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比賽結束後,李師傅和其他廚師交流起來。

  一位身材高大的廚師好奇地問:「你們那邊有啥特色烹飪技術啊?我們那邊比較注重火候的精準控制。」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com

  李師傅說:「我們這邊在做海鮮時,喜歡用當地的特色醬料,能突出海鮮的鮮味。

  像我們自製的一種醬料,用了十幾種調料調配而成,顧客反饋特別好。

  你們呢?」另一位廚師興奮地說:「我們擅長份子料理,能做出很特別的口感。

  比如把果汁通過分子技術變成魚子醬的形態,顧客覺得新奇又有趣。」

  李師傅眼睛一亮:「這挺有意思,以後可以多交流交流,互相學習。

  我們也正想著在菜品創新上再突破一下。」

  回到飯店,李師傅顧不上休息,立刻召集廚師團隊開會。

  會議室里,李師傅站在眾人面前,神色激動地說:「這次交流大賽,我學到不少東西。

  人家的分子料理技術,咱可以研究研究,說不定能用到咱們菜品創新里。

  比如咱們的蜜桃紅燒肉,看看能不能用分子料理的方法,讓蜜桃的味道更獨特,給顧客帶來全新的體驗。」

  廚師們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了躍躍欲試的神情。

  一位年輕的廚師迫不及待地說:「李師傅,我覺得可行,咱們趕緊試試。」

  於是,廚師們立刻行動起來,開始嘗試新的烹飪方法。

  他們在廚房裡忙碌地準備食材,討論著各種可能性。

  有人提出可以把蜜桃汁通過分子技術轉化為凝膠狀,包裹在紅燒肉外面;有人建議將蜜桃做成泡沫狀,搭配在紅燒肉旁邊。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充滿了創意。

  經過一系列品牌推廣和行業交流活動,王氏全系飯店在濰坊的地位愈發穩固。

  在當地餐飲行業,提起王氏全系飯店,大家都豎起大拇指。

  王建業站在飯店門口,看著進進出出的顧客,對陳宇說:「小陳,咱這一步步走得還算踏實。

  但還得繼續努力,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市場競爭激烈,咱們不能有絲毫懈怠。」

  陳宇堅定地說:「王總,您放心,我會和大家一起,把飯店做得更好。

  最近我在研究新的營銷策略,準備進一步擴大咱們飯店的影響力。」

  ……


  在濰坊取得輝煌成就後,王建業站在濰坊總店的露台上,望著遠處繁華的街道,心中謀劃著名下一步的商業布局。

  他那銳利的目光,如同獵鷹鎖定獵物一般,盯上了東營這片充滿潛力的土地。

  九十年代中期的東營,因石油產業蓬勃發展,整個城市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寬闊的柏油馬路不斷延伸。

  隨著石油產業的興盛,大量人口湧入這座城市,使得餐飲市場也隨之繁榮起來。

  這裡的美食以魯菜為主,當地幾家老牌飯店憑藉多年積累的口碑和獨特的風味,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王建業帶著陳宇和李師傅,踏上了前往東營的考察之路。

  他們三人在東營的大街小巷穿梭,就像勤勞的蜜蜂在花叢中忙碌。

  王建業穿著一身整潔的西裝,雖略顯奔波卻依舊精神抖擻,他的目光敏銳地捕捉著街道上行人的一舉一動。

  陳宇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手裡拿著一個筆記本,不時地記錄著觀察到的信息。

  李師傅則穿著一件樸素的外套,眼神中透著對美食的專注與執著。

  在一個熱鬧的集市旁,人來人往,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

  陳宇突然停下腳步,指著一家傳統魯菜館說:「王總,您看那家店。」

  只見那家魯菜館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顧客們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神情。

  陳宇接著說:「看來東營人對傳統美食的認可度很高,咱們要在這裡打開市場,得在融合菜里巧妙融入魯菜元素。」

  王建業微微點頭,目光落在那排隊的人群上,說道:「嗯,傳統美食有它的根基,咱們得尊重,還得巧妙融合創新。」

  李師傅在一旁也附和道:「對,這樣才能抓住本地人的胃。」

  李師傅則一頭扎進當地的菜市場和海鮮市場。

  菜市場裡,各種新鮮的蔬菜擺放得整整齊齊,菜販們熱情地吆喝著。

  李師傅穿梭在攤位之間,仔細觀察著每一種食材。

  來到海鮮市場,一股濃濃的海腥味撲面而來,卻絲毫沒有影響李師傅的興致。

  他看著攤位上活蹦亂跳的魚蝦蟹,眼睛放光:「這麼多新鮮的海貨,我們可以利用起來,研發新菜品。」

  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隻渤海大蝦,仔細端詳著,還和攤主聊起了蝦的產地和捕撈時間。

  王建業和陳宇跟在後面,看著李師傅專注的樣子,心中對未來的菜品充滿了期待。


  經過幾天的深入調研,他們三人回到濰坊後,王建業立刻著手籌備東營分店。

  他坐在辦公室里,面前的桌子上堆滿了關於DY市場的資料和圖紙。

  「陳宇,店面選址得抓緊落實,要選在人流量大、商業氛圍濃的地方。」

  王建業對陳宇說道。

  陳宇推了推眼鏡,回答道:「王總,我已經篩選了幾個地方,其中DY市中心的商業街位置很不錯,周圍有寫字樓、商場,客源豐富。」

  王建業點點頭,說:「行,就選那兒,儘快把店面租下來。」

  ……

  很快,王建業帶著陳宇在DY市中心的商業街,順利租下了一個寬敞的店面。

  這店面位於商業街的黃金地段,周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邊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有賣衣服的、賣小飾品的,還有各種小吃攤,吆喝聲此起彼伏。

  店面的裝修工作緊接著就熱火朝天地展開了。

  王建業那是一點兒都不敢馬虎,親自守在裝修現場,盯著每一個細節。

  現場一片忙碌景象,工人們各個忙得腳不沾地。

  有的工人彎著腰,扛著一袋袋水泥,腳步匆匆,臉上憋得通紅;有的則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小心翼翼地搭建著框架,手裡的錘子「叮叮噹噹」地敲個不停。

  王建業在店內來回踱步,眼睛像探照燈似的,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他走到負責裝修的工頭老李面前,拍了拍老李的肩膀,認真地說道:「老李啊,咱這店的風格,既要現代時尚,讓人看著眼前一亮,又得融入東營的石油文化元素,得讓顧客一進來,就像掉進了東營的特色文化堆里。」

  說著,他走到一面牆跟前,抬手一指,「你看這面牆,到時候掛一些描繪石油開採場景的畫作,咱東營石油產業這麼發達,這些畫肯定能吸引顧客的眼球。

  還有那邊,用石油管道廢料製作些創意裝飾品,既環保又有特色。」

  老李一邊點頭,一邊拿著個小本子,快速地記錄著:「王老闆,您放心,我們肯定按您說的做。

  不過這石油管道廢料,不太好找啊。」

  王建業皺了皺眉,想了想說道:「這事兒我來想辦法,你們就按計劃施工。

  要是遇到啥問題,隨時跟我說。」

  然而,他們這大張旗鼓的動作,很快就引起了當地老牌飯店「黃河口食府」的注意。

  「黃河口食府」的店面古色古香,門口掛著兩個大紅燈籠,店裡面掛滿了傳統的字畫,一進去,那股濃濃的魯菜文化氛圍就撲面而來。


  老闆張大海正坐在自己那略顯陳舊的辦公室里,翹著二郎腿,抽著煙。

  這時,他的得力助手小劉急匆匆地跑進來,喘著粗氣說:「張老闆,不好了,聽說有個叫王氏全系飯店的,要在咱東營開店,就在市中心商業街那塊兒,現在正裝修呢。」

  張大海一聽,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眉頭一下子皺成了個「川」字,把手裡的菸頭使勁兒按在菸灰缸里,嘴裡嘟囔著:「這外來的飯店,還真敢來咱地盤上撒野,想分一杯羹,可沒那麼容易。」

  他站起身,在辦公室里來回走了幾圈,然後對小劉說:「小劉,把大夥都叫到會議室,開個會。」

  沒一會兒,員工們陸陸續續走進會議室,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發生了啥事兒。

  張大海一臉嚴肅地走進來,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都知道了吧,有個外來的飯店要在咱東營開店,這對咱們可是個不小的挑戰。

  從現在起,咱得想辦法把顧客都留住。

  早餐時段,免費給顧客提供豆漿,這豆漿可不能含糊,一定要濃。

  午餐和晚餐,推出家庭套餐,價格給我優惠點兒,多搞幾個檔次,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大家都把精神頭提起來,別讓人家小瞧了咱們『黃河口食府』。」

  一個年輕的服務員小聲問道:「張老闆,那要是人家飯店菜品好、價格也實惠,咋辦啊?」張大海瞪了他一眼,說道:「咱這店在東營開了這麼多年,靠的就是正宗的魯菜手藝,這就是咱的招牌。

  他們新來的,能比得過咱?大夥把服務做好,把咱的特色菜推銷出去,我就不信,還能讓他們把生意搶走了。」

  員工們紛紛點頭,齊聲表示會全力以赴。

  開業前夕,王氏全系飯店的員工們忙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廚房內,李師傅帶著廚師團隊日夜都在研發新菜品。

  案板上擺滿了各種食材,有剛從東營當地海鮮市場採購回來的活蹦亂跳的魚蝦,還有新鮮水嫩的蔬菜,旁邊還放著一堆傳統的魯菜調料。

  李師傅拿著一把菜刀,熟練地切著魚,一邊切一邊對旁邊的廚師們說:「咱要把東營的特色食材和魯菜烹飪技巧結合好。

  就說這道『黃河口鮮魚湯』,魚得先煎,記住,一定要煎至兩面金黃,這樣湯才會香。

  煎好後,再把蔥姜蒜放進去炒出香味,接著倒入熱水,然後小火慢燉,時間要夠,這樣湯才會濃白鮮美。」

  一個年輕的廚師撓了撓頭,問道:「李師傅,這魚煎到啥程度算金黃啊?」李師傅看了他一眼,說道:「你看啊,就像這樣,兩面都變成這種金黃色,帶點焦香就行,別煎過頭了,不然魚就老了。」


  另一邊,負責製作「油燜渤海大蝦配東營鍋餅」的廚師們也在緊張地準備著。

  他們先把渤海大蝦的蝦須剪掉,然後用一根牙籤小心翼翼地挑出蝦線。

  一個廚師把處理好的大蝦放進鍋里,頓時,鍋里「滋滋」作響,油花四濺。

  他熟練地翻炒著,接著加入特製的醬料,那醬料是李師傅他們精心調配的,香味一下子就瀰漫開來。

  燜煮了片刻,大蝦變得色澤紅亮,香氣四溢。

  旁邊的桌子上,擺放著剛剛出爐的東營鍋餅,外皮酥脆,麥香撲鼻。

  開業當天,老天爺也來湊熱鬧,陽光明媚得不像話。

  王氏全系飯店門前擺滿了花籃,紅的、黃的、紫的,五顏六色,十分喜慶。

  員工們身著整齊的制服,站在門口,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齊聲喊道:「歡迎光臨!」店內,裝修風格獨特得很。

  石油開採的畫作和現代的燈具搭配在一起,一點都不違和,反而相得益彰。

  石油管道廢料製作的裝飾品,有的像抽象的藝術品,有的像實用的擺件,吸引著顧客的目光。

  顧客們陸陸續續走進店內,一進去就開始議論紛紛。

  「喲,這店裝修得可真有特色,既有現代感,又能感受到東營的文化,不錯不錯。」

  一位穿著時髦的中年婦女說道。

  服務員眼疾手快,趕緊引導顧客就座,遞上菜單。

  顧客們看著菜單上的特色融合菜,眼睛都亮了。

  「這『黃河口鮮魚湯』聽起來就不錯,來一份。」

  一個年輕小伙說道。

  不一會兒,一道道美味的菜餚被端上桌。

  「這『黃河口鮮魚湯』味道真不錯,湯鮮味美,魚肉也很嫩,這廚師手藝可以啊。」

  一位大爺品嘗後,豎起了大拇指。

  但「黃河口食府」那邊也不甘示弱。

  他們在門口張貼了大幅海報,海報上印著自家的招牌魯菜,像糖醋鯉魚、蔥燒海參等,旁邊還寫著優惠套餐的信息。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