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耕戰三國從收編百越開始> 第360章 劉備做得好,清理掉最後一點殘渣

第360章 劉備做得好,清理掉最後一點殘渣

  第360章 劉備做得好,清理掉最後一點殘渣

  洛陽。

  劉備得知三公九卿被罷免了八個,唯一沒有被罷免的人就剩自己,立馬意識到發生了大事。

  惶恐不安地渡過了三天,劉備才敢壯著膽子進宮給劉協請安。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𝘴𝘵𝘰9.𝘤𝘰𝘮

  「執金吾劉備參見陛下。」

  「免禮。」

  「謝陛下。」

  「玄德今日有何事求見?」

  劉備這幾年跟那群老狐狸待久了,深得語言精髓,十分委婉地問道:「陛下,臣聞近日朝中風雲變幻,三公九卿之位多有更迭,心中憂慮國本之穩固,社稷之安寧。微臣雖不才,然願為陛下分憂,不知朝中局勢究竟如何?又可有微臣能效犬馬之勞之處?」

  劉協聞言,目光微閃,似在審視劉備的真心,片刻後緩緩開口:「玄德忠心可鑑,朕心甚慰。近日朝野之變,實乃為了整頓綱紀,清除冗員,以期國家更加清明。至於你,朕素知你忠義仁德,有治世之才,卻未有重用之機。今觀局勢,朕有意委你以重任,不知玄德可有信心擔此大任?」

  劉備聞言,心中既驚又喜,連忙跪拜道:「陛下厚愛,微臣感激涕零。臣雖不才,但定當竭盡所能,不負陛下所託,誓死守護我大漢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協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道:「好,朕便等你這句話。朕欲設一特別機構,名為『機密局』,專門負責搜集情報,監察百官,以及處理一些不宜明面處理的事務。此職位非同小可,需得忠貞不二、智勇雙全之人方能勝任。朕觀朝中,唯玄德可擔此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劉備聞言,心中雖有千般思緒閃過,但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再次跪拜道:「陛下信任,微臣自當肝腦塗地,不負重託。機密局之事,微臣定當全力以赴,為陛下分憂解難。」

  然而,等到劉備在劉協的授意下,開始著手籌備機密局時,重重阻力迎面而來。

  先前還能打成一片的大臣們,如今一個個視劉備為賊寇。

  萬般無奈之下,劉備找到好友楊修詢問。

  這個楊修正是前司徒楊彪的獨子,從小聰明絕頂,被困洛陽後,才跟劉備走得近了些,兩人關係還沒親密到無話可說的地步。

  因此,當楊修得知劉備的來意,只能十分隱晦地說道:「玄德公可知,董卓亂政之時,三公九卿亦是如今日這般更換頻繁。」

  劉備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昔日董卓權傾朝野,視百官如草芥,隨意任免,以致朝綱不振,人心惶惶。而今我欲設立機密局,雖非為了一己之私,卻也不免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引來了諸多非議與阻撓。楊兄此言,猶如醍醐灌頂,讓我看清了局勢的複雜與微妙。」


  劉備沉吟片刻,繼續說道:「然則,國家危難之際,若不思變革圖強,何以安內攘外?機密局之設,意在搜集情報,掌握先機,為陛下分憂,為社稷謀福。即便前路荊棘滿布,我也必須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楊修聞言,相當無語,他再說朝中有奸人作祟,劉備倒好,光想著自己那點破事,鼠目寸光。

  楊修心中暗嘆,面上卻未露分毫,他輕捋長須,語氣平和而深邃:「劉皇叔所言極是,變革圖強乃國家之根本,亦是萬民之所望。然則,變革之路,非但需有堅韌不拔之志,更需有洞察秋毫之明。機密局之事,既已觸動暗流,便不可等閒視之。吾輩當以智慧為劍,以公正為盾,既要防身立命,亦要護國安民。」

  他微微一頓,目光炯炯地望向劉備:「且說朝中奸人,其行雖詭,卻也不過是亂世中的浮萍,隨風而動。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辨明忠奸,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局勢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表象所迷惑。皇叔既有此決心,當廣開才路,不拘一格,集眾人之智,共謀大計。同時,亦需加強機密局內部建設,確保信息暢通無阻,又能嚴守秘密,以免為敵所乘。」

  劉備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他深知楊修之才,非池中物,遂點頭道:「德祖言之有理,是我疏忽了。我雖一心為國,卻也需顧及更多。機密局之事,我將親自過問,並設監察之職,以防內外勾結,確保一切行動皆在陽光之下進行。同時,我也將廣開才路,招募天下英才,共商國是,共克時艱。」

  楊修不想再多少什麼,這般雞同鴨講,就算到了明天,劉備也聽不懂,便讓下人送客。

  劉備十分不接地被趕出楊府,仔細回想楊修所說的話,才醒悟過來。

  「哎呀!」劉備重重地拍了下大腿,懊悔道:「劉玄德啊劉玄德!楊德祖如此醒目的提醒,你卻視而不見,一心只想著機密局,當真蠢笨如豬!」

  走出楊府大門沒多遠,劉備又是一陣懊惱:「我豈能將機密局要事跟楊德祖明說,今後休想探聽到分毫消息了。」

  沒辦法,劉備再次返回皇宮,向劉協說明現在的難處,當然他自身的錯誤一個字都沒提。

  「陛下」

  劉備躬身立於大殿之下,神色凝重而又不失恭敬,緩緩言道:「微臣劉備,此番前來,實乃有一棘手之事需稟報陛下,並懇請陛下聖裁。機密局之事務,關乎我大漢安危,微臣本應謹言慎行,不料卻因一時疏忽,錯失良機,未能及時洞察並妥善處理與朝中賢能之士的溝通之道,致使信息閉塞,難以掌握全局。此乃微臣之過,甘願領罰。」

  劉協聞言,目光微沉,隨即又流露出幾分理解與寬容:「玄德言之過重了,機密局之事,本就錯綜複雜,非一人之力可輕易駕馭。楊修之才,朕亦深知,其直言不諱,或有其深意。皇叔此番能自省其過,更顯忠誠與擔當。朕相信,只要皇叔今後更加謹慎行事,定能克服難關,為我大漢再立新功。」


  劉備聞言,心中感激,連忙叩首謝恩:「陛下英明,微臣定當銘記教誨,不負陛下厚望。關於機密局之事,微臣已有一計,欲尋一妥善之法,既能確保機密不泄,又能與朝中賢士保持溝通,共謀國是。只是此計尚需陛下首肯,並需時間籌備,望陛下恩准。」

  劉協微微點頭,示意劉備繼續:「玄德但說無妨,朕自會斟酌。」

  劉備於是將心中所想細細道來,其中包括加強機密局內部紀律,設立專門機構負責與朝中各派系溝通,以及採用更加隱秘的傳遞信息方式等。每一點都經過深思熟慮,旨在既保證效率又兼顧安全。

  劉協聽後,面露讚許之色:「玄德此計甚妙,既解決了當前之困,又為長遠計。朕准奏,即日起,皇叔可著手實施。朕亦會下旨,讓朝中百官知曉,凡有良策或情報,皆可通過正當途徑上報,不得因私廢公,阻礙國家大事。」

  劉備再次拜謝,心中大石終於落地。

  劉協端坐在龍椅上,望著劉備離去的背影,小聲嘀咕道:「若你不是皇叔的人,我豈會浪費口舌與你周旋。」

  實際上,劉協就沒想過要劉備探聽到任何消息,只是隨便找個由頭,讓劉備有事可做,別一天到位疑神疑鬼的,對大事不利。

  劉備還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大臣的最後一次掙扎就發生了。

  當劉備看著劉協用金茂親兵肆意屠戮大臣極其家眷時,立馬就明白楊修說的那番話是什麼意思了。

  沒想到,劉協竟然跟奸臣金茂合作,共同剷除朝中這些忠良大臣。

  是可忍,孰不可忍?

  劉備求見劉協,痛心疾首道:「陛下何故造反?」

  劉協聞言,神色未變,只是淡淡地瞥了劉備一眼,那眼神中既有預料之中的冷靜,又似乎藏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疲憊與決絕。「玄德此言差矣,朕非造反,乃是在清理門戶,肅清朝綱。朝中奸佞當道,欺上瞞下,禍亂朝綱,朕身為天子,豈能坐視不理?「

  劉備聞言,心中怒火更甚,卻強壓怒意,言辭懇切:「陛下此言差矣,朝中雖有奸臣,然大多數皆為忠良之士,一心為國,豈可一概而論,濫殺無辜?再者,金茂此人,狼子野心,陛下怎可與之共謀大事,豈非引狼入室?「

  劉協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苦澀與無奈,「劉協有所不知,朕亦知金茂非善類,然時局所迫,朕不得不借其手,以雷霆之勢震懾朝野,方能有機會重振朝綱。至於忠奸之分,朕自有分寸,待大局已定,自會清算。「

  劉備聽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劉協此舉雖看似極端,卻也有其苦衷與考量。然而,作為一國之君,如此行事,終非長久之計。他深吸一口氣,決定再試一次,以理服人:「陛下,臣願為陛下分憂解難,只需陛下給臣一個機會,臣必能查明真相,還朝堂一片清明。至於金茂,臣自會妥善處理,絕不讓他成為陛下心腹大患。「


  劉協沉默片刻,似乎在權衡利弊,最終緩緩點頭:「玄德之言,朕記下了。但此事關係重大,朕需慎重考慮。玄德可先退下,待朕有了決斷,再行告知。「

  劉備見狀,雖心中焦急,卻也知不可操之過急,只好躬身行禮,緩緩退出大殿。

  這時,劉協終於忍不住嗤笑道:「就憑你也想跟皇叔作對?」

  不是劉協瞧不起劉備,而是根本就沒瞧上。

  如果劉備在洛陽之外,成了一方諸侯,那劉協肯定還會掙扎一二,但劉備進了洛陽,這跟籠中鳥、瓮中鱉有何區別,不都是別人砧板上的一塊肉嗎?

  另一邊。

  劉備並沒有劉協想像當中的不堪,很快就像個明白主次。

  現在他手中沒兵,想要跟金茂叫板無異於痴人說夢,還不如藉助洛陽這二十幾萬百姓,組建一隻大軍,再去勸諫劉協。

  想到就去做。

  劉備不愧是三國雄主,憑藉他那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洛陽內的勢力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

  僅三個月時間,就招募到兩萬大軍,又是三個月時間,就初步形成戰鬥力。

  那些個沒死絕的士族豪強們仿佛又看見了希望,一個個帶資入股。

  劉備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很快,新的問題就暴露出來。

  由於士兵大多起於微末,而士族豪強剛進入軍隊就身居高位,使得軍中怨聲載道。

  劉備急於求成,只是視而不見,並加強軍紀。

  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士兵們加入軍隊那是看在劉協勤政的份上,作為皇帝護衛軍而成立。

  現在劉備這麼搞,是想要讓這些人全都變成士族豪強的爪牙啊。

  這哪能忍?

  於是,在有心人的渲染下,營嘯發生了。

  主將劉備因事離開軍營,逃過一劫,但那些世家子弟可就沒那麼好運了,士兵們將這些日子受的鳥氣,十倍百倍的找回來!

  一場大變,就這麼戲劇性地結束了。

  可劉備還不死心,又寫信給關羽、張飛,希望能得到兩人的支持。

  也不知怎麼回事,在西南軍區擔任將軍的張飛聽說了這個消息,吵吵嚷嚷地回到荊州,討要個說法。

  荊州,宛城。

  「主公,你把關老三怎麼了?」

  張飛怒瞪雙眼,質問道:「你殺了他?」


  金茂勃然大怒,吼道:「張飛!你擅離職守,我還沒治你的罪,竟敢問罪於我?」

  「是不是這些年太過縱容你,膨脹了?」

  張飛脖子一縮,訕笑道:「嘿嘿,主公息怒,俺老張這不是聽說二哥可能出事了,心急如焚嘛。您也知道,我俺和二哥關羽,那可是穿一條褲子的兄弟,他若有難,俺豈能坐視不管?」

  看張飛憨態可掬的樣子,金茂煩躁地擺手道:「來人!帶著憨貨去見關羽。」

  「啊?」張飛滿臉驚喜道:「多謝主公。」

  「滾吧!」

  「喏。」

  等到張飛離去,金茂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自語道:「荀彧我都留著,桃園三結義難道就不能養著?」

  另一邊。

  張飛被帶到一座府邸,見到了發福的關羽,以及那十幾房美妾和二十幾個子女。

  張飛目瞪口呆,忍不住問道:「關老三!你是種豬嗎?這麼能生?」

  關羽早就沒了當初的銳氣,笑道:「人生在世,不就開枝散葉、落葉歸根,這兩件事嗎?」

  「如今我成了其中一件,只要日後榮歸故里,人生便圓滿了。」

  張飛搖頭不語。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