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環太》開機

  第473章 《環太》開機

  張辰無力改變所有人的想法,他只能儘量影響身邊人。

  這也是他經常來北電分享的緣故。

  只有這一批人的想法變了,他才會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北電的學風也還算開放,一切唯市場論。

  重工業電影,也就只能說說。

  只有數據擺在面前的那一刻,人們才會真正的警醒。

  演講完的當天,就有視頻流出到網上。

  持續發酵~

  等過了一晚上後,突然就火了。

  人們對《月球》感興趣,同時也覺得張辰說的那些提氣。

  有媒體找到了星辰娛樂,想要採訪,卻驚訝的發現張辰已經啟程飛去了橫店。

  橫店,有金氏世界紀錄,有史以來記錄的最大的攝影棚,專門為《環太平洋》打造,高100米,長1100米,80米寬……

  此時的攝影棚中,一座『暴風赤紅』的巨大模型矗立其中,周圍,則是各種各樣的人忙碌著。

  張辰隨著郭凡走入,一路上各種問好。

  來到導演組的房間,入目全是各種設計稿和概念圖。

  郭凡找到一大摞資料抱了過來:「這是分鏡頭稿,一共8023個,這是概念圖,3031張,這是拍攝計劃表,全部在這裡了……」

  張辰打開翻了翻,整理的很完善,在冊子外圍還用不同顏色的標籤做了區分。

  「辛苦你了~」

  郭凡對這部電影的付出,目前為止,遠超過他。

  各種各樣瑣碎的事情都是他定的。

  可以說大方向是張辰定的,但具體的細節,全部是郭凡來落實。

  目前為止,這位都做的不錯。

  拍攝計劃表他早已經爛熟於心,隨便翻了翻後,抬頭吩咐道:「你去通知所有的主創半小時後到導演組辦公室來開會,我們一起過一下~」

  郭凡去通知了,張辰則找了張椅子坐下,開始慢慢看起分鏡稿來。

  特效大片,通常籌備期都特別長,因為要建模之類的,這塊的工作量很大。

  反倒是拍起來會很快。

  一般的好萊塢大片,別看動輒就是一年多兩年才能上映,但真正的拍攝時間也就三個月,耗費時間的都在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

  《環太平洋》的拍攝應該更快,因為基本沒什麼實景,全都是特效。


  那就不用到處跑,只要在綠幕前表演就可以了。

  半小時後,他見到了這次《環太平洋》的全部主創。

  美術指導,約翰·巴里,《星河戰隊》的美術指導;

  特效總監,理察艾德蘭,曾參與《星球大戰》系列,《奪寶奇兵》系列;

  攝影指導,宋曉飛,張辰的老搭檔;

  動作指導,布拉德利·詹姆斯·艾倫,程龍推薦的,曾經是成家班的成員之一,也是原時空《環太平洋》的動作指導;

  主創團隊中一大半都是老外~

  沒辦法,科幻片這個領域,厲害的基本都在國外。

  張辰環視一周,這些人每個人身後都是一整個龐大的團隊,張辰身後則是眾多的副導演和執行導演。

  外圍,則是中影,上影,萬達和老李派來的資方代表,還有華納的代表史密斯。

  「各位,都匯報一下各自這邊的進度,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明天正式開機~」

  「郭凡,你先來~」

  郭凡聞言衝著眾人點點頭:「《環太平洋》預計拍攝三個月,五月前殺青,進入後期階段。

  目前常駐人員3000人,加上後期,總共大概涉及到7000人左右~

  這3000人的飲食,住宿都已經安排妥當,其中外籍演員基本上都是招募的留學生,只要稍微化妝就可以入鏡……」

  張辰點點頭,郭凡就像是個大管家一樣,對這個項目的方方面面都心中有數。

  某種意義上,他的角色更像是製片人,而不是副導演。

  張辰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演員的外語訓練怎麼樣了?」

  這時候坐在後排的一個像是外語老師模樣的人舉手答道:「幾個主要演員,他們自己的台詞已經都沒什麼問題了,口音,語氣全部達標,每天都會至少過一遍台詞,多餘的時間也有練習日常口語,進度各有快慢,但不影響電影拍攝~」

  對方說完,張辰滿意的點點頭。

  別看老謀子一直被罵,但他有一點說的沒錯,那就是現在的大片,國內無法收回成本,所以在製作的時候必須考慮迎合國外。

  所以《環太平洋》是全英語對白,這方面有些對不起國內觀眾,但相信大家也能理解。

  「力量訓練呢?」

  這回回答的是布拉德利:「這方面也沒問題,相關的演員每天都有在液壓機排練,他們已經很熟悉那裡的環境了~」

  張辰說的力量訓練就是幾名機甲駕駛員在駕駛艙里架勢機甲的場面。


  這可是個苦差事。

  不僅整個駕駛過程都在與液壓系統做功,很是勞累。

  而且還很危險。

  駕駛艙是建在一整個液壓系統之上的,高度在10米左右,相當於四層樓的樣子。

  還沒有任何防護裝置,光是看著都暈人。

  這還不是最危險的,故事裡駕駛艙有被襲擊的畫面,液壓系統會帶著駕駛艙左右搖擺,這對演員是很大的考驗。

  「安全問題呢,你們做過對應的測試嗎?」

  這是張辰最關心的問題。

  《環太平洋》里的戰鬥都是發生在海里,因此在拍攝過程中有大量的鏡頭都是有雨水噴灑進去的,有時候甚至是整股的海浪。

  這就對道具有極高的要求。

  那些設備可是通電的,而且是強電,弱電也無法驅動液壓機。

  張辰就怕雨水造成電線短路,從而造成人員傷亡什麼的。

  這次回答的是道具組:「放心吧,這點我們做過完善的測試,保證不會出現問題。

  事實上,每天開始訓練之前,道具組都先自己測試一遍~」

  對於這一點,道具組信心十足。

  表面部分,雨水有可能接觸到的地方,他們全都做了特別防護~

  聽到每天都有做測試,張辰也放下心來。

  劇組一旦出現人員受傷就是大事。

  更別說,幾名駕駛員的角色都還算重要。

  「特效方面呢?」

  終於問到了特效。

  艾德蘭看了看旁邊的崔斯特,崔斯特做了個手勢,示意由他來回答。

  艾德蘭道:「特效方面,我與崔斯特商量之後,決定將特效分拆,分別包給六家公司,這六家分別是工業光魔,位於洛杉磯的Mirada工作室和立方體工作室,星辰特效,還有中影數字和香港的先濤數碼……

  其中主體部分由工業光魔負責,七隻怪獸,五台獵人機甲還有巨獸洪荒都由他們來完成,另外,香港大戰和結尾的深淵大戰也由他們來完成……

  三分多鐘的電影開頭則由mirada工作室來完成,包括出現的所有怪獸和機甲……

  機甲內部和所有的物理特效全部由星辰特效完成,所有關於海洋的渲染都交給立方體工作室,剩餘的香港市區鏡頭則由先濤數碼負責……

  機甲內部和電影裡出現的所有屏幕顯示運動圖形都由中影數字來承擔……」


  艾德蘭說完,看向旁邊的崔斯特,那意思,你有沒有要補充的。

  職位上,崔斯特是艾德蘭的副手,但他是立方體的人,算是張辰的自己人。

  《環太平洋》最終如何,特效至關重要,所以這方面張辰必須安排個自己人。

  他也怕好萊塢這幫傢伙坑他。

  如果只是坑點錢也就算了,萬一影響到電影的質量,那才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這塊,張辰格外小心。

  星辰特效,聽名字就知道是張辰自己的公司。

  特意為《環太平洋》的物理模型組建的特效公司,這塊,工業光魔太貴了,乾脆由他們自己來做。

  反正國人的動手能力是很強的,只要錢給到位,想要什麼都能搞出來。

  至於只給中影分了一小塊蛋糕,這也是張辰吩咐的。

  上次《月球》的合作,他對中影有些不滿。

  效率太低了。

  現在的中影數字特效中心已經不是當初和他合作《鯊灘》時的那個了。

  要不是得給韓三坪個面子,這點湯他都不想給,立方體完全就可以搞定。

  接收到艾德蘭的目光,崔斯特點點頭,補充道:「特效任務都已經分解完成,分發到各公司,前期的建模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但錢花的也差不多了……」

  說完他還不著痕跡的看了張辰一眼,這話是張辰讓他說的,目的就是要錢。

  果然,張辰下一句就問向財務總監:「財務那邊什麼情況?資金都到帳了嗎?」

  《環太平洋》採用好萊塢模式。

  專門成立一個空殼公司,用於電影的各項工作。

  帳戶是獨立的,財務總監也不屬於任何一方,是外聘的第三方財務人員,這樣做是為了保證財務透明。

  劇組的每一筆錢,都要幾個主要投資方簽字才能動用。

  財務總監是個女的,聞言,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目前星辰娛樂和嘉禾投進來的兩個億已經花的差不多了,剩餘的資金,李氏影視和中影的資金已經到帳,上影的說明天到,萬達和華納的投資款還沒到帳……」

  第三方就是有這點好處,他不屬於任何派系,也不怕得罪任何人,他只要對電影本身負責就好了。

  張辰看向投資代表那裡:「你們的錢,什麼時候能到帳?」

  萬達代表和史密斯略顯尷尬,馬上表態:「一周內投資款一定打到工作室的帳上~」

  「OK。」


  張辰環視一周:「其他人還有要匯報的嗎?」

  馬上宣發部門有人舉手:「《環太平洋》的編年史已經完成,您看,什麼時候對外公布?」

  張辰想了一下:「一會你拿給我,我先看一下,沒問題就可以對外公布了~」

  「對了,漫畫的發售工作安排的怎麼樣了?」

  「北美,香港,內地我們都挑選了合作夥伴,發行對應的版本,北美是Image漫畫公司,內地是天下出版社,內地則是動漫之家……」

  張辰點點頭,看沒人再發言,遂最後總結:「大家都是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這部電影的拍攝還希望各位竭盡全力。

  電影前期,所有的資金都以優先完成電影為主。

  但我也不會虧待大家,我承諾,電影最後成功,我會給各位主創都補一個大大的紅包。」

  紅包文化,是亞洲人獨有的,但老外們可不會拒絕。

  別以為他們不懂這個,每個國家都有唐人街的。

  而且他們決定加入《環太平洋》這個亞洲劇組的時候,周圍就有朋友提醒過他們了!

  此時的老外們,各個臉上笑容洋溢。

  「我與大家有的見過,有的是第一次見面,這樣吧,郭凡,晚上安排一下,大家一起吃個飯~」

  在華夏,拉進關係的最快方式就是吃飯喝酒,一頓酒喝下來,大家都是兄弟。

  幹活的時候也能更加融洽。

  ……

  第二天,《環太平洋》劇組的所有人員都集合到了主攝影棚內。

  今天是劇組的第一次拍攝。

  第一組鏡頭一般都挑選沒什麼難度的鏡頭,為了吉利~

  《環太平洋》劇組也差不多。

  今天要拍攝的是范家三姐弟出場的鏡頭,范小龍,范小虎,范小漾三姐弟正在睡夢中被警報聲吵醒,四級怪獸鐮刀頭入侵香港。

  「好,各部門準備~

  攝影開機~

  錄音開機~

  現場安靜~

  場記打板~」

  張辰拿著對講機喊道。

  「《環太平洋》第1場第1鏡第1次,action~」

  艙室中,姐弟三人正在睡覺,突兀的警報聲響起,接著廣播開始播報海底發現有新的怪獸正在入侵。

  龍太子和張末飾演的范小龍范小虎從床上爬起來,興奮的手舞足蹈,又要打仗了。


  姐姐范小漾則要沉穩許多,從容的扎頭髮,洗漱……

  半晌後,三人齊齊走出睡倉,在過道相遇。

  過道上早已擠滿了人,各種膚色的都有,香港穹頂基地是前線。

  大家都朝著指揮中心而去。

  整條過道都是實體打造的物理模型,灰色的牆壁,粗重的線條,無時無刻不在透露著濃重的重金屬風格。

  三姐弟隨著人群走過過道,穿過厚重的電氣大門,來到廣場。

  電氣大門也是實體打造,同樣的重金屬風格,看上去像是由某種金屬打造而成,滿滿的沉重感。

  但其實是塑料材質,沉重感全靠外表那層以假亂真的塗層。

  鏡頭在軌道車的運動下,跟著姐弟三人,一開始在正面,然後移動到側面,接著被三人越過,營造一種運動的感覺。

  到了大廳,則全部變成了綠幕。

  這裡除了人員是真的,其餘全都是靠特效後期合成。

  張辰一直在看著監視器,第一個鏡頭,他就對艾德蘭和崔斯特帶領的特效組很滿意。

  特效組考慮問題考慮的非常仔細。

  因為有詳盡的分鏡頭腳本,他們對每個鏡頭都做過預演。

  對導演心中的遠近景關係也很清楚。

  所有近景的,這種與人物強關聯的,基本都做了實物模型。

  只有中景和遠景的才會考慮綠幕合成。

  這樣拍攝起來更容易,也不容易出紕漏,還減少了特效的工作量。

  不愧是有過成功經驗的專業人才,張辰對特效組很滿意。

  光是這點就比國內強多了。

  國內不說現在,就是二十年後,都做不到這點。

  不僅近景這種不是實物,連人物都可以不是實物的,各種摳圖。

  「咔~」

  喊停之後,張辰開始看回放,半晌後笑道:「過了,很完美,準備下一場~」

  ……

  網絡上,百度貼吧

  《環太平洋》還沒上映,『環太平洋吧』已經建立了,圖標正是暴風赤紅的概念圖。

  吧里會不定期的公布電影的各項事宜。

  貼吧就是《環太平洋》劇組官方創建的,因此經常都會發布一些內部資料。

  今天是概念圖,明天是道具模型的照片,偶爾還會發一兩張劇照。


  都是為了宣傳~

  大片,提前一年就要預熱的~

  目前貼吧里重量級的資料不算多,主要是關於『暴風赤紅』的各項參數。

  之前發布會公布『暴風赤紅』概念圖的時候,一併公布了他的相關數據參數。

  貼吧里大部分的討論都是關於暴風赤紅的。

  顏值黨最愛的就是他的顏值,一身紅色,身上還有中文的logo,怎麼看怎麼讓人愛~

  數據黨則醉心於討論數據的可行性。

  一位無聊的吧友針對各項數據,專門做了個可行性研究,並寫成了報告,發了出來,成了吧里最熱門的帖子。

  青城無忌是張辰吧的吧主,同時也是環太平洋吧的吧友。

  他今天就是特意過來看這篇帖子的。

  帖子的標題是——【以人類目前的科技,到底能不能造出暴風赤紅】。

  乖乖,只是名字就讓人很想看,點擊,進入閱讀:

  文章開篇:以人類現有科技,到底能不能打造出一台環太平洋的機甲,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只不過有一點點貴而已。

  接下這往下看:

  【

  目前官方發布的資料中,只有一台暴風赤紅,那我們就以暴風赤紅舉例。

  暴風赤紅為最先進的第四代機甲,身高79米,體重1980噸,其外殼全部採用鈦合金打造而成。

  市面上已知的鈦合金為129,000(十二萬九)一頓,因此暴風赤紅整個軀幹就需要2,554,200,000(二十五億)。

  而解決了機身問題,最重要的當然是重力系統。

  暴風赤紅就是唯一一個採用核動力的機甲,因此沃恩用上了最先進的TI9核動力裝置,這個造價極其昂貴,僅需3,988,000,000(三十九億)。

  而為了能讓機甲動起來,最重要的就是其承重系統。

  腿部配備上10KT陀螺穩定儀,雙腿液壓動力分配器使得戰鬥動作更為流暢。

  同時保證腿部行動相對平衡,膝關節為高敏捷扭矩驅動,每個肌肉單元再裝備上40個發動機,大幅度增強了機體的運動能力。

  這一套算下來也就10,570,000,000(一百零五億)。

  而機甲能動起來後,最重要的當然是武器系統。

  暴風赤紅配備的武器主要為I-19等離子能量炮,發射的電荷鈦離子顆粒,能夠穿透怪物身體,灼傷其內部,以此來防止怪物毒血流出。


  這個就比較便宜了,僅需880,000,000(八億八千萬)。

  同時還配備了乾冰噴射器,能發射出零下5000度的液氮噴霧,即使強如四級怪獸也會被輕易冰凍,其造價為110,000,000(一億一千萬)。

  最後一個則是暴風赤紅最後的殺器,GB-6黑曜石鎖鏈劍,暴風赤紅是個劍客,簡直帥到爆炸。

  由於其通體材質為稀有金屬打造,因此造價大概在1,155,000,000(十一億五千萬)。

  如此以來一台純手工打造的暴風赤紅就橫空出世,在不考慮人工後期保養以及駕駛員的費用下,暴風赤紅的全部造價大概在56,037,200,000(五百六十億)。

  】

  嘶~

  青城無忌一陣無語~

  這吧友真夠無聊的~

  居然研究多少錢才能造出一台太平洋機甲來~

  不過,怎麼聽的這麼有道理呢~

  吧友果然臥虎藏龍~

  青城無忌立馬開啟搬運大法,將這篇奇葩的帖子搬運到了張辰吧。

  套用農夫山泉那句GG詞:

  我不生產帖子,我只是貼吧的搬運工。

  搬運,置頂~

  吧里每時每刻都有人閒逛,帖子一置頂立馬被人發現。

  然後開始蓋樓:

  不是吧,居然有人研究這個?

  是啊,真的有人無聊到研究這個嗎?

  我大常州的柴油機終於出名了,常柴應該給張辰GG費。

  好奇,真的只要500多億就能造出一台機甲嗎?

  這也太便宜了吧,好像還不如一艘航母貴。

  樓上這麼一說,我突然也覺得好便宜。吧里友沒有有錢的吧友,出錢造一個試試,讓我們看看到底能不能造出來~

  咱們吧有這麼有錢的吧友嗎?我覺得還不如眾籌來的可能性高點,我先打個樣,我出一塊~

  樓上的得了吧,就500多億還用眾籌?

  全國的菸民,每人多抽一根煙就夠了。

  一根估計不夠,起碼得一盒!

  我抽菸,我自豪,我為國防添磚加瓦,嗯,玉溪抽的怎麼一股航空柴油的味道~

  樓上錯了,玉溪可買不了航空柴油,至多一顆子彈~

  哈哈,子彈也行啊~


  吧里的氣氛歡樂無比。

  蓋樓就是如此。

  本來討論建造暴風赤紅的,說著說著樓就歪了。

  青城無忌也會跟著聊天打屁,玩鬧了一會,他再次跑去環太平洋吧潛伏,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好東西值得搬運的。

  環太平洋吧里關於開機的消息不脛而走,還有幾張劇照爆出,劇照是范彬彬,龍太子和張末三人穿著作戰服的樣子。

  作戰服看著很帥~

  他正在瀏覽圖片,一條新聞置頂的消息又再次出現。

  一般這種情況,就說明吧主發布了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青城無忌馬上就退出網頁,回到帖子列表,然後就看到了這次置頂的內容——官方正式版:《環太平洋》編年史。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