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水師入洛
第368章 水師入洛
三月初一,南朝的北伐正式開始。
蕭鞅親自統率大軍二十萬,沿著穎水進軍,沈穆之則統率大軍十萬從鍾離出發,沿著渦水進軍。
蕭鞅這一路是主力,目的是攻克豫州,北上穎許。
沈穆之的任務則是奪取梁州和譙州,阻攔青徐充州的援兵。
東朝方面對此早有準備,放棄了懸弧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將兵力收縮至汝穎一帶。
另一方面,李承嗣自關中出發前往河東,率大軍北上,沿著汾水進攻平陽。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晉州刺史王政彥據城自守。
三線戰場上,有兩線已經全面展開了。
劉絳則不緊不慢,他在二月就到達了河內,聚集了十五萬大軍。
等到兩線戰場陸續傳來了西軍和南軍的動作之後,劉絳才在三月七日這天命令大軍向南岸進軍。
鎮守洛陽的西朝秦王、司空、都督關東諸軍事、陝東道大行台李承信,這個正牌的李二此刻也是枕戈待旦,等候多時了。
李承信率七萬大軍出城列陣,朝著河橋方向就圍攻了過去,目的就是為了不讓東軍把大軍鋪設到南岸來。
劉絳則率先帶著自己的大來到了河橋南城督戰,右御衛大將軍曹文振率本部一萬步兵,出城列陣,架設長槍大盾,如牆而進,與西軍交戰。
李承信則派遣鎮軍大將軍楊仲遠率步兵正面進攻,自己準備率領騎兵去沖曹文振的側翼。
但很快,北軍通過河橋源源不斷的向南岸進發。
劉絳的第三子,右屯衛中郎將劉德威在己方後續隊伍還沒有完成整隊的情況下,只帶著三百騎兵就率先出擊,迎戰李承信親自督領的五千騎兵。
劉德威身披重甲,手持長,三百精銳緊隨其後,直接就殺入了西軍騎兵的陣中。
當然,這是好聽的說法。
不好聽的說法是,直接就鑽入了瓮中。
不過劉德威年輕氣盛,也是作為劉絳的兒子,在自己家老爺子就在城頭觀戰的時候,
自然也是不能丟人現眼。
在西軍騎兵陣中是左衝右突,直接殺穿了西軍的包圍圈。
隨後再度入陣,這個時候後續的騎兵已經整裝待發了,左屯衛將軍張破胡迅速率兩千餘騎奔馳而來,雙方開始了騎兵大混戰。
李承信這邊見到西軍騎兵大隊也出擊了,親率精銳入陣,手持大塑一馬當先,西軍騎兵看著秦王殿下如此勇猛,也紛紛打了雞血一般開始爆種。
雙方廝殺的異常激烈,戰事在一開始就直接進入高潮。
南城城頭上觀戰的劉絳道:「不愧是李二哥的兒子,這個有其父的幾分風采。」
這個評價就已經很高了。當年李峻是什麼戰鬥力?
眾人就算是沒見過,也聽說過。
這時候一旁的左一護軍馮靈官道:「這小秦賊雖然勇猛,但三郎君比之毫不遜色。這才是虎父無犬子。」
劉絳聞言笑了笑,看著遠處戰場上的三兒子也是感覺很有面子。
馮靈官是跟著劉絳快三十年的心腹,剛到劉絳手底下的時候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那時候劉絳自己都不到二十歲。
可以說劉絳的這些兒子,那都是馮靈官看著長大的。
劉絳這一夸對面,就連馮靈官都得替他兒子找補幾句。
此時,東軍在北岸已經陸續集結,整裝待發。
曹文振則率軍面對數倍於已的敵軍依舊是打的極為強勢,一萬步卒穩步的向前推進從氣勢上來說,完全不弱於對面。
正在雙方打的非常焦灼的時候,左翊衛大將軍王昌率領的一萬五千水師直接經由黃河進入了洛水,直插鞏縣。迅速登岸,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奪下了鞏縣的縣城,
因為鞏縣的防禦重點不在縣城,而在整個洛陽地區除了洛陽城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洛口倉。
李承信在洛口倉安置了八千兵力守衛倉城,同時也通過洛水不斷的把洛口倉的糧食運往城中的含嘉倉,運送了上百萬石,讓城中糧食足夠守軍吃兩年。
但即便如此,洛口倉的糧食仍舊多達上千萬石。是西軍要重點防禦的要地。
當金墉城上燃起烽煙的時候,渾身浴血的李承信這才知道劉絳親自出現在南岸督戰,
這可能是個圈套。
後知後覺的反身殺出了戰場。傳命步軍後撤,自己則率騎兵且戰且退,在中午之前才徹底脫戰。
雙方廝殺了一上午,從戰損上來說,相差不多,都是千餘人的傷亡。
但李承信很是窩火,這劉絳不愧是跟他爹齊名的將領。這花招是真多啊。
有河橋在手,居然還動用了水師運兵出其不意的殺入了洛陽腹地。
李承信幾乎是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河橋一線了,誰知道劉絳來了聲東擊西?
鞏縣失守,再封堵河橋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反而容易腹背受敵,於是迅速率軍退回了洛陽。
東軍則乘勢過河,在南岸立營。
劉絳又命周達率軍兩萬,駐紮北部,跟河橋大營成椅角之勢。
再度兵臨洛陽,望著不遠處的北部,以及遠處的那座雄城,劉絳不由感嘆道:「當年李峻鎮守洛陽,我在邯山,面對北趙二十萬軍,如今,我卻是北來之敵,真是世事無常啊。」
血戰一場的劉德威站在父親身旁道:「部山之戰阿耶以萬餘步卒據敵十萬,如今阿耶統率兵力是當初的十倍,必能克復洛陽,光復舊都。」
劉絳笑笑,然後拍拍兒子的肩膀道:「正是這個道理,當年我率軍打山之戰的時候,也就和你現在的年紀相仿,如今我們父子兵臨此處,我等著看你建功利業。」
劉德威抱拳道:「必不負阿耶期望。」
劉絳笑了笑,「且去歇看吧。」
「諾。」
劉德威的身高基本上跟劉絳相等,身形也是最跟他接近的,同樣的魁梧雄壯,同時也是諸子之中長相最像他的,自幼習武,如今也是軍中驍將,難逢敵手。
軍中上下都稱呼其「勇三郎」
劉絳也很器重這個兒子。
當然,沒有什麼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類的話。
大兒子還是基本盤,不可動搖。
在有些方面,劉絳見多了父子兄弟的悲劇之後,就格外的明白一件事。
如果你當爹的沒給這些兒子希望,就像老朱一樣一心培養大兒子,那麼兄弟相殘這種事就不會發生。
兄弟們會敬畏大哥,大哥也會善待兄弟們。
很多事情,根源不在兒子身上,在當爹的。
所以劉絳在言行上,很注意自己的話語,不給其他兒子瞎許願,搞暗示。
他也用不著學朱棣PUA兒子,幫他打天下。
魔下精兵強將多的是!可用之人更是車載斗量!
兒子要是成器很好,不成器當個廢人養唄。反正老大現在已經很穩定了,雖然還沒有展現出符合「世民」這兩個字的超強戰力。但已經是合格的繼承人了。
其他兒子,那就看你們自己,有本事的給你們機會,沒本事的消停給我待著。
劉絳不是李淵,不是慣孩子的人。
他小時候在他爹跟前那可沒少挨揍,現在他當爹了,不犯事咱們父慈子孝。
要是犯事了,那咱們還是父慈子孝,帶引號的那種。
父愛的鐵拳,不能我一個人享受是吧。
就是這老大,從小到大沒給過他機會,有點遺憾。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