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應對

  第571章 應對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com

  眾人聽了這聲喝,不禁面面相覷,止住腳步,都看向王觀察。

  王觀察見一眾公人死傷狼藉,人人面帶懼色,對左右道:「盧俊義兇狠頑抗,又有許多幫手,我等不是對手。你等幾人,速回府衙,請知府相公出兵,拿下這個兇徒。我帶人遠遠綴著,沿途留下記號,不使他走脫。」

  左右幾個公人聽了,拔腿就往回跑去。

  王觀察領著七八十人,一路跟隨,倒好似好像護送一般。

  盧俊義也不去管他,只叫莊丁打起火把上路,並不停歇。

  卻說那幾個做公的,騎上頭口,一路不歇,回到大名府。叫守城的軍士用籃子吊入城裡,不敢耽誤,敲響知府黃振聲家大門,把盧俊義頑抗,殺死許多做公的。王觀察叫幾人前來搬取救兵,添油加醋的說了。

  黃振聲聽了大怒罵道:「都是些沒用的,一個富貴員外,竟叫你等束手無策。」說罷,黃振聲點起府中執役的虞侯,去軍營調兵。

  軍營里,巡守的士卒見黃振聲前來,不敢阻攔,去營中傳信,把一眾值守的將官喚起。

  大帳里,黃振聲見了都監李成,李成聽了黃振聲來意,推脫道:「相公,這兵馬調動,總要中書相公、統制相公發話才好。」

  黃振聲道:「事態緊急,顧不得許多。中書相公安歇,誰敢攪擾,調令天明補上就是。」

  「這···」李成遲疑道:「知會兵馬統制張統制也好。再者,這大營里,本將也不能輕離。」

  黃振聲聽了,叫身後的虞侯持了自己的貼子,去請兵馬統制張奎。

  不一時,張奎入帳,見禮後,就道:「何事如此著急?」

  黃振聲把事情說了,張奎道:「我聽李成、聞達二位都監說起過,這個盧俊義雖只是個富家翁,武藝十分高強,知府相公指望那些做公的,必然不成。」

  說著,對李成道:「李都監,這事還是要你走一遭。」

  李成聽了,對二人道:「我與盧俊義是戰場廝殺的情分,卻要避嫌。今日統制相公當面,何不親自走一遭?」

  黃振聲聽了,點頭道:「不錯,還是統制最好。」

  張奎道:「我倒不是懼怕這個盧俊義,武藝再高,百十架神臂弩齊射,也擋不住。黑夜裡追兇,軍士必然多有怨言,只怕不肯盡心。」

  「這個不怕,若是能緝捕盧俊義歸案,罰沒的財貨,不知多少。漏下來一星半點,也足夠叫一眾軍士心滿意足。」黃振聲道。

  張奎聽了,眼珠一轉,對黃振聲道:「既是如此,我就走一遭。」


  說罷,使人召集了一千馬軍,出城而去。

  黃振聲見了,也告辭離去。

  李成見二人離去,嘴裡冷笑一聲。

  卻說這個張奎,心裡自然也有算計。大名府知名的一個盧員外,家業不知有多少,白日裡就聽說了,盧俊義押著三百餘車財貨,更有許多莊丁,都挑著擔子。借著這事,城裡的田宅沒自己的份,外頭的這些財貨,誰說的准有多少。

  一路緊追,到底還是在盧俊義出河北路前追了上來。

  此時已是辰牌時分,一夜不歇的趕路,眾人早就人困馬乏。聽到後頭馬軍殺將過來,各個膽寒。眾人三代都在盧府做事,這才強忍著懼意,不敢亂跑。

  盧俊義也是面帶憂色,叫眾人埋頭向前,盧俊義帶兩百莊丁,於路列成方陣。

  張奎趕到,大喝道:「盧俊義,你也聽得老爺姓名,安敢頑抗,還不束手就縛?直待馬踏為泥,悔之何及!」

  盧俊義見張奎駐馬不前,喝道:「張統制,我有中書相公手令,安敢攔我?」

  「放屁,現你家裡殺死官家李固,渾家賈氏兩人,你需抵賴不得。隨我回城認罪,今日還能饒你性命。」

  盧俊義見不能善了,怒道:「你個厚顏無恥之人,靠著給太師做狗,做的高位。敢與我比試嗎?若是能贏我手中長槍,我這許多財貨,就都與了你。」

  張奎惱怒,喝問道:「誰與我拿下這廝。」

  左右兩個團練,胡思翰、段誠聽了,打馬跑出陣前,直逼盧俊義。

  盧俊義也不搭話,驅動霹靂閃電白龍駒,舞槍拍馬,直取二將。

  盧俊義含憤,手起一槍,先將胡思翰戳於馬下。這段誠見了,大吃一驚,急待要走,盧俊義趕上,復起一槍,也戮於馬下。

  盧俊義馬不停歇,直衝過對陣來。

  張奎驚愕,大叫一聲「殺!」

  大名府軍士聞聲,各驅戰馬,往盧俊義衝來。

  盧俊義全然不懼,撞殺入去,只殺得這隊軍士四散奔走。張奎不敢上前,只大呼大叫,驅麾下兵馬上前圍殺。

  正斗間,只聽張奎大叫一聲,墜落馬下。護衛的軍士見了,驚叫起來。

  圍殺盧俊義的軍士聽了,四散開來。

  環顧四周,只見官道上,一彪馬軍,在兩個好漢統領下,直撞過來。

  眾人發聲喊,四散就走。

  這隊馬軍趕殺一陣,略一收拾,就收兵而回。

  卻是燕青,請動寇州兵馬都監【鐵槍將】韋揚隱陳兵邊境,苦等盧俊義不至,燕青焦躁,請韋揚隱出兵接應。


  因趙禎這裡,與旁處不同,兵馬都監有權調動本部,只需後頭上書言明去向。以此,韋揚隱把營中五百馬軍,盡皆讓團練使【赤鐵刀】真大義統領,與燕青沿著官路來迎。

  正碰上盧俊義一人撞入軍中廝殺,燕青手起一弩,遠遠的將張奎射落馬下。趕殺一番,把這隊軍士殺散。

  路旁剪拂了,盧俊義對真大義道:「不是將軍來救,險些死在此處。」

  真大義哈哈笑道:「本將遠遠的見了,員外真不愧河北三絕,以員外本事,便是沒我等來接應,也必然無憂。小乙兄弟的射術,今日也見識了,端的厲害。相公麾下,只有射聲營兩個管軍提轄,【射虎力士】雷炯、【射熊力士】計稷能相較。」

  「此地不宜多留,且再趕一程,進入寇州,便不須擔憂了。」

  盧俊義聽了,都叫上馬。一眾莊丁見殺散追兵,咬牙起身,又趕了一程。

  進入寇州,早有韋揚隱接著,豐田鄉的宿大戶也帶人支起營帳,燒了熱水,煮了熱粥相候,盧俊義一行人到後,連忙送上粥湯。一眾莊丁早癱倒在地。

  歇息一個時辰,韋揚隱使人幫扶著一眾莊丁,趕著車馬擔子,去往臨近的堂邑鄉歇息。

  到了堂邑鄉,鄉長喬輝早就叫人在鎮子外搭起了帳篷,把一眾莊丁都安置了。

  盧俊義見了,連連稱謝道:「多謝二位將軍操持。」

  韋揚隱道:「員外放心,這寇州除了州城,其餘地方都是大官人管轄。歇息兩日,我等就送員外去梁山縣。」

  正說著,一騎快馬近前來,見了韋揚隱,高喊道:「相公鴿信。」

  韋揚隱連忙取來,看了蠟封,打開鴿信。看罷,韋揚隱對盧俊義道:「相公叫我等好生款待員外,等員外隨從都歇好了,再去梁山不遲。」

  盧俊義聽了,開口道:「今日託庇相公,如何敢托大。我與小乙兩個不帶隨從,先走一步,前往梁山拜見相公。一應行李,隨從,都委將軍看顧。歇好了,煩請將軍護持一二。」

  韋揚隱聽了,點頭道:「如此也好,員外交代一番,我使一隊軍士為員外引路。」

  當下,盧俊義喚來三十餘個同來的管事,交代一番,並不歇息,帶著燕青,隨軍士前往梁山縣。

  再說大名府里,這股被真大義殺散的軍士,屁滾尿流的四散而去。等真大義收兵,有膽大的都頭折身收拾了都監張奎屍身,一路跑回大名府。

  最⊥新⊥小⊥說⊥在⊥⊥⊥首⊥發!

  梁中書連忙召集黃振聲並兩個兵馬都監聞達、李成,黃振聲怒道:「中書相公,這個盧俊義殺官造反了。請相公調動大軍,圍捕這廝。」


  梁中書聽了,說道:「黃知府,你不聽回來的幾個都頭說嗎,有人打著梁山的旗號相救。」

  「中書相公,就是梁山也不能如此霸道,跑到河北路耀武揚威。」黃振聲道。

  梁中書直搖頭:「若是旁人,誰敢如此囂張跋扈。這個梁山確是聽調不聽宣的,朝廷都要安撫,何況我等。若是惹惱了這夥人,起兵來打,只怕朝廷還要責罰我等。」

  「可這個盧俊義不光殺了李固、賈氏,兵馬統制張奎也因他而死,我等如何交代?」黃振聲急道。

  「黃知府,大名府的命案也不差這一個不破。再者,本來就要盧俊義頂罪,如今他殺死張奎,不正做實了。」

  「跑去梁山也不怕,正可以把殺死金國使者的事都推給梁山。」

  黃振聲聽了,也笑道:「只可惜了那三百車財帛。」

  梁中書也笑道:「不還剩下許多田宅嗎?」

  李成道:「相公,我聽聞這個梁山趙澤,是個好色如命,睚眥必報的人。這盧俊義投了梁山,若是將田宅都投獻趙澤,這人總不會使人來索要吧?」

  聞達也道:「說的是,如今田虎、王慶、方臘作亂,朝廷顧不得京東路,聽說連童樞密使都將女兒嫁與他。若是他鬧起來,我等如何自處?」

  梁中書聽了,遲疑道:「這個且不必管。幾處宅子、鋪子都封存了,田地本有佃戶租種,我等照常催收田租就是。若是他來討要,總不過是要發賣,到時候任憑他處置便是。我等總能落些租子在手裡。」

  「如今他殺死張奎,正好叫天使看了,也叫朝廷知曉,非是我等不辦事,卻是這個盧俊義兇殘。」

  商量一番,黃振聲、李成、聞達三人各自散去。

  梁中書寫下書信,使心腹人送去蔡太師府里。將盧俊義之事,稟告上去,免得蔡太師不好應對。

  三日後,梁中書等人將天使送走。

  誰也不曾想到,隊伍里竟有個金國使者,若不是有張奎屍首在,眾人推出白身的盧俊義,只怕還應付不過去。

  汴京城裡,天使將凌州一事上告天子,金使朝堂上吵嚷,只叫天子懲治梁山,捉拿盧俊義、燕青償命。

  天子無奈,對蔡京道:「太師,這事還要你處置,務必讓金使滿意。」

  畢竟,當初征剿凌州,天子是點過頭的。只可恨領兵之人無能,留下首尾。

  蔡京道:「微臣領命。」

  「再有,兵馬都監聞達、李成二人,監管兵馬不利,受盧俊義蠱惑,誤將金人做盜賊殺害,降為團練使。三衙另擇勇將,前去大名府任職。」


  散朝後,天子召見蔡太師等重臣,天子當先開口道:「金人猖獗,不可深信。如今遼人不敵金人,只可恨盜賊四起,不能背上攻取幽燕之地。」

  蔡京聽了,稟道:「聖上,如今童樞密使伐田虎眼見功成,王慶、方臘之勢也都遏制住。這北伐之日不遠。」

  「金使雖猖獗,卻也能看出,無意與我大宋交惡。如今將梁山推出來,金使自然有交代。當初這個曾頭市兵馬也曾去剿青州賊。必然知曉梁山所為,不干朝廷事。」

  天子聞言道:「只可恨叛賊辜負朝廷。」

  宿太尉道:「聖上,我聽聞大名府出兵兩萬,竟不能全殲五千金軍,可見,這金國軍士驍勇。今後為鄰,只怕也是惡鄰,不可不防。」

  高俅聽了道:「宿太尉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那曾頭市占據地利,又儘是馬軍精銳,能連殺統兵的五員金將,正是大名府禁軍功勞。」

  「不是說都是盧俊義、燕青所殺嗎?」

  「都是為了應對金使,一個富家員外,捐獻錢糧如君,能有多大本事。」高俅道。

  一番話,哄的天子由憂轉喜。

  拜別天子,蔡京卻去都亭驛見金國使者。

  安撫了金國使者,又告知金人,若是有本事,盡可以報復,大宋絕不追究。

  聽了這話,金使既鄙夷宋國無能,又覺得此事將來或許能用的上。看在蔡京送來的綾羅綢緞份上,假裝為難的接受了。

  送走金使,蔡京自去宮中回復天子。

  徽宗天子聽了,問道:「太師特意提點,可是要叫金國與趙澤交惡?」

  蔡京道:「聖上,這京東路那裡,也多去北地買馬。微臣不過是先打個埋伏,以待將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