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徐科探班

  第475章 徐科探班

  拍攝工作有條不紊的推進,劇組經過前期的磨合後,拍攝速度越來越快。

  整個劇組最累最忙的人是郭凡,他名義上是副導演,但沒人真把他當副導演。

  他就像是整個劇組的大管家,每天跑前跑後。

  劇組他最熟悉,張辰吩咐了什麼,都是他去協調完成。

  編年史的影響力還在持續發酵,這玩意的發布可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發布了。

  反正網絡發布也花不了多少費用。

  年輕人總是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環太平洋》的背景故事已經有了一大批粉絲。

  只是公布出來的編年史和那些機甲的概念圖就夠他們討論的津津有味。

  青城無忌照例每天都會去環太平洋吧轉轉,看到什麼有用的東西都會搬運回來。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但大部分都是網友的意淫,沒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偶爾還會有網友惡搞,以官方的名義補全後續的編年史。

  第一次發出來的,網友們很是興奮,覺得項目組終於幹了回人事。

  可接二連三的又出現了好幾個版本,眾人才最終回過味來。

  這他麼的是盜版啊~

  是有人等不及正版編年史,自己照著續寫的。

  ……

  星辰娛樂,還是宣發部內。

  陳小薇看著屏幕上的帖子,沖身邊人吩咐道:「好了,公布新一份的資料吧。」

  宣發專員聞言,滑鼠按下提交按鈕,新的一篇帖子發出。

  【《環太平洋》劇組人員偷拍照泄露】

  帖子一開始很普通,但漸漸的被頂了上來,後來乾脆被管理員置頂了。

  置頂之後,瀏覽量更是激增。

  辦公室里,陳小薇每天都會抽空刷一下吧里的數據,看著這條他精心炮製的帖子瀏覽量破千,破萬,破十萬……

  帖子是他特別吩咐宣發專員用小號發的,偽裝成劇組工作人員的偷拍。

  之所以能被頂起來是因為裡面的劇照都是真實的。

  確實是劇組拍攝時的偷拍,只不過是合法偷拍。

  照片裡,有張辰給范小胖講戲的,有范小胖休息時喝水的,還有一些真實的道具。

  從角度看,都是偷拍。


  最初網友們看到這個標題,都以為又是哪個無聊的網友的騙人之作。

  最近吧里特別多這種,純純的騙點擊。

  就好像那些山寨編年史一樣。

  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桿試試的心態點進去,然後發現居然是真的。

  我擦,居然是真的,我以為又是哪個山寨貨呢!

  范彬彬穿的那套機甲真帥~

  樓上的大哥,那個最多能算是作戰服,跟機甲不沾邊好嗎~

  我去,他們過年居然不休息?

  環太平洋吧的熱度還是不錯的,了解到多一點點的信息大家都興奮不已。

  帖子下方很快就蓋起了樓。

  但很快,就有第二篇熱帖出現,而且這篇熱帖還和那篇偷拍的熱帖有關。

  【破案了,《環太》將於四月底殺青】

  帖子迅速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人們點開帖子後,入目的就是一張照片。

  照片其實就是上一篇帖子裡的一張,只不過被特意放大了。

  照片本來拍的是張辰在和范小胖講戲,但正好拍到了桌上的一張紙,是《環太》的拍攝計劃表。

  上面清楚的顯示《環太》將於四月底殺青。

  馬上,討論的樓就一層一層蓋起來。

  我擦,我看到了什麼,電影4月底就殺青了?

  別激動,樓上的,那只是殺青,上映肯定還是年底,殺青後還有大量的後期工作要做呢。

  然後,又有新的發現。

  劇組4月初居然要去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取景?

  原因是拍攝計劃表里有一條,劇組要去大熊貓繁育基地取景。

  這什麼情況?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要去大熊貓繁育基地取景啊,這電影和熊貓有什麼關係?

  是啊,為什麼要去大熊貓繁育基地?

  陳小薇看著網上的討論,感覺自己也像個導演。

  作為網際網路人,她太懂網友們的心態了。

  主動引導絕對不如網友自發發現。

  成就感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其實都是套路。

  拍攝計劃表當然是特意安排的,本來還安排了後手,如果網友們沒發現,就得用小號主動揭破了。

  但現在有網友發現了,那自己就不需要再動手,這樣更真實。


  《環太平洋》里關於洪荒的信息此前從來沒有透露過,今天只是拋磚引玉。

  可能過幾天引爆,也可能等上映後再引爆,一切看宣傳需要!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正事是宣布漫畫發布的消息。

  馬上,又有一篇帖子置頂,《環太平洋》漫畫將在本周六正式開售。

  網上討論的如火如荼的時候,《環太平洋》劇組迎來了一位客人——徐科。

  韓三坪陪著一起來的。

  去年的《七劍》失敗,他覺得有點對不住慈文傳媒,監製了《七劍》的電視劇版《七劍下天山》。

  據說收視率還不錯。

  但暫時也沒人敢再找他拍電影了。

  聽說最近在和杜大炮,林嶺東合作一部《鐵三角》,一部電影三個部分,每個導演分別負責一個部分。

  香港導演總喜歡搞這些么蛾子,光是想也知道肯定不可能賣座。

  「韓總,徐導~」

  張辰帶著他們參觀了一遍拍攝場地,徐科問了許多關於技術的問題。

  當聽說一億美元有超過七成都用於特效製作,徐科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他很推崇技術的,也勇於嘗試特效。

  80年代搞出的《倩女幽魂》,90年代搞出的《青蛇》,在當時來說都屬於特效很牛的片子。

  之前《月球》的時候他就來過,還跟張辰探討過關於3D拍攝的事宜。

  但張辰的態度很明確,3D拍攝他暫時不會嘗試。

  當然不能嘗試。

  那玩意不但拍攝成本巨高,而且拍出來的效果也差強人意,更別說配套的設備也少得可憐。

  你費勁巴拉的拍出來,結果3D效果在大部分的影院都無法呈現,那還圖什麼?

  這玩意真正流行起來是《阿凡達》以後。

  卡神推崇3D,也有那份影響力。

  《阿凡達》之後,3D電影大行其道,卡神早就入股了3D攝影機廠家,靠著股份吃的盆滿缽滿。

  徐科考察了一圈,了解了不少,突然道:「張導知不知道好萊塢的動作捕捉技術,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了,我覺得如果應用在《環太平洋》上,應該能減少不少拍攝成本,還能節省時間~」

  徐科以為張辰沒有採用動捕技術是他不知道,還在耐心的科普。

  張辰怎麼可能不知道,這玩意在後世基本上都成了動畫片標配了。


  不過知道歸知道,他肯定不會採用,徐科出的這絕對是餿主意。

  動捕技術雖然方便,但太靈活了,表現不出機甲本身的那種沉重感,反而會失了本色。

  原時空的《環太平洋2》就是用的動捕技術,那還是《環太平洋》嗎,那根本就是另一個版本的《變形金剛》。

  關鍵人家《變形金剛》是生命體,動作靈活一點能說的過去,《環太平洋》是機甲,是被操控的機械,你搞得如臂使指,觀眾看的不出戲才怪!

  張辰搖搖頭:「動捕技術我知道,如果是《變形金剛》那種,可以用動捕技術,但《環太平洋》不合適,機甲和機器人還是有區別的,如果用動捕技術,會顯得很假……」

  徐科本來還在科普,聽到張辰的話一愣,點點頭,不知道是認可了張辰的話,還是單純的出於禮貌。

  反正兩人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韓三坪也看出來兩位技術流導演在技術這一塊似乎沒有達成一致,就轉移了話題,聊起了武俠電影。

  「你們覺得3D技術在武俠電影裡有沒有運用的可能?」

  他之所以陪著徐科一起來,也是存了一份拉攏的心思。

  武俠是華夏電影的招牌,老韓想在這方面做文章,徐科這個武俠大宗師當然是最好的人選。

  聽到武俠,徐科眼中一亮,但並沒有馬上開口,而是看向張辰。

  張辰直言不諱:「3D在武俠上的應用,我能想出來的只有暗器方面。

  比如一人衝著觀眾方向擲出暗器,暗器旋轉飛向觀眾,觀眾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能還會下意識的去躲。」

  說到這裡,徐科眼睛已經流露出嚮往的神色。

  但張辰話鋒一轉:「可除了此點,別的方面並不怎麼好。」

  聞言,兩人一愣。

  張辰繼續:「首先3D攝影機很笨重,移動起來不方便。

  其次,3D對拍攝快動作,效果很差,而武俠片的打鬥動作通常都很快。

  而且3D技術只適合白天戲,對夜晚戲的呈現也不好。

  3D的呈現原理主要靠足夠的光線,但夜晚光線不足,3D效果就差,而且因為有大量的陰影,很難對焦,這就極大的限制了電影的發揮。

  武俠片,夜晚是個很重要的場景,無法支持這點,3D就不太適合運用在武俠上……」

  這還真不是胡說,即便幾年後徐科的《龍門飛甲》,戲份也全都是呈現在白天。

  因為晚上對3D的呈現很不友好,這是還沒有攻克的技術難點。


  一行人參觀了兩個小時,臨走前,接受了等候已久的記者的採訪。

  記者是韓三坪帶來的,也算是為電影預熱,畢竟徐科怎麼說也算是大導演,熱度不蹭白不蹭。

  「徐導,您探班《環太》劇組後,有什麼想和觀眾朋友們分享的嗎?」

  徐科也很給面子,笑著回答:「我看了《環太平洋》的分鏡頭稿,項目組在這方面很用心。

  這一定會是一部好電影,因為好鋼全部被用在了刀刃上,羨慕張導的創作環境~」

  撇開二人對技術的分歧,《環太平洋》給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點就是用於特效的資金比例。

  徐科這輩子都不敢奢望。

  這也就是張辰自己是老闆,才敢這麼玩,所以他才說羨慕張辰的創作環境。

  不過就算換位思考,徐科覺得就算自己當了老闆,多半也不敢這麼玩。

  失敗=職業生涯盡毀!

  韓三坪也跟著說了幾句好話,然後採訪對象變成了張辰。

  「張導,外界一直有人質疑《環太平洋》,其中一個理由就是《環太》沒有明星,對此您如何回應?」

  張辰微笑:「本來我不想理會這種問題,但既然今天說到了,我就回復一下。

  《環太》這種電影,壓根不需要大明星,這部電影裡最大的明星就是那些機甲。

  暴風赤紅現在的熱度不亞於一線明星。

  這就好像《侏羅紀公園》的主角從來不是人,而是那些恐龍一樣。」

  對於這樣的問題,張辰早就有了腹稿,這時候直接說就完了。

  這個問題剛回答完,立馬又有一名記者提問:「請問《環太平洋》是一部中國人拯救世界的故事嗎?」

  張辰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看了對方一眼,這個問題明顯包藏禍心,張辰稍不注意就會掉進坑裡。

  這次張辰果斷的搖頭:「不,你可能搞錯了,《環太平洋》講的不是中國人拯救世界的故事……」

  這下子,所有媒體都不淡定了。

  因為從他們了解到的信息來看,《環太平洋》就是這麼個電影,怎麼現在張辰卻矢口否認。

  「不是嗎?可我們看網上流露出來的信息好像是這樣的~」

  張辰再次搖頭:「當然不是。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怪獸入侵就在2017年,也就是十年後。

  如果你看過編年史就知道,以人類的實力,單獨一個國家是無法對抗怪獸的。


  所以對抗怪獸的是全人類。

  在故事設定中,各國早已摒棄成見,齊心協力的共抗外敵。

  電影中,環太平洋的幾個國家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大家是一個團隊,這是一個人類抵抗怪獸,積極自救的故事……」

  張辰對自己的措辭很注意。

  不注意不行!

  這可不是簡單的宣傳,這是紅線,稍微一個搞不好就有可能把整個項目搞死的紅線。

  誰現在是世界老大?

  白頭鷹!

  軍事實力全世界第一!

  經濟實力全世界第一!

  科技實力全世界第一!

  所以白頭鷹的電影裡,各種英雄主義!

  蘭博一個人可以干越南一個團,簡直就是現代版的趙子龍,七進七出;

  災難片裡各種天災都是老美第一個發現,呵呵,我們是第一個登月的,科技實力擺在這呢;

  連行星撞地球這麼大的事,老美派幾個礦工上去就把事情解決了;

  沒辦法,白頭鷹的地位擺在那,好萊塢是世界影視中心,人家不管怎麼拍,大家就是信。

  因為人家是世界第一,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一個國家可以吊打全世界。

  相比之下,華夏還是太弱小了。

  連世界老二都不是,最多算老三。

  世界老三拯救世界,誰相信?

  沒人相信就說明電影的立意站不住腳,這可是很嚴重的問題。

  張辰如果真敢說是中國拯救了全世界,那歐美觀眾只會覺得華夏飄了。

  就好像我們看待越南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一樣,滿滿的都是可笑。

  後果是什麼,就是大家嗤之以鼻。

  漸漸的,這種嗤之以鼻會轉移到電影上來。

  張辰都能想像到到時候美國觀眾是怎麼評價《環太》的……

  你看《環太平洋》了嗎?

  那部華夏拯救地球的電影?

  你開什麼玩笑?

  我腦子又沒抽?

  美國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國做到了?

  絕對全是諷刺。

  這就好像國內上映了一部印度阿三拯救世界的電影,你說國人到時候會是什麼態度?

  搞笑呢?


  阿三也能拯救世界?

  靠什麼?

  跳舞嗎?

  老美大概也是差不多的心態。

  美國觀眾不走進電影院,那這電影就真撲街了。

  全世界的市場都是盯著美國。

  這類型的片子,美國市場表現好,其他市場才會買帳。

  所以決不能承認是華夏拯救世界。

  必須強調是全世界各國共同努力!

  這點很重要。

  這也是整個《環太》項目組達成的共識。

  電影的任何階段,都必須不間斷的強調,『這是一部全人類共同抵禦外敵的科幻電影,體現了全人類的團結。』

  一定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上講故事,而不是某個國家。

  當然,私貨肯定有,就比如『洪荒』為什麼是只熊貓?

  但在大面上起碼要過得去。

  開機,花絮,點映,宣傳……

  任何環節,無時無刻的宣傳。

  預告片裡也要這麼宣傳,不能讓西方挑出任何一條理來。

  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們放下成見,走進電影院。

  別說什麼電影是電影,現實是現實!

  現實是你的國力不夠強,你的文化沒有話語權,真的會影響到電影。

  想要全世界的觀眾接受你,就只能慢慢的培養觀眾的習慣。

  認知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成功一兩部,觀眾就會接受華夏科幻大片的合理性。

  這個過程中,美國肯定不會任由你成長,到時候他們的媒體肯定會找事~

  華夏還想拯救世界?

  怎麼的,你們想當世界第一啊?

  張辰要做的就是儘量不讓這種情況發生,如果發生了,也儘量不要出現對抗情緒。

  只要不形成這樣輿論風向,《環太》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

  而只要《環太》的第一部成功了,後續垮台的可能性就不大。

  更何況,《環太》的後續是怪獸電影宇宙。

  怪獸電影能有什麼政治傾向。

  洪荒大戰金剛?

  這個可以有,但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大家不打不相識。

  否則還能怎麼處理?

  難道把金剛打趴下嗎?


  映射現實?

  想當世界第一?

  你的電影還想不想全球發行了?

  所以兩個大傢伙必須是同一陣營。

  那怎麼統一陣營,簡單,安排一個反派就可以了。

  哥斯拉就不錯~

  打小本子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政治正確!

  張辰腦海里甚至都有畫面:

  洪荒與金剛大戰一場,不分勝負。

  兩隻巨獸身上都掛了彩,喘著氣恢復體力。

  然後卑鄙無恥的哥斯拉偷襲。

  兩隻巨獸倉促應戰,但因為剛經過一場大戰,身上還有傷,只勉強與哥斯拉打個平手。

  雙方陷入一種微妙的平衡,誰也奈何不了誰~

  然後哥斯拉不爽,開始搖人……

  老土著了,總有幾個朋友。

  然後摩斯拉,安吉拉斯,摩傑拉之類的紛紛登場,在哥斯拉背後站成一排……

  哥斯拉仰天嚎叫:比人多,你有勞資人多嗎?

  對面的洪荒和金剛頓時顯得勢單力孤,二獸背靠背,都知道今天恐怕凶多吉少。

  但退縮是不可能退縮的。

  背水一戰~

  兩隻巨獸爆豆,給自己套同歸於盡buff的時候,暴風赤紅神兵天降,接著其他機甲陸續降臨……

  窮途末路的兩兄弟立馬挺直了腰杆。

  金剛捶胸嚎叫,洪荒則將手裡的竹子往地上一丟:「兄弟們,給我干它~」

  兩個社團開始火併!

  嗯嗯,搞錯了,怎麼把怪獸電影拍成古惑仔了?

  不過,怎麼就這麼帶感呢~

  算了算了,張辰排空腦袋裡的胡思亂想,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環太》成功的基礎上。

  只有成功了,才有可能與金剛或哥斯拉聯動。

  版權什麼的,都是小問題。

  到時候,沒準都不需要他們去談,人家自己就會湊上來談合作。

  《環太平洋》並沒有舉辦開機發布會,今天的採訪還是開機之後的第一次,媒體準備了好多問題。

  第三個問題,終於不是那麼敏感:

  「《環太平洋》為什麼選擇了女性為主角?」

  張辰聽到問題之後,很自然的回答:「因為我想要一種反襯的效果。」


  頓了頓:「在傳統認知里,女性都是柔弱的。但我覺得柔弱的女性配上強硬的機甲,反而會形成一種反差,就像漂亮女孩開越野車一樣,這種反差會讓人印象深刻……

  而且我不希望華夏女性在國際上的形象是柔弱的,這點剛好與范彬彬的戲路吻合。

  一直以來,她出演的角色《伊甸湖》《鯊灘》,定位都是堅強女性,我覺的這很符合國人女性的品質……」

  「張導,網絡上有傳言,《環太》3月底會去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取景,難道這部電影裡還有熊貓參與嗎,能不能透露一下?」

  張辰聞言,立馬換上一副惱怒的表情:「你說的這個情況我知道,是我們劇組內部人員透露出去的,相關人員我們已經做了開除處理~」

  張辰說的熬有介是,導演嗎,天天指導別人演技,自己多少也是有一些的。

  「太多的我也不能透露,我只能說,《環太》里的確有熊貓,而且是與續集有重大關聯的……」

  媒體興奮,話筒紛紛朝前伸:「能不能具體透露一下熊貓的戲份是什麼?」

  張辰搖頭:「這個就不能隨便透露了,我只能說很重要,等電影上映的時候大家就知道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