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衰落

  第387章 衰落

  至少……

  火藥一直都是由大宋,以及索蘭吉配發的。

  所以講道理,能夠把火藥的秘方給泄露出去的,肯定也只有大宋跟索蘭吉了。

  索蘭吉這邊立刻進行了自查。

  然而,離自己這麼近的伽色尼一開始都沒有利用火藥。

  反倒是去了花剌子模的地盤後,卻有了火藥。

  那答案也是很清楚了。

  不是君士坦丁堡,就是大宋的鍋。

  可君士坦丁堡配發的,往往是成型的子彈,已經很少有單獨把火藥拿出來使用的了。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再說了,在跟君士坦丁堡進行溝通過後,君士坦丁堡也自查了倉庫,這些年來,也不存在往外倒賣的情況。

  那這就奇了怪了!

  難不成……

  還是這大宋西域這邊給賣過去的?

  最後,也是派出了使臣,去到了西域。

  果然!

  一查,竟然有人往花剌子模賣中國雪,還有硫磺等東西。

  這不妥妥就是答案麼!

  原來……

  經過這麼些年的發展,像是煙花爆竹等東西,也逐步地傳到了西域。

  每逢這重大節日,也會拿出來熱鬧熱鬧。

  花剌子模的使臣在看到後,覺得這玩意跟火槍、火炮很是有幾分相似,便大量購入,而且自己研究了起來。

  當然!

  花剌子模的工藝跟大宋的軍工工藝自然是沒法比的。

  可到底是讓花剌子模,從中摸出了一些門道。

  而且還做出了跟煙花爆竹類似的『地雷』。

  很快……

  西域這邊便將私自對外出售中國雪,硫磺等物的四川商人給抓了起來。

  而前線這邊,也是傳來了報告。

  花剌子模似乎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管狀火器的工藝。

  當他們再次跟花剌子模開戰的時候,花剌子模已經懂得把火藥塞進一個鐵做的管子裡,然後發射一些像是石彈、鐵屑這些東西了。

  雖說這樣的技術,仍然非常地原始。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花剌子模已經開始摸到了火器技術的邊。


  同時……

  這消息也向大宋報告了。

  大宋這邊立刻命令嚴查各關卡,禁止硝石、硫磺對外出售。

  只不過……

  也是有一說一。

  當年趙昕為何不直接禁止?

  還不是因為他不想聲張。

  如果你直接說禁止,那這不就等於是向所有人宣布,你的火藥就是拿這些東西做的。

  越是禁止的東西,便越是容易引起別人的好奇。

  這不!

  大宋這邊說了禁止硝石、禁止硫磺後。

  好像一瞬間,所有人便都知道這些東西的重要性。

  雖說大多數人也都不是傻子。

  他們或多或少,或者早就知道,這火藥就是這麼來的。

  可這樣明令禁止,只會讓更多的人,對此投入關注。

  等到什麼時候,他們也需要了。

  那他們說不定也就會自己搞出火藥,緊接著利用火藥跟朝廷對著幹了。

  當然!

  現如今也是不得不這麼幹。

  因為現如今不把事情給說清楚,那麼就還會有再繼續走私的可能。

  所幸的是……

  現如今伽色尼的工匠實力還是比較弱的。

  還做不出什麼大殺傷力的武器。

  為今之計,也只能是派兵以最快的速度,把這股叛亂勢力給剿滅。

  接下來……

  經過了長達一年的圍追堵截。

  伽色尼的叛亂這才漸漸地得以平息。

  然而……

  這巨額的軍費開支,也讓君士坦丁堡跟索蘭吉的財政,變得逐漸不是很健康。

  當然!

  畢竟在經濟實力上,不管是君士坦丁堡,還是索蘭吉,都是當今世上至少前四的水平。

  這伽色尼王朝的叛亂,就像是生了一場小感冒。

  現如今,君士坦丁堡,還有索蘭吉也還是可以頂得住的。

  可這也慢慢地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

  像是軍隊的缺乏戰鬥經驗,還有貪污腐敗,以及官員與官員之間的相互攻訐、黨爭等。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爭鬥。

  而往往有些人,可以為了利益爭鬥,而完全不顧國家的利益。


  這些都是十分地常見的。

  自然!

  這些都有被趙昕給寫在了《給後世子孫書》里。

  至於你說……

  將來萬一要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

  那也只能是讓當皇帝的,自己擦亮眼睛了。

  每每都跟你說好話,逢迎著你的,不一定是好人。

  那些對你常常惡語相向的,也不見得,都是壞人。

  總之……

  不管朝堂上斗得如何的天翻地覆,只要你能好好地掌握住黎元軍的指揮權,而且讓黎元軍都能聽你的,那你的情況,就還不至於太壞。

  而且……

  一定要讓黎元軍保持良好的道德素質,忠君的思想,要是黎元軍也跟著學壞了。

  那基本上也就很難救了。

  這些年來,隨著黎元軍不斷地開枝散葉。

  海外的,跟本土的,首先就有可能會有分歧。

  然後當官的,跟不當官的,也有可能會有分歧。

  以及有的人跟別人結成的親家,然後又會萌生保護自己以及自己親家利益的想法。

  總之……

  就好比是用久了的機器。

  即便是黎元軍,估計在不遠的將來,肯定也會有墮落的一天吧。

  至於到了此時此刻,又該怎麼辦。

  說實話!

  這問題,就連趙昕,都不太好去回答。

  或許……

  也只有先自我毀滅,然後才能再重新徹底地煥發出新機吧。

  只能這麼說!

  他們要對現役的黎元軍,時刻地保持最高的要求。

  而在讓其保持最高要求的同時,當然,這俸祿也絕對不能少。

  也正是因為這樣。

  所以在這一次對伽色尼王朝的圍追堵截中。

  就目前看來,黎元軍所犯下的錯誤,也是最少的。

  他們基本還能夠做到聽從指揮,統一行動。

  而且沒做出什麼給別人特別拖後腿的事。

  這一年……

  伽色尼王朝覆滅。

  而中東地區,也被破壞得不成樣。

  伽色尼王朝有一部分的殘餘勢力,跑到了東北歐。


  由於距離太遠的關係,這事也只能是再徐徐圖之了。

  或者……

  可以先用外交的手段,逼迫東北歐的東斯拉夫人,把對方的人給交出來。

  若對方無動於衷,再去考慮出兵。

  說起來……

  伊朗高原這一片地區,也算是苦寒之地了。

  至少相比起君士坦丁堡以及索蘭吉來說,並不能算得上是一塊好的地方。

  如今打跑了敵人,這塊地方該怎麼重新進行治理?

  這自然也把問題給擺在了君士坦丁堡的面前。

  如今君士坦丁堡能做的,大概也只有讓這片土地更加地貧窮化。

  同時……

  把當地的一些人口,都儘可能地往小亞細亞半島地區,去移民。

  只要把人口都移走,當地就很難再發展起來。

  這是唯一的思路。

  否則……

  你要搞個軍閥過去,或者是搞個皇子過去,這一樣會導致將來該地區的不穩定。

  至於東北歐地區……

  這塊地方倒是屆時,可以看看能不能分封一個諸王過去。

  雖說東北歐也一樣是窮苦之地。

  但為了該地區的穩定,那麼再分封一個勢力過去,也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了!

  這個問題,得跟德意志,乃至於瑞典、芬蘭,也得商討商討。

  第二年。

  便以君士坦丁堡帶頭,然後再聯合德意志,以及少量的瑞典、芬蘭聯軍,對東北歐地區,進行了一定的擴張。

  抓到的俘虜,都可以算作是各自的戰利品,而瑞典、芬蘭這邊,也正好可以抓回去幫自己開荒種地。

  這下……

  不少的東斯拉夫人也是連東北歐都待不下去了。

  只能是進一步地東遷。

  而且……

  有不少的東斯拉夫人還屬於是躺著也中槍。

  畢竟……

  這東斯拉夫人也分很多個不同的部落,有的部落它可能根本就沒有招惹過外面的人。

  然而……

  現在他們都被聯軍給打了。

  數十萬人,或被殺,或被擄掠。

  而且……


  最悲催的是,不管他們跑到哪裡去,以大宋的技術,都能很快便找到他們。

  以至於到了晚上,他們都不敢生火。

  並且,更不敢把大量的人群聚在一起。

  因為一旦目標太過於明顯了,就很容易會被對方從天空中看到。

  最後……

  只能是化整為零,徹底被聯軍給打成了返回原始社會。

  不少的人,也死於飢餓,以及寒冷的氣候。

  此時……

  終於有一些部落也是受不了了。

  主動從森林裡跑了出來,然後向聯軍投降。

  這也使得東北歐各部落的實力,更加地雪上加霜。

  然後……

  君士坦丁堡再去向他們要人,此時,對方便不得不把伽色尼王朝的一些殘餘的勢力,給綁著送到君士坦丁堡。

  最後……

  君士坦丁堡還不講武德,即便是人家已經如此配合的情況下,對方還要把人家的村莊給屠了,燒了。

  簡直就是惡人!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畢竟現在是不希望除了宋人以外,再有其他種族生存的空間。

  因此……

  為了避免將來會出現尾大難除的局面,現在也只能是能殺多少,算多少。

  而在非洲。

  更加慘烈的種族屠殺,也與此同時在進行。

  不過對非洲黑人的屠殺,也不是這一年兩年的事了,而是自打朱羅的各個封王來到這以後,就一直在做。

  本來還以為大家膚色相同,說不定能過得其樂融融。

  然而……

  現在是南印度都覺得非洲黑人不是人。

  不過確實!

  非洲的發展實在是太過於緩慢了。

  在朱羅的封王看來,這些黑人一個個就像是未開化的野人一樣。

  那對野人,當然也就不需要太過於客氣了。

  非洲這邊雖說也有組織起一些反抗的勢力,然而,對大局根本起不到任何太大的作用。

  之所以現在都還沒有徹底滅亡,只是因為朱羅的封王們覺得,反正放在那,對方又不會跑。

  就當做是先養著,等什麼時候養肥了再殺。

  大量的基建,自然也伴隨著在非洲被修建了起來。


  不能再去修那些印度的神的寺廟了。

  要修就修宋人風格的建築。

  如果現在有人去到非洲的西部沿海地區的話,就會發現,這裡竟然就像是第二個大宋一般。

  當然!

  不是說跟大宋完全一模一樣。

  而是……

  就像是有宋人在這指導過,修建了一座座類似於宋人喜歡的風格的各種城池、建築風景一樣。

  只能說融入了不少宋人喜歡的元素在裡頭。

  而當全球的戰事,都似乎已經是逐漸地落下了帷幕,似乎又安靜下來的時候。

  北印度,東部地區,一些小的農民起義,也是逐漸地發生。

  索蘭吉由於極少能夠管理的到東部地區的行政。

  因此,東部地區的各種腐敗、以及欺壓百姓的現象,自然也是最嚴重的。

  加之這些年來,人口大量地增長,這也使得人地矛盾,越發地尖銳。

  然後……

  在一些道德水平敗壞的官員的壓榨之下,自然,這印度的農民起義,也就此起彼伏了。

  加之當地的官員,往往都是酒囊飯袋,這也使得他們根本無法正確地處理農民的事情,甚至還會更加激化跟農民的矛盾。

  於是……

  一場浩浩蕩蕩的印度農民起義,也是在整個恆河流域的下游爆發。

  而要知道的是,這也是索蘭吉的稅收的來源。

  加之……

  索蘭吉還需要從比哈爾邦開採硝石。

  當然!

  印度人肯定是不知道這硝石能拿來幹什麼用的。

  反正……

  印度人只知道一點!

  有人在他們的頭上欺壓他們!

  然後……

  農民起義軍便跟官府打了起來。

  不過好消息是,目前的情況,還不算是太壞。

  至少……

  一沒遇到持續罕見的天災。

  二沒印度貴族精英帶頭。

  因此……

  這樣的起義,也是很快便被撲滅。

  只不過……

  大量的印度教徒被殺這是肯定的。

  甚至於,一些印度士兵,印度官員,在殺起自己人來,比大宋這邊,還要狠得多。


  還有借著這樣的機會,公報私仇的。

  比如說某個軍官跟當地的富戶有仇,然後就污衊對方,把對方家裡的產業給吞併。

  不過最直接的,還是謊稱是農民軍破壞的對方的房屋,殺害了對方全家的性命。

  然後……

  對方家裡沒人了,那這土地就歸軍官所有了。

  而由於存在一些印度官員跟大宋官員一起合作壓迫百姓的身影,那自然,這種族的矛盾,自然也被加了上去。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