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趨於燎原

  第665章 趨於燎原

  「小型多功能壓面機?」

  「嗯,構思倒還算巧妙,各種形狀的麵條都能壓出來,操作也算簡單……但是很可惜,這玩意可能連初審都過不了。」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啊……這東西的適用場景太少,缺乏足夠的市場價值。」

  「國外基本上沒有自己壓面的習慣,所以那些外國客商是基本上不會相中這東西的;」

  「而國內嘛,北方人吃麵,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則一定是自己動手拉麵的,所以不管是家用還是開飯館,手工面一定是主流;」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而南方嘛,很多地方倒是不講究這些,可麵條不是他們的主食,他們也基本上不會在家裡自己壓麵條,所以這壓面機的家用場景一下子就少了起來;」

  「至於餐飲所用的麵條……要麼是非常講究的麵條,必須要用人工揉出來;要麼由本地那些麵條廠直供,很少會有餐飲商家自己會冒著增加經營成本、用地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的風險購入這種小型壓面機。」

  「所以,大傢伙懂了麼,要想拿到德交會的參展資格,創新固然重要,但是商業性也是一定要重點考慮的。」

  楊默指著一台近一人高的多功能小型機器不厭其煩地講了五分鐘,另外又花了足足十多分鐘去舉例子,逐一反駁這些村民的觀點。

  要是德州城產公司的下屬在場,估計會驚掉下巴,他在公司里可沒那麼好的耐心。

  看著那一雙雙失望的眼神,楊默無奈地笑了笑。

  北方農村,尤其是中原農村頗為擅長搗鼓小型機械,因此據他所知,打算用小機械衝擊德交會入場資格的村集體企業,遠遠不止眼前這一個。

  不過很可惜,由於當下距離全方面進入資訊時代還有一段較長的時間,農村地區的局限性在這一方面也表現的很明顯……這些村民都是根據本村以及附近幾個村子的實際情況去捕捉需求和構思創新的,但他們目光所及處的需求,放在其它地區卻未必具有共通性性和急迫性,因此搗鼓出來的小機器商業性不足,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但是沒辦法,這種事情只能在走入正軌後慢慢積累,急是急不來的。

  想到這,楊默沒好氣地看了一眼正在旁邊賊兮兮笑著的土狗同學……他可不相信這麼簡單的問題,這丫頭會看不出來。

  ……………………

  「糖畫機?」

  「能根據不同的模板快速澆製糖畫,還配上個小錄音機播放音樂用於增加娛樂性?」

  「好吧,大傢伙的想法很好,但是很可惜……這玩意只能PASS了!」


  「為什麼?」

  「同樣的問題,商業性不夠……不但商業性不夠,技術壁壘也根本沒有,隨隨便便來個人就能自己動手複製一個,懂了吧!」

  ………………

  「小型花生油壓榨機?」

  「嗯……」

  「這東西倒不是沒有應用場景,但是送過去初審就沒必要了,聯繫一下附近村子與默默百售有合作關係的油料供應單位,試著說服讓他們買上兩台也就夠了。」

  「為什麼?」

  「因為很簡單,據我所知,這段時間送去初審的小型花生油壓榨機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這麼多單位都能生產,而花生油這東西又主要是咱們齊魯地區的人吃,所以這種小型機械的銷售輻射範圍走不出縣鄉一級。」

  ………………

  「花生摘果機?」

  「適用於經挖掘後的花生進行秧果分離,提高花生收穫效率,而且柴電雙用?」

  「咦?這東西倒是有點意思。」

  看著眼前這台明顯是手工焊接和拼湊而成的粗糙玩意,楊默倒是來了點興趣。

  能秧果分離並不是最大的亮點,柴電雙用才是……最起碼,這很好地擊中了當下農村地區電力不足的痛點,極盡簡化的構造和那台小型通用柴油發動機又充分考慮到了使用生產和成本的問題。

  想到這,楊默點了點頭:「這東西還算不錯,雖然拿去送審的話,估計挺不到終審,就連覆審都有一半多的機率被刷下來……畢竟國外的花生都是以大農場種植模式為主,這東西的效能跟不上,而這次的德交會又是以拿國外訂單為主,適配性不夠。」

  看見眾人的眼神再度暗淡下去,楊默卻是笑了起來:「但是這東西如果好好做做外形設計的話,卻是可以直接聯繫大華公司,利用現有的商路渠道,推廣到國內其餘省份的部分農村地區,尤其是河南、河北、貴州這三省……畢竟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全國各地種植花生的地區雖然分散,但合起來也委實不少,哪怕是能吃下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那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項目了。」

  經歷了七八次的各種否定和打擊後,卻突然從這位天之驕子嘴裡收穫了肯定,一票子村民卻有些懷疑人生了起來……莫不是今天太陽太大,自己被曬暈了,耳朵出現了幻覺?

  悄悄向一旁始終一言不發的土狗同學投去眼神,發現這姑娘卻是笑眯眯地點了點頭,一群人這才欣喜若狂了起來。

  ………………

  「咦?」

  「這是什麼東西?」

  迅速略過三四樣一看就知道缺乏應用場景的小機器,楊默停留在了最後一台外形雖然普通,但內部構造卻有些古怪的東西上。

  一個村民趕緊解釋道:「這是我們村民小組自個琢磨出來的洗衣機……不用電也可惜洗衣服的那種。」

  楊默頓時詫異起來:「不用電?」

  村民撓了撓頭:「現在洗衣機不是挺時髦麼,可那玩意太貴了,再加上電費又貴,於是我們就合起來琢磨了一下,看能不能搗鼓出一台又便宜,又不耗電的玩意。」

  說著,蹲下身子,把手伸到鐵箱外面的兩個把手上,很輕易地就轉動起來:「前段時間呂經理不是帶著放映隊來俺們村放電影麼,俺幾個瞅著那手搖發電機挺有意思的,於是靈光一閃,便借鑑了過來。」

  「你看,只要稍稍使上點力氣,就能帶動箱子裡底部的轉軸,水就旋轉起來了,跟洗衣機的原理一抹一眼,洗的勁還更大……我們試過,普通的洗衣機在放入洗衣粉後,第一道要洗上十多分鐘才能把髒東西完全洗下來,但我們做的這東西只要搖的快一點的話,最多五分鐘就能把衣服上的髒玩意給洗下來,哪怕是最難洗的機油,多放點洗衣粉的話,五分鐘差不多也就夠了。」

  說著,從那個鐵箱子的背後取出一個漏斗形狀的玩意往頂端一角一插:「箱子下面有漏塞,也配的有軟管,到時候一拔就能把水放乾淨,然後把這漏斗往上面一放,有自來水的接自來水龍頭,沒自來水的直接拎著桶通過漏斗一倒,不到一分鐘,水就能灌滿,然後再搖個半分鐘,第二道清洗程序就算完成了。」

  簡單演示了一遍後,村民有些小心翼翼地看著楊默:「現在好多地方的河水都已經髒的沒法洗衣服,用老法子去錘洗衣服又費力氣,尤其是冬天洗那些厚衣服,簡直遭老罪了,可咱兜里又沒啥錢買電動洗衣機,所以就琢磨這麼一個偷懶的法子;」

  「俺們覺著吧,雖然這玩意用起來肯定沒電洗衣機方便,還需要用手去搖,但畢竟勝在便宜,所以……」

  話還沒說完,楊默便連連點頭:「這玩意有搞頭,稍微改進一下,過終審沒問題!」

  嘶!

  這玩意能過終審?

  那些洋人……能看上這玩意?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起來,這個據說是大學生的年輕人,該不會是跟我們開玩笑吧?

  楊默笑了起來:「大傢伙別不信……知道我們德州的節能冰櫃麼?」

  村民們紛紛點頭,這玩意經過一年多的推廣後,滿大街都是,甚至就連鄉鎮上,如今的小賣部里陳列的也全都是這玩意。

  價格實惠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是,這種據說是古代冰鑒原理+新型保溫材料的玩意在斷電十個小時後,依舊能保持裡面的冰棍不化……堪稱是省錢的一把好手。


  楊默見狀,又笑了起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德州的這種節能冰櫃不但在國內很暢銷,在國外也很受歡迎……尤其是印度地區。」

  「印度那邊雖然如今的整體經濟水平比咱稍微高一點,但卻也高的極其有限,而且那邊的情況跟咱們國家不一樣,那隻占人口10%的高種姓雖然個個都人模狗樣的,剩餘的十億人卻過的實在不怎的。」

  「而且印度那邊的電力供應一直是個大問題,偏偏那個地方又熱的很,所以這種不需要持續供電製冷,甚至是在一些情況下不需要電力也可以保溫的冰櫃,在那邊就異常受歡迎(不是YY,事實上印度後來非常盛行不需要電力的土冰箱)。」

  「同樣的,這種既便宜,又不需要電力的人工洗衣機,我個人認為,在印度那邊也很有市場。」

  「畢竟那邊很熱,就算再不講衛生,城市地區的人卻還是有換洗衣物的剛需的……事實上,在印度的很多城市,洗衣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

  「可問題是,絕大部分印度城市居民的收入並不高,甚至有大量貧民窟的存在,就算當地洗一件衣服再便宜,日積月累下來也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所以對於很多基層城市居民來講,如果能有一台價格合適,又不需要使用電力的便捷洗衣工具,是一件相對有吸引力的事情。」

  「所以,基於這種考慮,我個人認為,這種人工洗衣機,只要控制好成本,拿到一個德交會的參展席位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畢竟不是所有的外國人都是有錢的嘛!」

  這話卻不是胡說,雖然後世的國人對於印度的訂單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甚至一些商家一聽到採購方是印度就直翻白眼,但在當下,包括非洲和印度在內的一系列國家卻是華夏積極尋求合作的對象,所以這次的德交會上,來自非洲和印度的商家一定不會少。

  再說了,按照原本歷史線來看,華夏絕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經濟大幅情況好轉要在2008年以後,距離如今足有近二十年之久,在這之前,即便是人均收入水平在一路向上走,但洗衣機對於大部分農村家庭來說,依然是需要慎重購買的大件物品,只要推廣得力,至少在楊默看來,這種人工洗衣機在國內農村基層地區的市場前景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

  聽到楊默說的有理有據的,大傢伙頓時狂喜了起來,他們沒有想到,反倒是這麼一個最沒花什麼心思的東西竟然有可能拿到德交會的入場券。

  楊默見狀,又是笑了笑:「不過,這東西雖然是有潛力,但還是需要做點改進的,除了在便利性的小細節上需要優化之外,外觀更是必須要大改……畢竟人是視覺動物,就算你的原理和結構再簡單,也要看上去很先進很時尚,別人才願意掏這個錢嘛!」

  說著,楊默按照自己的想法,給他們提了一些改進意見。


  諸如搖柄要配上具有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軟膠把手啊;

  箱體底部要增加防滑設計和收納式移動滑輪啊;

  漏塞和軟管要做一體化掛收設計啊;

  那個漏斗除了要做一體化設計外,更是需要重新選擇材料和結構,做隱藏式抽拉設計啊;

  水箱的容量要根據夏冬兩季的衣服特性做重新計算,分出兩個不同型號之餘,尋求節水與效能之間的最優平衡線啊;

  分別針對印度、非洲、歐洲這三大可能存在的潛在市場,分別在不同細節風格的樣品上印製美術變型後的梵文、英文、拉丁文的鋼印,用於提升產品的逼格,同時勾引起客商的親切感啊;

  巴拉巴拉的。

  至於外觀的美化和相關的防鏽、噴漆設計,他更是直接建議向大華公司尋求幫助……大華公司下屬單位里有專業的工業外觀設計公司和商業包裝設計公司,在強村公司孵化計劃框架內,對於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商品,他們在設計費這一塊是有極大的優惠的。

  甚至產品理念的方向楊默都幫他們擬定好了,無非就是什麼環保、安全、新時尚啊這一類剛剛從歐美興起的一聽上去就很高大上的玩意……說不定口號喊得響點,再給樣品配上幾個看上去很有時尚感的殼子,還能在展會上忽悠到一些歐美的冤大頭。

  ……………………

  既然被土狗同學這種精力旺盛的丫頭抓壯丁,那顯然不是幫著一家村集體企業構思出來的一對小機器提點意見就能夠完事的。

  所以,在簡單吃了一頓有魚有豆腐的「大餐」後,楊默便被這丫頭拽著急匆匆地趕往下一個村子去了。

  於是乎,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裡,楊默竟然一口氣造訪了十一個之前聞所未聞的村子,甚至連大晚上的都還得趕夜路,委實把他累的不輕。

  最過份的是,這丫頭往往是連飯都不肯留下來吃一頓,辦完事拖著楊默就走,路上隨便買兩個饅頭在車上對付一下就算了事,被動新學了一門邊啃饅頭邊開車技能的楊默,肚子裡的油水被快速消耗之下,早上起來枕頭邊都是濕的。

  不過這一路走下來,倒還是真的讓他發現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但卻又很有可能在初審和覆審過程中被斃掉的小創意。

  比如說利用磁鐵磁性+融合了民間摺紙工藝+華夏妝盒結構的可攜式PU皮革磁吸化妝盒。

  上一輩子楊默做外貿的時候見過類似的玩意,後來轉行做VC後,類似的玩意依然在海外市場暢銷不衰,獨立網站上的單個售價普遍在五六十美元一個;因此只要在便攜性上多做點功夫,儘量將結構簡約化,再擴充一下款式,絕對是一條細水長流的進項。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比如說根據陳氏集團共享過來的信息搗鼓出來的卡通主題夜燈加濕器。

  雖然加濕器十八世紀就被發明出來了,並不算什麼新鮮玩意,但隨著氣候變暖,歐美地區在未來的二十年內,加濕器對於很多地區,尤其是德國南方地區和法國義大利等地區的家庭和辦公室人員來說,是一種近乎剛需的存在,因此只要在塑料材質、配色、降噪工藝、以及主題選擇上進一步進行調整,別去做成只有國人才見過的葫蘆娃和海爾兄弟,肯定有市場。

  況且雖然現在加濕器的核心部件超聲波換能器(振波片)還需主要依賴進口,但楊默依稀記得這種長盛不衰的東西後世在諸如速賣通之類的網站上竟然能賣到40美元左右,因此在充足的利潤保證下,只要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賽道做起來,卻絕對可以帶動德州本地超聲波換能器、甚至是濕膜加濕器核心部件蒸發介質的國產化替代進程。

  比如說借鑑電熱毯思路,將電熱毯和大衣結合在一起的電熱套衫。

  這東西看上去有些像瞎胡鬧,畢竟在當下的國人想像里,國外都很發達,家家戶戶都有壁爐暖氣,冬天根本用不到這種土法瞎拼在一起的玩意才對。

  但實際上歐美國家的電力公司基本都是私營,電費貴的要死,因此只要將款式設計的寬鬆可愛一點,增加攏腳捂腳的功能,材質換成更有質感的棉花和這兩年大火的毛絨布或者剪毛布,絕對能吸引一票子歐美年輕女性的青睞。

  當然,這種具有功能性的商品,安全性永遠是第一考慮因素,因此除了要在衣服的設計和材質上做改進之外,同樣也需要質量信得過的電熱線路企業參與進來,甚至未來還需要電池廠參與進來……逼近有源供暖只是權宜之計,輕量化電池便攜供暖才是未來。

  比如說借鑑電動刮鬍刀魔改而來的迷你型掛腰小風扇。

  這玩意純粹就是兩個村民惡搞出來的,最多也就是地里幹活的時候別在腰間降降暑,但以楊默的經驗來看,只要通過做工優化把馬達的噪音降下來,再把電池的配重降下來,絕對能收穫一票子追求個性的歐美年輕人的青睞。

  雖然說這種產品的銷量可能不會特別穩定,說不定新奇勁一過就賣不動了,但是按照這個思路可以衍生出來的產品卻有很多……而且電池本來就是德州擬定重點發展的產業,哪怕是出於產業發展考慮,這種原本只是惡搞出來的小玩意在優化以後,也有很大可能性拿到德交會的入場券。

  諸如此類的微創新產品,還有很多很多。

  一時之間,楊默都有些懷疑自己站的地方,是不是素來以保守和沉悶著稱的齊魯大地了。

  後世華夏能從世界工廠變為世界製造,並逐步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迅速飆升的國力和那些高精尖的設備固然功不可沒,但真正起到潛移默化作用的,卻是華夏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卻為數眾多的微創類C端輕工業品。


  事實上,在很大程度上來講,正是這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小創意和製造需求所產生的利益驅動,才反作用和推動了一些新技術的研發和疊代,堪稱是底層推動的典範。

  可以這麼說,雖然這幾天一路看來的各種微創類新品,就楊默的角度來說實在是談不上什麼太多科技含量,更多的只是一群老鄉基於祖宗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好東西,利用他們所能接觸到的日常技術和自己的想像融合而成罷了,

  但這種苗頭卻很讓他感到驚喜。

  創新是商業至關重要的一環,甚至是關乎生死的一環,哪怕是如今國內許多技術領域與國外存在著一定差距,哪怕是這些東西在製作工藝上距離精細二字還有著一定距離,但只要將這種氛圍保持下去,再加以適當的引導和輔助,那麼不出五年……

  想到這裡,楊默忍不住有些感慨。

  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無盡,教員這話誠不欺我啊!

  在當前這種國內外信息極為不通暢的年代,這些老鄉都能發揮群體的創造力,在無意間琢磨出那麼多實際上大有潛力的創意和想法,那麼等到信息逐步通順,眼界逐漸寬廣,在海外市場一步步打開局面後,誰TMD還敢說指望不上泥腿子公社!?

  趁著換擋的時候,楊默搓了搓已經冒出胡茬的下巴,側頭問道:「丫頭,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幾天我覺得有潛力的那些樣品,搞出來的村集體企業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

  土狗同學輕輕拍了他一下,示意他專心當司機,臉上卻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還需要你提醒?我早就看出了……最終能被你看上眼的商品,大部分都是那些與其它村集體企業有著相對緊密合作關係的村民小組搗鼓出來的。」

  楊默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你看出來了?」

  土狗同學切了一聲:「拜託,我們農村人只是窮,只是見識不夠,只是因為過往的原因沒怎麼讀過書,但這不代表我們真的笨……這些村民小組跟外部的企業聯繫緊密些,獲取的信息自然也多一些,再加上這些全都是些本身沒什麼優勢資源可言的村子,只能靠著自己的本事和其它企業的資源求生存,那麼思慮自然也會深一些,探索的市場切入點自然也會準確些。」

  「所以,大傢伙現在越來越覺得你當初說的那話是對的,只有在農村基層地區以有機互聯的形式構築出一個綜合生態,才能逐漸形成質變,咱老百姓才能真正迎來一個盼頭。」

  楊默翻了個白眼:「什麼叫你們農村人?整的好像我是個外人似的,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了的好不好!」

  呂瑩瑩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少來,自打你調入大華公司以後,這幾年你這傢伙真真切切給咱農村人幹過幾件實事?」

  「哼哼,眼瞅著馬上就是廳級的大領導了……俺們這些農村人可沒這個膽量認你這個老鄉。」

  楊默徹底無語:「大姐,有話能不能好好說……我都乖乖認命被你拉過來當壯丁了,還有啥事不好意思開口的……算我怕你了,到底有啥事尋我幫忙,直接說不就成了,只要不是逼我去賣身,我全都應下了成不成!」

  兩人二十年的交情,加上上輩子就是一甲子還多的交情,跟呂瑩瑩了解楊默一樣,這丫頭撅起屁股楊默就知道她要拉什麼屎。

  土狗同學見到楊默這幅乖乖認慫的表情,頓時咧嘴樂了起來:「這可是你說的啊,我可沒逼你!」

  楊默有氣無力地哼哼了兩聲:「是啦是啦,是我自願的,沒人逼我。」

  土狗同學頓時來了精神,然後乾脆利落地一伸手:「沒錢了,找你你這大領導幫襯著一點。」

  楊默沒好氣地看了她一眼:「錢包在后座的解放包里,要多少自己拿。」

  這丫頭明明收入不少,卻整天過的窮嗖嗖的,也不知道那些錢花哪兒去了,所以楊默對這貨時不時的打秋風也早就習慣了。

  呂瑩瑩聞言,卻是眼睛一瞪:「少瞧不起人了,誰稀罕你兜里那三瓜倆棗?」

  楊默有些牙疼地咂咂嘴:「我發現你丫頭現在的胃口是越來越大了啊……說吧,要多少,我帶著存摺,一會兒找個銀行取。」

  呂瑩瑩笑嘻嘻地看著他:「最少兩千萬!」

  楊默一個手上不穩,車子差點歪到溝里去:「啥!?兩千萬!?」

  看著他轉過來瞪大的眼睛,呂瑩瑩撇撇嘴,旋即露出一個可憐兮兮的表情:「可是你當初讓何科長幫我擠出來的那兩個多億我用完了嘛,眼瞅著德交會年底就要舉辦了,需要幫襯的企業和村子那麼多,花錢的地方更是多不勝數……你就再幫我們搞個兩千萬過來嘛!」

  楊默一陣頭皮發麻:「大姐,你搞清楚,這是兩千萬,不是兩千塊誒,我現在上哪兒給你搞去!?」

  「還有……我讓老何給你擠出來的那兩個多億,這才多久,你就花完了!?」

  前文說過,前年年底的時候,在德州城產公司成立之前,一心想要討好楊默爭取總助之位的卓瑪麗在獲得自家老大的默許後,夥同默默百投的何永義一起,通過種種手段騰挪出來了兩個多億分散在默默百售的各個子項目帳戶上,

  雖然表面上的目的是讓默默百售能夠在大華與德州城產公司合體後繼續不受制約地按計劃發展,但實際上,這一大筆實際上能被呂瑩瑩自由支配的錢也是為了讓她放手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天見可憐,這可是足足34個億啊,放在九十年代初絕對稱得上是一筆天文數字!


  呂瑩瑩一臉的委屈:「誰知道這錢這麼不經花啊,這又是增資擴股,又是幫扶孵化的,這不,才一年半多一點,我們的錢就全用光了!」

  楊默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大姐,就算你現在名下掛著幾十家企業,就算這些企業發展起來了需要增資擴股,但就你拿點股份,怎麼著也用不著投那麼多錢進去啊!」

  「還有默默百售的白牌計劃,我知道你私底下幫扶了不少項目,又是借錢又是幫忙買設備的,可據我所知,你幫扶的那些項目基本上全都是些小微型項目,一百個加起來也花不了三千萬啊……你倒是好好給我說說,老何和卓姐幫你抽調出來那兩個多億是怎麼花出去的!」

  呂瑩瑩有些怯怯地笑了笑:「那個,我說只說了幫扶,可沒說幫扶的只是那些村裡的小企業……我和老嚴、老孫他們在開展工作中發現,真要讓大傢伙發展起來,光靠著單純地砸點錢進那些村集體企業里可遠遠不夠。」

  說著,縮著脖子望了楊默一眼:「你之前不一直說打算在農村地區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麼……所以,所以,所以當初眼瞅著手裡還算比較富裕,我們就順便幫襯了點其它方面的東西……那兩個多億雖然多,但德州蘭陵那麼大一塊地方,這麼點錢哪夠?」

  完整的生態?

  幫襯了點其它方面的東西?

  楊默心裡湧起一股不妙的預感,將車一停,狐疑地扭過頭來看著這丫頭:「死狗丫頭,你說的其它東西……是個什麼鬼?」

  見到楊默兇巴巴地盯著自己,呂瑩瑩做賊心虛地將身子往座位背後縮了縮,然後伸出一小截指頭往前面戳了戳:「那個,前面不遠處就是花崗村了,要不……帶你去轉轉?」

  「你過去轉一轉,就知道了。」

  素來勇猛無匹的呂瑩瑩同學,此刻卻像一個犯了錯的小媳婦,語氣神情之間全是小心翼翼……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