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暮漢昭唐> 第三百一十八章 孫曹劉同盟的雛形

第三百一十八章 孫曹劉同盟的雛形

  第379章 孫曹劉同盟的雛形

  建興二年,四月。宛城,丞相府。

  堂內,袁術身襲冕服,頭戴冠,遠而觀之,恍如帝王。其負手步間,漸有幾分貴氣,不似草莽之輩沐猴衣冠。

  「孫堅降劉璋否?」袁術問道。

  

  「稟大王,孫堅一月破涪城,二月下城,三月圍成都。成都人口殷實,積糧眾多,

  若劉璋不降,無數月圍困不能下。」閻象說道。

  袁術眉頭皺起,說道:「吉時選在本月二十四,今距二十四僅半月。如不能破成都,

  獻捷報報於宛城,豈不錯過登基日子。」

  「大王,若是趕不上吉時,不妨先行登基。畢竟巴蜀諸郡中,僅漢中、蜀郡未能臣服。漢中郡守張魯,自恃有張虞為盟,拒不臣服大王;蜀郡諸縣盡降,僅成都一城未附,

  卻也是時日問題。」鄧察說道。

  袁術略有不樂,說道:「交州未能獻表,益州不能盡服,淮南有曹操作亂,僅有荊南五溪蠻慶賀,當有失寡人之望。」

  在曹操南下淮南的那一年,袁術遣人勸廬江陸康歸降,然陸康以袁術為背逆之賊,據不臣服,於是袁術遣黃祖帶兵攻打。

  陸康聯絡劉、曹操,希望能到二人救援。於是在黃祖圍城之餘,曹操率精兵數千,

  大破黃祖於廬江,遂解廬江之圍。解圍之後,曹操深知立名之關鍵,於是不敢貪圖廬江,

  僅是要了三方斛為軍糧,便率兵歸廣陵。

  今年,年有七旬的陸康,忽然患病於榻,考慮廬江郡關鍵,而袁術有篡漢之勢,刺史劉不善兵略,唯曹操有大略,且因曹氏於廬江有人望,遂請曹操至廬江,將郡守之位讓於曹操。

  曹操大喜過望,在荀或的建議下,親至廬江郡,拜謁陸康,並經一番謙讓,最終接收廬江郡。而在陸康讓出郡守後的一月,便因病情加重而病故。

  接收廬江郡之後,曹操從一郡之地擴張到兩郡之土。為了更好控制廬江郡,曹操將治所移到廬江的舒縣,原廣陵郡交由夏侯出任郡守。

  袁術得知曹操平白無故得了廬江郡,心中大為憤怒,於是讓黃祖、袁嗣率兵三萬,征討廬江郡。曹操以詐降計,誘二人深入居巢,並設伏兵破之。二人大敗而走,曹操斬俘數千,大獲全勝,令黃祖不敢再討曹操。

  曹操雖說得勝,但自知根基不深,精兵、水師不多,故並未渡江,而是選擇治理廬江、廣陵二郡,並有意圖謀九江郡,以達到北以淮水為界,南以長江為邊的初期戰略。

  至於交州,之前交州刺史為朱符,因庇護了劉備,遂與袁術交惡,讓劉備募兵三千,


  屯於謝沐,以備袁術之兵。而在年末時,因朱符賦稅徵收太甚,蠻夷豪帥暴動,殺朱符而亂交嶺。

  在得知朱符身亡,袁術當即封向熙為交州刺史,讓其率兵征討劉備,併入主交州。而劉備於謝沐設伏,以火攻大破向熙,挫敗了袁術圖謀交州的企圖。

  劉備在擊敗向熙,依簡雍之言,回兵擊廣信,取蒼梧郡以為臨時基業,以觀望形勢,

  並聯絡諸郡守,希望繼續反袁。

  然在此時,交趾太守士燮利用士氏在交州的聲望,表士壹為合浦太守,士任九真太守,土武任南海太守。

  士燮得知劉備占據蒼梧,並打算與他聯絡討袁。有心割據的士燮,希望劉備能為他抵擋荊州兵馬,於是與士壹、士、士武等人舉劉備為交州刺史。

  三月時,劉備在廣信與士氏使者會盟,自號為前將軍,發布討袁文。而袁術知交州變化,雖說厭惡劉備,但礙於交州偏遠,不得不暫時無視劉備。

  劉備有心北伐袁術,但礙於兵馬稀少,以及根基不穩之故,只得先行治理蒼梧郡,並表關羽為鬱林太守,試圖擴張疆域,以為後續討伐袁術而準備。

  曹操在江淮坐大,劉備在交嶺的起兵,雖未觸及袁術在荊南、江左的統治,但卻讓即將稱帝的袁術大失顏面。為了能在稱帝前賺些面子,袁術只能寄希望於巴蜀。

  蔡瑁沉吟少許,說道:「劉璋之所以不降,無非恐大王害之。故大王不如令人持詔至成都,許諾大王登基,即封劉璋為縣侯,以此而安撫劉璋。」

  「可!」

  袁術大手一揮,說道:「便依德之言,讓人速往巴蜀,務必在登基之前,將益州牧印及劉璋降表送至宛城。」

  「諾!」

  說著,袁術詢問眾人,說道:「今登基儀式何如?楊彪可願為司徒?」

  「楊彪言天子賢明,漢室未亡,請大王謹慎,至此便告病不出。」鄧察說道。

  「匹夫!」

  袁術冷笑了聲,問道:「其他人呢?」

  「金尚、徐謬、土孫瑞皆不願任三公,無論如何勸說!」蔡瑁搖頭說道。

  「斷了三人的口糧,讓願意之人出任三公!」袁術不滿說道。

  「諾!」

  繼而,袁術又詢問了些登基的細事,便有意讓眾人退下,

  臨行前,蔡瑁猶豫幾許,說道:「大王,臣聞孫堅在巴蜀自委官職,多將心腹安插於關鍵之位。而今孫堅手握重兵,親信任巴蜀長吏,如若驚生變動,則恐不利大王。故以瑁之見,大王不如遣人更替,以免孫堅於巴蜀坐大!


  T

  袁術沉吟少許,說道:「德之意,寡人知之。今稱帝之日,我當詔孫堅回宛。」

  「大王英明!」

  孫堅在巴蜀的動作,袁術豈會不知道?僅是礙於巴蜀戰局離不開孫堅,故不得不讓孫堅留於巴蜀,並默許孫堅在巴蜀安插人事。然袁術則是早有準備,他打算利用登基為由頭,讓孫堅放下兵馬至宛城,好讓分化孫氏。

  在袁術即將稱帝,心念念劉璋歸降時。今孫堅與孫策匯合,兩軍重圍成都。

  大帳內,孫堅收到袁術的加急文書,謂左右笑道:「袁術急於稱帝,竟欲封萬戶侯與劉璋。」

  孫策瀏覽文書時,見袁術好生誇讚孫堅,表示將封孫堅為大將軍,讓孫堅回宛城述職,眉頭不由大皺,說道:「劉璋出城歸降僅是時日問題,今有封萬戶侯許諾,料劉璋不日將降,僅是袁術讓父親回宛述職,策以為不可啊!」

  「為何不可?」韓當問道。

  孫策向帳中孫氏親信,說道:「昔袁術憂父親挾兵自重,故詔之回國。而今以稱帝為由,再詔父親回宛,冊封父親為大將軍恐是不假,但實欲收父親兵權。」

  頓了頓,孫策強調說道:「況袁術一旦稱帝,便是廢帝自立,人神共憤。父親如若回宛,名聲豈不毀於一旦。」

  「伯符有遠見!」

  見長子如此出眾,孫堅深感欣慰,說道:「今袁術候益州降表而稱帝,我豈能如其意願。我欲拖延時機,行至巴東郡,及袁術稱帝之時,發布討袁文,讓孫靜封鎖魚復,阻袁術大軍入蜀。」

  「那蜀中袁氏部將當如何是好?」孫策問道。

  「此事不難!」

  桓階說道:「將軍遠行至巴東,少將軍可以慶賀袁術登基為由,邀袁氏部將赴宴,時伏以刀斧手,令發而誅之,持將軍軍符,則能收各部兵權,唯有廣漢、蜀、巴西三郡太守需另遣人料理。」

  孫堅點了點頭,說道:「設宴伏殺之策甚好,能不生動亂而收兵權。廣漢、蜀、巴西三郡太守,蜀郡太守易殺之,廣漢、巴西二郡恐需遣人斬殺。」

  說著,孫堅看向桓階,說道:「待時機至,伯緒持我手令,率兵前往廣漢,將廣漢太守誅之,之後由君暫任廣漢太守。」

  「遵命!」

  「至於巴西郡?

  孫堅考慮少許,說道:「可讓公實率兵前往,以征張魯為由,令巴西郡守袁易一同前往,時於營中伏殺之。袁易死後,公實為郡守,為我暫治巴西。」

  「諾!」徐真拱手應命。

  徐真為孫堅之妹夫,其本是吳郡豪強,少小與孫堅交好。孫堅欣賞徐真為人,便將妹妹嫁於徐真。

  值孫堅為豫州刺史時,召集吳郡鄉友為部曲,徐真遂率族人前來投奔。因性情嚴謹之故,孫堅引為心腹,今在軍中任將軍。

  徐真有一子徐琨,比父親更早追隨孫堅,從孫堅征隴右,討董卓,今官拜偏將軍。而徐琨在歷史上為東吳初期的開業功臣,深受孫策之依仗,拜督軍中郎將,執掌孫氏諸軍。

  在孫策去世之後,徐琨一度成為孫氏掌握兵權之人,而孫權為了拉攏徐琨,便娶其女為夫人。而隨著徐琨的去世,孫權才拿到軍權。

  今徐氏在孫堅魔下的勢力亦是不弱,具有出任太守的資格。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