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一個月後,徐州中級人民衙門正式受理了這起商業誹謗和不正當競爭案。開庭當天,衙門旁聽席座無虛席,不少餐飲業同行和媒體記者都趕來關注這場「餐飲大戰」。

  王建業坐在原告席上,神情肅穆。他身旁是林志遠和趙海川,兩人都穿著最好的衣服,緊張地等待著庭審開始。對面被告席上,孫福一臉不屑,身後是高價聘請的知名律師團隊。

  當領導宣布開庭時,整個衙門瞬間安靜下來。王建業的律師首先陳述案情,並出示了一系列證據。隨著一張張照片、一段段錄音在衙門上展示,旁聽席上不時發出驚嘆聲。

  輪到孫福的律師辯護時,這位經驗豐富的大律師使出了混身解數。

  「這些所謂的證據來源不明,真實性存疑」

  「我的當事人與這些衛生檢查員只是正常社交」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網絡上的差評是消費者自發的行為,與我的當事人無關」

  但面對鐵證如山,這些辯解顯得蒼白無力。

  當林志遠和趙海川先後出庭作證,講述自己的遭遇時,連領導都不時皺眉。

  最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在最後一位證人——食韻樓前財務主管出庭作證。

  這位中年女性顫抖著聲音,詳細描述了孫福如何指使她做假帳,支付給衛生檢查員和水軍公司的款項如何被偽裝成「GG費」和「諮詢費」。

  「你在撒謊!」孫福突然從被告席上站起來,臉色鐵青,「我從來沒有」

  「被告請控制情緒!」領導嚴厲地敲響法槌。

  當所有證據和證詞呈現完畢後,領導宣布休庭合議。王建業和兩位同伴坐在衙門外的長椅上,緊張地等待著最終判決。

  「你覺得我們會贏嗎?」林志遠小聲問道,手指不停地敲打著膝蓋。

  王建業深吸一口氣:「證據確鑿,應該沒問題。」

  趙海川冷哼一聲:「這世道,有錢能使鬼推磨。孫福請了那麼貴的律師」

  一個小時後,領導重新開庭,宣布判決結果:孫福因商業誹謗和不正當競爭罪名成立,需賠償王氏飯店80萬元,「江南小館」50萬元,「川味居」20萬元,並在市級媒體上公開道歉。

  衙門內一片譁然。王建業長舒一口氣,與兩位同伴緊緊握手。對面的孫福面如死灰,在律師的攙扶下才勉強站穩。

  走出衙門時,陽光正好。王建業抬頭望著湛藍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但更重要的是,它為徐州餐飲行業樹立了一個標杆——惡性競爭終將受到法律制裁。


  「王老闆,恭喜啊!」一位記者擠上前來,「這次勝訴對餐飲行業意味著什麼?」

  王建業面對鏡頭,神情莊重:「這意味著餐飲行業的競爭將更加規範、透明。我們歡迎良性競爭,但絕不容忍惡意詆毀和不正當手段。」

  當晚,徐州餐飲行業協會會長鄭國棟親自致電王建業,表示將以此為契機,開展全行業整頓,規範市場秩序,並邀請王建業擔任行業規範委員會副主任。

  一個月後,在行業協會的年會上,王建業被授予「誠信經營典範」稱號。王氏飯店的生意蒸蒸日上,而食韻樓則在輿論壓力下門可羅雀,最終關門大吉。

  又是一個秋日,王建業站在王氏飯店新裝修的大堂里,望著牆上新增的榮譽證書和媒體報導,心中充滿感慨。這場漫長的鬥爭終於畫上了句號,但他知道,餐飲江湖的風雲永遠不會停歇。

  「王總,新店的選址已經確定了。」助理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您要去看一下嗎?」

  王建業點點頭,邁步向外走去。

  ……

  秋日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王氏飯店的辦公室,王建業站在窗前,望著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自從上次與孫福的官司勝訴後,王氏飯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但他心裡清楚,餐飲行業的競爭永遠不會停歇。

  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

  「王總,這是上個月的財務報表。」

  財務主管劉明推門而入,將一份文件放在桌上,「營業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但增速開始放緩。」

  王建業接過報表,眉頭微蹙。他翻看著那些數字,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增速放緩看來我們需要新的增長點了。」

  劉明猶豫了一下,說道:「現在年輕人喜歡打卡網紅店,我們是不是也該考慮做些改變?」

  「網紅店?」王建業搖搖頭,「那種曇花一現的東西不是我們的追求。」但他心裡明白,劉明的話不無道理。傳統餐飲模式確實需要創新了。

  下午,王建業獨自驅車前往城東的文創園。這是他最近養成的習慣,每周抽時間去新興的商業區轉轉,尋找靈感。文創園裡聚集了許多年輕創業者,充滿活力與創意。

  漫步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王建業被一家名為「味覺記憶」的小店吸引。櫥窗里陳列著各種與美食相關的文創產品——印有地方特色小吃的明信片、做成包子形狀的冰箱貼、繪有傳統菜譜的圍裙

  「這位先生,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嗎?」一個溫和的男聲從身後傳來。

  王建業轉身,看到一位戴著黑框眼鏡、約莫四十出頭的男子。他穿著簡約的深藍色襯衫,手腕上戴著一串木質手鍊,整個人散發著藝術家的氣質。


  「這些設計很有特色。」王建業點頭道,「將美食與文化創意結合,是個不錯的點子。」

  眼鏡男子笑了:「謝謝。我是這家店的設計師蘇明遠。」他伸出手,「您看起來對餐飲很了解?」

  「王建業,王氏飯店的負責人。」王建業與他握手,突然覺得對方有些眼熟,「等等我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

  蘇明遠推了推眼鏡,仔細打量著王建業,突然眼睛一亮:「徐州大學2001屆?你是經濟系的王建業?」

  「你是藝術系的蘇明遠!」王建業恍然大悟,兩人相視大笑。二十年前的大學同學,竟在這樣的場合重逢。

  蘇明遠熱情地邀請王建業進店詳談。店內空間不大但布置精巧,木質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各種文創產品,牆上掛著美食主題的水彩畫,角落裡甚至有一個小型咖啡吧檯。

  「真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你。」蘇明遠煮了兩杯手沖咖啡,香氣在狹小的空間裡瀰漫,「聽說你的飯店做得很大啊。」

  王建業接過咖啡,苦笑道:「表面風光罷了。傳統餐飲越來越難做,正愁找不到突破口呢。」他環顧四周,「倒是你,把愛好變成了事業,很不錯。」

  蘇明遠搖搖頭:「實不相瞞,生意並不好做。文創產品市場競爭激烈,我們這種小品牌很難突圍。」他指著貨架上一款印有徐州地鍋雞圖案的餐墊,「比如這個,設計花了兩個月,銷量卻很差。」

  王建業拿起餐墊仔細端詳,突然眼前一亮:「等等,這個地鍋雞的圖案是我們飯店的招牌菜啊!」

  「真的?」蘇明遠驚訝道,「我只是覺得地鍋雞是徐州特色,沒想到這麼巧。」

  王建業的心臟突然加速跳動,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成形。「明遠,你說如果我們合作會怎樣?王氏飯店提供招牌菜的元素和品牌支持,你來負責設計開發一系列專屬文創產品。」

  蘇明遠愣住了,咖啡杯懸在半空。「你是說跨界合作?」

  「正是!」王建業興奮地站起身,在狹小的空間裡來回踱步,「我們可以開發餐具、圍裙、文化衫等一系列周邊產品。飯店也可以重新裝修,融入這些文創元素,打造獨特的就餐體驗。」

  蘇明遠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但很快又暗淡下去。「想法很好,但實施起來難度不小。首先需要專業團隊,其次投入不小,最重要的是市場接受度未知」

  王建業拍拍老同學的肩膀:「風險當然有,但機遇更大!你剛才不是說小品牌難突圍嗎?藉助王氏飯店的知名度和客流量,你的設計能直接觸達目標客戶群。」

  蘇明遠陷入沉思,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咖啡杯邊緣。王建業能看出他內心的掙扎——既渴望這個機會,又害怕失敗。


  「這樣吧,」王建業決定推他一把,「我們先做個小型試點。你設計三款樣品,我在飯店裡設置一個展示角,測試顧客反應。如果反響好,我們再深入合作。」

  蘇明遠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好,就這麼定了!不過」他猶豫了一下,「我需要深入了解你們的菜品文化和品牌理念,才能設計出真正契合的產品。」

  「沒問題!」王建業掏出手機查看日程,「明天下午有空嗎?來我飯店,我讓廚師長親自給你講解每道招牌菜背後的故事。」

  離開文創園時,夕陽已經西沉。王建業坐在車裡,望著後視鏡中漸行漸遠的「味覺記憶」小店,心中充滿期待。這個偶然的相遇,或許會成為王氏飯店轉型的關鍵轉折點。

  第二天下午,蘇明遠如約而至。王建業親自帶他參觀了整個飯店,從大廳到廚房,甚至平時不對外開放的食材儲藏室。

  「這位是我們的廚師長李師傅,跟隨我二十年的老搭檔。」王建業向蘇明遠介紹道。

  李師傅身材魁梧,圍裙上沾著些許麵粉,臉上帶著廚師特有的嚴肅表情。「王總說您要設計什麼文創產品?」他直截了當地問,語氣中帶著懷疑。

  蘇明遠不卑不亢地點頭:「是的,我想了解咱們招牌菜的特點和文化內涵,尤其是地鍋雞。」

  李師傅哼了一聲:「菜就是菜,有什麼文化不文化的。」他轉向王建業,「王總,咱們是開飯店的,搞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有用嗎?」

  王建業早就預料到李師傅的反應,耐心解釋道:「李師傅,時代在變。現在的顧客不僅要吃好,還要體驗好。你的地鍋雞之所以成為招牌,不正是因為背後的故事和匠心嗎?」

  李師傅皺起眉頭,但沒再反駁。王建業知道,這位老搭檔雖然固執,但只要是為了飯店好,最終都會支持。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在李師傅不情不願但詳盡的講解下,蘇明遠了解了地鍋雞的歷史淵源、選料講究和烹飪秘訣。他飛快地在素描本上記錄著,時而打斷詢問細節。

  「所以這個'三煨三燜'的工藝是關鍵?」蘇明遠指著本子上的草圖確認道。

  李師傅點點頭,態度比最初緩和了些:「沒錯,火候掌握不好,雞肉就不夠酥爛入味。」

  「太棒了!」蘇明遠興奮地說,「這個工藝過程完全可以轉化為設計元素。比如」他迅速畫了幾筆,「將三個火候階段抽象為圖形,用在餐具的邊緣裝飾上。」

  王建業湊過去看,不禁讚嘆:「妙啊!既美觀又有內涵。」

  李師傅也忍不住瞥了一眼,雖然嘴上沒說,但王建業注意到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認可。


  參觀結束後,王建業將蘇明遠帶到辦公室,兩人開始討論具體合作方案。

  「我需要組建一個小型設計團隊,」蘇明遠翻看著筆記說,「至少還需要一名平面設計師和一名產品設計師。」

  王建業點點頭:「費用由我承擔。另外,飯店二樓有個閒置的包間,可以改造成你們的工作室,這樣你們能隨時接觸到飯店的環境和顧客。」

  蘇明遠驚訝地抬頭:「你確定?這投入可不小。」

  「要做就做最好的。」王建業堅定地說,「不過我有條件——三個月內必須看到初步成果。如果市場反應不佳,我們及時調整方向。」

  蘇明遠深吸一口氣,伸出手:「成交!」

  一周後,王氏飯店二樓原本安靜的包間煥然一新,變成了一個充滿創意的工作室。蘇明遠帶來了他的兩位合作夥伴——年輕活潑的平面設計師林小雨和經驗豐富的產品設計師趙婷。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