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男人又抱怨了幾句,才掛斷電話。

  後廚里,劉師傅和張師傅坐在一旁,仔細回憶昨天紅燒肉的製作過程。

  劉師傅眉頭緊皺,一邊回憶一邊說道:「我記得昨天肉都是我親自挑的,新鮮得很,處理的時候也沒發現啥問題啊。」

  張師傅在一旁附和:「對啊,我配的料,都是常用的那些,花椒、八角、桂皮啥的,不可能有這種異物。」

  劉師傅又說:「會不會是在燒制過程中,有啥東西不小心掉進去了?」張師傅撓撓頭,一臉困惑:「我一直在旁邊幫忙,眼睛就沒離開過鍋,沒注意有啥東西掉鍋里啊。」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實在想不出問題出在哪,最後決定再仔細檢查一遍廚房,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這邊,負責公關的小張坐在電腦前,眉頭緊鎖,一字一句地斟酌官方聲明。

  辦公室里很安靜,只有鍵盤敲擊聲。

  小張時而停下來思考,時而又快速打字:「尊敬的各位顧客,針對今日網上出現的關於我店菜品中有異物的情況,我們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成立調查小組展開全面調查。

  王氏飯店一直秉持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致力於為大家提供安全、美味的菜品。

  我們會儘快查明真相,並及時向大家公布結果。」

  小張把聲明拿給王老闆看,王老闆坐在椅子上,認真看了幾遍,神色凝重,然後點點頭:「行,先這樣發出去,記得密切關注評論區動態,有啥情況馬上匯報。」

  小張應了一聲,轉身回到電腦前,開始在各個平台發布聲明,眼睛緊緊盯著屏幕,關注著評論區的每一條新消息。

  與此同時,王老闆心裡犯起嘀咕,總覺得這事兒透著蹊蹺。

  他決定親自去走訪下周邊幾家同行,探探口風。

  他走出飯店,外面陽光依舊,可他卻沒心思欣賞。

  來到隔壁一家餐館,老闆老陳看到王老闆,臉上堆起笑容,迎上來道:「喲,王老闆,今兒咋有空過來?」

  王老闆苦笑著說:「老陳,不瞞你說,我家飯店出事兒了,網上有人說在菜里吃出異物,你聽說了沒?」

  老陳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樣,很快恢復正常,驚訝道:「啊?還有這事兒?我還真沒聽說。

  現在這餐飲生意不好做,啥人都有,王老闆你可得小心啊。」

  王老闆留意到他的表情,心裡愈發篤定這事兒不簡單。

  從老陳那出來,王老闆又去了幾家餐館,得到的大多是類似回應。


  他越發覺得,這很可能是競爭對手惡意陷害。

  回到飯店,小李已經和暴光顧客約好見面。

  王老闆帶著小李,按照約定來到一家咖啡館。

  顧客已經坐在裡面,看到王老闆他們,站起身來,一臉警惕。

  王老闆走上前,禮貌地伸出手,微笑著說:「您好,我是王氏飯店老闆,感謝您願意跟我們當面溝通。」

  顧客猶豫了下,還是握了握手,語氣帶著一絲不滿:「你們這事兒到底咋處理?我在網上都被罵慘了,說我故意抹黑你們。」

  王老闆誠懇地說:「您放心,我們肯定會還您一個公道。

  現在我想再跟您確認下,您確定這異物是在我們飯店的菜里發現的嗎?」

  顧客皺著眉,提高音量道:「我當然確定,我還能拿這種事兒開玩笑?」

  王老闆接著問:「那您吃完這道菜,身體有沒有啥不舒服?」

  顧客愣了下,想了想說:「倒是沒啥不舒服。」

  王老闆若有所思,提議道:「這樣,我們想邀請您跟我們一起回飯店,看看廚房的操作流程,您看方便嗎?」

  顧客猶豫了會兒,最終答應下來。

  回到王氏飯店,王老闆帶著顧客來到廚房。

  此時,廚房已經打掃得乾乾淨淨,食材整齊擺放,廚師們穿著整潔的工作服,戴著帽子、口罩。

  王老闆一邊走,一邊介紹:「您看,我們的食材都是當天採購,嚴格篩選,製作過程也有嚴格規範。

  每一道菜出鍋前,廚師都會仔細檢查。」

  顧客在廚房轉了一圈,沒發現啥問題,臉色緩和了些。

  這時,負責調查的小張匆匆跑來,在王老闆耳邊低語幾句。

  王老闆臉色一沉,對顧客說:「麻煩您先在這稍等下,我有點事兒處理。」

  原來,小張通過一些渠道,打聽到這事兒很可能是食韻樓老闆孫福在背後搗鬼。

  孫福為了打壓王氏飯店,花錢僱人故意製造這起食品安全事件。

  王老闆強壓著怒火,對小張說:「馬上聯繫律師,準備好相關證據,咱們不能就這麼被冤枉。

  同時,聯繫本地媒體,邀請他們明天來飯店實地參觀,展示我們的食品安全管理流程。」

  第二天,幾家本地媒體記者來到王氏飯店。

  王老闆親自接待,帶著記者們參觀廚房、食材儲存間,詳細介紹食材採購、清洗、加工等各個環節的標準。


  「我們一直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

  這次事件,我們調查清楚了,是競爭對手惡意陷害。」

  王老闆對著鏡頭說道。

  記者們一邊記錄,一邊提問:「王老闆,那對於這次事件,您打算怎麼給顧客一個交代呢?」

  王老闆回答:「我們會通過官方渠道,把調查結果詳細公布。

  同時,為了感謝一直支持我們的顧客,接下來一周,凡到店消費的顧客,都可以享受八折優惠。」

  隨著媒體報導發出,網上輿論開始反轉。

  顧客們看到王氏飯店嚴格的食品安全管理流程,以及調查結果,紛紛表示相信王氏飯店。

  那位曝光顧客也站出來澄清,承認自己是被人收買,故意發布不實信息。

  食韻樓老闆孫福,在證據面前,也無法抵賴。

  ……

  王建業眯起眼睛,看著窗外飛速後退的景色。

  從徐州到淮安的高速公路上,車輛稀少,路兩旁的農田在晨光中泛著金色的光芒。

  王建業輕輕敲打著膝蓋,心中既興奮又忐忑。

  「王總,再有二十分鐘就到HA市區了。」坐在副駕駛的陳宇轉過頭來匯報導,他手裡捧著一迭厚厚的調研資料,黑框眼鏡後的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王建業點點頭,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這次淮安之行,他帶了最精銳的團隊——市場總監陳宇、廚師長李師傅、採購主管趙強和服務部經理張麗。

  每個人都肩負著重要使命,要在三天內摸清淮安餐飲市場的底細。

  「李師傅,你對淮安菜有什麼了解?」王建業轉頭問坐在後排的廚師長。

  李師傅搓了搓粗糙的雙手,眉頭微皺:「聽說淮安菜講究清淡鮮美,擅長河鮮,跟咱們徐州的厚重口味不太一樣。具體還得嘗過才知道。」

  王建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掏出筆記本,在上面寫下「口味差異」四個字,又在下面畫了兩道橫線。這是他們面臨的首要挑戰。

  車子駛入HA市區,街道兩旁的建築漸漸密集起來。與徐州的熱鬧喧囂不同,淮安給人一種溫婉寧靜的感覺。街道上行人不多,節奏明顯慢了許多。

  「先找地方住下,然後立刻開始調研。」王建業看了看手錶,剛過上午九點,「陳宇,你聯繫的本地嚮導到了嗎?」

  「已經到了,在酒店等我們。」陳宇推了推眼鏡,「是我大學同學的表哥,在淮安做了十幾年餐飲,對這邊了如指掌。」


  十分鐘後,團隊入住市中心的一家商務酒店。大堂里,一個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迎了上來。

  「這位是馬老闆,淮安本地人,開了三家餐館。」陳宇介紹道。

  馬老闆熱情地與每個人握手:「歡迎各位來淮安!聽說你們王氏飯店要來開店,這可是我們淮安吃貨的福氣啊!」

  寒暄過後,王建業直奔主題:「馬老闆,能否先帶我們看看淮安最有特色的餐館?我們想儘快了解本地口味。」

  馬老闆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咱們先去吃午飯,我請客,去淮安最老的『淮揚樓』,讓你們嘗嘗正宗的淮揚菜!」

  一行人驅車來到位於老城區的淮揚樓。這是一棟古色古香的兩層小樓,飛檐翹角,門楣上掛著黑底金字的招牌,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這店開了快一百年了,祖傳的手藝。」馬老闆邊走邊介紹,「淮安人講究『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喝茶吃點心,晚上泡澡。這淮揚樓的早茶可是出了名的。」

  走進店內,王建業立刻注意到這裡的裝修風格與徐州截然不同。

  清雅的木質桌椅,牆上掛著水墨畫,整體氛圍素淨典雅。

  正值午飯時間,店裡坐滿了客人,但交談聲都不大,與徐州餐館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

  「這邊請!」馬老闆熟門熟路地帶他們到一張大圓桌坐下,招呼服務員點菜。

  「先來份軟兜長魚、平橋豆腐、欽工肉圓,再來個蟹粉獅子頭和白袍蝦仁。」馬老闆如數家珍,「對了,特色點心也不能少,來籠蟹黃湯包和千層油糕。」

  等待上菜的間隙,王建業環顧四周,仔細觀察其他桌上的菜品和食客的反應。

  他注意到淮安人吃飯時動作優雅,很少大聲喧譁,與徐州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爽風格截然不同。

  「王總,您看這個。」陳宇悄悄遞過手機,上面是他剛查到的數據,「淮安人均餐飲消費比徐州低15%左右,但外出就餐頻率更高,特別是家庭聚餐。」

  王建業微微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下這一發現。這時,第一道菜上來了——軟兜長魚。潔白的魚片捲成筒狀,浸泡在清澈的湯中,點綴著幾片翠綠的香菜。

  「來,嘗嘗我們淮安的招牌菜!」馬老闆熱情地招呼道。

  王建業夾起一塊魚肉送入口中,頓時眼前一亮。魚肉鮮嫩無比,幾乎入口即化,湯頭清淡卻回味悠長,帶著淡淡的胡椒香。

  「這味道……」李師傅皺起眉頭,細細品味著,「沒用多少調料,全靠食材本身的味道。」

  「沒錯!」馬老闆得意地說,「淮揚菜講究『原汁原味』,不像你們徐州菜那麼重口味。我們的長魚都是現殺現做,從洪澤湖直接運來的。」


  接下來的幾道菜陸續上桌,每一道都讓王建業團隊感到新奇。平橋豆腐的滑嫩、欽工肉圓的彈牙、蟹粉獅子頭的鮮美,都與他們熟悉的徐州風味大相逕庭。

  「這個蟹黃湯包……」張麗小心翼翼地用吸管戳破薄如蟬翼的麵皮,吸了一口湯汁,眼睛頓時睜大,「天哪,太鮮了!」

  王建業一邊品嘗,一邊在心中盤算。

  淮安人的口味偏好已經很明顯了——清淡、鮮美、講究原味。這與王氏飯店以濃香厚重為特色的菜品風格有很大差異。

  如何在保留王氏特色的同時,又能迎合淮安人的口味?這將成為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午飯過後,王建業婉拒了馬老闆的陪同,決定團隊分頭行動,更全面地了解市場。

  「陳宇,你和張麗去商業區轉轉,看看那邊的餐飲業態和客流情況。

  趙強,你去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了解一下本地食材的價格和供應情況。

  李師傅,咱們倆去街頭小吃攤看看,那裡最能反映當地人的真實口味。」

  分派完任務,王建業和李師傅漫步在老城區的街巷中。

  午後陽光慵懶地灑在青石板路上,兩旁的梧桐樹投下斑駁的影子。

  與繁華的商業區不同,這裡充滿了生活氣息。

  「王總,您看那邊。」李師傅指向一個排著長隊的小攤,「這麼多人排隊,肯定有名堂。」

  走近一看,是個賣茶饊的老攤子。攤主是位頭髮花白的老者,手法嫻熟地將麵條繞成梳子狀,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

  「大爺,來兩份茶饊。」王建業掏出零錢。

  「好嘞!」老人笑眯眯地裝了兩份剛出鍋的茶饊遞給他們,「趁熱吃,香著呢!」

  王建業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在齒間碎裂,裡面卻有著柔軟的韌性,帶著淡淡的咸香和五香味。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