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姓家奴!> 第三百五十八章 老天說了算2

第三百五十八章 老天說了算2

  第360章 老天說了算2

  劉絳在嘗試奪取洛口倉,吸引敵軍主力出戰的計劃因為大霧的原因失敗之後,覺得這洛陽戰場跟對方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事。

  參軍蘇逵則提出了新的構想,徐州是太尉老家,青州和半個充州也都是唯您馬首是瞻,不如直接讓魏王率河北之軍出兵中原,青徐之兵從側面出擊,咱們先拿下中原。

  實際上目前的中原,因為李承宗在弘業年間的各種操作,被禍霍的不輕,

  李承嗣入洛陽之後雖然通過招撫和武力威脅等形勢得到了中原各州名義的效忠臣服,

  但實際上也沒有能夠形成有效控制。

  西朝最核心的地區也就是關中加上洛陽,以及蜀中。

  中原各州現在是流民遍地,盜賊橫行。地方官吏也多是自掃門前雪,都在觀望東西兩朝的誰是勝利者。

  於是劉絳仔細思考過後,決定採納蘇逵的意見。

  傳令給充州刺史羊懷,青州刺史呂昭輔,徐州刺史韓桃芳,以及坐鎮鄴城的魏王李葵,讓他們各率本部兵馬出兵中原。

  𝖘𝖙𝖔9.𝖈𝖔𝖒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畢竟現在西軍主力都被劉絳拖在了洛陽地區,中原現在名義上是西朝所有,實際上和無主之地差不多。

  李葵在接到軍令之後,把鄴城的防務交給了劉濟安,只留下五千士卒,隨後又徵召了河北各州兵馬兩萬餘,合兵四萬八千人,南下渡過黃河進入中原。

  羊、羊同叔侄,呂昭輔,韓桃芳也各率兵馬分路出擊。

  中原的巨變自然引起了李承嗣的注意,這讓他心中難免有些急切。

  畢竟目前的形勢對西梁來說,很不利。

  去年他基本上擁有了半個天下。

  關中,荊襄,洛陽,中原,巴蜀,全都在他手中。雖然只是名義上臣服於他,但不過敗了一場之後,形勢就急轉直下,如今中原肯定是保不住了,荊州也落入南朝之手..:

  這形勢對西朝來說,越發不利。

  而擺在他眼前的似乎只有一條路,打贏劉絳。

  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止住頹勢,重新贏得人心。

  於是,在對峙了兩個多月後,李承嗣率軍主動出擊,以超過二十萬的兵力面對列陣,

  一線平推過去。

  李承嗣這一次讓薛不疑在中軍坐鎮,代他發號施令。

  劉絳見到西軍全軍而來,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出動兵馬與其合戰。


  雙方在部山之戰,洛陽之北的平原上大戰一場,這一場作戰打的極為慘烈,也極為混亂。

  東軍隨軍出戰的五個大將軍全都親臨一線作戰,戰事非常焦灼,最後劉絳都不得不帶著護軍投入戰場。

  亂戰之中,劉絳的兒子劉德威和數十個親衛被西軍圍困。

  西軍想要衝上來將其擒獲,但劉德威展現出了自己的神射,例無虛發,接連射殺十餘名西軍勇士。

  西軍這邊一個折衝郎將,身穿重甲持刀向前,想要衝上去將劉德威斬殺。

  但被劉德威一箭射中面門,當場立斃。

  西軍見狀後都不敢再攔阻,自行退散,於是劉德威和幾十個親衛倖免於難。

  此外,東軍猛將毛伏虎也被西軍圍困,卻仗著自己的神勇,單槍匹馬殺出重圍。

  而西軍方面,同樣有人迎來了自己讓自己名垂青史的高光時刻,校尉韓林手持長,

  在東軍陣中殺了個六進六出,因為其手持一桿黑色大,軍中皆稱呼其為「黑矛公」。

  目睹其英勇表現的李承嗣在戰後封其為「黑矛將軍」

  大戰一直持續到傍晚,雙方才各自收兵回營。

  這一仗西軍憑藉的是兵力雄厚,東軍則是士氣高昂,將領經驗豐富,雙方由此戰成平手。

  轉過天,李承嗣繼續出兵作戰,這次他讓薛不疑帶大軍十萬為正兵,自率五萬精銳在後,李承信率統率騎兵為策應。

  劉絳正準備出營作戰的時候,突然起了大風,還刮斷了他的大旗。

  主帥大旗刮斷了,劉絳當即命令各部堅守不出。

  這還打什麼打。

  他雖然來自現代社會,但其實他也挺迷信的,對於這種明顯是不好的兆頭,幹嘛還要頭鐵出去干架?

  西軍見到東軍不出營,薛不疑在請示之後直接率軍攻打東軍營壘。

  劉絳見到這種情形,也是氣極反笑,臉給多了吧?

  於是命人打開營門,推出床弩,配合這強弓硬弩萬箭齊發,給正準備衝進去的西軍直接射的哀豪遍地。

  特別是床弩上發射的羽予,威力強大,往往能洞穿五六人。

  西軍在箭雨之下損失了千餘人,劉絳見到西軍被射退之後又命毛伏虎和侯莫陳寧率精銳騎兵出擊,兩人各率數百騎,沖入西軍陣中。

  若不是李承信及時率領騎兵從側翼奔襲而來,劉絳擔心兩人有失急忙發信號撤兵,西軍可能就要遭受一場敗績了。

  饒是如此,西軍在這一日也不小的折損,對士氣打擊不小。


  李承嗣見狀,也不再主動出擊了。雙方又陷入了對峙的局面。

  李承信倒是很想出戰,但都被李承嗣壓下來了。

  而東軍也在八月入秋之後,不得不收兵。

  因為劉絳的身體出了點問題,常年身強體壯的他,這次生病了。

  他自已感覺,可能是瘧疾。發燒,頭暈。他不得不把右翊衛大將軍普國公韓智積從北岸叫過來,命他主持大局,率軍徐徐後撤,自己則渡河回到河內休養。

  這或許是西軍唯一的機會,如果這時候西軍傾力來攻,或許能夠從東軍取得一場勝利。

  但很可惜,東軍在撤退之時,雖然表現的有些慌亂,畢竟劉絳不在。

  但這卻被李承嗣視為劉絳的誘敵之計,按住了李承信不讓他出擊,愣是錯過了這個最佳的擊敗東軍的良機。

  等到李承嗣得到消息,說是劉絳生病,回到河內懷縣休養,東軍因此全軍北撤,只留下王昌鎮守河橋南城之後,這才扼腕嘆息,錯失良機。

  劉絳在河內生病的消息,在東朝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這個時候一旦涉及到病重需要臥床不起的,後面很可能就是人沒了。

  而劉絳的地位又太過特殊,他是東朝的權臣,但卻沒那麼根深蒂固,他掌握的是軍權。

  憑藉的是他多年以來建立的威望,以及遍布軍中的舊部和姻親。

  一旦他出現了意外,東朝很難有一個人能夠憑藉自己的威望壓服眾人,因為這些軍頭們目前只認劉絳。

  郵城方面聽說之後,劉濟安直接扔下鄴城的防務跑到河內探視父親的病情。

  半個月,劉絳才逐漸好起來。

  臥床這半個月,劉絳也想了很多,他也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什麼死,怎麼死,這件事即便是他,也做不了自己的主。

  他四十七歲了,雖然一向身體康健,但現在需要考慮接班人問題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