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廣寒宮二號
華夏,瓊島,文昌航天發射場。
這是一個濱海發射基地,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器等都在這裡發射。
這一天,上百萬遊客湧入文昌這座城市,爭先恐後地要看此次航天發射任務。
龐大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已經在發射架等待發射著。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𝚜𝚝𝚘𝟿.𝚌𝚘𝚖
『長征九號』運載火箭,這是華夏研製的超重型運載火箭,也是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其推力達到恐怖的48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77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68噸。
這枚高達上百米的火箭,絕對是龐然大物,哪怕隔著遠拿著望遠鏡都可以看得很清晰。
『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是華夏為了載人登月而研製的,可以滿足未來載人登月、火星探測和更遠的深空探測的需求。
『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也是目前地球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這是『長征九號』第五次執行任務,上一次執行航天任務,還是將太空艙送往月球進行無人登月。
此次執行的任務,同樣是無人登月。
可以說,『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代表著目前地球人類在運載火箭技術方面的巔峰。
任誰看著,都會忍不住激動。
一枚『長征九號』運載火箭的造價,就高達30億人民幣,絕對是相當高昂的。
此時搭載在『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上面的,是華夏的太空艙——廣寒宮二號,在此之前的月球太空艙,是廣寒宮一號。
相比起廣寒宮一號,廣寒宮二號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足足有67噸,幾乎臨近『長征九號』的運載理論值。
至於為何廣寒宮二號這麼重,自然是廣寒宮二號裡面搭載著各種仿生機器人和工程車以及儀器設備。
在載人登月方面,華夏可不是開玩笑的,是玩真的。
指揮中心,顯得很緊張。
每一次航天任務,都是會讓人非常緊張的。
因為一次發射失敗,損失都是非常驚人的。
像這一次,要是發射失敗,損失就會達到驚人的數十億人民幣。
更重要的是,會對士氣形成打擊,延遲原本的計劃!
畢竟製造一枚『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並不容易,製造太空艙、機器人和工程車也不是簡單的事。
造價都相當驚人。
別以為地球能用的車、機器人,到了月球也能用!
實際上,是用不了!
因為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而且月球沒有空氣,晝夜溫差非常的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其表面溫度可降低到-183℃。
這些月球機器人、月球工程車,都是根據月球實際情況專門研製的。
現場有上百萬遊客來觀看此次的發射任務,全世界正在收看直播的人數更是超過1個億。
此時,大家都在等待著點火倒計時。
終於,進入了最後10秒點火倒計時。
「10!」
「9!」
「8!」
「.」
「3!」
「2!」
「1!」
「點火!」
火舌從火箭底部噴出,發動機啟動,發出了驚人的咆哮聲,恐怖的推力,使得『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筆直的飛向天空。
一秒,兩秒,三秒,火箭安然無恙,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漆黑的夜晚,夜空只有一枚火箭沖向遼闊的太空!
指揮中心裡,眾人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火箭發射過程中,開始的十幾秒至關重要,大多數發射事故,都是在這個時候發射的!
當然,現在大家都還不能掉以輕心。
只要任務還沒有結束,就不算成功!
當火箭到達預定高度的時候,第一級火箭發動機關機,第一級箭體開始分離。
這種掉落區域,都會提前公布並且提前要求船隻繞行。
因為這掉落下去,這麼大的火箭箭體,從那麼高的高度掉下來,威力相當於一顆威力巨大的飛彈。
為何目前世界上,美國、俄羅斯、華夏在飛彈領域獨樹一幟,屬於世界第一梯隊,就是因為這三個國家在火箭方面是地球最強的。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火箭與飛彈,其實是一樣的。
第一級箭體分離後,火箭速度還在加速,高度還在繼續上升。
終於,到達了預定高度,二級箭體和整流罩開始分離。
這時候,火箭已經飛出大氣層,整流罩分離。
三級火箭發動機開始點火,帶著『廣寒宮二號』太空艙加速前往月球。
經過飛行,『廣寒宮二號』終於抵達預定距離,三級火箭發動機關閉,開始進行太空剎車。
必須得將速度降低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廣寒宮二號』才能被月球引力捕捉,進入到月球軌道。
太空剎車,短短四個字,但是卻蘊含著精密控制技術,是真正的高精尖技術。
全世界掌控這一項技術的,只有三個國家。
終於,『廣寒宮二號』被月球引力成功捕獲,進入月球軌道,進行繞月運動。
在一個軌道繞著月球運動一圈後,『廣寒宮二號』開始進行變軌。
不斷的進行變軌,終於抵達預設軌道和坐標,『廣寒宮二號』太空艙進入月球,如同一個拋物線似的。
但是當進入到一定高度的時候,第三級火箭發動機點火,發出的推力,不斷地讓『廣寒宮二號』太空速度降低。
速度不斷降低,而高度不斷下降。
『廣寒宮一號』與機器人,如同指引信號塔一般,不斷對『廣寒宮二號』進行導航。
在全世界觀看直播,雖然信號因為距離有所延遲,但是卻看到『廣寒宮』二號穩穩落在預設登陸地點,沒有出現傾覆現象。
此時此刻,不知道多少人在為這一壯舉鼓掌喝采著。
這裡面透露出來的技術,那可是相當驚人的。
這一份控制精細,所掌握的技術,太恐怖了。
指揮中心,也不斷地歡呼喝彩著。
眾人歡呼鼓舞,一片沸騰!
連續兩次,都成功了!
這再次證明,華夏有能力載人登月。
華夏,自古以來都有航天夢。
特別是華夏對於月球,有著獨特的情懷。
古時就有嫦娥奔月的浪漫情懷,哪怕是到了21世紀,無數華夏人都有一種執念,那就是華夏自己載人登月去月球看看,看看有沒有廣寒宮、月桂、月兔和嫦娥,去月球種菜種糧食。
華夏人,已經不滿足於在地球種地了,已經想要去月球種地了。
而現在,距離這個夢想,更近一步了!
莫斯科,俄羅斯聯邦航天局。
今天航天局高層都在看直播著,而且坐在頭把椅子的不是航天局局長,甚至前面五把椅子就沒有航天局局長『伊戈爾·科馬羅夫』的位置。
前面五位,都是大佬。
特別是坐頭把椅子的大佬,那更是堪稱俄羅斯目前的沙皇,執掌俄羅斯最高權力已經快20年了!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在拿下克里米亞,幫助敘利亞最終實現和平,這位大佬的威望進一步增強。
在俄羅斯,他的支持率就沒有低過70%,他也是俄羅斯女人最想嫁的男人。
同樣,在世界上他有很多擁躉,他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
將恐怖分子淹死在馬桶,對寡頭重拳出擊,開主戰坦克、開戰鬥機、開戰略轟炸機、騎馬、冰天雪地游泳.
太多他的事跡,在全世界流傳著。
此時此刻,這裡現場氣氛顯得很壓抑,看著『廣寒宮二號』艙門打開,機器人從艙門走出,沿著台階平穩下去。
一個個機器人,從艙門中出來。
還有工程車!
現場所有人都眼神凝重著,沒有歡呼聲,也沒有掌聲。
當太空艙門關閉,助手關閉直播。
「大家都看到了吧,華夏的航天技術已經發展到這一水平,可以將重達近70噸太空艙運往月球表面,還有那機器人和工程車!」弗拉基米爾沉聲道,「我們航天什麼時候能趕上?」
弗拉基米爾的目光掃過在場所有人,沒有人敢跟他對視。
弗拉基米爾心中嘆了口氣,他是從蘇聯時代走過來的,見證了蘇聯的輝煌。
那時候的華夏,可是遠遠不如蘇聯。
全世界能夠作為蘇聯對手的,只有美國!
甚至當時軍事力量而言,蘇聯還在美國之上。
至於航天領域,當時世界航天其實就只有蘇聯與美國在爭鋒著,其他國家都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可是現在,風水輪流轉!
分家,各自分得遺產。
俄羅斯毫無疑問是分到最多遺產的,俄羅斯繼承了大量的遺產,包括約80%的武器、90%的核武器
豐厚的遺產,讓俄羅斯足以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強大國家。
但是分家之後,日子反而沒有變好,甚至不如以前。
當年蘇聯有著完整工業體系,大家分家吃散夥飯,這工業體系也就不完整了。
哪怕是到現在,俄羅斯同樣也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這麼多年下來,俄羅斯其實還是在啃老本,實際上的進步很有限。
而現在,華夏已經是誰也無法忽視了!
華夏擁有著強大的國力,擁有著全世界最完善的工業體系,是真正的世界工廠,經濟力量強大,已經真真正正的成為國際局勢的下棋之人。
在航天方面,華夏突飛猛進著。
再看看俄羅斯,雖然每年都有載人航天去太空,甚至美國、歐洲等航天員都是俄羅斯送上太空去國際空間站。
但是在更進一步,俄羅斯就顯得力有不逮。
雖然俄羅斯也出台了載人登月計劃,像月球發射衛星和探測器,也從月球取回了300克月壤。
但是毫無疑問,相比美國與華夏在太空領域的動作,俄羅斯都可以說屬於陪跑的。
歸根到底,俄羅斯的經濟不足以支撐。
畢竟航天是很燒錢的。
「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實行載人登月?」弗拉基米爾沉聲道,「我想聽真話!」
伊戈爾·科馬羅夫站起來,「總統先生,若是順利的話,我們能在2025年進行載人登月。」
弗拉基米爾略微點了點頭,也就是差不多十年時間。
「接下來,政府會多撥一些預算給你們,你們要爭氣啊,當年我們的小老弟,現在都超越我們了!」弗拉基米爾沉聲道。
伊戈爾·科馬羅夫連忙保證道:「總統先生,我們一定會完成載人登月!」
歐洲航天局。
這個組織成立於1975年,擁有22個成員國,總部設在巴黎。
此時歐洲航天局的高層和工程師,同樣在觀看著『廣寒宮二號』太空艙進行登月軟著陸。
「我們的『雅典娜』運載火箭,什麼時候可以進行首次發射?」揚·沃納關閉直播,沉聲問道。
揚·沃納,是今年被任命為歐洲航天局局長。
自從歐洲航天局決定開展獨立自主的航天探索後,便開始重視運載火箭的研發。
再次之前,歐洲航天局只有三款運載火箭,分別是『阿麗亞娜』火箭、『織女星』火箭以及『聯盟-CT』火箭。
『阿麗亞娜』火箭,這是歐洲航天局研製的第一款運載火箭,這種火箭能將1.85噸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或將2.5噸有效載荷送入軌道高度為790公里的太陽同步圓軌道。這也是歐洲航天局廣泛使用的型號。
後來,歐洲航天局意識到,需要一種發射推力不高的火箭,這種火箭應該是阿麗亞娜的小弟弟,這就有了『織女星』火箭的研製。該款火箭可以將1.5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距地高700公里的極地軌道,或將1.2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距地高12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
至於『聯盟-CT』,這是歐洲航天局與俄羅斯航天局合作,在俄羅斯『聯盟』火箭的基礎上改造而成,屬於中型火箭,雙方共同研製,成果共享。
而『雅典娜』火箭,是歐洲航天局獨立開展的大型火箭,用以歐洲航天局獨立開展載人航天以及空間站建設、發射月球探測器以及其他深空探測器。
像這種大型火箭,只能自己研製,想要找美國或者俄羅斯合作研製,人家根本就不願意。
歐洲航天局想要將宇宙飛船送上太空,進行載人航天,那麼火箭的LEO運載能力怎麼也要8~10噸。
這是歐洲航天局沒有的運載火箭。
在如今的航天熱潮下,歐洲航天局也想當主角,而不是淪為配角。
「首枚『雅典娜』火箭明年進行首次發射!」一個老者回答道。
研製一款大型運載火箭,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揚·沃納心中嘆了口氣,明年才能發射首枚『雅典娜』火箭,這意味著最起碼要到2020年才能進行首次載人航天。
歐洲在載人航天方面,落後太多了。
哪怕歐洲的航天技術有很多獨到之處,但是當要進行單獨開展航天任務,這種綜合力量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
歐洲航天局發射地球的衛星還好,但是像載人航天,那還有很多路要走,更不要說更多的航天技術了。
「發射場呢,什麼時候能建成?」揚·沃納問道。
原本歐洲航天局的航天發射中心是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屬蓋亞那,占地9.06萬平方公里,屬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領導,主要負責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探空火箭的發射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運載火箭的試驗和發射。
可是隨著國際形勢的大變,法國不僅僅失去了在非洲的利益,也失去了很多法屬領地。
法屬蓋亞那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這使得歐洲航天局不得不重新選擇地方建設航天發射中心,而歐洲都是屬於高緯度國家,這也使得建立的發射中心屬於高緯度的,在利用地球自轉的力量方面,就處於劣勢。
這也使得,歐洲航天局研製的同類型火箭,運載能力要比華夏要低15%!
「發射場再有兩個月,就可以全部建成。建成後三個月,便可以進行發射任務!」負責航天發射場的『雅克』說道。
「各位,我們一定要拿出成績,不然的話我們的經費恐怕會遭到削減!」揚·沃納說道,「現在華夏與美國在航天領域已經走在前面,我們不能落後太多,不然的話以後太空就沒有我們歐洲說話的份!」
現在世界上,『誰掌握了太空,誰就掌握了制勝權』這句話愈加的響亮。
太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太空中沒有國家主權的概念,也不受大氣層內氣候變化的影響,太空平台能夠自由地飛躍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日月暢通無阻。這些優越性都是以往傳統戰爭中的制高點所無法與之相比。可以說,太空制高點的出現,將使傳統戰場上的所有制高點不復存在。
在信息化戰爭中,太空所具備的獨特的優越性得到進一步擴展和強化。沒有制天權,就不可能掌握制信息權和制空權,也就沒有制海權和制陸權。可以說,誰控制了太空,誰就掌握了戰爭的制勝權。
正是知曉太空的重要性,歐洲航天局才能不斷得到經費,加快發展航天技術,從而獲得太空話語權。
沒有太空話語權,那麼就是屬於坐小孩子那一桌的,沒資格上大人坐的那桌,自然也沒有資格和大人說話。
歐洲航天局不管是要開展獨立的載人航天工程、載人登月工程,還是發展屬於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都是基於太空布局。(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