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姓家奴!> 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間

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間

  第367章 離間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乾祐三年,二月十六。

  淮水已經能夠通行了,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的蕭鞅在半月之前出發離開建郵,走之前他讓長子蕭嗣業兼任了侍中,中領軍等官職,負責留守建郵,而後出發開啟北伐征程。

  在拿到自己岳父曾經的官職和權力之後,也來到了他岳父的龍興之地,壽春。

  驃騎大將軍吳國公沈穆之率眾將相迎,

  蕭鞅對沈穆之還是比較敬重,早些年間兩人曾經共事過,彼時沈穆之是荊州刺史,蕭鞅則任永安太守,曾並肩作戰抵禦蜀軍,一同奪取了蜀中重鎮江州。

  又一同上書請求伐蜀,但這事被李如願扣下了。

  蕭鞅「協助」李承鱗建立南梁之後,命人招沈穆之入朝,一來是看中對方在江東的影響力,二來沈穆之即便是有過多次兵敗的經歷,但仍然是江東軍中作戰經驗最為豐富的老將。

  沈穆之當時還帶著舊部和族中幾個兄弟在廣州躲避追捕,聽說蕭鞅扶持李承鱗為帝之後還沒有收到救免他的詔書就起身前往建鄴。

  並對一眾人說,「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隨後就被任命為正號大將軍之首的驃騎大將軍,幫助蕭勒建立新軍,處理軍務。

  蕭鞅西去荊州,留守建鄴的正是沈穆之。

  如今北伐,算是賭上國運的戰役,沈穆之這位宿將則作為前軍總管先行來到壽春,主持軍務。

  眾人迎著蕭鞅入城,進了刺史府,也沒有寒暄客套,蕭鞅就直接詢問起了目前這邊的情況。

  大將軍楊晃起身指著地圖,為眾人介紹起目前豫州、譙州、梁州等地的東軍動向,以及一些具體的情報。

  在聽說李葵率軍進駐懸弧,且東軍還有部分騎兵南下的時候,蕭鞅卻笑道:「如此看來,劉大紅卻並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呵呵呵.:.只讓李葵率河南之軍阻我,如此看來,

  劉大紅要繼續打洛陽了。」

  征南大將軍王恭道:「此戰正好教那三姓家奴知道我等江東武人的厲害!」

  「對!彼等家奴也能秉政,真是中原無人了...」

  幾個江東世族出身的將領,提起劉絳無不是憤恨和鄙夷。

  這也難怪,畢竟劉絳這出身,和鎮壓江東世族這些事情上,這都是他們憤恨的原因。

  不過同樣是江東世族出身的沈穆之卻沒有這麼樂觀,他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將,明顯是更多在思考如何用兵上。


  至於你說劉絳可恨不可恨,當然可恨。

  但你要說劉絳的本事,沈穆之這些年東躲西藏的時候,也是想明白很多事情,其中就包括李如願為什麼能成事,劉絳這樣的家奴怎麼就爬的那麼高?還有這些人的用兵,又有什麼值得學習的。

  在經過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沈穆之並沒有就此心如死灰,而是一邊在思考學習,一邊在蟄伏等待。

  在他已經年過六十的時候,終於是等來又一次上場的機會。

  蕭鞅對這幾個人江東士族勢力代表所表現的情緒完全不關注,所以對他們的義憤填膺也不能感同身受,因為蘭陵蕭氏在李梁這些年也依然算是世族之中混的最好的,別的不說,他爹可是活著封的太師。

  即便他自己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在武帝太宗兩朝走到最高的宰相和大將軍這兩個群體中,但這不代表他就恨得不行了。

  所以他把目光看向了沈穆之,對方眼中的憂慮和思索讓他比較感興趣。

  「沈公是老將,昔年在建鄴城下,就連太祖對您都甚為忌憚,如今我等再度北伐,沈公可有高見?」

  沈穆之聞言搖了搖頭,「高見是沒什麼高見的,不過這麼多年過來了,也總有些想法,太祖皇帝英雄蓋世,雄才偉略,用兵之能倒在其次,而是其能得人心,彼時中原喪亂,北趙鮮卑武騎把中原各州當成草場一樣,予取予求,四下劫掠,中原千里無人煙這句話,在當時可不是空談,太祖北上之時就連北趙宗室都倒戈相向,官員百姓更是扶老攜幼投奔,單食壺漿以迎王師,如今我等北伐,中原雖然一樣遭受戰亂,但自去歲東朝入主之後,廣發糧賑濟百姓,以安定人心,如今還未開春,就聽各州縣招募百姓和流民屯田耕種,如此一來,百姓必心向東朝,我軍北上之時,還需要約束軍紀啊,以免失了人心」

  眾人沒想到,沈穆之居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這有些出人意料了。

  蕭鞅聞言,卻有些意外,因為有些情況他剛才剛到,還不清楚。

  但聽到沈穆之這一番話之後卻是有些驚訝,劉絳這是在搞什麼鬼?

  安定人心沒問題,發糧食就是為了人心。

  但明知道中原要成為戰場了,你居然還願意拿糧食出來讓流民和百姓們屯田?

  這就有些費解了,因為到了秋天的時候,這中原是不是你的都不知道呢,你這還願意掏糧食出來?

  收買人心到這個地步了?還是說這就是為了給我們北伐大軍挖的坑?這要是北伐軍隊搶了糧食的話,或者損毀農田,就不得人心了..,

  不過短期來看,這等於是給北伐的軍隊提供便利啊..:

  蕭鞅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很快給出了回應,「沈公不愧是沙場宿將,此言可謂是老成謀國,我等出師北伐,本就是為了消滅東西二賊,解百姓倒懸之苦,如今大軍行將北上,各部需曉諭全軍,不得劫掠騷擾百姓,遇見百姓的農田也要繞行...」


  雖然不明白劉絳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是人心這方面他也的確需要考慮。

  因為沈穆之說的沒錯,李如願北伐的時候,北趙在中原的太守多有歸附,除了李如願兵鋒甚銳之外,就是人心向背。

  第一是能打,人們願意相信他是真的北伐,不是說說而已。

  第二是北趙方面實在不當人。

  至於軍事上的勝利,實際上也跟許多重要地區不戰而降有著很大的關係。

  比如他們將要面對的懸弧城。當時就是豫州治所,是北趙鎮南將軍段遷士的治所,段遷士是因為被誣告謀反才直接索性投了南朝,所以北伐大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殺到了穎許之間。

  但是這樣的情況,對如今的江東南梁軍隊來說,就很難複製了。

  不過蕭鞅轉念一想,段遷士能夠倒向李如願,李葵能不能倒向南朝呢?

  畢竟其兄李煦剛剛亡故...不妨一試。

  想到這裡,蕭鞅已經決定了,不管能不能成,總要試試。

  李葵跟他也算是老相識了,就算不能讓他倒戈,如果能讓劉絳起疑心對北伐來說也算是大有助益。

  這人心,從來經不起試探的。

  李葵還是李梁的宗室,而劉絳則是權臣,這兩種身份,應該天生存在縫隙。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