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仙俠> 西遊:從與大聖結伴尋道開始> 第83章 袁大師?猿大師!

第83章 袁大師?猿大師!

  第83章 袁大師?猿大師!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卻說紫薇大帝歸天以後,時局動盪不安,及李治即位後,方才安定如常。

  一日,朝堂之上,魏徵諫言道:「陛下,如今您初登帝位,百廢待興。而陛下兄弟多死於無道之君手中,誠宜超度亡魂,以示陛下仁義之德行。」

  李治是個膽怯溫順的,如今被人架到了皇位之上,尚還年輕,拿不定主意,只得依言:「那便都聽你的。」」

  魏徵又道:「陛下,您能榮登帝位,少不了太宗皇帝的幫扶,如今太宗皇帝化為紫薇帝星重返天界,誠當多多供拜才是!」

  眾大臣也是一一上表,各有所述。

  李治見眾人如此,覺得麻煩,更不想留在大殿上處理,只說道:「都交與魏老等人定奪,朕都聽他們的。」

  李治只想快點離開這個地方,他待在這裡有些不自在。

  於是由『為主閣」主持,欲要在城裡軍民無礙的地段起一處,修一個『敕令相國寺』。

  只是這段時間由於動盪剛平,連有兩位新皇登基,財政入不敷出,國庫空虛,不宜大興土木。

  只得改造舊地,草草完工,地方雖小,五臟俱全,也不會落了威儀。

  之後朝廷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往生大會」,超度太宗皇帝死後,因時局動盪而死的鬼雲魂。

  榜行天下,著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上長安做會。

  只兩月有餘,天下多僧俱到,

  由『為主閣」擬旨,李治蓋章,著太史丞傅奕選舉高僧,修建佛事。

  傅奕聞旨,即上疏,要勸阻浮屠之事。

  自言道:「自古以來中原之地都不用佛法,沙門乃是漢時才傳入,如何能信?」

  「定是蠻夷以此來犯我中國,蛀我根基!」

  為此,傅奕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上表李治。

  可李治哪裡願意看那文、還會使頭腦都大起來的文章?

  當即扔給了一眾大臣。

  眾人商量過後,各有言辭,一時間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不該引進佛法,李唐崇尚道儒,豈能另用他法,此乃是忘本!

  一派認為日新月異,不當只有一法。且佛法弘善遏惡,冥助國家,理無廢棄。佛,也可為聖人!

  雙方勢均力敵,難以說服。

  此事本應該交於皇帝定奪,只是誰能指望李治做決斷?


  某日魏徵行至街頭,見偽僧猖獗,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起了色心,當下怒氣而生。

  斬其左手,後決定不用佛事,轉而向李治建言,由道士來主持超度之事。

  當是時也,有太僕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建言道:

  「佛在清淨仁怒,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禪師有贊幽遠,歷眾供養而無不顯;

  五祖投胎,達摩現象。』自古以來,皆雲三教至尊而不可毀,不可廢。」

  「偽僧非乃真佛!況人乃人,法乃法,豈可劃等?此乃是人之錯,非是佛法之過。」

  於是眾人又起爭執,最終決定,召集佛道人士,共同講法超度,

  再舉辦個『辯會」,試試佛法的深度,再行定奪。

  畢竟佛家無父無君,更無個綱常倫理,若是無用,實乃大害。

  若非導人向善,早已廢之。

  此次『往生大會』,聚集了天下佛家高人,若是辯駁不過,自然不用佛法,定要除之。

  朝廷又再次下發指令,召集了不少道家高人前來參與只是道門中人大多不喜官場,以為與以往一樣,所以真來了的高人,確實寥寥無幾。

  其中便有一位『猿大師』。

  剛聽到這名字,旁人還以為是袁天罡袁家都人。

  畢竟有個袁守誠,有個袁天罡,再來一個也並非不可能。

  但初次見了這位大師的人,都被嚇了個半死,

  不為其他,只因他是個尖嘴猴腮、毛臉雷公的猴子,名喚『孫悟空」。

  聽那猿大師口中所說,他乃是天上齊天大聖下凡,又是『平海庇民功德神猴」,因犯錯才來到人間。

  雖然長得嚇人,但他一身正氣,不少高人對他都畢恭畢敬,於是才沒把他當成是妖怪,

  但自從他來了長安以後,總有家長拿他去嚇唬家中小孩,弄出了不小的誤會。

  這一日,『往生大會』正式開始。

  眾多朝臣,聚集了眾僧,在那山川壇里,逐一從頭查選,從中選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

  正是金蟬子轉世之身。

  恩官不受願為僧,洪福沙門將道訪。小字江流古佛兒,法名喚做陳玄奘。

  當日對眾舉出玄奘法師,作為佛家的話事人。

  這人他自幼為僧,剛出了娘胎,就持齋受戒。

  他外公是當朝一路總管殷開山,他父親陳光蕊,中了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


  陳玄奘一心不愛榮華,只喜修持寂滅。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

  當時眾人將他引至御前,揚塵舞蹈,正想要拜奏,卻不見李治身影。

  問了之後,方才發現是李治在後邊玩搭了個涼蓆睡著了。

  眾人哄醒他,都說道:「陛下,還是先請起來。這位是佛家的高僧,名叫陳玄奘。」

  李治打著哈欠,聞其名,沉思良久道:「陳玄奘?又是江流兒?」

  江流兒叩頭曰:「臣正是。」

  李治聞言點頭,隨後拿出奏摺,照著上面寫的內容念道:「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

  玄奘頓首謝恩,受了大闡官爵。又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

  隨後李治又照著奏摺念:「江流兒,你需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閣黎班首,書辦旨意,前赴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開演經法。」

  玄奘再拜領旨而出,遂到化生寺里,聚集多僧,打造禪榻,裝修功德,整理音樂。

  選出了大小明僧共計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

  選了個黃道良辰,開始為期二十四日的超度儀式。

  而這『往生大會』共計七七四十九天,佛家占二十四,道家占二十四,最後一天是給佛道辯駁的。

  而玄奘受賞之後,魏徵走上前來道:「陛下,道家之人也來了!乃是個天上下凡的猿大師。」

  李治來了興趣,急忙說道:「是傳聞里猴子嗎?快快有請!」

  早就聽聞是只會說話的猴子,他李治雖然貴為皇帝,但也是個十二歲的孩童,哪有不好事的?

  於是迫不及待地在座上等待,想要看看是個什麼樣的猴子,再無半點困意。

  玄奘帶著人走後,這猿大師便來到了會場。

  說來奇怪,本來這場大會來了莫約百位道教人士,可時至今日,最終只留下了這猿大師。

  原因不難猜測,其他有些墨水東西的道人,見了猴頭,上問祖師後,都識出『齊天大聖』的名號,紛紛退辭,不願留在這裡班門弄斧,就是想留下來聽道的,也是隔著大會遠遠觀望:

  而一些坑蒙拐騙的騙子,見了『妖怪』,都紛紛被嚇破了膽,哪裡還敢來攪和這『往生大會』。

  所以今日來這的道人,僅此一位。

  隨著皇帝旨意落下,果然見得一隻猴子,身姿挺立,穿著道衣,步伐穩健地來到了會場。

  李治兩眼放光,心中好奇,不禁說出口:「好猴,好猴哩!


  魏徵聽了勸道:「陛下,猿大師乃是得道高人,切莫失了天家儀態,冒犯大師,定要注意威儀!」

  李治嘟嘴道:「行吧。」

  魏徵是這樣的,這性子極不討喜。

  但李治再怎麼不喜,也明白,魏徵有忠,魏徵有才,被架上帝位後,那些雜七雜八的雜亂事物,還得扔給魏徵他們解決,所以很聽幾位大臣的話。

  那猿大師走近以後,只是拱手,但不拜會,連個『唱喏」的禮儀都不願做。

  李治好奇走下寶座道:「你便是,為何不像他們一般朝朕跪拜?」

  猿大師笑道:「唐王小孩,非是我吹噓,就是天上玉皇大天尊,我也只是唱喏禮,莫不是人間一國的天子,比玉帝還尊貴哩?」

  李治覺得猴兒有趣,調笑道:「吹牛!朕不信,除非你弄個法術來我看看!」

  猿大師輕笑道:「若是從前,我定要賣弄一番,可如今修行五百年,已然是放下不少了!「

  李治驚訝道:「你竟然活得五百年,都有些什麼本事啊?朕能不能活五百年?」

  猿大師沒什麼規矩,見李治如此好奇,便走上前去,立馬便有侍衛攔路:「不可上前!」

  李治擺手道:「讓他過來!」

  侍衛緊張道:「陛下,哪裡有會說話的猴子!定是妖孽!」

  李治怒道:「胡言亂語,若真是妖孽,怎會顯出原形來與朕相見,不變個公子來?」

  猿大師笑問:「小皇帝,我是修行得來的壽數,而凡人有壽,不可胡來,何況是人間帝皇?不過,你怎滴知道我會那七十二般變化之術的?

  1

  魏徵等人此前見識過齊天大聖的手段,欽天監袁天罡和其叔父袁守誠等高人也是願意為猿大師擔保。

  所以此時只在一旁揪心觀望,沒有打擾。

  而李治則是說道:「奇了怪了!平日裡朕若是這般胡鬧,幾個大臣早就在朕耳邊了...

  「罷了,好猴兒,說回方才的事,朕都是從話本里看到的。」

  猿大師笑道:「原來如此!小皇帝,你倒是會活學活用。」

  李治眼睛一亮:「這不是玩物喪志?」

  猿大師笑道:「若是不動大局,實乃怡情之舉。若是不然,此物為何不絕?」

  李治大喜,連連鼓掌,拉著猴子坐到了皇位之上,侍衛本想阻止,卻被李治喝退了。

  「天子的話,你們也不聽了?究竟眼裡還也沒有朕這個天子了!」


  此話一出,也無人敢回應,於是便由著季治了。

  李治感嘆道:「猴兒啊,朕其實一點也不想當這個皇帝,可朕那大哥瘋了!因為一點點流言,

  殺了朕一個個的兄弟,朕每日擔驚受怕,就怕輪到朕了!」

  「朕...我是一點也不想做這大唐的皇帝,每日都要看些什麼請安摺子,說一些無關緊要的安慰話,一點用也沒有。」

  「而那些講事的,都送到了大臣們那裡,我影子都見不到!」

  魏徵聞言立馬上前道:「陛下!那些個奏摺,臣等商議之後,會連原件及對策都送到陛下眼前過目,豈敢公然逾矩?」

  李治罵道:「你們都弄完了,卻還要送到朕跟前,逼著朕看一遍,這不是沒事找事!」

  魏徵等人也是有苦難說。

  王朝大事,他們怎麼能放心交給李治,而李治一看到奏摺便頭疼,效率低下,所以交給了他們這些大臣。

  可要是瞞住皇帝,怎瞞住天下人的嘴?是不是要架空皇帝?

  所以只得逼著李治看,不看也得看,哪怕只是草草地警一眼。

  還好的是,魏徵等人忠賢,李治也放心交給他們,所以才相安無事。

  猿大師笑道:「陛下,諸位大臣既然幫陛下處理了諸多事務,豈不是落得清閒?難不成,陛下要親自處理那些摺子?」

  李治連連搖頭,深以為然,然後指著魏徵道:「魏老,你得學學猴兒的嘴,莫要整日訓斥我!」

  魏徵的「嘴臭」,那是出了名的。

  管你是孩童,還是皇帝,都會罵個狗血淋頭。

  也就李世民能忍住不發了,而李治年幼,也不敢多說。

  畢竟『李治」在名義上,已經是個『弒君」的了,縱使殺的是『無道之君」,史書也不會隨即更改這個事實,最多美化一番。

  畢竟有『玄武門之變」在前,文官們很清楚要怎麼做,有經驗了都。

  所以李治不能再殺魏徵這些個『有道之臣』了。

  魏徵連連稱是。

  隨後李治封了猿大師諸多職務,都被他堅決推辭了,寶物等也是分毫不取。

  讓李治都讚嘆道:「真是大師哩!」

  隨後李治讓猿大師住在皇城外一處先皇在世時,所造的行宮。

  猿大師本來還要推辭,他更喜歡山野林間,但李治堅持如此,所以只能跟著去。

  等到玄奘二十四日超度以後,便輪到猿大師超度亡魂。

  李治又問道:「對了,還不知你姓名,我叫李治,猴兒,你叫什麼?」

  他合掌道:「我是個,如今已然是去了獸性,喚做孫,名悟空!」

  此後二十四日,李治每每來此,與悟空詳談,一孩兒,一猴兒,卻玩得開懷。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