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座談會不能沒有方老師(二合一)
伴隨《渴望》的熱映,燕京電視台每天都會收到大量觀眾的來信和電話。
大部分幾乎都是「每天一集根本不夠看,讓隔壁看到了還以為他看不起,必須再加一集!」
於是乎,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燕京台只好把每天一集,改成了一天兩集。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中央台見勢不妙,自己苦心製作的《末代皇帝》在收視率上,被《渴望》無情地碾壓,不得已之下,捏著鼻子向燕京台要到了電視劇的重播權,《渴望》也在中央台這樣的大舞台中,大放異彩。
「渴望熱」的這股熱度,熱像病毒一樣蔓延全國。
扮演「劉慧芳」的章凱麗一夜間幹掉朱菻、龔樰、劉小慶,堪稱最紅女演員——比足力健還紅。
當然,如此名氣之下,章凱麗自然不可避免地被邀請參加《渴望》電視劇座談會。
此時此刻,她穿戴整齊,站在家門口猶豫再三,不敢開門。
直到做好了心理準備,才終於推著自行車出了門,然而才騎了沒多久,迎面撞見一群人。
「哎呀,這人長的好像劉慧芳嘛!」
「慧芳,是你吧?」
「……」
看到一群人圍了過來,章凱麗心裡格登了下,完了,被認出來了!
「阿姨,我,我不是。」
「你就是!」
又一大嬸冒了出來,一把就拉住了她的手,「哎呀真是慧芳你!」
章凱麗百口莫辯,自從《渴望》火了以後,越來越多的觀眾把對善良淳樸的劉慧芳的喜愛,移情到了她的身上,這些天裡,時不時地就有人尋到她家裡,就像找劉慧芳幫忙一樣找自己幫忙。
「你說你怎麼那麼傻啊,放著好好的宋大成不嫁,非要跳進王滬生這個火坑裡?」
一大嬸心疼地拉著章凱麗的手。
八九十年代的觀眾,就是如此可愛,分不清演員跟角色,對角色的愛會移到演員身上,愛屋及烏,也同樣,恨屋及烏,甚至誇張到受不了李雪建演的「宋江」,氣的把電視機給砸了的地步。
而像劉慧芳這種典型的婦女同志形象,自然是廣受女性同胞們的喜愛和同情。
就在章凱麗被團團包圍之時,一個女人擠進了人群里,操著方言,語速極快。
「俺是農村來的,想留京城工作,但政府不給辦戶口,你能不能幫俺個忙?」
「啊?」
章凱麗都蒙了,「這,這,我怎麼幫啊?」
「你人那麼好,一定有辦法的,俺求求你了!」
正當女人厚著臉皮求助的時候,又有一大幫人聽到劉慧芳在這裡,也立馬圍了過來。
不是想跟劉慧芳嘮嗑,就是想找她幫忙,甚至還有兩口子嚷嚷,「慧芳你給評評理!昨天說了他幾句不該抽菸,好傢夥,跟我吵了一宿。你給評評理,我說的有錯嗎?!」
「……」
章凱麗羞紅著臉,落荒而逃,狼狽不堪。
不單單是她,李雪建現在走哪兒都被叫大成,李程儒走哪兒都被叫李三斤。
最慘的莫過於演「王滬生」的孫嵩,上街買菜,根本沒人不賣給他,騎自行車上班,車胎總是會被扎破,改坐公交車也不行,有回被人偷摸踹了一腳,還被一大媽指著鼻子罵,
「王滬生你巴拉巴拉……」
估摸把看《渴望》攢下的氣統統地都撒出來了。
結果就是孫嵩半輩子都活在王滬生的陰影里,人到中年才拔出來,那時已歲月蹉跎,沒靈性了。
相比起來,馮原征比他幸運得多,起碼能從「家暴男安嘉和」的泥潭裡爬出來。
當然,這也跟觀眾有關,80年代到千禧年間的觀眾,很容易分不清角色和演員,比如容嬤嬤。
但隨著電視劇行業的不斷發展,到了2010年、2020年,觀眾還分不清,那不是蠢就是壞。
而那些以角色為名,攻擊演員本身的傢伙,有一個算一個,要麼腦殘粉,要麼是趁機發泄發泄。
總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
與此同時,方言幫石鐵生推著輪椅,和王碩、余樺等人提早地來到燕京電視台。
畢竟,在座談會之前,還有一個小型的錦旗頒獎典禮。
眾人邁入大樓,頓覺一片喜氣洋洋,上到台長下到保潔,個個都在支棱。
儘管燕京電視台這些年大出風頭,靠著《我愛我家》、《大宋提刑官》等電視劇,絲毫不遜色於中央台,卻無法跟《渴望》比擬,甚至有報紙定性「勢必會成為八十年代末的文化標誌之一。」
文化標誌,多宏大的詞兒啊!
一行人來到會議室,就見燕京台台長、魯曉威、蘇雅、鄭小龍、馮小鋼等人早早地到場。
方言一亮相,立刻就如眾星捧月般,被燕京台,以及電視藝術中心的人所簇擁著。
「方老師,我們燕京台這回能在全國揚眉吐氣一把,都多虧了您的出謀劃策!」
燕京台台長緊緊地握著他的手。
「台長過獎了,千萬別這麼說,《渴望》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都是大家的功勞和心血!」
方言把視線一一地掃向石鐵生、余樺等人的身上。
「對對對,要不是您幾位創作出《渴望》這樣的好劇本,哪裡有我們如今的風光。」
燕京台台長笑容滿面。
「我們台長說了,整個座談會缺了誰,都不能缺了方老師和你們幾位。」
魯曉威補充道:「要不然這座談會根本就無法開。」
此話一出,王碩、侶海晏、余樺等人一個個挺直腰杆,一臉自豪,仿佛這一切都不足掛齒。
緊接著,在眾人的注視下,方言和石鐵生代表工作室,從燕京台台長的手中接過了寫著「維護社會治安」的錦旗,雖說光榮吧,但大家都有點詭異,我一拍電視劇的咋還扯上維護治安了?
「嘩嘩嘩。」
掌聲如潮,響徹滿屋。
方言把手往下壓了壓,然後就見蘇雅遞來一份寫得密密麻麻的稿子。
「這是什麼?」
「報告啊,待會兒的座談會上得好好地分享交流《渴望》能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這未免也太多了吧。」
方言半開玩笑道。
「不多,一點兒也不多。」
鄭小龍拿出厚厚一迭的報告,「自打《渴望》播出至今,在社會各界的影響力可真的太大了。」
馮小鋼連連點頭,「我前些天從報紙上看到,燕京自來水公司意見挺大,因為接到很多投訴,反映供水不足問題,經調查發現,原來是在《渴望》播出的間歇,市民統一上廁所,導致供水不足。」
「哈哈哈!」
會議室里,頓時爆發出陣陣笑容。
「還有還有,比這個更狠,津門的領導開會期間,忽遇電話轟炸,反映某區停電問題,群眾表示看不了《渴望》,要求政fu立即解決,領導班子當即中止會議,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供電。」
「這算啥!聽說最近凱麗應邀去地方,一下飛機全是紅毯,省里的領導親自接見。」
「燕京社會心理研究所搞了次調查,結果顯示,有1%的人看過《渴望》。」
「………」
聽著眾人的議論聲,方言才意識到自己還是大大地低估了《渴望》的影響力。
光是這次座談會的規模,就大不一樣,除了燕京影視界、新聞界、評論界等100多號人參加,冀北、豫南、魯東、津門等離燕京比較近的幾個省市電視台,都派了代表參加,都想來取一取經。
………………
距離座談會召開還有5分鐘左右,廣電、宣傳、文化等多部門的領導尚未正式入場。
然而,會議室里已經座無虛席,眾人交頭接耳,既興奮又緊張地暗中騷動。
不時地就有一道目光投向坐在前排的方言,特別是其他省市電視台的代表,眼裡充滿炙熱。
燕京電視台能有如此的風光,還不是牢牢地抱緊了方老師這條大腿!
要是方老師、石鐵生他們也給自己來一部不亞於《渴望》的電視劇,風頭可不就屬於自己了嘛!
抱著這般想法的人,在在場之中並不占少數。
方言雙手抱懷,兩眼一眯,猶如老僧入定一般,視線透過眼睛縫隙,偷偷地望向前方。
來自晉西台的張少林、張季中,來自魯東台的陳日辰、孔升,來自瀟湘製片廠的章黎……
瞧他們一個個如狼似虎的樣子,立馬就猜到十之八九就是衝著自己而來的。
突然間,躁動不安的屋內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就見廣電部的艾部長走在最前頭,其後是其它部門的領導,最後面是燕京台的台長。
「嘩嘩嘩!」
「好,好。」
伴隨著艾部長清了清嗓子,掌聲漸漸地停了下來,他坐在主位上,發表開場白:
「今天呢,就是簡單開個座談會,請業內的各位同志聊一聊。」
「《渴望》能引起這麼大的轟動,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在電視創作史上非常罕見。」
「值得深思,值得總結出其中可以借鑑的地方,所以接下來,希望大傢伙能暢所欲言。」
「都聊一聊對《渴望》的看法,最主要的就是成功之處,當然也可以說說不足之處。」
這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特色,如此層面的領導具體關注到一部電視劇,具體到跟劇組聊天,後世幾乎再無可能,頂多也就是在《戰狼2》、《流浪地球》、《哪吒2》這類代表性的電影出現時。
「咳咳,那我就先來談談,全當是拋磚引玉了。」
代表北電的謝非一本正經道:「《渴望》電視劇找到了當下人民群眾的審美理想,與其說觀眾愛《渴望》,不如說他們是在呼喚生活中的善良、友愛、溫情和真摯……」
「不錯,從《渴望》的家長里短內容和它引起百姓的街談巷議來看,這是一部大眾文化產品!」
北師大的老師尹鴻語氣認真道。
「最難能可貴的是,《渴望》不是概念化地用語言勸善,而是用感人的故事情節啟發良知。」
張季中補充道:「這在以往的電視劇里是比較少有的,寓教於樂,而不是直接的說教。」
有了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發言,話匣子一打開,眾人也跟著一個個發言。
不過事先台里有交待,發言得簡潔,客人要是說多了,留給東道主的燕京台、燕京電視藝術中心,以及方言為首的「明天下」工作室的說話時間可就不多了,更何況還要顧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呢!
要多聽指示,少說話!
「你們是《渴望》的主創人員,你們也說一說你們的觀點,供同志們學習參考一下。」
艾部長把目光投向鄭小龍、蘇雅、余樺等人,最終把視線頂格在方言的身上。
在短暫的推辭之後,石鐵生作為《渴望》劇本的主筆,第一個發言道:
「我覺得《渴望》的成功靠的是人情味兒,一座四合院,一棟小洋樓,兩組四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扣人心弦,感人肺腑,這種有人情味兒、有生活氣息、有恩怨糾葛的故事,很難不吸引觀眾。」
「我同意鐵生同志的說法。」
鄭小龍緊隨其後,「《渴望》的成功,對電視劇如何深層次地反映人際關係和道德觀念,無疑是一次寶貴的探索,就如同主題曲中唱的那樣,『恩怨忘卻,留下真情從頭說』。」
然後話鋒一轉道:「這也是得益於我們中心在年初,對出品的電視劇結構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改革,為了取得更多的社會效益,確立了寫實生活類、情景喜劇類,以及歷史藝術類並行的策略。」
「《渴望》的確是寫實社會類電視劇。」
艾部長在嘴裡念叨了幾句,「我記得還有一種說法,叫『新寫實主義』對嗎?」
「是!」
石鐵生瞥了眼方言,說這種提法就是由他這個《渴望》的總編劇所提出來的。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人的注意力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方言的身上。
「方言同志,你既然是《渴望》的總編劇,又是『新寫實主義』的首倡者。」
艾部長說:「不如就請你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創作的心得和經驗吧。」
「咳咳。」
方言被叫了起來,戰術性地咳嗽了一聲,然後站起身,環顧四周。
「在說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渴望》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