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這個……」李師傅若有所思,「有點像咱們徐州的撒子,但更酥脆,調味也更清淡。」

  王建業點點頭,又買了幾個其他小吃嘗鮮。他發現淮安的街頭小吃雖然品種不如徐州豐富,但每一款都做工精細,味道層次分明。

  傍晚時分,團隊在酒店集合,各自匯報調研成果。

  「商業區的高端餐飲不多,主要以連鎖快餐為主。」陳宇推了推眼鏡,「但有幾家本地老字號生意很好,特別是周末,需要提前預訂。」

  趙強翻開筆記本:「本地食材價格比徐州低10%左右,特別是水產和河鮮,因為靠近洪澤湖,貨源充足又新鮮。」

  張麗補充道:「我觀察了幾家餐館的服務,發現淮安人很注重用餐環境和服務細節。吵鬧的服務員或者粗魯的服務態度在這裡行不通。」

  王建業認真記錄著每個人的發現,眉頭漸漸舒展又皺起。

  HA市場確實潛力巨大,但挑戰也不小。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他合上筆記本,環視團隊成員:「明天繼續深入調研,重點了解家庭聚餐和商務宴請這兩個場景。李師傅,你今晚好好想想,咱們的招牌菜如何調整才能適合淮安人的口味。」

  李師傅點點頭,眼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作為跟隨王建業多年的老廚師,他深知這次任務的重要性。

  夜深了,王建業站在酒店窗前,望著淮安的夜景。這座城市安靜而內斂,就像淮揚菜一樣,不張揚卻自有其魅力。他深吸一口氣,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王氏飯店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長。

  調研的第二天,王建業團隊起了個大早,前往淮安最負盛名的早茶店「富春茶社」。

  清晨的淮安籠罩在薄霧中,空氣中瀰漫著濕潤的氣息。茶社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大多是本地中老年人,他們三三兩兩地聊著天,氣氛悠閒。

  「在淮安,早茶是一種生活方式。」馬老闆解釋道,「一壺茶,幾籠點心,能聊一上午。」

  王建業注意到,這裡的點心比徐州的更為精緻小巧。蟹黃湯包皮薄如紙,輕輕晃動就能看到裡面的湯汁流動;翡翠燒麥碧綠可人,頂部點綴著橙紅的蝦仁;千層油糕層次分明,入口即化。

  「李師傅,你怎麼看?」王建業小聲問道。

  李師傅正捏著一塊三丁包細細端詳:「麵皮比咱們的細膩,餡料調味也淡,突出食材本味。」他眉頭微蹙,「如果完全按照這個標準調整咱們的菜品,恐怕會失去王氏的特色。」

  王建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正是他最擔心的——如何在保留自我與適應市場之間找到平衡點。


  早茶過後,團隊再次分頭行動。王建業帶著李師傅來到淮安最大的農貿市場,想深入了解本地食材。

  市場裡人頭攢動,吆喝聲此起彼伏。水產區尤其熱鬧,各種活魚鮮蝦在盆中遊動,螃蟹被草繩捆成一串串,還在吐著泡泡。

  「洪澤湖的螃蟹,今早剛撈的!」一個皮膚黝黑的漁夫高聲叫賣著。

  王建業蹲下身,仔細查看那些青背白肚的螃蟹:「怎麼賣?」

  「六十一斤,老闆要多少?」漁夫麻利地拿起一隻螃蟹展示,「您看這膘,多肥!」

  正當王建業準備詢價時,身後傳來一個宏亮的聲音:「老王?真的是你!」

  王建業回頭,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周老闆,徐州餐飲協會的副會長,也是他的老相識。

  「老周?你怎麼在淮安?」王建業驚訝地站起身。

  周老闆爽朗地笑著:「我來淮安考察市場,聽說你們王氏要過來開店,沒想到在這碰上了!」他看了看王建業身邊的李師傅和滿地的食材,「在做市場調研?」

  王建業點點頭,簡單介紹了這兩天的發現。周老闆聽完,拍了拍他的肩膀:「HA市場確實不錯,但口味差異是個大問題。去年『徐記』過來開店,就因為菜品沒調整好,三個月就關門大吉了。」

  這番話讓王建業心頭一緊。他知道周老闆不是危言聳聽的人,這確實是需要認真對待的挑戰。

  告別周老闆後,王建業和李師傅繼續在市場裡轉悠,品嘗各種本地特色食材。李師傅不時掏出小本子記錄著什麼,眉頭始終沒有舒展。

  中午,團隊在一家主打家常菜的小餐館集合。這是一家夫妻店,裝修簡單但乾淨整潔,正值飯點,幾乎坐滿了本地食客。

  王建業特意點了幾個家常菜——紅燒魚、炒時蔬、鹹肉煨筍和一道當地特色的蒲菜肉圓湯。

  「這紅燒魚」李師傅嘗了一口,眉頭皺得更緊了,「醬油用得很少,糖也放得克制,主要靠魚本身的鮮味。」

  年輕廚師小張不以為然:「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健康清淡。咱們的菜就是太重口味了,應該向淮安菜靠攏。」

  李師傅立刻反駁:「王氏飯店的招牌就是濃香醇厚,如果改成這樣清淡,還是王氏嗎?」

  眼看兩人要爭執起來,王建業連忙打圓場:「都別急,這個問題需要從長計議。小張,你下午跟張麗去幾家商務餐廳看看,了解一下高端市場的需求。李師傅,咱們繼續研究家常菜。」

  下午的調研中,王建業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淮安本地菜清淡,但年輕人聚集的商業區里,一些川菜、湘菜館生意也很好。這給了他新的思考——也許不必完全迎合傳統淮揚菜的口味,可以在保留王氏特色的基礎上,適當調整以適應本地市場。


  晚上回到酒店,團隊再次開會匯總情況。小張迫不及待地發表意見:「王總,我覺得咱們應該大膽改革,把菜品口味調整得更接近淮安風格。現在年輕人都追求健康飲食,重油重鹽的菜式已經過時了!」

  李師傅立刻反對:「胡鬧!王氏飯店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我們的獨特風味。如果隨波逐流,跟其他餐館有什麼區別?」

  兩人爭執不下,會議室里的氣氛一時有些緊張。

  王建業沉默片刻,緩緩開口:「你們說的都有道理。HA市場確實需要調整,但不能丟掉我們的根本。」他轉向李師傅,「咱們的招牌地鍋雞,能不能在保留烹飪方法的同時,減少一些調料,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李師傅思考了一會兒:「可以試試,但可能會失去一些風味層次。」

  「還有咱們的肉火燒,」王建業繼續道,「淮安人愛吃點心,咱們可以研發一款融合兩地特色的點心,比如用淮安的蒲菜做餡料,但保留咱們的製作工藝。」

  小張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既保留王氏特色,又融入本地元素。」

  李師傅的表情也緩和下來:「明天我可以試著做幾個樣品嘗嘗。」

  王建業看到團隊達成共識,心中稍安。

  夜深人靜,王建業獨自在酒店房間裡翻看這兩天的調研筆記。淮安這座城市給了他很多啟發,也帶來了不少困惑。

  他走到窗前,望著夜空中的明月,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明天的菜品研發能夠順利,為王氏飯店在淮安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清晨,王氏飯店的大堂,王建業站在門口,望著街道上稀疏的行人,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

  自從上次異物事件澄清後,生意剛剛有所起色,可這兩天顧客數量又莫名其妙地減少了。

  「王總,您快看看這個!」

  公關部的小張急匆匆地跑過來,手裡拿著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幾篇網絡文章。

  標題赫然寫著《異物事件雖澄清,王氏飯店後廚衛生仍存隱患》《前員工爆料:王氏飯店後廚老鼠橫行》《知名餐飲品牌衛生堪憂,監管部門該出手了》。

  王建業的手指微微顫抖,接過平板仔細閱讀。

  文章引用了所謂「前員工」的證詞,描述後廚如何髒亂差,甚至配有模糊的照片。更令他震驚的是,其中一篇還提到了衛生部門「即將對王氏飯店進行突擊檢查」。

  「這完全是造謠!」王建業的聲音低沉而憤怒,「我們每天早晚兩次徹底清潔後廚,怎麼可能有這種情況?這些所謂的'前員工'是誰?」


  小張擦了擦額頭的汗:「我已經查過了,文章里提到的'張某某'和'李某'確實曾經在我們這裡工作過,但都是因為表現不佳被辭退的。而且」

  他猶豫了一下,「我注意到這幾家媒體之前都報導過食韻樓的正面新聞。」

  王建業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孫福」

  此時,食韻樓頂層辦公室內,孫福正得意地靠在真皮座椅上,面前電腦屏幕顯示著王氏飯店的負面新聞。他拿起桌上的雪茄,深深吸了一口,吐出濃重的煙霧。

  「孫總,按照您的吩咐,我們已經聯繫了五家媒體,明天還會有更多報導跟進。」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瘦高男子站在一旁匯報導。

  孫福眯起眼睛:「很好,老周。這次一定要讓王氏飯店翻不了身。那些離職員工都打點好了嗎?」

  「每人五千,他們很樂意配合。」老周推了推眼鏡,「其中兩個還答應如果被傳喚作證,會堅持原來的說法。」

  「哈哈哈!」孫福大笑起來,肚子上的肥肉跟著顫動,「王建業啊王建業,你以為上次贏了?餐飲這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王氏飯店會議室里,氣氛凝重。王建業召集了所有部門主管緊急開會。

  「情況大家都清楚了,」王建業環視眾人,「孫福這次是有備而來,不僅買通媒體,還收買我們的離職員工作偽證。」

  法務部主管陳明第一個發言:「王總,我們可以起訴這些媒體和作偽證的前員工。根據刑法第246條,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起訴是必須的,」王建業點點頭,「但法律程序需要時間,而輿論危機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同時從其他方面入手。」

  公關部小張提議:「我們可以主動邀請衛生部門來檢查,用官方結果來反擊謠言。」

  「這個主意好!」廚師長李師傅拍案而起,「我們後廚經得起任何檢查。我建議不僅邀請衛生部門,還可以搞個'後廚開放日',讓顧客親眼看看實際情況。」

  王建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就這麼辦。陳明負責收集證據準備訴訟;小張聯繫衛生部門和媒體;李師傅準備後廚開放活動。我們要三管齊下!」

  會議結束後,王建業獨自站在窗前,望著街對麵食韻樓醒目的招牌。

  他想起自己創業時的初心——用真材實料、誠信經營贏得顧客。

  而如今,卻要耗費大量精力應對這些惡意競爭。他握緊拳頭,暗下決心一定要挺過這次危機。

  第二天一早,王建業親自帶隊開始收集證據。他們首先找到了文章中提到的一位「前員工張某某」。


  「張師傅,我們找到你了。」王建業在城郊一個破舊小區里堵住了正準備出門的張強。

  張強明顯慌了神:「王、王總我」

  「不用解釋,」王建業平靜地說,「我只想知道,孫福給了你多少錢,讓你說那些謊話?」

  張強的臉漲得通紅:「我沒沒有」

  法務陳明直接拿出手機,播放了一段錄音:「'事成之後孫老闆會給五千,如果上法庭作證再加五千'——這是你的聲音吧?」

  張強的腿一軟,差點跪在地上:「王總,我錯了!我老婆生病需要錢,孫福的人找到我我願意澄清事實!」

  王建業扶住他:「張師傅,我知道你本性不壞。只要你願意站出來指證孫福,之前的事我可以不計較,還會幫你妻子聯繫好醫生。」

  張強淚流滿面地點頭答應。就這樣,他們接連找到了三名被收買的離職員工,全部願意反水作證。更關鍵的是,其中一人還保留了與孫福手下的通話錄音和轉帳記錄。

  與此同時,小張已經聯繫了市衛生部門,邀請他們隨時來飯店進行突擊檢查。衛生部門副領導親自帶隊,一行五人沒打招呼就來到了王氏飯店。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