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秦王(完)
第388章 秦王(完)
彼時蕭硯向降臣索要的第二個人情,便是要她請屍祖旱魃出山。
玄冥教創立之初,教中除卻由世人熟知的冥帝、鬼王、孟婆及水火判官外,實力最高深莫測且各有不俗本事的,便是四大屍祖。
其中,屍祖瑩勾因修煉功法走火入魔誕生出了「阿姐」這個第二人格,不僅在一夜之間變成孩童模樣,甚而苦尋多年也未得到解救之法,遂怒而避世,便是將身體讓給了阿姐,而她的主人格則就此沉睡,除非必要,不會甦醒。
而另一個避世的屍祖,便是旱魃。
說起來,旱魃不能算做完全避世,且他的隱世原因亦也古怪,乃是他自知相貌兇惡,恐會令外人恐懼,這才獨自隱居起來,用扎紙匠的身份生活在某地,不為世人所知。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不過這個世人中有一個特例,那便是侯卿。
侯卿作為四大屍祖中浪跡江湖最久,同時性格最為特立獨行之人,不論是旱魃所在,還是阿姐和降臣,他都有知曉如何聯繫,所以這次蕭硯才會拜託侯卿專門走一趟,用降臣的名義請旱魃出山,為此次奇襲漢中製作出最關鍵的道具。
炸藥。
火藥在百年前就已問世,但要想將它製作成炸藥並發揮出巨大的威力,當世卻幾乎無人可以做到。
屍祖旱魃就是這個例外。
旱魃天生就對火藥極為敏感,當年跟隨降臣協助冥帝等人創建玄冥教時,旱魃就因善使火藥,獲得了「赤地千里」的名號。
便是在現在的汴京里,還有一架由旱魃製作,並被大梁朝廷命名「無敵大將軍」的火炮,此炮威力極為驚人,對城牆的破壞性遠超投石機等攻城器械。
不過由於這架火炮太過巨大,且配比極重,每次運轉都需動用百人不斷推拉才可行動,笨重不提,在路程上消耗的時間也太長,所以大梁朝廷鮮少動用此物,已在汴京府庫中存放了多年。
此次奇襲漢中,若沒有旱魃,蕭硯不可能如此迅速的迫使王建投降,雖說依照漢中的空虛程度,他亦能先席捲各地,將王建困死在南鄭城內。利用百牢關圍殲王宗弼的劍閣兵馬,便是備選方案。
此時距離天黑仍有一段時間,不過入駐南鄭城的副將、參軍等已然安排人做好了晚飯,全軍作戰至此,終於稍稍緩解疲憊,鬆一口氣。南鄭存糧充沛,完全足夠全軍吃個滿足,且這也是將近十餘日來將士們吃的第一頓熱食。
李思安已經帶著兵馬迴轉南鄭,其部在全殲張虔裕後,還俘獲了千餘人及上百條舟船,不過蕭硯並沒有急著讓他去掌控城固、儻城與其他洋州城池,這些地方已經相當於空城,命王建起草一道詔令便可讓他們獻城歸降,犯不著分散己方的兵力。
待夜不收們盛來湯食,侯卿與旱魃正好趕來,與他們一同前來的,竟還有三人,卻是一個近似神棍的老翁、一形同侏儒的扶桑浪人,與一個身形魁梧,身著嬈疆服飾的大高個。
「師傅。」侯卿一見面就一絲不苟的朝著蕭硯抱拳。
而在他身後的那三人,老翁在面對蕭硯時還有些畏懼賠笑的模樣,那扶桑浪人卻已清了清嗓子,彎腰九十度行禮:「本人見過太師父。」
那大高個亦也吭哧吭哧行禮,不過並未報名字。
這個時候,那老翁才擦了擦額上的汗,一揖到地:「草民極樂,拜見宋王!」
旱魃在旁邊撓了撓後腦勺,似乎不知道該做什麼,遂只好對蕭硯點點頭,然後抱胸立在一旁不說話。
蕭硯失笑,對侯卿道:「半年不見,屍祖怎生如此客氣?不過御劍術而已,哪裡當得一聲師傅,你我交情,如此生疏,倒不像話,依舊如以往那般稱呼便是。對了,這便是旱魃屍祖吧?」
說著,他便已伸手迎過去,笑道:「旱魃屍祖,久聞了。今日之戰,屍祖你可是居功甚偉,蕭某得代將士們向你道謝。」
旱魃明顯有點不好意思,他粗糙的大手被蕭硯握著,然後由後者輕輕一拉,竟是來了個擁抱,似乎在做一個從未見過的見面禮一般。
不過蕭硯只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旱魃卻極為拘束且感動,他生的高大,外表兇狠猶如野獸,外人對待他的態度不是懼怕就是厭惡,甚至鮮少有人將他當作一個人來看待,所以多年來,內心對這方面很為敏感,一向不習慣與他人接觸,這也是他隱居避世的唯一原因。
但蕭硯展現出來的情緒,卻並不像作偽,熱情一時感染了旱魃,令他有些手足無措,搓著手道:「做這些並不難,真不算什麼功勞……」
說著,他看了下蕭硯,又道:「我們來的時候,我看見你的部下在救治蜀國的傷民、傷卒……你很不錯,與朱溫、朱友圭他們不一樣,事實上,我本來不願意走這一趟的。」
蕭硯笑笑,降臣與他說過,旱魃這人,很重情義,尤其最痛恨的就是冷血無情的人。當年他離開玄冥教,很大就是因為不喜冥帝等人的行事風格。而且就算是這樣,一直到了現在,旱魃也仍對玄冥教留有感情。
不過救治蜀國軍民這種事,自不是演給旱魃看的。
蕭硯隨口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四海若不一統,傷害還會延續很多年,今日屍祖幫我破城,不僅能夠促進天下早日一統,亦屬於挽救了無數會因梁蜀大戰而死去的軍民。」
旱魃若有所思,點頭道:「有理。」
這時候,蕭硯才有心顧及被侯卿帶來的那個古怪組合,問道:「這三人是?」
「我收的徒弟。」侯卿的介紹簡潔明了:「他們在蜀中打著蚩夢師父的名義坑蒙拐騙,我正在代蚩夢師父行感化事。」
那極樂老翁原本是個醫師,但醫術實在太過平平,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廝卻敢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精通蠱術的名醫,已在蜀中以此騙了好大一樁家財,在被侯卿撞見前,他居然從未失手過。從某方面來說,這極樂倒有幾分本事。
至於那個自稱本人的扶桑浪人,據說是因海難漂流到了天朝,一路輾轉,仗著會一點輕功四處渾水摸魚,在蜀中與極樂不打不相識,一起干起了坑蒙拐騙的行當,按照本人自己的話說,他是在賺取回扶桑的路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旱魃得以炸開南鄭城牆的那條地道,就是本人帶著那嬈疆大高個挖出來的。
而極樂和本人這個雙人組合中為何會有一個嬈疆大高個,則是因為二人打著嬈疆聖女名義行騙時,需要一個充門面的幫手,故披著黑袍,看起來有幾分氣勢實則亦對蠱術幾無了解的嬈疆大高個,在三人組合中就成為了嬈疆十二峒的世外高人。
不得不說,侯卿能收這三個人做徒弟,著實讓人費解。不過侯卿的性格本來就頗為不羈,他的想法異於常人也實屬正常。
對於之前行坑蒙拐騙一事,本人這個扶桑浪子只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似乎這段經歷於他而言就像並沒做過一樣,極樂倒甚是慚愧,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在位高權重的蕭硯面前才如此這般,一直都在惶恐不安的對蕭硯賠著笑臉。
蕭硯招呼諸人坐下,又安排人多拿了三幅碗筷,極樂很是受寵若驚的跪坐在席末,並不時悄悄給本人和那嬈疆大個子使眼色,顯然是要提醒這兩個不怎麼講究中原禮儀的傢伙規矩一些。
「你們三人既然能讓侯卿屍祖手下留情,並為侯卿屍祖收為徒弟,想必亦有本事在身,只要能改邪歸正,我向來都願意不拘一格用人。」
蕭硯坐下後,居然是先向極樂三人出聲:「南鄭雖然事了,劍閣以南卻還屯有蜀國重兵,這一戰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我想你等在蜀中活躍多年,或也積攢了不少人脈,可否利用這些人脈為我做事?」
極樂驚了一驚,下意識看了下侯卿,後者卻並無所動,仿佛蕭硯隨意使喚他的人絲毫沒有什麼問題。
於是極樂便硬著頭皮道:「小人在蜀中經營多年,確實結識了一些…富戶……敢問大王,是要小人等做什麼?」
「你想辦法回到成都,除卻要將蜀國主王建已向我投降的消息泄露給這些富戶外,亦要給他們散播一些或真或假的傳聞,即鳳翔的王宗侃已經兵敗、夔州刺史王先成則已向梁朝歸降,梁朝江陵水軍正長驅直入漢中等等。」
極樂哪裡知道這其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當然只是應下。
若能先讓成都人心自亂,那後面的諸等事自能迎刃而解,不過蕭硯並不對此抱太大的希望,成都還留有蜀國的太子與留守朝廷,很大可能不會直接投降,終究還是要打一場。
他留著侯卿與旱魃說了一會事,除卻感謝旱魃這次的助力外,還是請求旱魃能繼續留下來,如果有必要,可能在劍閣關需要旱魃出力。
旱魃很爽快的就答應了,甚至蕭硯還沒有說出給他討個媳婦這一承諾。
四大屍祖中,降臣一心想著改良九幽玄天神功,謀於自己的心中事;瑩勾苦於無法恢復本身;侯卿痴迷於遊山玩水,浪跡天涯;旱魃則一心想找一個不嫌棄自己的女孩成親。
相對來說,旱魃的問題是最好解決的,尤其是蕭硯在知道答案的情況下。
不過旱魃既已爽快應下,蕭硯倒不至於這麼快把事情安排出去,因為他也無法確定在當下的世界中,原時空里與旱魃對上眼的吳國上饒公主會不會改變想法,或者說需要製造出特定的情景,上饒公主才能喜歡上旱魃。
有旱魃加盟,接下來的事就顯得輕鬆很多了。
後面幾日,王建所在的行在朝廷向蕭硯投降的消息,才終於發酵,向南北傳遞。
蜀國統領劍閣兵馬的主將王宗弼心急如焚,在未得到確切情報的情況下,率軍輕進百牢關,結果甫一出關東進,退路就被定軍山上的余仲迂迴圍堵。
當此之時,李思安部已在南鄭修整完畢,並奉蕭硯的命令馬不停蹄的疾馳過勉縣,正面向王宗弼逼壓,迫使王宗弼與李思安發生交戰。
雙方都是主力軍,但王宗弼麾下的劍閣兵馬受到東西兩面夾擊,又有王建投降的士氣影響,僅僅只堅持了一個時辰,中央的一個大方陣就轟然潰敗,被李思安親領騎兵突破,進而數個方陣被衝垮,上萬人的部隊就此全潰。
在這個正面戰場上,蜀軍大敗,被俘數千人,主將王宗弼不肯受降,在對著南鄭方向三次叩頭言罪後,自刎而死。
蕭硯命人收攏王宗弼的屍身安葬,進而親自領兵南下,蜀國在漢中的興州、利州,皆向蕭硯投降。
蜀軍在劍閣的主力已經大敗,將士死盡,被俘起碼過半,軍械輜重更是損失殆盡,全部作為給養補給了蕭硯的歸德軍。
劍閣關即便還有蜀國將士守著,但在成都方向的援軍還未抵達的情況下,並未堅守,被王宗弼留守下來的將領接受了蕭硯帶的王建詔令,開關投降。
這個時候,事實才終於證明了蕭硯分兵用以全殲王宗弼的大膽計劃並無問題。
跟著蕭硯孤軍深入的歸德軍將士們,這會也才終於將長達半月的高壓情緒、懸著的心,隨著局勢的變化,徹底輕鬆落下來。
蕭硯走在劍閣關上,倒並無太多的喜悅,所謂戰勝,是除了戰敗之外的最大悲劇。這並非惺惺作態,屍橫遍野的場面,空氣中的血腥味,夾雜著失禁的臭味,及傷兵的隱約呻吟聲,只要是場大戰,戰勝後便都能感受到。
戰場上獲得的狂喜,其實很難表達出來,不論是敵方還是己方,都付出了不小的傷亡,成千上萬的人都為此殞命,背後更是一個個家庭因此破碎。
戰爭是很殘酷的事,蕭硯在戰後確實很少因此開懷大笑起來,戰爭後的秩序重建,遠遠比戰爭更麻煩與痛苦。
「唉……」同樣被帶到劍閣來的,還有王建的大臣周庠與張格,前者默然嘆氣,後者則苦笑著出聲:「上將軍真乃用兵如神。」
「雙方將士都很用命,不過勝利在我而已。」蕭硯平靜應了一聲,然後看向周庠二人:「我探得情報,你們蜀國的弘農郡公晉暉領著成都的援兵停在了綿州,你們說他會不會繼續打下去?」
張格拱手道:「仆願替上將軍去勸降晉暉。」
蕭硯看了下低頭不說話的周庠,於是站在關城的城垛前環視著南面的山川形勢。如果是在平原上,地勢雖然會更開闊,但目力所及其實看不到太遠。倒是在這種山脈起伏的地方,一旦站在了高處,視野中的風物,反而會十分壯闊。
翹首迎風,登高遠眺,此刻蕭硯好像不只是在看南面的山川,而是在看整個成都平原。仿若東臨劍閣,以觀天下。
一枚樹葉飄了過來,蕭硯看見了它,伸手將其抓住,放在手心觀摩了一下,片刻後,他才抬頭目視著南方,隨手把樹葉扔在了地上。
「若要繼續打,他們會敗的很慘。」
這一句十分平靜但極為狂妄的話從蕭硯口中說出來,兩個蜀國臣子卻是啞口無言,默認以對。
不過可惜的是,這個道理只有周庠二人清楚,那位統領成都僅剩主力的晉暉卻並不如此認為。
其人停駐在綿州,雖不北上,但亦遣斥候來打探劍閣關的情況,並有調遣兵馬的動作。
好在成都方面比起晉暉來更要冷靜的多,一封國書被成都的使臣迅速送到了蕭硯手中。
原來在王建投降的消息傳回成都後,太子王元膺便馬上登基稱帝,甚至還分別下達了讓晉暉與王宗弼聚兵圍殲蕭硯的命令。
彼時的蜀國,唯一的損失不過丟失了一位皇帝和諸等行在臣僚,大軍主力仍在,王元膺自不會真的認為有什麼亡國的危險,甚至可能還會在心底感謝蕭硯俘虜了他的老爹王建。
直到王宗弼兵敗自殺,劍閣失守,大半個漢中都降於蕭硯,甚至還隱隱有王宗侃已在鳳翔兵敗的消息在成都流傳後,王元膺才終於害怕起來,不顧宰相韋莊的反對,遞交了求和的國書。
乃是王元膺願意自去帝位,奉梁朝為宗,同時割漢中全境與夔州於蕭硯,並每年奉上歲幣十萬貫與蜀錦一萬匹於梁朝,以求換回劍閣關。
蕭硯當然不接受,將成都的使臣駁回,乃是要王元膺將歲幣加到百萬貫,蜀錦加到十萬匹,並要求王元膺不但需自去帝位,還不允許保留蜀王的稱號,同時索要黔中的施、溪、辰、錦四州,如此兩國才可以憑劍閣關為界,從此和睦相處。
如此苛刻的條件,王元膺哪裡願意接受,當即大怒,又恢復了自己的皇帝稱號,並強征成都百姓為兵,齊發綿州御駕親征,乃是要與蜀國共存亡。
蕭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著即領兵南下,幾乎沒有任何阻滯,只花了三天便抵達綿州,但並未攻城,而是留下了李思安控遏路口,主力則依靠機動之利從西面繞行而過。
屯兵在綿州的晉暉先是固守城池,在發現歸德軍主力繞道,便發大軍去攻打李思安,欲斷蕭硯的輜重。
李思安果然敗退,領兵向北走,晉暉率領大軍去追,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急忙又領人向南去堵蕭硯。
可晉暉才走至萬安白馬關,就接到急報,乃是蕭硯領兵到了綿竹關後,居然又故技重施,繞道而過,據說累死了數百匹戰馬。
但蕭硯繞綿竹關過,便終於在德陽遇上領著成都新舊軍馬說要御駕親征的王元膺,兩軍在德陽北大戰,只兩刻鐘,蕭硯便擊破了蜀軍大陣中軍。
王元膺大敗,只來得及帶領幾百人向成都逃,蕭硯絲毫不顧成千上萬的俘虜,親自領人在王元膺背後緊追不捨,王元膺逃跑所經過的廣漢、新都二城竟都不敢開城援救,於是僅有兩三騎跟隨的王元膺在成都北的鳳凰水岸力竭,被蕭硯生擒。
而王元膺大敗的消息傳回成都,留守在成都的二徐之父,蜀國驃騎大將軍徐耕開城向蕭硯投降。
蜀國。
亡了。
前後之際,不過一月。
晉暉還欲作抵抗,卻為部下所綁,全軍在白馬關就地向蕭硯投降,受降者甚至只是個歸德軍普通五百人指揮使。
次日,蜀國宰相韋莊拖著病體,代表蜀國皇室遞交了大蜀玉璽。
七月上旬,在鳳翔與岐軍、定霸都僵持的王宗侃因糧草軍需斷絕,向定霸都主將田道成投降。
就此,蜀國徹底覆滅,梁朝版圖擴張至黔蜀全境,與嬈疆、南漢接壤,得民百萬,兵甲錢糧不可計數。
同一時間,岐王李茂貞亦上國書,願奉岐國全境歸降梁朝。
天下震恐。
在長安的梁帝朱友貞幾乎是馬上就下了聖旨:
以蕭硯為相國、太尉、司徒、總百揆,以鳳翔、天雄、涇原、渭北、東川、西川、黔中、佑國、匡國、鎮國、感化、忠武、忠義、荊南等二十四道為秦國,進封蕭硯為秦王,加九錫、冕九旒,假節鉞,行天子車駕,出警入蹕,興建秦王宮。
四海俱寂。
————
蕭硯輕騎出蜀,待回到漢中時,已近八月,無數書信都堆積在這裡,裡面有河北、汴京即馮道、韓延徽等天策府文武的信,自然也有姬如雪的家書,還有一些是南面諸侯馬殷、錢鏐的恭賀信。
蜀道難以通行,信件的運轉很麻煩,加之在成都的時候蕭硯確實很忙,所以一些不太重要的信件他都讓人留在了漢中南鄭。
姬如雪這妮子最古怪,這兩個月一封信都沒寫就罷了,蕭硯剛回漢中,她的信居然也剛到不久。
蕭硯便先拆開姬如雪的信件,一眼掃去,卻皺眉發現只有寥寥數字。
「聯姻,以安岐國,以誕世子。」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