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小說> 科技入侵現代> 第109章 一眼高科技造物(求月票!)

第109章 一眼高科技造物(求月票!)

  第109章 一眼高科技造物(求月票!)

  「您不僅是數論領域的大師級人物,在控制理論方面同樣是大師級人物。」安德烈·柯爾莫哥洛夫真心實意道。

  林燃沒有解釋自己站在後人肩膀上,而是握手後就離開了房間。

  等林燃走遠後,安德烈不解地問道:「科羅廖夫先生,我們都知道你在找接班人,林教授對我們也很有好感。

  為什麼我們不強行把他帶走呢?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以他來歐洲的頻率,我們應該很有機會才是。」

  科羅廖夫解釋道:「不著急。

  倫道夫是這個時代最頂級的聰明人,對聰明人得有耐心。

  倫道夫對我們有好感固然沒錯,可他對華國也有好感,他還是華國人,我們帶走他之後,他堅持要回華國怎麼辦?

  不如讓他在見識到阿美莉卡的本質後,認識到只有加入蘇俄才能將人類社會改造成充滿希望的世界。

  那才是合適的時機,我相信倫道夫在不久的未來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我等得起,我們也等得起。」科羅廖夫耐心解釋道。

  另外一邊,林登·詹森則在提醒林燃:「倫道夫,我知道你是數學大師,也能看出科羅廖夫很欣賞你。

  但你要清楚,只有在阿美莉卡,才能讓你的天賦和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甘迺迪總統給了你充分的信任,你應該清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林燃聽到林登詹森的提醒後已經無語了,明明你自己差點玩脫,我有信息差知道毛子肯定會簽,你又不知道。

  米高揚說不簽的時候你緊張的那樣,我就坐在你右手邊,又不是沒看到你用手把西褲都捏的皺起了。

  要不是給你填坑,我怎麼可能會和科羅廖夫見面。

  不過表面上林燃則要裝作一副我對阿美莉卡絕對忠心的樣子:「那是肯定,沒有白宮,我只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普通教授,也拿不到諾貝爾和平獎。

  我肯定全力以赴幫助NASA贏得這場太空競賽。

  另外,詹森先生,你知道的,克里姆林宮裡可是一位華裔高官都沒有,只有白宮才能接受華裔高官的存在。」

  別說當下,整個蘇俄時期,克里姆林宮都沒有任何一位華裔高官的存在。

  林登·詹森點了點頭,對林燃的回覆很滿意。

  林燃心想,阿美莉卡、蘇俄都不是我的歸宿,有門在,早晚有回國的那天。


  協議簽署當天,記者會現場,台下密密麻麻坐滿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這應該是林燃來到這個時代後,見過最多記者的一回。

  就連之前NASA發射載人航天,甘迺迪發表演說,記者的人數都沒這回這麼多。

  這讓林燃內心感慨,在當下,全世界的主旋律還是冷戰。

  甚至他之所以能在NASA獲得支持,都和冷戰脫不了關係。

  包括他能獲得當下地位也和冷戰有關係。

  雙方達成的協議中,實質性的其實就熱線這一點,其他內容雖然也很多,但一眼望過去,無非四個字:

  保持現狀。

  柏林圍牆不會消失,盟軍也不會撤出西柏林。

  另外關於減少核試驗,也只是後續再談,現在連階段性結果都沒有。

  等到林登·詹森和米高揚簽字的時候,閃光燈的頻率就更高了。

  簽字完,林登·詹森和米高揚握手。

  事後記者提問環節中,除了林登·詹森和米高揚外,就要屬林燃被提問的次數最多。

  不提紐約時報的珍妮,其他媒體的記者也集中在林燃身上。

  誰讓他話題度高呢。

  「林主任,我是法新社記者,想請問這次你提議的熱線成為了白宮和克里姆林宮的直接溝通管道,你後續是否會更多參與到國際事務中來呢?」

  林燃回答道:「這是一個意外,我主要工作還是在NASA方面,為贏得和蘇俄的太空競賽而努力。

  希望能夠早日看到人類登月,走出地球的那天到來。

  NASA的目標不僅僅是太空競賽,更是幫助人類走出地球,探索更廣闊的宇宙。」

  林燃的意思中其實還有暗諷,不過在座記者們沒人讀出這層意思。

  反而覺得林燃太有格局了。

  「林教授,我是《法蘭克福報》的記者,你是如何看待柏林圍牆的?」

  法蘭克福報是西德最具影響力的嚴肅報紙,因為其霍克海默教授學生的身份,導致西德的媒體都對林燃非常有好感,希望聽聽他的看法。

  當然,如果你的看法對西德有利,那我們就大肆報導,如果你的看法對東德有利,那我們就當無事發生。

  這就是媒體。

  林燃此時在公開場合主要有三個身份,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航天事務特別助理和NASA載人航天辦公室主任。

  所以記者們在稱呼他的時候,三種身份都有可能被用到。


  「我認為柏林圍牆是工具理性的極端體現,技術化的控制手段犧牲了個體的自由與尊嚴,這是人類社會理性墮落的象徵。

  人類在技術上能夠建造如此大規模的隔離設施,卻未能帶來真正的自由與和諧,反而加劇了分裂與苦難。柏林圍牆也是歷史進步悖論的象徵。

  雖然我們這次在談判過程中沒能推倒柏林圍牆,但我相信未來嚮往自由的人們會自發推倒它的。」

  林燃基於霍克海姆《啟蒙辯證法》基礎上對柏林圍牆的定義,以及最後對其被推倒的無情預言被《法蘭克福報》大肆報導。

  未來柏林圍牆真的被推倒的那一天,《法蘭克福報》更是在專題報導里,將林燃的預言作為一個篇章來闡述。

  在其闡述中,將林燃譽為已去世的霍克海默教授思想的真正傳人,當代最偉大哲學家之一。

  燕京,學委的辦公室里,房間裡只有三個人。

  才從日內瓦調停載譽歸來的華國代表,學委的負責同志,以及被莫名喊來的錢院長。

  桌上擺著一眼不屬於現代的單板計算機,下面墊著絲綢。

  華國代表先介紹道:「這是我這次去日內瓦,林燃偷偷塞到我口袋裡的東西。

  他沒和我說是什麼,我好像隱約從他嘴型里讀出了五一的讀音來。

  但我也不敢肯定,因為我們只是一個交錯,所以我不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是這個意思。

  但這個東西肯定是他給我的。

  我在回國的專機上又反覆看了,它給我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特意先請錢院長來拿個主意。」

  中年男子湊到綠色PCB板前面仔細端詳,他作為分管科學工作的領導,對這更熟悉:「這是PCB板,上面不僅僅有比我們現在這些PCB板精細得多的電路,上面的組件我不確定是什麼,但肯定是非常先進的電子元器件。」

  錢院長已經震驚的說不出話來,這玩意屬於一眼就不是當下產物。

  因為存在著巨大的技術代差,他們甚至都沒辦法判斷其是否使用了電晶體技術。

  作為現代單板計算機,內部集成了數十億個電晶體,採用納米級工藝製造,而1960年的技術水平還停留在真空管或早期電晶體階段,集成電路才剛剛起步。

  哪怕是經常接觸地電子管的錢院長,都無法判斷綠色PCB板上面的黑色方塊是什麼。

  他從口袋裡掏出放大鏡,過了很長一會才下結論道:「阿美莉卡也沒有這技術。

  從電路板的密集和多層來看,我們少量從阿美莉卡進口的設備中不存在這樣的電路板。


  除非阿美莉卡的技術在最近五年時間裡突飛猛進。

  另外我們可以用儀器對它進行簡單的電路測試,來觀察它的電路特性。

  考慮到可能會導致它損壞,所以我覺得最好還是別這樣做。

  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等,等白馬傳遞迴更多的消息。

  以過去白馬行事來看,他肯定不會給我們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東西。

  哪怕是通過科羅廖夫向我們傳話,傳遞的信息也是我們能充分理解的。

  這次我相信對方還有後手,在對方的後手開始前,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慎重。」

  錢院長雖然不懂樹莓派,但他懂林燃啊。

  我們現在分析,萬一弄壞怎麼辦?

  這種一眼高科技的產物,要是被弄壞用不了可就全完了。

  另外兩位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沒人能想到這玩意是計算機。

  因為當時的計算機占地面積足足有一整個房間。

  屬於是大家已經儘可能往高了想,也沒能算到這玩意是計算能力比當時所有計算機相加還要更強的玩意。

  (1960年華國自主設計和製造的第一台計算機107計算機)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