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家父永樂,組建五好家庭> 第172章 天下讀書人的種子

第172章 天下讀書人的種子

  第172章 天下讀書人的種子

  燕王倒不是敷衍周王,而是此時,他真有急事。

  這火燒眉毛的事情,不是別的,正是朱允炆。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然而正在朱棣一路打馬入宮的時候,遠遠的,他就瞧見宮牆處,似有滾滾濃煙升起。

  朱棣心中一跳,一個極其不詳的預感,從他的心頭升起。

  他抽打馬鞭的速度又快上了一點,等來到濃煙滾滾處的時候,這裡的內侍宮女不少,但曾經的建文帝,已經化作了一具屍身。

  抱著屍身的那個宦官,朱棣還依稀記得,他就是經常跟隨在朱允炆身側的大太監。

  只是這個大太監此刻抱著屍首,老淚縱橫,哽咽啜泣道:

  「陛下,何至於此啊!」

  朱棣眯著眼,看向這個大太監,面容平靜,但是心裡想著什麼,卻沒有人能夠知道。

  在場中人,除了太監宮女外,論起地位最高的,莫過於方孝孺。

  至於黃子澄和齊泰二人,雖然作為謀臣,極其不合格,但是論起忠心不二來說,即便是朱棣都無法否認乃至抨擊。

  眼下,據朱棣得到的消息,齊泰投奔廣德,準備為建文帝募兵,黃子澄投奔蘇州,同樣也是為了募兵而去。

  只是他們原本對於燕王的估算,顯然又出錯了。

  本來想要用「拖」字訣,以此打一個翻身仗。

  但是沒想到,朱棣此人用計喜歡「奇」和「快」二字,連夜從龍潭來到應天府下,並且沒有像是一般人想的那樣,用老老實實攻打應天的節奏來布局。

  恰恰相反,朱棣壓根就不想打。

  開玩笑呢!

  老爺子親自讓人修的城牆,老爺子親自選定的都城,哪裡是這麼容易打破的。

  這不,朱棣剛好在城內有屬於他的馬仔在,用內部攻破的方式,燕王輕輕鬆鬆的,就來到了應天府內。

  這一長串經歷,聽起來漫長,但是對於黃子澄和齊泰兩人預估的時長,簡直可以說是快的出奇。

  齊泰和黃子澄兩人,朱棣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但是對於方孝孺……朱棣卻有點頭疼了。

  眼看著這個眼眶通紅,身形清瘦,一副讀書人做派的方孝孺,朱棣的直覺告訴他,眼前這個人,會是靖難以來,他遇到的最大倔種。

  心中雖然如此想著,但作為一個深諳厚黑學的帝王預備種子,朱棣的臉上,一面浮現出痛惜的神情,一面哽咽安慰:


  「先生莫要過於傷懷。我靖難,也只不過是仿周公輔佐成王,是為了成就一段佳話啊。」

  這話一說出口,要不是氣氛不對,後面的朱能等將領,說不定都要翻白眼了。

  這話說的……是真不要臉啊。

  方孝孺顯然也是那麼想的。

  他的臉上滿是輕蔑的神情,冷然道:「既然如此……成王在哪?」

  「死了。就在你眼前,但不是我殺的。」

  方孝孺顯然沒有想到,燕王如此人物,竟然會胡攪蠻纏、不要臉至此。

  他憤怒道:

  「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這難道跟你沒有關係嗎?就算成王死了,為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心道果然。

  這頭犟驢真不是一般的犟。

  朱棣略作思考,便開口:

  「此刻正是大明風雨飄搖之際,北方韃靼之前才剛剛南下,大明內部更是有分崩離析之趨勢。大明需要一個年長而又手腕沉穩的君王。」

  切。

  大明分崩離析,不就是因為朱棣嗎?

  至於什麼年長而又手腕成熟的君主……

  呵呵噠,又在自誇了。

  方孝孺聽完後,只是冷笑一聲,再度咄咄逼人:

  「倘若成王之子年幼,為何不立成王之弟?」

  沒完沒了了是吧?

  朱棣要不是在意方孝孺在讀書人中的名望,這會兒已經不耐煩跟方孝孺扯皮了。

  成王敗寇。

  他朱棣冒著全家掉腦袋的風險,一路從北平打下江山,妻子兒女,有一個算一個,通通為靖難出謀劃策,就連朱高爔這麼一個兒小孩,也上過好幾次的戰場……

  難道他朱棣就要因為方孝孺這麼一句輕飄飄的話,將辛苦奪來的大位,就這麼拱手讓人?

  這不純粹扯淡嗎?

  朱棣懶得說什麼了,正好一時半會,他也不想跟方孝孺這糟心玩意交流。

  他只留下一句話:

  「這是我的家務事。」

  家務事?

  方孝孺依舊只是冷笑一聲,不馴地看向朱棣。

  那眼神……就好像在說,不服你砍唄?

  朱棣只當做沒看見。

  ……

  另一邊。


  當應天府的事情傳來後,整個濟南城就徹底亂了。

  朱允炆死了。

  朱棣即將上位。

  天下易主,他們這些將士還在為死去的舊主效力,這是給誰看呢?

  給死去的朱允炆看嗎?

  相比之下,他們現在更擔心的是,之前為朱允炆幹活賣命這件事情,會不會在朱棣上位以後,重新被挖出來,影響之後的發展,甚至……影響一家老小。

  於是在一夜之間,濟南城的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朱高爔在得到老爹上位這個消息後,卻意外的沒有想像中的興奮。

  朱高爔曾料想了許多自己會有的反應。

  比如大吼大叫乃至興奮的睡不著覺……

  只是當天夜裡,朱高爔入睡的速度居然意外的快,只是半夜夢中翻來覆去,睡得有些不安穩。

  等到早上起來的時候,朱高爔看著昏黃銅鏡都遮掩不了的黑眼圈時,他終於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連帶著出門時,朱高爔的腳步一拐,就來到了姚廣孝的營帳中。

  姚廣孝依舊是往常那副模樣。

  一身黑衣皂服,嘴角帶著似有若無的微笑,通身氣質迥異於常人,唯有一雙三角眼,顯露出幾分殺氣來。

  朱高爔進來的時候,就自在地盤起腿,坐在姚廣孝對面,拈了一塊點心,就往嘴裡送。

  他來之前,忘記吃早膳了!

  因著濟南府的變化,這會兒大家都忙得腳不沾地,於是也沒有顧上朱高爔。

  朱高爔肚子餓,吃的比較急,吃到一半的時候,喉嚨就被糕點哽住了,大口大口地喝了好幾杯茶水,才算是把這糕點吞入腹中。

  吃了個半飽後,朱高爔才問姚廣孝:

  「大和尚,我怎麼感覺,靖難結束以後,事情反而變多了?」

  姚廣孝看了他一眼,難得有些納悶:

  「你有什麼事?」

  朱高爔瞪大了眼睛。

  大和尚這是看不起自己嗎?

  什麼叫做他能有什麼事情?

  朱高爔就掰著手指頭,開始和姚廣孝一個個算起來:

  「像是靖難完成了,還有臣子勸進,處理建文遺臣,封賞靖難功臣乃至對於寧王、代王、周王等藩王,還需要拿出新的章程來……」

  姚廣孝聽到朱高爔的碎碎念,頗有幾分詫異地看著他,似乎沒想到,朱高爔人不大,但是腦子裡揣著的事情還真不少。


  不過……

  姚廣孝只覺得有些好笑:

  「這些東西,你知道了就好。你難道能做什麼改變嗎?」

  說完,姚廣孝收斂起笑容,以朱高爔從未見過的陌生語調,開口了:

  「殿下,你要記得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從現在開始,你就必須得牢牢記在心底。」

  朱高爔吞了口唾沫。

  啥事啊?

  搞得那么正式。

  害得他還有點小緊張。

  見朱高爔不說話,姚廣孝才繼續道:

  「等王爺徹底登上了至高之位後,你要記住,他先是君王,然後才是你的父親。你的兄弟們,也不再是……」

  「不對!」

  朱高爔從未這樣對姚廣孝說過,但是在現在,他卻很生氣。

  超級無敵生氣!

  他拿出了太祖的例子來,反對姚廣孝的言論:

  「大和尚,要是按你這麼說,當上皇帝了,就沒有了七情六慾?就沒有了父子天倫?那要是這麼說起來,為什麼皇爺爺不是這樣?」

  姚廣孝張了張嘴,不知道怎麼說。

  鬼知道太祖是怎麼對眼前這個小鬼青睞有加的。

  要知道,那會兒姚廣孝聽到太祖和朱高爔之間的互動日常,甚至有一瞬間,都在懷疑,如果太祖活得時間再久一點,會不會直接跳過燕王,繞過朱允炆,將皇位傳承給朱高爔。

  雖說其中也有朱允炆昏招頻出的原因,但是要說太祖對朱高爔的情分是假的……即便是姚廣孝也不相信。

  這下,他還真反駁不了了。

  朱高爔更是乘勝追擊,拿出自己的皇爺爺,找了好多例子出來。

  總結起來就是一條中心思想——我,朱高爔,還是老爹的寶!

  姚廣孝無法辯駁。

  姚廣孝是一個天生的陰謀家和造反派,但是他因為年少離家,與父兄的感情,甚至還不如朱高爔對這類感情的感悟深刻。

  片刻後,姚廣孝張了張嘴:

  「那你的哥哥們呢?」

  朱高爔的反應,出乎了姚廣孝的意料:

  「哥哥姐姐們之間的感情,那都是需要雙相經營和維護的!我的目標是——成就一個古往今來,史書上從未記載過的,五好家庭!」

  姚廣孝沉默了。

  你小子的理想有點獨特。


  朱高爔還在自言自語:

  「大和尚,你知道這五好是哪五好嗎?」

  姚廣孝聽著他的喋喋不休,一時之間,有些迷茫。

  究竟誰說的,才是對的?

  帝王家……真的會有如此純粹的關係嗎?

  不過很快,姚廣孝就想到了一件事情,打斷了朱高爔的絮叨。

  「你爹臨行的時候,我沒有告訴他一件事,這次你快馬加鞭,前往應天府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阻止他!」

  見姚廣孝神色嚴肅,朱高爔也不由得正色:

  「啥事?」

  「不要殺方孝孺。應天府城破以後,方孝孺肯定不會投降,你記得勸阻你爹,不要讓他殺了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滅絕了。」

  「至於什麼藩王,什麼功臣封賞,什麼建文遺臣,那都不是你該考慮的問題。」

  方孝孺殺了,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

  朱高爔聽著這話,有點懵:

  「大和尚,為什麼說方孝孺是天下讀書人的種子?」

  在那個頗有些不學無術,對於歷史一知半解的傢伙的記憶中,那些對於方孝孺的主觀印象,大部分都是固執、沒啥能力,犟種、愚忠這樣的負面評價。

  而從方孝孺進行改制以來,朝廷文官和勛貴對立,乃至靖難以來,一直都昏招頻出的建文帝,似乎都印證了記憶中的主觀印象。

  但是朱高爔卻沒有想到,向來很少發表意見的姚廣孝,會對方孝孺有如此高的評價。

  姚廣孝似乎看出了朱高爔內心的想法,笑了一聲:

  「方孝孺能有這麼大的成績,你以為他真的一無是處?只是要看怎麼用他而已。」

  「暫且不論其它,單說方孝孺在天下讀書人中的名氣,不過寫了一篇文章,便能夠傳閱四海。他在理學、歷史和禮儀制度上,更是能綜羅百代,至廣大而盡精微。」

  「這樣的人,倘若王爺真殺了,你覺得……天下讀書人會怎麼樣?」

  朱高爔這麼一想,似乎還真是這樣……

  尤其是記憶中的結局,可不算太好。

  要是方孝孺不投降,老爹不會真的夷十族吧?

  朱高爔這樣一想,就待不住了。

  他撒開腳丫子就跑走了。

  他要去應天府!

  ……

  應天府內。

  朱棣等人在進行必要的儀式——勸進。


  眼下已經是諸王和文武群臣的第四次勸進了。

  在接連四次拒絕後,事情也該差不多了。

  意思意思就行了,哪能真不登基?

  臨行上位前。

  朱棣看著眼前這座城池,看著這一片的宮宇,看著檐角飛起的燕雀,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朱高爔兄弟幾人,風塵僕僕,趕到了應天府的皇宮前。

  朱高爔心底記著大和尚的話,深怕來的晚了,老爹一怒之下把方孝孺的腦袋給砍了。

  砍了方孝孺的腦袋也就算了,就怕老爹氣不過,把十族的腦袋也砍了。

  這不,順手的事兒嘛。

  而另一邊。

  朱棣在前往內城的路上,卻驚出了一身冷汗。

  只因為楊榮攔住了朱棣。

  在迎接拜謁之前,楊榮只說了一句話,就讓朱棣恍然之餘,後背滿是冷汗:

  「殿下是先拜謁皇陵呢,還是先即位?」

  倘若沒有這一句話,朱棣先行即位,那麼在此之前,朱棣所謂的正統一說,都成了笑話。

  朱棣深深地看了一眼楊榮。

  似乎要將眼前之人記住。

  下一個開篇要開始了,最近廠里的工作剛剛開始,還在規劃,壓力大,有點忙,感覺寫書有點顧不上。堅持堅持,等待一切走上正軌。我明天早起,梳理一下後續的章綱,調整節奏。今日先四千。算是新的開篇,緩緩,理一下。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