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拍攝

  第474章 拍攝

  故事從2013年開始:

  2013年 8月 11日,蟲洞第一次出現,第一隻開菊獸「入侵者」在舊金山登陸,大肆破壞著城市。

  

  起初軍方用傳統火力持續攻擊了一周,但沒見半點效果,無奈之下,軍方向怪獸投射了三顆核彈才將怪獸消滅。

  但怪獸血液造成的污染和核彈產生的輻射也讓舊金山徹底淪為一座廢墟,人們將這次事件叫做舊金山事件,把怪獸入侵的那天命名為「k-day」。

  也是從這一天開始,怪獸不斷出現,人類也迎來了關乎存亡的挑戰。

  2014年2月5日,第二次入侵,開菊獸進攻了菲律賓的馬尼拉,人類再次被迫使用了核彈。

  2014年6月1日,第三次入侵,開菊獸「凱西普」進攻了墨西哥的聖盧卡斯加,人類依然只能使用核彈解決問題。

  這是第一隻留下全屍的怪獸,人類用航母將其拖走。

  2014年9月2日,第四次入侵,開菊獸「切刀」進攻了澳大利亞的雪梨。

  澳大利亞軍方將「切刀」引離雪梨市區,用了兩顆核彈將其消滅,雪梨得以保全。

  在此之後,人類意識到怪獸的入侵是不斷的,而核彈對城市造成的破壞是不可逆轉的,因此需要製造新的武器來對抗他們,於是我們熟知的 PPDC成立了,其總部設立在香港。

  而在 2014年 9月 15日的首爾峰會上,科學家加斯帕謝菲爾德提出了使用機甲對抗怪獸的方案,在場眾人通過了這條提案,「獵人計劃」這個項目也正式確立。

  隨後在香港、洛杉磯、東京等地都設立了機甲基地,以應對全球各地的入侵,人類也正式進入了機甲時代。

  為了對抗怪獸,人類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怪獸。

  同年 12月,凱薩琳博士研發出了人機連結的龐絲系統。

  2015年 1月 30日,歷史上第一台機甲「潮小子育空」開始測試,美國空軍上尉凱西亞當進行了第一次人機連結測試。

  由於只有一個人操控,神經過載,測試失敗,駕駛員身亡。

  2015年 2月 18日,能將兩台駕駛員思維同步的「draft通感系統」研發成功,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機甲變為由兩人同步駕駛。

  2015年 4月 23日,開菊獸「卡洛夫」進攻了加拿大溫哥華,「潮小子育空」打敗了怪獸,這也是人類第一次用機甲打敗怪獸,證明了這條路是可行的。

  同年 7月 24日,獵人學院在克迪亞克島創立,人類開始大規模的培養機甲駕駛員。


  2015年 12月 6日,香港破碎穹頂基地正式投入使用,PPDC在環太平洋地區一共有八個這樣的基地,用於機甲的修理和維護。

  基地內部全部配有大量軍用物資,能夠將機甲快速投送到戰場。

  同時,「隱形浪人」在日本出廠,是人類第一台正式服役的機甲。

  2015年12月15日,「憂藍羅密歐」在美國出廠,人類史上最慢的機甲。

  2015年12月22日,「地平線勇士」在中國出廠,最早的量產型機甲。

  2015年,12月30日,「探戈狼」在日本出廠。

  同年,「切爾諾阿爾法」在俄羅斯出廠。

  2016年,二代機甲開始研製,「暗黑攔截者」「太陽先知」在南美出廠,「美洲獅」在北美出廠,「伊甸園刺客」在俄羅斯出廠,「幸運七號」在中國出廠。

  2016年 5月 15日,「惡魔女巫」襲擊了日本東京,造成數百萬人喪生。

  「探戈狼」出戰,中國機甲「地平線勇士」助戰,「地平線勇士」的駕駛員正是胡衛國,也就是後來穹頂基地的指揮官。

  戰鬥中「探戈狼」被擊毀,胡衛國駕駛「地平線勇士」擊敗了「惡魔女巫」。

  胡衛國的搭檔犧牲,他本人也受傷,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從此從一線退役,擔任獵人學院的教官。

  范家三姐弟也在這時加入了獵人學院。

  隨後又是幾次怪獸的襲擊。

  2016年 6月 21日,「塔克」進攻東京,「隱形浪人」和出戰,擊殺了怪獸。

  2016年 7月 5日,「諸神黃昏」再次進攻東京,「隱形浪人」還在修理當中,只能由「勝利阿爾法」率先出戰,但不幸被怪獸摧毀,「隱形浪人」的駕駛員只能再次冒險出戰,最終與怪獸同歸於盡。

  還是 2016年,開菊獸「復仇者」入侵了香港,後被中國機甲「幸運七號」所擊殺。

  「復仇者」的頭骨還被改造成了寺廟供人們祭拜,身體部分則由漢尼拔周的黑市組織所處理。

  PPDC還與漢尼拔周暗中簽訂了協議,將怪獸屍體的開採權賣給了漢尼拔周。

  後來 PPDC也發現了海底的蟲洞並打算摧毀它,只可惜這次嘗試以失敗告終。

  2017年 7月 10日,三代機甲獵人「危險流浪者」在美國阿拉斯加建造完成。

  2017年9月14日,「鬥牛士之怒」在墨西哥出廠,駕駛員是監獄中的兩個重刑犯。


  2017年 10月 17日,開菊獸「山籃」襲擊了美國洛杉磯,貝克特兄弟駕駛著「危險流浪者」成功擊敗了怪獸,這是他們的第一次任務就大獲成功。

  同年,「少林遊俠」在中國出廠,「火神幽靈」在加拿大出廠。

  2018年,第四代機甲「暴風赤紅」在中國出廠,「新星土衛七」在韓國出廠,「回聲軍刀」在日本出廠,「猛獁使徒」在美國出廠。

  此時機甲的數量達到了峰值,機甲和駕駛員成了當代的網紅明星,引發全球追捧。

  2019年5月20日,開菊獸「天溝」進攻香港,被「暴風赤紅」打敗。

  2019年11月22日,第五代機甲「尤里卡突襲者」在澳大利亞出廠,是當時最先進的機甲。

  2019年12月22日,第一隻四級怪獸「馬尼拉」出現。

  「危險流浪者」「尤里卡突襲者」「暴風赤紅」,三台機甲對其進行了圍剿,完成了第一次漂亮的團戰。

  2020年 2月 29日,「鐮刀頭」入侵上海,「少林遊俠」率先迎敵,但不幸被摧毀。

  隨後范家姐弟駕駛「暴風赤紅」趕到……

  青城無忌正看的津津有味,帖子到這裡突然戛然而止。

  沒了?

  怎麼好好的沒了?

  青城無忌還以為是刷新問題,連續退出好幾次,都依舊是這樣。

  查看帖子下面的評論,大家也都在罵,看來被坑的不止他一個人。

  有沒搞錯?

  正看的起勁的時候沒了~

  勞資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作者是太監嗎?

  各種惡毒的語言陸續出現,青城無忌只覺得英雄所見略同。

  可不管怎麼罵,沒了就是沒了。

  等了半天,也沒見坐著有繼續發布的意思。

  終於,還是有明白人說出了關鍵。

  「沒了,大概率是因為下面的內容涉及到電影了,不能劇透,所以不能發出來……」

  眾人恍然~

  但已經被勾的心痒痒。

  我日,我看星辰娛樂的通告,《環太平洋》要年底才上映,這個鉤子要鉤我一年?

  我也想罵娘,但,真的好期待~

  青城無忌罵罵咧咧的發了兩條回復,然後開始搬運。

  這帖子缺德歸缺德,但是真的好看。


  哪怕是太監帖,搬運到張辰吧也絕對能帶來熱度。

  果然,帖子才剛剛搬運不久,這邊就也開始蓋起樓來。

  只不過,這次被罵的人變成了青城無忌。

  誰讓他是發帖人呢!

  ……

  星辰娛樂,陳小薇端著咖啡站在一台電腦背後,和宣發專員一起看著各種數據的統計。

  「陳姐,編年史的反饋非常好,基本上一發出去就變成了熱門,甚至都不需要我們引導話題,網友的活躍度非常高……」

  「那就好,你記得持續觀察,記得三天後公布第二篇……對了,和漫畫公司那邊拉通了嗎?」

  「都拉通了,第一版備了二十萬冊的貨,已經鋪設到各大網點,這個星期六開售~」

  「嗯,這塊你多盯著,有情況隨時匯報~」

  陳小薇說完走回自己的辦公室。

  張辰在橫店只管拍戲,哪還管的上宣傳。

  所有的宣傳都是公司這邊按照計劃一點點放出。

  編年史是第一步~

  看到如今的熱度,她也不得不佩服張辰的眼光。

  編年史這玩意就是張辰力主開發的。

  一開始誰也沒把這玩意當回事,以為就是配合漫畫宣傳,沒想到引發的討論居然如此熱烈。

  作為一個女的,她實在是不理解這些人在興奮什麼。

  所謂的編年史,明顯就是假的。

  可這幫人就是興致勃勃。

  前兩天他們發的,多少錢可以造一台暴風赤紅,居然還真的有人一點點的論證。

  外界的紛紛擾擾,張辰完全不知道。

  張辰正在一門心思的拍戲。

  在他的對面,是『暴風赤紅』的駕駛艙。

  駕駛艙里,范小胖三人正在賣力的表演。

  揮手,抬腿,做出各種動作,臉上表現出吃力的表情。

  這表情可不是演出來的,是真的吃力。

  他們身上的這套作戰服此時已經與駕駛艙的液壓系統聯動,每一下都是在對液壓系統做功,那滋味,只有嘗過的人才知道。

  三人按照排練的動作一套做下來,只感覺手臂有些微微發酸。

  外面的張辰卻再次喊了「咔」~

  監視器後面,張辰皺著眉頭,盯著屏幕。

  三人對視一眼,嘚,這波罪又白受了。


  見張辰不說話,旁邊的特效總監和美術指導都湊了過來:「有什麼問題嗎,導演?」

  張辰看也沒看他們,嘴中喃喃道:「不對勁,總感覺不對勁,似乎哪裡不對,但我又說不上來~」

  二人湊上來,跟著一塊看回放,但大家誰也搞不明白張辰到底對哪裡不滿意。

  「你們也幫忙看看,我總覺得哪裡不對,但我說不上來……」

  巴里和崔斯特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迷茫。

  拍電影就怕碰到這種導演,他找問題不靠眼睛,靠感覺。

  一時間,三人誰也沒有說話,現場的環境變得有些奇怪。

  這時候,郭凡的聲音突然從背後響起:「問題是不是出在做舊上,我覺得作戰服和駕駛艙里的裝置都太新了~」

  「對~」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郭凡的一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就在於做舊上。

  整個駕駛艙,不管是駕駛艙的物件,還是三人身上穿的白色作戰裝甲,都太新了~

  像是剛從工廠里出來的一樣,還帶著新鮮的油漆味。

  「暴風赤紅不是新機甲,他已經參加過好幾次戰鬥,而且還有平時的訓練,所以機甲里的裝置應該有很明星的使用痕跡,比如磨損,比如掉漆……」

  美術指導約翰·巴里打了個響指:「OK,明白了,給我一點時間~」

  然後巴里把自己的團隊叫到一起開了個會,片刻後,那些人開始動手操作。

  用銼刀將一些地方的油漆磨掉,搞成長期磨損的樣子。

  而且充分考慮了細節,比如手部腳部這些駕駛員和駕駛艙的連接處,全部都做了磨損的處理。

  這也更符合實際情況。

  張辰看著他們的動作點點頭,別說,這些人不愧是專業的,經他們手改造的,還真的挺像。

  大約半小時後,一切搞定。

  張辰近距離看了一下效果,很滿意。

  經過他們這麼一做舊,效果立馬不一樣了,有種中世紀城堡般鏽跡斑斑卻充滿未來感。

  而且很有蘇聯重工業的那種味道。

  「OK,我們再來一次,從上一個鏡頭,也就是你們穿戴外裝甲那一幕開始~」

  上一個鏡頭是姐弟三人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穿戴外裝甲,安裝神經連接單元,然後進入駕駛艙,與獵人機甲建立連接。

  這些鏡頭裡有大量對於作戰服和駕駛艙的特寫鏡頭。

  之前沒有做舊,很容易穿幫的,所以必須重拍。

  場記打板,喊action~

  范小胖三人站在那裡不動,任由工作人員幫他們安裝胸甲。

  前後胸甲閉合,安裝神經元連接系統,佩戴頭盔。

  接著整套作戰服激活,背部的神經元連接系統依次亮起綠燈,與作戰服合成一體。

  同時頭盔面罩里的黃色液體逐漸下降,象徵著頭盔也與身上的作戰服合二為一。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作戰服上的各種磨痕,一看三人就是身經百戰的戰士。

  「咔~」

  張辰查看監視器回放,然後很是高興的大手一揮:「過了~」

  這場戲已經排過好幾次,所以這次能一遍過。

  下一場,原本黑暗的駕駛艙各種設備依次亮起等,充滿科技感的駕駛艙呈現在鏡頭裡。

  接著氣動門開始減壓,隨即開啟,范家三姐弟入場。

  三幅連接裝置降低高度,范小胖三人開始也駕駛艙連接。

  先是腿部,雙腳踩入駕駛位,卡扣自動閉合。

  手臂也差不多,自動有液壓杆與身上的裝甲連接。

  整個連接過程中可以一覽駕駛艙的全貌,各種做舊細節盡收眼底。

  只是這一個鏡頭,就能體現出暴風赤紅以往的戰鬥到底有多慘烈。

  「咔~」

  張辰仔細檢查回放,對各種細節都不放過。

  又指出幾處問題,巴里繼續做補救。

  在接下來的幾天拍攝中,約翰·巴里徹底了解了張辰的工作風格,喜歡摳細節,對細節錙銖必較。

  張辰特別喜歡拉著他討論各種做舊的細節,對做舊位置和顏色的使用都有獨到的見解。

  張辰將這種風格稱之為『蘇聯重工業風』,但巴里更喜歡稱呼它為『哥德式科技風』。

  管他呢,反正目前為止,兩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不管名字怎麼樣,但巴里起碼有一點很篤定,他篤定《環太平洋》一定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絕對能在眾多過度依賴光效的科幻電影裡脫穎而出。

  他看過張辰的分鏡頭稿,結合『蘇聯重工業風』,那些機甲呈現出的絕對是如山般的壓迫感。

  以他的經驗,科幻電影,只要把科幻那部分做好,其他方面差一點並不影響整體質量。


  《環太平洋》給他的感覺,很另類,有點像他當年參與的《星河戰隊》。

  《星河戰隊》同樣很優秀,怪獸的造型在當年來看也算另類,導演對於軍隊元素的設計也很大膽。

  地球聯邦的軍服採用了與德國軍隊類似的『原野灰』,鏡頭風格也大量借鑑了納粹宣傳片《意志的勝利》,營造出的是類似政治宣傳片的效果,有很強的極權主義風格。

  可惜,那電影最後票房不太好,被猶太人挑刺了。

  夜晚,張辰與各部門的頭頭開碰頭會。

  這樣的碰頭會他們每天都會開。

  他必須保證大家與他的想法一致,避免出現認知錯誤。

  「這是明天的拍攝計劃,大家都看一下,有異議的提出來~」

  郭凡將第二天的拍攝計劃挨個發下去。

  拍攝計劃這玩意,制定出來就是為了不遵守的。

  實際拍攝過程中,意外情況太多了。

  嚴格按照拍攝計劃根本不可能。

  比如,哪個演員臨時請假,就得調整他的拍攝計劃。

  又或者道具出了問題,得重新定製,那就得先拍別的場景。

  不過《環太平洋》不需要。

  全綠幕拍攝的好處就是受到的影響特別小。

  只要演員不出問題,就不會有大問題。

  那麼演員會不會出問題?

  太會了!

  就比如這兩天拍攝駕駛艙的戲,拍的那個驚心動魄。

  平時的拍攝還好,演員在裡面正常表演就好。

  但涉及到戰鬥,情況就很複雜。

  機甲遭到攻擊,液壓機就要帶著駕駛艙左右劇烈擺動,演員腳下所接觸的都是紮實的實體材料,演員身上還有不輕的戰甲。

  雖然有液壓杆連接,但還是出意外了。

  一次擺動中,負責固定的裝置居然折斷了,張末被甩出去,受傷。

  不過好在傷的不重,否則張國利一定帶著菜刀來探班。

  除此之外駕駛艙要模擬的東西太多了,火花,閃電,失重,撞擊……

  這麼多東西摻雜在一起,張辰真怕再出事。

  即便道具組跟他再三保證,不會出現問題,張辰還是拍的小心翼翼。

  每天導演組乾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聊到特效部分,艾德蘭問出心中疑惑:


  「洪荒的出場你想怎麼設計?」

  「讓它與女主角有一種心靈上的聯繫,女主角遇到危機,洪荒變身,然後趕去戰場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可以。」

  「但我覺得有一點可能會被觀眾吐槽?」

  「什麼?」

  「就是獵人機甲被投放到戰場的方式,居然是採用直升機,目前為止,好像載重量最大的直升機,極限也只有40頓吧,而獵人機甲普遍都在1800到2000噸之間……」

  這點張辰也早就意識到了,但還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案,只能暫時擱置。

  ……

  轉眼間,年關將近

  今年的這個年必定是要在橫店過了。

  很多人都提前和家裡人打過招呼,張辰也不例外,但到了臨近的時候,還是想家。

  年三十這天,劇組並不會停下拍攝,一切按照計劃表計劃的來,但會特意提前一點,在下午四點左右就收工。

  然後開始準備過年。

  雖然是趕戲,但該有的儀式感還是有的。

  晚上一起吃年夜飯,吃餃子,吃湯圓~

  橫店這個地方,過年特別熱鬧,甚至比一般地方都要熱鬧。

  這地方是旅遊區,過年有各種各樣的節目。

  不存在過年找不到地方吃飯的情況。

  過完三十,到了大年初一,也同樣不放假。

  想放假是不可能的。

  一個劇組,兩三千人,每天光是吃喝拉撒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不可能因為什麼節日就放假停工。

  通常來講,大一點的劇組,一旦開工,大家就像是上了一趟高速列車,不到站是不會停下的。

  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積極配合,共同努力,爭取早日殺青。

  當然,會發紅包~

  不多,一人一百。

  和平時不同的是,休息的間隙,大家都在打電話,給父母拜年,給長輩拜年~

  年這個東西,你在家過可能不覺得有什麼。

  但一旦沒在家,就會特別在乎。

  這可能也是華夏人基因里的東西,要不然也不會搞成90億人的大遷徙。

  恭喜發財~

  過年好~

  從問候語,可以輕易分辨出劇組裡的某個人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就是今天見面笑眯眯的兩個人,昨晚可能還在因為吃餃子還是吃湯圓鬧的面紅耳赤。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