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殺青

  第367章 殺青

  監視器的屏幕里,安導的狀態鬆弛了下來,和呂中老師笑著對視一眼後,便離開片場走來。

  導演組的人見狀,也明白戲拍完了,是否殺青就看安導的決定了。

  在這殺青將臨的時刻,周曉文心有感慨。

  隨著市場的發展,商業化的氣息越來越濃。

  不是說商業化不好,畢竟創作者或是資本的投資確實是要花錢的,能夠打開市場商業化的局面從根源上來講是利於影視行業的。

  然而,商業化帶來的利益誘人,促使很多同行變了初心,從而讓創作出來的作品變了質,整個文化環境也越來越浮躁。

  就單拿韓流的偶像劇來說,自從被引進國內並大火,低成本高收益的偶像劇就成為了一個潮流。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它帶來的商業影響不止於都市題材,而是影響到了所有類型題材的影視創作方向。

  在這種影響下,就會看到各種電視劇里都會有愛情。

  武俠、神話、諜戰、警匪、民國、歷史等等,愛情元素的比重越來越高。

  有的創作水平差的劇,裡面的愛情莫名其妙,狗血得令人摳腳。

  為了所謂的商業化,為了所謂的順應市場,把既定故事背景中本就不需要的東西強行加入進去,那就註定要放棄故事中原有的一些內核和內涵,從而就導致作品製作出來後有點不倫不類。

  這就是商業化帶來的弊端。

  張紀中也深受此影響,把《神鵰》里的其餘角色戲份占比通通下調,改編的重點全放在了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之上,讓《神鵰》呈現出來的「俠」,比起《天龍》而言差之萬里。

  張紀中這樣的老傢伙都受到了商業化的影響,那整個行業里比他地位低的其餘人更不用說了。

  就看現在的經典作品越來越少的情形,就能明白行業有點開始偏離原有的「用心創作」的軌道。

  商業代表快餐,快餐代表及時享樂,失去了回味無窮的韻味。

  可以預見的是,以往神仙打架的年代一去不復返,往後怕是一年出一部經典之作都是難得一見的景象了。

  慶幸的是,安茜這位年輕導演的出現,讓他有了一份新的感觀。

  就看這部《大唐仙俠傳》,要藝術可以說處處都藝術,每個人物和每個劇情都是值得回味的;

  而要商業,也可以說從頭到尾都商業,上千萬的特效預算,各種法術和怪獸的新穎設計與設定,這全部都是商業化的東西。


  這部劇作品既沒丟失我國文化源遠流長至今的藝術內涵,也順應了這個愈發浮躁的商業時代。

  而安茜是誰?

  除開是一位導演外,還是一位在行業里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資本。

  這就代表看,安茜的作品影響會很大。

  那麼,若安茜在她那藝術與商業兼具的導演理念下,創作出來的作品一旦成功,那就是能改變或引領行業風向的。

  從去年的白玉蘭晚宴中跟安茜交涉,直至如今的殺青時刻,將近一年。

  進了這個組,以他50多歲的年紀來看待這段時光里的旅程,倒也沒想到能從一個20歲出頭的女孩子身上看到國產影視的未來希望。

  當真是印證了一句老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大唐仙俠傳》殺青!」

  「噢一一!!」

  聽到安導的這句話,整個劇組爆發熱烈的歡騰之聲。

  韓明華隨周曉文起身鼓掌,為殺青時刻予以慶賀。

  總共3000多萬的投資,拿3分之1的資金出來搞特效。

  這是他回國這幾年以來,頭一回接到特效投入占比最重的活。

  雖說安總和華總這兩口子不差這點錢,但這樣的項目資金分配比,體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其中的創作思想與藝術理念上,對影視視效的傾向力度大,很看重這一方面。

  行業內也有不少人注重視效,可往往不是受資金束縛,就是受到投資人的束縛。

  而安總和華總沒這份擔心與干擾,加之安總前段時間提過的「特效庫」建立一事,讓他看到了國內電影工業的希望。

  當然,僅是特效工業,其餘不論。

  韓明華對此抱以期待,等待安總的下一個項目,希望能有更深入的合作。

  安茜看到劇組人員送來一堆鮮花,不由對老師們提議道:「老師們,一起去送下花吧。」

  李子衡微笑點頭,接過一捧花後,和其餘導演組的人隨安導一起前往片場。

  作為一名影視攝影師,在香江混跡了那麼多年,讓他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進了一回周星馳的劇組。

  在別的劇組,導演組的人幹完活就走人,很難對一部作品產生怎樣的沉浸式感覺。

  畢竟在片場拍戲,場景和綠布等道具本就沒有什麼視覺效果,作為旁觀者沒誰會在片場就代入故事環境中去審視這部作品,往往都是在幕後做審查、調試工作的時候才會走進故事中。

  周星馳的劇組,其中氛圍就與眾不同。


  在周星馳的帶動下,他那個劇組現場的氛圍,就仿佛是一個故事世界,劇組的人就像是故事世界中的角色,一舉一動都讓會讓人代入故事中去觀察事物。

  不知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但走進他的劇組就仿佛走進了戲裡,很神奇。

  所有香江的導演所領導的劇組,只有周星馳能夠做到這一點,人格魅力非常強大,引導著所有幹活的人都能夠體會一把什麼叫「人生如戲」。

  但現在要加一個人,那就是安導。

  從在橫店拍第一場喬振宇的戲開始,隱隱中就讓跟戲無關的人去對故事做思考。

  這樣的感觀就很奇妙,也說不清楚是從何而來。

  然後把安導跟周星馳做對比一看,就能察覺到兩個人的共同點。

  雖然兩個導演走的路線截然不同,但構造出來的文學世界都具備一個特性,那就是把最深次的東西壓住不釋放,讓人有所察覺得到但又沒人弄得清楚。

  就如同《大話西遊》,只看表面以為就是愛情故事,到最後紫霞仙子說至尊寶像一條狗,直接點明了這部電影壓根講的就不是愛情,映射的東西層次很深。

  但這個很深的東西,周星馳在他的作品中從來不提,從來都不解釋。

  反觀安導的《大唐仙俠傳》,和周星馳的創作特性一樣。

  劇中九個角色的劇情不搭嘎,互相之間沒有連接,就跟單元劇似的,不像連續劇。

  若要把單元劇搞成連續劇,就要用「一條鏈」把劇情給串起來。

  只要懂劇本或懂鏡頭的專業人土,看過《大唐仙俠傳》後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思維和思考,去找這條鏈。

  然而,誰特麼能看透這個故事人文環境的底層邏輯是「龍生九子」?

  誰特麼能分析出「龍生九子」映射的是整個社會?

  誰特麼又能透析出故事是「龍生九子」代表的是社會底層發出的吶喊,得到上位者的呼應的這麼一個藝術框架結構?

  安導如果不說,他們導演組的人估計一輩子都看不透。

  但就算安導不說,他們也有會一種冥冥之中的感覺,去尋找剛說的那「一條鏈」,去挖掘這個故事的底層內涵。

  就是這樣的一個感觀,才讓他們在劇組拍攝過程中就愈發沉浸在故事中,得到了跟在周星馳劇組中一樣的感受。

  這樣的藝術思想下締造出來的作品,就像周星馳的作品一樣會造成兩個結果。

  喜歡的,會將作品奉為神作。

  不喜歡的,會對周星馳之以鼻,說作品是垃圾。


  而在他眼裡,安導又比周星馳聰明一點,那就是作品的商業化同樣突出。

  即便看不懂這部劇作品的終極內涵,光看大花費下的特效、法術、場景,以及男主最後封天的爆點,也可以看得很爽。

  這也是資本實力和資源渠道差異下的區別,畢竟不是哪個導演都能拿出占比頗重的資金去投入特效設計,也不是哪個導演認識龍瀚海這位資本,讓其公司擁有的國內頂尖特效團隊騰出空間來全心為其服務。

  總而言之,在他的心裡,安導的導演潛力非常巨大,不僅擁有像周星馳那樣很是獨特藝術風格的思維與思想,把作品播出來就能知道導演是誰;

  在青蔥歲月和安華的商業版圖加持下,還擁有少有導演能觸及到那個層面的商業思維,給作品注入藝術性之後再在表層附加一層照顧到觀眾市場的商業化元素。

  這樣的情況下就能預見一個結果,那就是看得懂作品的人會將之奉為神作,而即便看不懂,也會視之為優秀的作品。

  這樣的創作方式就非常完美。

  「二位老師,辛苦辛苦。」安茜拿著花遞給呂中、劉松仁。

  「朋友們,辛苦了。」華逸塵把花遞給喬振宇、楊蜜等人。

  周曉文等導演組的人,也各自把花遞給其餘演員。

  「謝謝導演,謝謝製片,謝謝各位導演組的老師們。」眾人笑著回應。

  華逸塵大手一揮,朗聲說道:「明天再收拾,全體都有,回酒店參加殺青宴!」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