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自檢

  第388章 自檢

  北印度到底只是立國剛剛一百餘年。

  即便真的有農民起義,也談不上有多麼地嚴重。

  可有一便會有二。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這是肯定的!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土地被兼併。

  也會產生更多的食不果腹的人。

  其實……

  印度百姓都還算是好的。

  畢竟他們的忍耐能力,可能比大宋的百姓還要強。

  隨後……

  在了解過了農民起義的原因,恰恰是因為這些年來,年年用兵,結果導致徵稅加重,而恰好,恆河這年又泛濫,這才使得一部分的人食不果腹,從而鋌而走險。

  很快,朝廷也是有了對策。

  既然是因為恆河泛濫,導致的吃不上飯。

  那就讓人治理恆河。

  只不過……

  這政府工程,只能說懂的都懂。

  治不治得好不說,可貪腐,是一定要有的。

  而且問題是……

  這到了最後,也還沒治理好。

  畢竟以印度的特殊季節的降雨量,沒有後世的能力,都不一定能治理得好。

  即便有了後世的能力,該遭殃,也還是要遭殃。

  最後……

  沒有辦法!

  只能是採取要是哪裡受災了,那這一年的稅,就免了吧。

  只不過……

  這樣一規定,接下來,說不定就又會有人,要利用這個漏洞了。

  ……

  相比起北印度的只能對內尋求答案。

  其他像是大宋、像是君士坦丁堡,還有朱羅倒是要好得多。

  當然!

  大宋也不是完全沒有自己的難處。

  雖說這些年來,大宋一直對外輸出人口,以減少自身國內的矛盾。

  可也一點點地,養出來了一些實力相對比較雄厚的地主。

  這些地主,由於有吃的,有喝的,當然不會說想到要謀反。

  可像是這樣的人多了,對大宋而言,其實也是一個不是很穩定的因素。

  畢竟……


  一旦局勢有變,難免到時候說不定就又變成一個個的世家。

  另外……

  大宋這些年來更大的難處。

  也在於戰事平息了,就很少再把草原上的人給送出去。

  雖說可以送到澳洲、美洲。

  可給這些地方送太多了,其實也不好。

  畢竟……

  還是要以宋人為基本盤才好。

  不然,到時候宋人比遊牧民族還少。

  萬一這遊牧民族最後造反了可怎麼辦?

  雖說這樣的事情,在近數十年內,都不一定會發生。

  可還是得注意注意。

  而且……

  如今遼東地區,也成為了糧倉,足以養活更多的遼人、女真人。

  這些遼人、女真人,沒事倒也罷了。

  要是忽然某一天,糧食不夠吃了,而朝廷這邊,也沒有做好賑濟。

  那會不會出問題?

  得虧現在大部分的遊牧民族的官員,都已經從文了。

  能打的已經可以說是極少。

  否則……

  還真怕哪一天,這遼東地區突然就反了。

  這一年。

  大宋也是打算對全國的土地,還有人口,進行一次清查。

  毋庸置疑,阻力肯定是有的。

  只不過……

  在選拔了一批沒什麼背景的新科進士去做後,最後倒也還是把這事給做下去了。

  另外……

  對人口的清查,也是保證了不會對丁口加稅,這才得以執行了下去。

  大宋接下來打算推行財政稅。

  意思很明顯!

  有財產的,才交稅。

  連財產都沒有的,那當然就不需要交稅了。

  而什麼是財產,土地、房屋。

  土地,在歷史上,往往很容易被富商大戶給隱匿。

  而房屋,當然了,就不太好隱匿了。

  只不過也是有一說一。

  這房屋稅,一經提出,立馬便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

  因為人人幾乎都有房屋,人人都肯定不想出這份錢。

  當然!


  朝廷也並不急。

  反正……

  目前也僅僅只是拿出來,先探討一下而已。

  事實上……

  朝廷是希望把以前的所有苛捐雜稅,都整理一下,使其變得更加地簡單。

  可既然下面的人都不同意,那也沒有辦法。

  那就繼續保留以前的苛捐雜稅。

  但這土地,以及人口,是必須要儘可能精確地統計出來的。

  如果這個都無法較為精確地得知,那這國,還治個屁。

  然後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下面的也是能瞞報的,就瞞報。

  說實話!

  都不用看下面最後交上來的東西,光是政令一發下去,就已經可以預想,一定會有人瞞報。

  朝廷見一部分地區的人口不增反減。

  也是正好派出人去,去對其進行清查。

  很快!

  不少的官員,跟小吏,便紛紛落馬。

  如此一來,也算是為國除害了。

  最後再把這些不法之徒,全都以犯人的身份打包,送出去澳洲、美洲。

  直接變成勞改犯。

  朝廷這麼一弄。

  下面的人也是立馬反應了過來。

  這是擱這釣魚呢!

  其實……

  對朝廷來說,查不查清人口根本無所謂的。

  但是……

  朝廷十分樂意把一些不聽自己的,喜歡欺上瞞下的,直接送走。

  這直接便讓剩下的,都不敢再說謊。

  當然了!

  你說查的時候,絕對沒有查漏,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

  要是下面的人想要瞞著你,你又未必能夠一一去檢驗。

  可有的過於過分,把朝廷當傻子的,那肯定是要被收拾的。

  最後……

  歷經了足足差不多有二百五十年,都說不清的大宋詭名挾戶的問題,也是得以解決。

  至少……

  目前的數據應該還是比較地準確的。

  這一年,大宋的人口已經來到了三億五千萬人。

  說實話!


  就算是朝廷本身,也有點驚訝。

  不過通過一些現象,也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比如說……

  即便是現在的河北農村,也能看到不少戶人家,都能夠養活很多的孩子。

  可這也讓朝廷,倍感擔憂。

  因為人口太多了,絕對稱不上是一件什麼好事。

  而從這個數據,也可以看得出來。

  曾經的一些地方官,肯定對朝廷有所隱瞞。

  比如說當朝廷需要對外遷出人口的時候,一些官員說不定瞞報了。

  或者是強行讓自己治下的百姓,不准他們報名。

  還有就是……

  可能百姓自己,也不想報名。

  因為百姓都不傻,當你留在大宋,你不管做什麼,都很方便。

  像是到了夜晚。

  即便是可能一些小縣城,你都有可能看到有賣夜宵的。

  可如果當你出去了呢?

  那可能夜晚就吃不上夜宵了。

  大宋雖說生存壓力大,可有著十分完善的配套設施。

  你到了澳洲、美洲,雖說能吃上飽飯,可卻不見得能像是在大宋生活得這麼好。

  在大宋窮歸窮,可你能在大街上看皮影戲。

  可去了外面,那你就看不到皮影戲了。

  也就是說……

  當百姓覺得自己還能湊合地活著時,他們絕對是不願意出去的。

  朝廷再拿出往些年來,人口遷出的數據。

  逐個府,逐個縣地去比對。

  只能說……

  大宋能有這麼多的百姓,朝廷當然很高興。

  可一個個都不願意出去,那朝廷就不高興了。

  這是寧願留在大宋當奴隸,也不願出去反身當地主。

  不過大宋確實對奴婢的人身安全什麼的,確實是比較地保護,這倒也是真的。

  比如說要是官員、富商一不小心打死了奴婢,那可是要被官府問罪的。

  輕則丟官,重則打入大牢。

  可也不能有這麼多人不思進取。

  為了刺激更多人走出去,朝廷也只能是拿出相關的激烈的政策。

  同時……

  要扭轉一些百姓對外面世界的錯誤觀念。


  很多百姓都覺得,外面都是蠻荒之地。

  不是人住的地方。

  可實際上……

  外面一樣可以住人,而且生活條件不說遠勝大宋,起碼也是比他們現在要好。

  隨後……

  朝廷便派出人去,對百姓進行勸說,教育。

  尤其是對那些目不識丁的。

  思想又封建保守。

  而且……

  關鍵家裡還窮得叮噹響的。

  朝廷這簡直可以說是追著他,給他餵飯了。

  在執行的同時。

  當然也要警惕有的人,為了上位,為了政績,採取哄騙等手段,不顧實際情況,把百姓逼著往外跑。

  最終……

  經過朝廷陸陸續續的排查,篩選,以及勸說,教育。

  大量的貧困人口,也終於是被勸說走。

  並不是說朝廷嫌你窮,所以不要你,不想給你活路。

  而是朝廷實在是太有良心,不希望你跟你的家人日子過得太差。

  當然!

  在人口遷出的同時,自然也提前跟遷入國,都談好了。

  遷入國能給出什麼樣的條件,也都白紙黑字,寫在了紙上。

  完了……

  大宋朝廷這邊,在這個過程中,免不得還得再搭上一筆。

  所以說……

  朝廷做這樣的事,是真的不賺錢,反倒是還虧錢。

  比如說你從西北內地,到東南沿海,你這路費,你自己肯定沒有,那最後不還是朝廷給報銷。

  至於大量的貧困人口遷走了以後,接下來,又該怎麼辦。

  可能大宋也缺勞動力。

  一個,可以讓高麗、日本的來打工。

  給他們一個賺外匯的機會。

  另一個,大宋也可以去海外購買奴隸,或者是僱傭海外的工人。

  如朱羅,北印度的。

  這工人的價格肯定更加地低廉。

  當然!

  這也僅僅只是小部分地區,在進行嘗試。

  規模,還沒有弄得有多大。

  而且……

  這規模要是真的太大了,其實也怕這些人會在大宋搞造反。


  比如說現在山西地區,以及河北地區的煤炭挖掘。

  現如今……

  就有黑人,乃至於印度人在挖。

  朝廷難道不可以拿自己的百姓來挖麼?

  那當然可以!

  可朝廷心善,不想看到自己人在那挖而已。

  只不過這樣做,反倒是還起了一些負面的效果。

  因為大宋自己的百姓,在看到了印度人、黑人這些牛馬後,便會情不自禁地,拿自己跟印度,還有黑人牛馬做對比。

  一對比,他們就發現了,原來自己好像跟這些印度人、黑人奴隸,也沒什麼區別。

  這大大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不過或許也正因為這樣,不少原來在煤礦里挖煤的,現在都願意主動報名出去海外了。

  畢竟他們現在終於都明白了,在這裡挖一輩子的煤,是沒有前途的。

  相對準確的土地數據,以及人口數據,為大宋接下來進一步去制定國策,起到了很大很大的作用。

  而且……

  朝廷接下來也打算把這弄成是一項固定的制度。

  當然!

  一年一查,太過於繁瑣了。

  五年一查,倒也算是勉勉強強,能夠接受。

  而朝中的臣子,也是感覺到了,官家似乎在玩一種很新的治國的方式。

  至少……

  如果是換到歷史上的話,當朝廷查出缺失了那麼多的土地,以及人口的時候,那下一步,朝廷就該對這些土地,以及人口重新徵稅。

  不過目前,官家似乎還沒有這樣的打算。

  只不過當然!

  雖說對土地,人口沒有徵稅,可對這商稅的徵收,卻是拿捏得死死的。

  但真要說的話,以古代的條件,即便是商稅,也是不太好收的。

  這些年來……

  朝廷少收的商稅,估計怕是要以億為單位來計算。

  事實上……

  大宋的貪腐現象,也並不比北印度低。

  從此次清查出的一些土地的數據,也是可見一斑了。

  有的官員家裡的土地,足足有數千,上萬畝。

  而在此之前,是絲毫不見登記在冊上的。

  要不是估計被政敵給針對了,這些土地,還真不一定能被查出來呢。


  為此……

  被查出土地的官員,對方也給不出一個合理的為何要隱瞞自身土地的理由,然後就被革職了。

  其實非要找理由的話,也不是說一定找不到。

  你比如說大宋田地交易還是比較地頻繁的。

  今天可能是這個人的地,明天說不定就是那個人的了。

  那這地的稅,就交給新的主人來交了。

  其實他可以狡辯說,自己這數千上萬畝,都是最近才買的。

  所以還沒來得及上報。

  可問題是……

  這數量太大,說出去肯定也不會有人信。

  你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一下子買下數千,上萬畝的土地?

  這土地還是分了東南西北好多塊?

  像是這樣清查田畝,當然會引得不少人不滿。

  然而……

  大宋還是不得不這麼做。

  而且有的事你現在不做,以後再想去做,那可就更難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