。

  除去這點,就是寶鈔的廢除了。寶鈔制度是朱元璋建立的,也是洪武年間開始強力推行的。

  但因為大明初年,國家一直處於戰爭時期,財政吃緊白銀不足,所以效仿宋朝的交子推行寶鈔,寶鈔的推行一開始效果還不錯,可因為當時人的目光局限性加上後續財政的原因使得朝廷一缺錢就不斷印發寶鈔,從而使得寶鈔不斷貶值,最後造成了寶鈔面值和價值的嚴重不符。

  等到大明中後期,寶鈔的價值已貶了許多,大部分人幾乎不想使用寶鈔,但由於有朝廷制度在又不得不使用,這就造成了寶鈔的信用降低到了無人想用的程度。

  而且按照朱元璋的寶鈔制度,銅錢和寶鈔才是大明真正的官方貨幣,黃金、白銀這些高價值金屬並非官方貨幣,杜絕民間交易。可大明中後期開始因為寶鈔的大幅度貶值白銀逐步取代了寶鈔的作用,當初的貨幣制度已名存實亡,無論是民間或者官方,白銀作為貨幣取代寶鈔已得到了相當認可。

  可關鍵問題在於寶鈔作為官方貨幣的地位還在,白銀哪怕再有價值也不是真正貨幣。就算民間存在著大量白銀交易的實際現象,可對於大明官方而言這種交易是違法的,只有用寶鈔交易才算合法。


  張居正在這種情況下順勢而為,推動了廢除寶鈔改用白銀作為貨幣的政策,表面看是一種進步,而且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張居正就算有天賦之能,卻也不是真正的經濟學家,他沒能想到因為他這個政策的推行造成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大明原本官方貨幣——寶鈔的廢除後使得白銀徹底取締了寶鈔作為貨幣的作用,而民間又因為白銀的易儲存和高價值使得白銀流入富豪人家之手後變成了儲存財富的死物,從而失去了原本貨幣流通的職能。

  貨幣如果不能流通,或者說不能有效流通的話,那麼就會產生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貨幣本身的價值大幅度開始上升,超過了原本的實際價值。另一個問題就是導致市場上缺少白銀流通,從而造成物價上漲,朝廷收入大幅度減少,再加上其他各種因素,朝廷因為缺少白銀也不可能進行有效的貨幣市場干預,包括用一系列手段進行經濟調節。

  張居正雖是能臣,卻不是完人,他在新政中因為目光限制考慮問題不全面,造成制定政策的疏忽其實是正常的。而且張居正活著的時候,因為他的鐵腕手段和政策的嚴格推行,當時並沒有顯露出這些弊端來,但他死後就不一樣了,雖然他的新政因為張居正的去世無疾而終,可張居正在折銀和廢除寶鈔制度以白銀替代寶鈔的政策卻依舊推行了下去,從而產生了嚴重的後果。

  大明經濟的崩潰不是大明沒有白銀,是大明的白銀或者說財富沒有掌控在朝廷的手裡,而是落到了士紳階級、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的手中。這就導致了大明朝廷沒可能和以前一樣通過印發寶鈔來調整經濟,只能以加稅加賦的手段從民間搜刮銀錢來緩解。這個情況朱慎錐也是後來才慢慢搞明白的,他為什麼要把原來的恆通一拆為二,並且在恆通票行的基礎上建立大明皇家銀行?同時不遺餘力地推動恆通銀票在北地各省的推行,甚至逐步向南施加影響力?

  其目的就是想重新建立大明的經濟體系,而要打造這個體系的根本就是再一次推行寶鈔制度,從而把白銀作為官方貨幣從進行排除,嚴令禁止黃金白銀的民間交易,用銀票來取代,把經濟掌控權捏在自己的手中。

  當然,恢復原來的寶鈔流通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寶鈔這個玩意早就臭大街了,大明寶鈔濫發到了極點,要不然當年張居正也不會直接取消這個制度。現在寶鈔根本一文不值,拿去擦屁股都嫌硬呢,如果直接下令恢復寶鈔制度,那麼朱慎錐必然會受到各方面的反對,甚至會鬧出大動盪來。

  朱慎錐用銀票來替代寶鈔,使用溫水煮青蛙的手段慢慢改變目前現狀,這是他唯一能做的手段。眼下大明皇家銀行在亢有福的主持下已經成立,而且恆通銀票的信用在大明許多省份也有了相當的認可,再加上目前山西的邊貿已指定必須通過大明皇家銀行的銀票進行貿易,不得私下直接用白銀貿易,這點就開始改變了貿易手段的等價物,同時通過吸收民間白銀,轉而用銀票取代,一步步建立整體貨幣體系,再逐步向各地推廣。


  之後的海外貿易也會是如此,中國的貨幣向來周邊國家有著極高的信譽,就算是現在東南亞各國還在使用大明乃至宋朝,甚至唐朝的銅錢作為官方流通貨幣呢。日本、朝鮮這些地方也是一樣,大明的銅錢在那邊可是硬通貨,大量銅錢的流出也造成了大明的銅錢緊張,朝廷每年鑄錢的數量根本滿足不了需求,這也造成了財政緊缺的一個原因。

  銅這種物資不僅是能作為貨幣使用,也是工業的重要金屬。隨著未來大明工業化的發展,不僅是民用方面在軍工方面銅的用處是非常大的,現代工業中銅金屬的作用相當大,大明的銅山並不多,原本就缺銅,如繼續以銅作為貨幣大量流出,不僅會使得銅的價值不斷上升,更會造成銅金屬的緊缺。

  未來大明會以銀票作為取代官方貨幣,最終成為官方貨幣的作用,這不僅是對內,對外也是如此。

  等到銀票作為貨幣的性質確定,並逐步被各方面接受後,大明就不用繼續依靠黃金、白銀作為流通貨幣使用,而在銅金屬作為輔幣的需求方面也會大大下降。

  這其實就是最基礎也最樸實的經濟手段,二十一世紀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這種經濟手段不用說專家學者了,但凡讀過大學的學生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而且紙幣作為流通貨幣的使用好處有著許多,只要紙幣不濫發,控制一定的比例就能有效調節整體經濟市場,並且把國家經濟控制在中樞的手中而不受民間限制。

  另外紙幣的國際化不光是國力上升和對外影響的擴大,更能把周邊國家的經濟命脈捆綁到大明的身上,讓各國承擔大明的經濟負擔,減輕大明本身經濟壓力。

  這種做法在後世的艾美麗國很是通常,刀勒作為國際貨幣最重要的一員,它的印發數量遠遠超過了本身經濟承受的力量,可偏偏其價值異常堅挺,也被世界所接受,主要原因就是艾美麗對國際的影響和強大的國力,通過軍事、經濟手段讓各國分攤自身的負債率,保持本身經濟穩定和貨幣堅挺,從而從其他各國進行經濟綁架、掠奪等。

  朱慎錐雖然不是經濟專業,但對這基礎的認識還是有的。尤其是他在搞明白大明經濟的主要問題後就著手準備了這件事,大明皇家銀行的建立目的也在此,但要做到這點卻不是短時間能見效的,需要一定時間的逐步影響和取代,以目前情況來看,恐怕至少十幾二十年才能有初步成果。

  欲速而不達,這點朱慎錐非常清楚,哪怕他心裡再急也不可能一蹴而成。再加上他做這些還要防備觸及利益階級,防止這些利益階級的反撲,這就更不能急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