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褡褳

  第750章 褡褳

  在沒有坐上這個位置的時候,是感受不到壓力的。而當成為大明監國後,朱慎錐這才深切體會到當皇帝的不易。

  雖然他現在還不是皇帝,可從權利而言已和皇帝沒什麼兩樣的,而且崇禎皇帝還在,就算要真正取而代之也需要循序漸進,不能莽撞。

  之前溫體仁就勸進過,卻被朱慎錐給否決了,再進一步固然可以,可現在大明經受不起動盪,一旦僅僅因為一個名號導致政局失控,朱慎錐自然是不肯的。

  再說了,只要自己掌控住朝政,監國和皇帝又有什麼區別呢,等到內憂外患問題徹底解決,再逐步控制住南方,那麼朱慎錐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說這些為時過早,微微晃了晃腦袋,朱慎錐把這個雜念排除在外,繼續朝著遼東的地圖望去,凝神細看。

  「袁崇煥呀袁崇煥,如不是你,怎會如此……。」當目光落到皮島的位置時,朱慎錐忍不住低聲長嘆。

  遼東的局勢惡化雖然有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的緣故,相比努爾哈赤,皇太極更為雄才大略,而後金變成現在的大清,大汗成為皇帝也是在皇太極手上完成的。

  可就算這樣,因為袁崇煥導致的惡果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就有毛文龍和皮島的因素。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毛文龍雖驕橫跋扈,而且他占據皮島多有不尊的舉止,包括擅自養兵,私下走私,多收義子,割據一方等問題,可從實際情況來看,毛文龍就算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他的所作所為並不至死,而且他養兵是為了自保和收納遼東流民,走私是因為朝廷給的軍餉不足,至於軍中收義子這個舉動更不算什麼,大明軍中收義子的將領多了去了,那個不收義子的?就連宮中的太監都在收義子呢,如果這個是罪過的話,那麼所有人都得砍腦袋。

  何況毛文龍對朝廷向來忠心耿耿,從未有反心。要不然袁崇煥當初要殺他,以毛文龍的身份和地位包括當時的情況,毛文龍要反抗的話袁崇煥根本拿他沒辦法,甚至被毛文龍反殺也有可能。

  可偏偏毛文龍沒有這麼幹,袁崇煥矯旨殺他時他真以為崇禎皇帝要他死呢,毛文龍沒任何反抗舉動,甚至還對自己部下說不要衝動,既然朝廷有了旨意,自己作為臣子甘願受死,死後各部需聽從朝廷安排等等,由此可見毛文龍是什麼樣的人。

  殺毛文龍,袁崇煥只是為了奪取皮島的指揮權和看上了毛文龍走私的渠道罷了。至於拿出來的罪名和理由和莫須有根本沒什麼兩樣,殺掉毛文龍後袁崇煥算是得償所願,拿到了毛文龍的走私渠道,又通過崇禎皇帝的支持用自己的人也就是黃龍坐上了皮島總兵的職位。

  可問題在於袁崇煥就算弄到了這些也沒什麼好,因為毛文龍的被殺導致皮島諸將群龍無首,人心惶惶,更使得建奴上下彈冠相慶欣喜不已。


  皇太極在知道這個情況後徹底放下了心,也是因為沒了毛文龍在後方的威脅,他才能壯著膽子繞道蒙古,有了後來己巳之變的發生。

  己巳之變後,袁崇煥雖被震怒的崇禎皇帝下獄後最終處死,他的死固然是咎由自取,可造成的嚴重後果卻依舊存在。大明在遼東的局勢一下子全面惡化,皮島失去了原來作為偏師震懾建奴的效果,更因為皮島的內訌和先後幾次叛亂,大明徹底失去了皮島的控制權,使得皇太極不僅帶兵拿下了皮島,還順勢打得朝鮮俯首稱臣,從而大明徹底在遼東失去了僅有的主動權。

  如果現在毛文龍還在,錦州之圍根本不可能發生。一旦皇太極重兵攻擊遼西走廊,圍困錦州,那麼在皮島的毛文龍絕對不會坐視不管,他手下的東江鎮必然會出兵攻擊皇太極的後路,皇太極如果回師救援,那麼錦州之圍不解自解。假如皇太極坐視不理,那麼毛文龍也不是吃素的,直接領兵攻擊瀋陽也就是皇太極的盛京,皇太極老巢被踹怎麼可能不救?

  而眼下皮島已不再是大明的地盤了,當年馳騁遼東的東江鎮也已煙消雲散,如果不是朱慎錐早做布置,讓徐憲成派人接回皮島殘部的話,東江鎮的將士屍體都成白骨了。

  現在東江鎮的編制已在大明軍中取消,原本東江鎮的將士一部分併入了薊州鎮,另一部分併入了山東的徐憲成部下,徐憲成入京後由李信統帥,駐紮在萊登。

  此外還有一部分直接入了王晉武的新軍,另外水師部分也重新進行了調整,半數入山東水師,半數由內務府掌控,作為將來海貿使用。

  從這些方面來看,東江鎮已被拆得七零八落不復存在,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失去了皮島駐地,東江鎮的取消是必然的,再加上整體布局的需要,大明目前也沒必要繼續保留東江鎮。可就算這樣,朱慎錐還是依舊惋惜,假如毛文龍在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現在說這個事已沒了任何意義,毛文龍不可能死而復生,東江鎮也不可能再建。

  但此時,朱慎錐腦海中卻起了個想法,雖然東江鎮沒了,可萊登的部隊卻還在,包括東江鎮之前的水師也在,哪怕部分併入山東水師,部分由內務府管轄,可整體依舊。

  派十幾萬大軍,耗費巨大的力量和代價去救援錦州,這實在得不償失。或許有其他辦法可以使用,假如以之前毛文龍針對建奴的手段,從海上攻擊皇太極的後路,甚至直指瀋陽的話,那麼是否可以有圍魏救趙的可能呢?

  一時間,朱慎錐的目光緊盯著皮島,心中盤算著是否動用水師收復皮島,然後再以皮島為基地攻擊皇太極後方的戰術。但這個念頭剛起後就被朱慎錐給否決了,首先皮島已落到了皇太極的手裡,皇太極雖沒在皮島駐紮重兵,島上卻還是放了一支千餘人的部隊,而且皮島本就有水師,再加上毛文龍經營皮島時在皮島的防禦工事,如跨海進攻皮島想短時間拿下皮島並不容易。


  就算花力氣拿下皮島,明軍也會有不小的傷亡,而拿下皮島後再修整,由皮島作為跳板進攻遼東皇太極的後路更需要時間和部署。因為皮島戰事一開,皇太極必然會接到消息,也會判斷出明軍的真正目標,一旦皇太極提前做好準備那麼明軍這邊就失去了出其不意的先手,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的問題在於皮島的地理位置,皮島實際上不是大明的地盤,而是在朝鮮海外,位於朝鮮鐵山以南。

  當初毛文龍選中皮島考慮的就是因為皮島地理位置的優越,再加上自己手上有水師,可以肆無忌憚地從海上出發登陸遼東作戰,而建奴沒有水師,要想打毛文龍不僅先要造船,還要拿下朝鮮才能進攻皮島。只要毛文龍手上有足夠的兵力和機動能力就不會讓建奴得逞,這也是建奴恨毛文龍牙痒痒,卻又拿他毫無辦法的緣故。

  但現在朱慎錐假如效仿當年的毛文龍先拿皮島再進攻遼東皇太極的後路就沒這個意義了,情況不同,所採取的辦法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朱慎錐很快就把目光從皮島轉移出去,從而投向了另一個方向,他先注意到了獐子島和鹿島區域,這裡算是毛文龍當初皮島外圍的據點,但皺眉考慮了一會兒,朱慎錐也把這兩個地方直接給放棄了,繼續朝西望去,最終落到了渤海灣的褡褳。

  褡褳就是後世的大連,褡褳這個名詞是蒙古語,也叫達里,意思是大海。

  王海最早的蒙古名字就是達里,後來朱慎錐收留了他,這才給他起了一個王海的漢名。

  褡褳位於渤海灣,離著萊登隔海相望,兩邊的距離並不長,最短處僅不到二百六十里的距離。

  這個距離以目前大明水師的行舟速度,最快的兩日就能抵達,就算慢的也不過三日而已。

  登陸褡褳,由褡褳直接北上六百餘里就是瀋陽,而且不用拿下瀋陽,只要占領中部的營口和海城兩地,就能切斷遼西走廊的皇太極主力和瀋陽的聯繫,直接掐斷對方的後路。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皇太極絕對不可能坐視不管,一旦後路被斷不僅老巢有陷落的風險,就連他在遼西走廊的主力大軍也有極大的風險。在前線打仗後勤是異常重要的,遼東本就出產不多,皇太極這一次用主力圍攻錦州後勤壓力同樣很重,如沒了糧草八旗兵再能打也是不成的,皇太極是打了老仗的人了,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

  想到這,朱慎錐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如用這個方案的話不僅出動的軍隊要比陳新甲的辦法少了許多,而且只要占領褡褳的金州衛一線,進可攻退可守,明軍隨時可以通過海上撤回部隊,安全許多。

  但這只是設想,朱慎錐對褡褳的情況並不了解,他想了想後轉身就對人吩咐,讓人去通知徐憲成立即進宮,徐憲成之前是山東巡撫,又鎮守萊登,從名義上褡褳雖已落入建奴之手,但依舊算是他的防區,而且東江鎮各部撤回山東後徐憲成對他們也頗有了解,找他詢問最合適不過。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