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言情小說> 華娛青蔥歲月> 第366章 這是真正的藝術品

第366章 這是真正的藝術品

  第366章 這是真正的藝術品

  陳創專注地看著戲,目光中卻泛著些許波瀾。

  他也知道了,自己的角色代表龍生九子的龍生九子?

  這部劇的底層構造還有這番奧妙?

  在他看來,這實乃有趣,亦是很有藝術性的。

  駿貌,代表理想主義的美好和道德的崇高。

  他的神醫徐乾形象糟蹋是糟蹋了點,有點濟公的模樣,但純善的心處處可見,一心想要行醫濟世,就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在安導的安排下呢,他經歷了一場既離奇,又荒誕,可卻很現實的劇情。

  全村的人對他進行道德綁架,強行讓他留下來免費醫療,保障全村的安全。

  這不很離奇且荒誕麼?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世界上哪有這種人和這樣的村,心思都這般不純?

  別說,還真有。

  在現實中,理想主義者往往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面臨諸多困難和曲解,他們的善良和奉獻時常被人利用和惡意的捧殺。

  不說別的,就說捐款搞慈善的。

  或許大部分人都為了一個名,但肯定有少數幾個人是純善。

  如果這少數幾個人不出名便罷了,若是公眾人物都難以逃過一個怪圈,總會有人擊說「賺了那麼多錢只捐這麼點」的話。

  人家賺多賺少關你屁事?

  人家捐多捐少關你卵事?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歡道德綁架。

  這樣的現象跟他徐乾的劇情異曲同工,都是善意被惡念圍攏來標榜出所謂的道德價值,給善意的人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拎不清的善意之人就會陷入迷惘,從而被無形的惡念所操控。

  起初他來這個劇組,只是因為接不到戲,抱著生存和來玩一玩的心態。

  但沒想到安導此人、《大唐仙俠傳》此劇,還有他這個角色的塑造,都非同一般、妙不可言,實在是一段有趣的經歷,亦是一次不虛此行的選擇。

  陳創不由在心中感慨:「要殺青了,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接到這樣的劇,這樣的角色。」

  雷佳音嘴裡細細嚼著口香糖,目光投向片場在看戲,眼神卻是在游離。

  畢業後無戲可拍只能演話劇,積贊了經驗後才進了幾個組演了幾個小角色。

  不管是話劇還是以前演的人物,照著劇本去表演就行了,琢磨角色也只是在劇情中做理解。


  來的安導的劇組,接觸並理解了沈清河這個角色後,這是他人生頭一次碰到如此複雜和內涵深刻的角色。

  龍生九子,他的角色代表吻,吻代表文明的傳承與守護。

  沈清河家族世世代代治理黃河洪澇,守護一方百姓,卻因一次疏忽被百姓埋怨。

  這映射出現實社會中,很多默默奉獻的人被忽視,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被人們習以為常後便不再被感恩。

  這是第一層理解,也是很容易理解到了劇情內核。

  而經過安導和呂中老師以及跟導演組在這兩天的閒聊,雷佳音更進一步理解了自己的角色。

  反過來想,人們為什麼會對「守護者」抱以習以為常的心態?

  這是因為信任。

  明明生存在會發洪澇的大河邊,若是不信任,那不得搬家?

  這裡就有一個矛盾的點。

  沈清河作為守護者,百姓對他不感恩,好似遺忘了過往被守護的恩情與恩惠。

  而百姓對被守護的習以為常,卻又是一種埋在內心深處的信任。

  兩者的視野角度都是好的,明面上卻有矛盾和碰撞。

  而這,就是國家乃至文明延續過程中的社會常見形態。

  國家守護老百姓,老百姓出於信任下就有點心安理得的享受,然後又因生活上的不滿對某些政策指指點點。

  現在的社會不就是這樣嗎?沈清河與百姓的對立劇情也就是在表達這個。

  守護者和被守護者的矛盾環境,是華夏文明自古以來每個朝代都存在的一個社會形態,且放到如今依然在延續。

  在這樣的矛盾環境下,若朝廷處理不當就會讓百姓揭竿起義。

  但無論怎麼起義,最終都會形成一個華夏。

  正如沈清河的劇情,他的守護其實就是薪火相傳,既是守護也是傳承。

  守護的是一方百姓,實則映射的是整個文明的延續。

  劇情繞來繞去,沈清河的故事結局依然是在那座城那塊地守護一方。

  恰如歷朝歷代分分合合,秦漢三國也好,唐宋元明也罷,最終依然是一個華夏,依舊是統一的文明。

  安導對沈清河的設計,真正要表達的是也正是如此,詮釋了一個文明薪火相傳的周而復始,探索著守護與被守護的關係。

  雷佳音心中是震撼的,萬般心緒不好言明,只能化作一句:「安導牛逼。」

  白冰飾演的狐妖玉娘,代表龍生九子的囚牛,象徵看智慧和自我療愈。


  玉娘因感情陷入迷惘,被西域妖人蠱惑做出傷害百姓的事。

  這反映出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在感情或感性的驅使下,可能會失去理智,做出錯誤的選擇。

  因而在面對感情和生活的困境時,要保持理性和冷靜,學會自我療愈,不被外界的誘惑和干擾所左右。

  角色還算深刻,但白冰在理解了其餘演員的角色內涵後,卻是對自己角色的淺薄感到有些遺憾。

  這點角色內涵,相較於別的演員的角色深刻度,真的不算什麼,顯得有點平平無奇。

  好在內涵不深厚,她演繹起來也簡單,但遺憾的心猶在,在內心裡念叨著:「以後要是還能跟安導繼續合作就好了。」

  在白冰的心裡,安導是真正的才女,也是真正懂創作、會創作的導演。

  郭京飛和白冰一樣,也是有點遺憾自己的角色內涵比不上其他角色深刻。

  龍生九子的員(bii),體現著歲月靜好下有人在負重前行。

  石浩在女媧山上獨自支撐封天結界二十年,守護蒼生。

  在現實社會中,有許多像石浩這樣的人,他們在背後默默承擔著責任,為了他人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付出努力。

  這表達的是,國內之所以能享受平靜的生活,是因為有人在為此遮風擋雨。

  傳達的精神很直白,也許是因為他的角色戲份相對其餘人少很多,沒那麼多空間做複雜設計。

  郭京飛因此感到遺憾,但又因能夠接到這樣的好角色感到高興。

  旁邊,劉松仁這位前輩演員的目光中,透露著對安茜滿滿欣賞。

  龍生九子可代表社會的部分形態,每一位龍子在寓意與象徵下都定能對應現實中的一個群體。

  但這個世界非黑即白,有陰亦有陽。

  若全員皆好人,這就顯得有點過於美化了。

  因而,他的歐陽尋代表的九子之一的眶毗,被設計成了大反派。

  但大反派一定就是純惡麼?並不是。

  世界上的壞人,幾乎都是從善到壞的,基本上都遵循這樣的一個人性變化規則。

  安導把這一點設計出來了,從而讓歐陽尋這個人物突顯出了魅力,讓人又愛又恨。

  還有更為突出的一點,不論是影視化故事還是文本小說,反派基本上都是正派的踏腳石,最終也會被正派天降正義所斬殺。

  這就顯得有點狗血,純粹是為故事爽點的設計而設計。

  安導反其道而行之,讓李逍遙和趙靈兒從頭到尾都不是歐陽尋的對手,即便到了大結局也就是平分秋色最終兩敗俱傷的對局。


  只因發生的很多事情違背了歐陽尋的設想,也因李逍遙和趙靈兒一路結交的朋友,在最後關頭寧願送死也為了所謂大愛去做奉獻。

  這一切的一切,讓歐陽尋回想起了過去的種種,也回想起了自己的親妹妹為自己活而她死的畫面,最終在人性還有善的驅使下,把所有力量都給了李逍遙而選擇自己消亡。

  也正因如此設計,讓劉松仁有了另一番感觸。

  縱觀整部劇,在他眼裡沒有所謂真正意義上的主角。

  或者說,九子的每一個演員都是主角。

  很明顯,安導就是把每一個重要角色當主角來刻畫的,並沒有把他們的劇情設計成完全為男女主服務。

  反而,男女主只是過客,只是貫穿全劇的一個見證者。

  也正因為這般,安導在擁有非常客觀的視角下,才能把所有角色都設計得盡善盡美。

  喬振宇和劉松仁有過這般談論,他很認可劉松仁對劇的這番品鑑。

  就看他的李逍遙,在故事中影響了所有人,但同樣他也被這些人所影響。

  而屬於李逍遙真正的主線,到頭來一看,跟所有人都無關,包括趙靈兒。

  李逍遙代表九子中的蒲牢,寓意著在既定規則下要有勇氣突破束縛。

  而這,正如李逍遙在武則天設下的棋盤中一樣,他的主線就只是衝破這個棋盤,有沒有其餘人跟這條主線都沒有衝突。

  人物真正的內核,無非就安導定下的一句話:「若前路風雨不停,那我便風雨一行。

  」

  不管前面是什麼樣的南牆,李逍遙都會勇往直前,

  要麼我死,要麼牆碎。

  從而引申出李逍遙這個人物的終極內核一一朝聞道夕死可矣。

  也就是這份內核撐起了這個角色,才造就了李逍遙成為了世間唯一的「劍仙」。

  正所謂九子連線,以點帶面,各有不同,但又能代表社會的某些形態。

  安導全盤的創作思想和思路,在他們演員這兩天徹底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與意義後,

  令《大唐仙俠傳》在他們的腦海中拉開了文明相傳和古典風格結合下,一幅波瀾壯闊的、

  人文底蘊深厚的藝術畫卷。

  但是,還不完整。

  這個「不完整」是劉松仁說的,在私底下跟演員們交流中探討出來的。

  就看九子所代表的角色,所有人都是悲情人物。

  趙靈兒的義父亡,劉景的撞南牆。

  林月如的求認可,徐乾的困村莊。

  李逍遙的陷迷惘,歐陽尋的執念狂。

  沈清河的治水難,玉娘的愛迷茫。

  石浩的守結界,九子命運盡滄桑。

  基於這個世道,以及故事背景的宏大框架,九個人其實都是底層人物。

  安導設計的故事,通過這九個人的遭遇發出吶喊,從不同角度意圖傳播出一種「看破紅塵,人間清醒」這麼一個思想觀念。

  但是,光底層人的吶喊又顯得像是有點在無病呻吟。

  在現實社會中,有多少底層人受生存所迫在心中發出過吶喊,可有什麼用呢?

  因而,劉松仁認為,他們這盤出的故事結構還欠缺一環。

  可是,欠缺什麼樣的一環,誰也說不清楚,

  封天之後,蒼生靖平。

  歐陽尋、趙靈兒、石浩、玉娘消亡,其餘五人倒是有個好結局。

  但如此結局就完了?

  這故事內核總是有一點什麼缺失的東西。

  正在此刻,只聽片場傳來女帝的爽朗之音:「煌煌之世,決決華夏,縱有禍難,必人定勝天!!」

  劇組的氛圍為之一證,被呂中這頗有氣勢的言語與台詞功底所感染。

  劉松仁、陳創、喬振宇等演員們,腦海中卻如同有轟鳴般一聲炸響、放空。

  所欠缺的一環來了!

  九子代表的九個角色,有所悲情遭遇後的所行之事,不就是為了這一句話麼?

  若不然,李逍遙在鎮上快活過一生即可,趙靈兒在深山照顧入魔的義父亦是她所願,

  劉景混入潛規則圈早就升官發財了,沈清河選下擔子不管百姓更是逍遙快活然而,所有人的選擇都是在逆流而上,他們的追求不正是這一句「人定勝天」?!

  呂中老師的戲他們是不知道的,安導的安排也不會告訴他們。

  但如今下位者的吶喊,得到了上位者的呼應。

  而這,才是華夏文明延續中最完整,也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人文環境上的完美構造!

  劉松仁大喜過望,激動得不能自抑地道:「《大唐仙俠傳》,這是一部真正的藝術品!」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