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佑:九郎,看我演示

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佑:九郎,看我演示

  第334章 李佑:九郎,看我演示

  「舅父主持尚書省事務。」

  「看來是沒事了。」

  李治不由感嘆的說道。

  他真的以為自家舅父會栽跟頭,好在連續多次報紙上,舅父在大唐帝國報上,都出現在父皇與哥哥之後。

  這很好說明了,舅父如今安全落地,沒有受到波及。

  「可是,房玄齡就難了。」

  李道宗在一旁說道:「趙國公露面了,房玄齡都過去這麼久,依舊沒有半點消息。」

  不言而喻的。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現在快一年,齊州案也調查完畢,就等著朝廷的處置。

  按照房玄齡的地位身份,他沒有問題,肯定是要比長孫無忌先出現的。

  卻在這時候,還沒有出現。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代表著什麼。

  「房玄齡退了,那舅父應該能再上一層吧。」

  李治說道:「不過,話是這麼說。」

  「但朝廷的心思,不是那麼好判斷的。」

  李道宗沒有多言,他們在齊州,長安的一些事情並不能及時知曉,只能是從報紙,或者私人渠道獲悉。

  不是很全面,也不太清楚過於機密的大事。

  自然難以做出正確合理的分析結果來。

  「王叔,許尚書那邊的事情,可能還要忙。」

  「我們就不等了。」

  李治說道:「收拾一番,過幾日啟程復命吧。」

  說到復命,兩人都有點唏噓。

  時間一晃,都快一年了。

  當初他們也沒想到,事情會這麼複雜,遷延如此之久。

  只能說,事太大,牽連太多,波及太廣了。

  不是兩宮下令,及時終止的話,別說一年,兩年三年都不一定夠。

  「晉王殿下。」

  王敬直到來,道:「剛收到萊州消息。」

  「東北大都督府傳來公文,還有齊王殿下給晉王殿下的密信。」

  李治一愣。

  「五哥又給我寫信?」

  李佑跟李治寫了不止一封信,在齊州的這段時間,齊王隔個十天半個月,就會通過各種方式,給他寫信來。


  信的內容,讓他很是無語。

  就是在教他做事,批評他在齊州做的不對什麼的。

  簡而言之,李佑給李治的信,通篇只有四個字,好為人師!

  「殿下還是看看吧。」

  李道宗樂呵的笑著道,他真就當樂子看。

  齊王隔山隔海都要對晉王指手畫腳的。

  可太有意思了。

  有趣的是,晉王要是不回齊王的信,那能連續多天的信件,接踵而至。

  「行吧。」

  李治對李佑的行為,哭笑不得,又氣又笑又無可奈何的。

  你說你在東北當大都督就算了,還操心齊州的事幹嘛。

  我需要你來說三道四的啊。

  信件打開。

  「九郎,你身邊沒人吧,這信只能你一個人看。」

  開頭一行字,李治眉頭一揚,看了一眼李道宗與王敬直,他起身走到一邊去。

  五哥這麼說,還是第一次。

  不管事是不是需要避開人的,先做了再說。

  「齊州的事情,你做的,讓我很不高興,你差的太遠了。」

  「我聽說你就是查案,沒有做其他什麼?」

  「哎呀,你可太嫩了,哥哥真想過來手把手的教你。」

  「可惜,本大都督不能擅自離開,只能給你來次事教人。」

  我還以為是什麼事情。

  又是這種老氣橫秋,頤指氣使的口吻。

  李治捏著信紙的手指,都在發力,想一下子給撕碎。

  但看到下文,他忍住了。

  「這次,東北大都督府要送一批錢財回長安。」

  「我知道你應該也要回去了,所以你順帶著押送。」

  「這筆錢,分為兩批。」

  「一批兩百萬兩白銀,三十萬黃金,是給朝廷與兵部的,你不用操心,有帳目的。」

  「還有一批兩百萬兩白銀,與二十萬黃金,是孝敬父皇的。」

  「你一定要分清,別給搞錯了。」

  我去。

  怎麼這麼多錢?

  五哥哪裡搞的?

  李治震驚不已。

  「哈哈,你肯定在想,英俊瀟灑的五哥,是怎麼搞到這麼多黃金白銀的。」


  李治看到這行字,眼睛一瞪。

  這你都能預判到?

  你有鬼吧?

  「也不怕告訴你,這兩批錢,本來是一批的,都是從東瀛開採出來,要送到朝廷跟兵部的。」

  「但我做主,分了一半出來,拿來孝敬父皇。」

  「怎麼樣,不懂了吧?」

  「你小子給我學著點,你齊州搞了這麼多事情,你弄到錢了嘛?」

  「你想到父皇,想到哥哥了嗎?」

  「年輕人,不要遭受毒打後,才幡然醒悟,你有一個超級好的大都督哥哥,時時刻刻的想著你……。」

  後面就是李佑自吹自擂,自誇自贊的內容。

  李治耐著心思看完後,果斷的拿起桌案上的火柴劃燃給燒了。

  他這一舉動,引起李道宗與王敬直的注意,不過兩人也是僅僅看了一眼,馬上就移開了。

  「愚蠢的哥哥。」

  「你千不該萬不該把實情寫在信上,我要是有其他心思,捅出去的話,你還能好受?」

  李治看著燃盡的信紙,嘴角揚起笑意來。

  信中最致命的。

  就是李佑說截留的是朝廷與兵部的錢。

  事不捅穿,大家都能裝不知。

  一旦捅破的話,朝廷跟兵部就不得不較真了。

  「不過,也多虧這愚蠢的哥哥提醒。」

  李治轉身走了過去,道:「適才五哥來信,說是有一批錢財要押送到長安,要我回去的時候順帶上。」

  兩人能信?

  你把信都燒了。

  會這麼簡單啊。

  「不過,我倒是突然想起一件事來。」

  李治道:「查抄出來的錢財珍寶,留下一半另外造冊。」

  

  「王叔,麻煩你去告訴許尚書一聲。」

  「帳本要做的沒有問題。」

  李道宗人老成精,一下子就想到關鍵所在,「殿下的意思是……?」

  「先前是我疏忽了。」

  李治笑道:「現在為時不晚。」

  「王叔,姐夫,你們該明白吧?」

  兩人當即,道:「自是明白。」

  「那就儘快辦事。」

  「好!」


  李治目送兩人離開,好哥哥都這麼提醒了,他還能不上道。

  五哥送了這麼大筆錢財。

  聽說三哥也有。

  我在這齊州幹了這多事,抄了那麼多家族,要沒點表示,就太不懂事了。

  「看來在人情世故上,五哥倒是比我更加熟稔啊。」

  ……

  李治在齊州多待了半個月。

  等到萊州靠岸登船的東西,送到齊州來後,他才一同啟程出發。

  這次回長安,他還要報名參加八月的科舉鄉試。

  他本人是不願意的,但太子哥哥要求,他也只好從善如流。

  「聽說科舉考試報名,多數寒門子弟,適齡教育出身的學子。」

  李道宗說道:「世家大族的子弟,少有人報名的。」

  「他們這是不配合,還是說無聲的抗議呢?」

  李治倒是不贊同這樣的說法,道:「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

  「但他們估計看不起這樣的取士途徑,也有保守的態度。」

  「畢竟,靠舉薦與察舉,就能出仕為官的。」

  「參加科舉,是要跟其他人爭奪,這樣無形之中就落了層次。」

  「此外,他們考的好,無話可說,名副其實。」

  「要是考不好的話,成績不佳,沒有名次。」

  「對他們的舉薦出仕,是有很大的阻礙。」

  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

  只要不是腦袋有問題,有其他途徑能確保出仕的,就知道這科舉不是最好的選擇。

  「但這樣一來的話。」

  李道宗道:「科舉取士是不是有點……。」

  李治知道他說的什麼意思。

  無非就是不太被人認可,這次科舉出仕的學子,會受到很多非議與質疑。

  比如說才不配位等。

  「所以,哥哥應該是想到會發生這種狀況,才讓我,還有其他親王,皇室子弟參加的。」

  「至少有我們,他們也不敢明面上過分。」

  抵達長安。

  李治看著來交割,東北大都督府運送回來的錢財。

  由民部尚書劉洎與兵部尚書李孝恭親自來的。

  這筆錢財,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哈哈。」


  李孝恭仰頭大笑,「九郎,你長大許多了啊。」

  「不錯不錯。」

  李治恭敬的行禮,道:「伯父也是老當益壯,威風不見當年啊。」

  「嗯嗯嗯,好好。」

  李孝恭道:「多虧你親自護送啊。」

  他低聲說道:「我跟你說,這次兵部可是占了份子的。」

  李孝恭比劃出三個手指頭,「這個數。」

  「怎麼樣,很震驚吧?」

  「以後你還在軍中,要錢什麼的,直接寫個本遞到兵部來,伯父都給你撥款。」

  李治連忙應承,他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在軍中。

  只是。

  一想到還有一半的錢,河間郡王不知情。

  心頭就不由為之默哀。

  「對了九郎。」

  「那些馬車怎麼回事?」

  李孝恭看到遠處,要送到太極宮內庫的馬車,忍不住問道。

  「怎麼這麼多,跟我們這快一樣了。」

  你發現了啊?

  發現也不告訴你,免得你悲傷。

  「我在齊州辦了事,要……。」

  李治含糊的說道,李孝恭馬上道:「懂,伯父懂。」

  「好樣的。」

  「我就不耽誤你了,先走了。」

  「承范,見過陛下後,來找我吃茶。」

  李孝恭開開心心的離開,李道宗卻是皺著眉頭,他似乎是發現不得了的事情。

  好像是不能說的事。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