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王建業在第一次團隊會議上明確了目標:「我們要打造一系列既有文化內涵又實用的文創產品,目標是吸引更多年輕顧客,同時提升品牌價值。」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林小雨舉手提問:「王總,您能具體說說目標顧客群體嗎?」
「25到35歲的都市白領,」王建業早有準備,「他們追求品質生活,喜歡分享獨特體驗,願意為有故事的產品買單。」
趙婷推了推眼鏡:「那麼價格定位呢?親民路線還是高端路線?」
「中高端。」王建業毫不猶豫,「要讓人感覺物有所值,但又不至於望而卻步。」
會議結束後,蘇明遠留下來與王建業單獨交談。
「老王,」私下裡蘇明遠換回了大學時的稱呼,「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我們的產品大賣特賣。」他笑了笑,但笑容中帶著憂慮,「但醒來後我開始擔心,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王建業走到窗前,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用餐區。「知道嗎,我開第一家店時,把所有積蓄都投了進去,連房租都交不起。」他轉過身,目光堅定,「但如果不冒險,就永遠不知道能走多遠。」
蘇明遠點點頭,眼中的猶豫漸漸被決心取代。「好,那我們就放手一搏!」
接下來的日子裡,設計團隊沉浸在創作中。王建業每天都會抽時間上樓看看進展,有時帶些點心,有時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觀察。
一天下午,他剛走進工作室,就聽見激烈的爭論聲。
「這個配色太老氣了!」林小雨指著電腦屏幕說,「年輕人喜歡明亮活潑的色調。」
趙婷堅持己見:「但我們的主題是傳統美食,需要一些沉穩的元素。」
蘇明遠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看到王建業進來,如見救星般喊道:「老王,快來評評理!」
王建業走近一看,原來是圍裙的設計方案產生了分歧。他沉思片刻,突然靈光一閃:「為什麼不兩者兼顧呢?主體用沉穩的深藍色,代表傳統與專業;點綴一些明亮的橙紅色,象徵活力與創新。」
三人面面相覷,隨後幾乎同時點頭。林小雨興奮地拍手:「完美!就像我們的飯店一樣,既有傳統底蘊,又不斷追求創新。」
就這樣,在不斷的討論、爭執與妥協中,第一批樣品逐漸成形——印有地鍋雞製作過程插圖的骨瓷餐盤、融入徐州特色小吃元素的亞麻圍裙、以王氏飯店招牌菜為靈感的系列文化衫
一個月後的周五晚上,王建業召集全體員工在大堂開會。當蘇明遠團隊展示最終確定的五款樣品時,現場響起一片驚嘆聲。
「這也太精緻了吧!」年輕的服務員小李忍不住伸手撫摸那款亞麻圍裙,「我都想買一件回家用。」
就連一向保守的李師傅也點頭認可:「這個餐盤的設計確實把地鍋雞的精髓表現出來了。」
王建業環視眾人,宣布道:「從下周開始,我們將在飯店入口處設置展示區,試銷這些產品。同時,飯店將進行局部改造,融入這些設計元素。」
他停頓了一下,聲音變得更加堅定:「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產品開發,而是王氏飯店品牌升級的重要一步。我們要從單純的餐飲企業,轉型為融合美食與文化的多元化品牌。」
員工們面面相覷,有人興奮,有人疑惑,但大多數人的眼中都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會議結束後,王建業獨自留在空蕩蕩的大堂。月光透過玻璃窗灑落進來,在地板上投下班駁的影子。他撫摸著那款樣品餐盤,心中既充滿希望,又隱隱擔憂。
「能成功嗎?」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投入已經不小,如果市場反應不佳
「還沒走?」蘇明遠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走到王建業身邊,遞過一杯熱茶,「擔心明天?」
王建業接過茶杯,苦笑道:「有點。畢竟是個全新的嘗試。」
「我倒是很有信心。」蘇明遠望著窗外的月光,「你知道為什麼我的店叫'味覺記憶'嗎?因為味道是最持久的記憶。而我們將這種記憶具象化了,沒理由不受歡迎。」
王建業轉頭看著這位老同學,突然感到一陣安心。是啊,美食與文化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他們只是找到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而已。
「明天見分曉。」王建業舉起茶杯,與蘇明遠輕輕相碰。
……
秋日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辦公室,王建業站在窗前,手指輕輕敲擊著窗框。
窗外,徐州最繁華的商業街車水馬龍,王氏飯店的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王總,這是上個月的財務報表。」
財務主管劉明推門而入,將一份文件放在紅木辦公桌上,「營業額同比增長35%,淨利潤增長40%。」
王建業轉過身,拿起報表仔細翻閱,眉頭漸漸舒展。
他走到辦公桌前坐下,手指在桌面上有節奏地敲擊著:「看來是時候實施擴張計劃了。」
劉明眼睛一亮:「您是說開分店?」
「不止是分店。」
王建業站起身,走到牆上的JS省地圖前,手指點向淮安、宿遷等周邊城市,「我們要走出徐州,打造區域性連鎖品牌。」
劉明有些擔憂:「但外地市場情況複雜,當地餐飲勢力」
「所以需要周密的計劃。」
王建業打斷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通知各部門主管,明天上午九點開會。」
第二天一早,會議室里坐滿了人。
王建業站在投影幕布前,雷射筆的光點在HA市地圖上移動。
「淮安作為我們擴張的第一站,地理位置優越,消費水平與徐州相當。」
他的聲音沉穩有力,「但據初步調查,當地餐飲市場被'淮揚樓'集團壟斷,占70%以上的中高端市場份額。」
市場部主管陳宇推了推眼鏡:「淮揚樓背後是當地商會會長周福海,據說手段狠辣,曾擠垮過不少外來餐飲品牌。」
廚師長李師傅冷哼一聲:「怕什麼?咱們的菜品過硬,服務一流,還怕競爭不過?」
王建業微微一笑:「李師傅說得對,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他環視眾人,「我決定親自帶隊前往淮安,進行為期兩周的市場調研。」
會議結束後,王建業叫住了李師傅和陳宇:「你們倆準備一下,後天跟我一起去淮安。
另外,帶上小張,年輕人想法多。」
李師傅皺眉:「帶那毛頭小子?他懂什麼?」
「正因為年輕,才更了解年輕人的口味。」
王建業拍拍老搭檔的肩膀,「這次我們要做充分準備。」
兩天後,一輛黑色商務車駛入HA市中心。
王建業望著窗外陌生的街景,心中既興奮又忐忑。
這是他第一次將事業版圖擴展到徐州以外。
「王總,我們到了。」
陳宇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車子停在一家四星級酒店門前,門童快步上前拉開車門。
辦理入住時,前台小姐微笑著問:「幾位是來旅遊的嗎?」
王建業正要回答,李師傅搶先道:「我們是來開飯館的!」
前台小姐的笑容僵了一下,欲言又止。
王建業敏銳地注意到這個細節,心中升起一絲疑慮。
安頓好後,團隊在酒店餐廳集合。
王建業注意到餐廳裝修豪華卻客人寥寥,菜單上的價格高得離譜。
「這價格,在徐州能嚇跑一半顧客。」
小張小聲嘀咕。
王建業若有所思:「看來淮安的餐飲市場確實有問題。」
就在這時,一個西裝筆挺的中年男子走過來,笑容可掬:「幾位面生啊,是外地來的?」
陳宇剛要開口,王建業搶先道:「我們是來考察投資的,還沒確定方向。」
男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我是淮安餐飲協會的趙秘書長。
如果需要了解本地餐飲市場,我很樂意幫忙。」
王建業與他交換了名片,心中警鈴大作。
等人走後,他壓低聲音:「從現在起,不要透露我們的真實目的。」
第二天清晨,王建業帶著團隊來到淮安最著名的早茶街。
霧氣朦朧中,各家茶樓門前已經排起長隊。
「這家'富春茶社'人氣最旺,我們排這家。」
王建業指著隊伍最長的一家。
排隊時,他們與前面的本地老人攀談起來。
「老伯,這家有什麼特色?」王建業笑著問。
老人熱情介紹:「蟹黃湯包一絕!皮薄餡多,湯汁鮮美。」
說著壓低聲音,「比對面'淮揚樓'的強多了,可惜啊」
「可惜什麼?」李師傅忍不住問。
老人搖搖頭不再多說。
王建業與陳宇交換了一個眼神。
入座後,服務員端上精緻的點心。
王建業夾起一個蟹黃湯包,輕輕咬破皮,滾燙的湯汁湧入口中,鮮香四溢。
「確實美味。」
他讚嘆道,轉頭問服務員,「你們家的螃蟹是從哪裡進的貨?」
服務員臉色一變,支吾道:「這個我不清楚。」
李師傅皺眉:「奇怪,連食材來源都不知道?」
早茶後,團隊分頭行動。
王建業和李師傅來到淮安最大的農貿市場。
市場裡人頭攢動,吆喝聲此起彼伏。
「洪澤湖大閘蟹,今早剛撈的!」一個皮膚黝黑的漁夫高聲叫賣。
王建下身查看那些青背白肚的螃蟹:「怎麼賣?」
「六十元一斤,老闆要多少?」漁夫麻利地拿起一隻展示,「您看這膘,多肥!」
正當王建業準備詢價時,一個彪形大漢走過來,一把推開漁夫:「老劉,今天的貨我們'淮揚樓'全包了!」
漁夫面露難色:「張經理,這這位老闆先來的」
大漢瞪了王建業一眼:「外地人?勸你別在這買水產,淮安的水產都被我們'淮揚樓'包了。」
王建業站起身,平靜地問:「這是為何?」
大漢冷笑:「規矩就是規矩!」說完強行拉走了所有螃蟹。
李師傅氣得臉色發青:「太霸道了!」
王建業按住他的肩膀:「別急,我們再看看。」
轉了一圈後,他們發現幾乎所有優質水產都被「淮揚樓」壟斷,剩下的要麼品質差,要麼價格虛高。
傍晚,團隊在酒店集合匯報情況。
陳宇推了推眼鏡:「'淮揚樓'控制了淮安80%的高端食材供應,特別是水產和河鮮。」
小張補充道:「我還發現,他們用低價策略打壓競爭對手。
同樣的菜品,價格比市場價低30%,明顯虧本經營。」
李師傅拍這不公平競爭!」
王建業沉思片刻:「看來周福海是想用這兩招擠走所有競爭者。」
他抬起頭,眼中閃過決斷,「但我們不會退縮。」
第二天,王建業獨自前往淮安郊區。
根據線索,他找到了一家小型水產養殖場。
場主是個五十多歲的樸實漢子,姓馬。
「馬老闆,聽說你家的螃蟹不錯?」王建業開門見山。
馬老闆警惕地看著他:「你是?」
「徐州王氏飯店的王建業,想在淮安開分店。」
馬老闆臉色一變:「你快走吧,我不能賣給你。」
「為什麼?我可以出高價。」
馬老闆壓低聲音:「不是錢的問題。
上周'淮揚樓'的人來警告過,誰敢供應外來餐館,就別想在淮安混了。」
王建業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如果我保證你的安全呢?」
馬老闆苦笑:「年輕人,你不知道周福海的勢力。
不聽勸,結果養殖場被人投毒,血本無歸啊!」
離開養殖場,王建業心情沉重。
他坐在車裡,望著窗外的田野,思緒萬千。
難道就這樣放棄HA市場?
突然,手機鈴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是陳宇打來的:「王總,我們發現一家可能願意合作的小型供應商!」
王建業精神一振:「我馬上回來!」
回到酒店,陳宇興奮地匯報:「城南有家'洪澤鮮'水產店,老闆姓周,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不受'淮揚樓'控制。」
當天下午,他們見到了這位年輕的周老闆。
小伙子戴著眼鏡,文質彬彬,卻有著不服輸的勁頭。
「'淮揚樓'確實來找過我,」周老闆坦言,「但我不怕。
我父親是洪澤湖的老漁民,貨源我有保障。」
王建業與他詳談後,當場簽訂了供貨協議。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