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他們坐著一輛老舊的麵包車,一路顛簸。

  車窗外,田野里的莊稼隨風擺動,遠處的山巒聯綿起伏。

  「李師傅,咱今天能找到好食材不?」年輕的廚師小趙坐在副駕駛位,扭頭問道。

  李師傅雙手握著方向盤,眼睛盯著前方,說道:「肯定能,濰坊這地兒,好東西多著呢。」

  他們先到了安丘。

  走進一個蜜桃種植園,園主是個樸實的大叔,熱情地迎上來:「幾位是來買桃的?」

  李師傅笑著說:「大哥,我們是飯店的,想看看您這蜜桃,打算用在新菜里。」

  大叔一聽,眼睛亮了,帶著他們走進桃園。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你們瞧,這蜜桃,個大、皮薄、汁多,可甜了。」李師傅隨手摘了一個,擦了擦,咬了一口,汁水順著嘴角流下來,「嗯,這味兒正,就用它。」

  從安丘出來,他們又趕往青州。

  在一個銀瓜種植基地,李師傅和基地負責人交談著:「這銀瓜口感咋樣?」

  負責人捧起一個銀瓜,拍了拍,說:「您嘗嘗,又脆又甜,清爽得很。」李師傅嘗了後,當即決定採購。

  回到飯店廚房,李師傅召集廚師們。

  案板上放著安丘蜜桃和青州銀瓜,還有各種調料和食材。

  「咱今天就研發新菜,把這些特色食材用好。」

  李師傅拿起一個蜜桃,對大家說,「做個蜜桃紅燒肉,這蜜桃的甜得和紅燒肉的香搭配好。

  先把肉切塊,焯水。」廚師們迅速行動起來,切肉的切肉,燒水的燒水。

  李師傅在一旁指導:「肉別切太大,不然不好入味。」

  肉焯水後,李師傅親自下鍋翻炒,放入調料,等肉上色後,加入切好的蜜桃塊。

  「這火候得掌握好,蜜桃不能炒太爛,得保留點口感。」

  不一會兒,廚房裡瀰漫著香甜的味道,蜜桃紅燒肉出鍋了。

  接著,他們開始做銀瓜海鮮沙拉。

  「這銀瓜切絲,海鮮要新鮮,蝦得去殼,魷魚切成圈。」李師傅一邊說,一邊示範。

  沙拉做好後,李師傅讓大家品嘗。

  「這味道咋樣?」他問。

  小趙說:「李師傅,太好吃了,銀瓜的清爽和海鮮的鮮美搭配得剛剛好。」

  除了新菜,李師傅沒忘了經典菜品。


  他把做蘿蔔海鮮面和海鮮煎餅的廚師叫到一起。

  「咱這經典菜,顧客反饋不少,得優化。

  這蘿蔔海鮮面,麵條得更勁道,海鮮得更新鮮,湯底味道再濃郁點。」

  做面的師傅說:「李師傅,我覺得可以把蘿蔔切絲後用鹽水泡一下,能更脆。」

  李師傅點頭:「行,試試。」

  做海鮮煎餅的師傅也說:「我打算把麵粉和雞蛋的比例調整下,讓煎餅更鬆軟。」

  李師傅說:「好,就這麼辦,大家動手吧。」

  在飯店大堂,陳宇帶著幾個技術人員在安裝先進的點餐系統。

  這系統是個大盒子,連著顯示屏。

  技術人員小王一邊安裝,一邊給陳宇講解:「陳經理,這系統可方便了,顧客在顯示屏上就能點餐,還能實時看到菜品製作進度。」

  陳宇看著顯示屏,問:「這操作難不難?老人小孩能會用不?」

  小王說:「簡單得很,就跟玩遊戲似的,一點就懂。」安裝好後,陳宇叫來幾個服務員,讓他們試試。

  服務員小張點了幾下,說:「陳經理,這確實方便,以後點餐效率能大大提高。」

  服務員培訓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飯店專門請了一位資深培訓師劉老師。

  培訓室里,服務員們整齊地坐著。

  劉老師站在前面,說:「服務禮儀很重要,顧客進門,要面帶微笑,主動問好。

  來,大家站起來,我看看。」

  服務員們紛紛站起來,臉上掛著笑容,說道:「歡迎光臨。」

  劉老師走過去,糾正著:「小張,笑容再自然點;小李,站姿要端正。」

  接著,劉老師又講菜品知識:「咱們飯店的特色融合菜,每一道都有獨特之處。

  比如這蜜桃紅燒肉,安丘蜜桃和紅燒肉的搭配,口感豐富。

  大家要能給顧客詳細介紹。」服務員們認真聽著,不時做著筆記。

  ……

  飯店還推出了定製化服務。

  一個陽光正好的中午,飯店裡熱鬧非凡,食客們的交談聲與餐具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

  陳宇身著整潔的工作裝,正穿梭在餐廳中,關注著各個服務細節。

  這時,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飯店。

  他目光掃視一圈,徑直走向陳宇。


  「您好,請問您是這兒的負責人嗎?」男士禮貌地詢問。

  陳宇微笑著回應:「是的,先生,我是陳宇,有什麼能為您效勞的?」

  「我想在這兒辦個商務宴請,你們能幫忙布置不?」男士直奔主題。

  陳宇笑著說:「當然能,您有啥具體要求?」

  男士雙手抱臂,認真地說:「我要個安靜的包間,菜品要精緻,能體現咱們濰坊特色,還得適合招待外地客戶。

  畢竟這次宴請對我生意挺重要的。」

  陳宇點點頭,「您放心,我們肯定安排好。」

  說完,他轉身找到正忙碌的李師傅,「李師傅,這位先生要辦商務宴請,你看菜品咋安排?」

  李師傅停下手中動作,思考片刻,說:「可以上蜜桃紅燒肉、銀瓜海鮮沙拉,再加上咱們的特色蘿蔔海鮮面,主食就上濰坊的槓子頭火燒。

  這些菜既有濰坊特色,口味也豐富,肯定能讓外地客戶滿意。」

  旁邊一位正在上菜的服務員聽到,忍不住插了句嘴:「李師傅這安排絕了,咱這幾道特色菜,我聽好多顧客都夸呢。」

  男士聽了,點頭說:「行,就這麼安排。

  包間布置得大氣點,要有咱濰坊的文化味兒。」

  陳宇連忙應下:「沒問題,我們會在包間裡掛上濰坊風箏,再擺上一些濰坊特色的工藝品,營造出濃厚的地方氛圍。

  保證讓您的宴請有面子。」

  男士滿意地笑了笑,「好,那就辛苦你們了。」

  剛送走這位男士,陳宇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一個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過來,拉住陳宇的衣角。

  「叔叔,我想在這兒辦生日聚會,能不能弄得漂亮點?」小姑娘眨著大眼睛,滿是期待。

  陳宇蹲下身,和小姑娘平視,笑著問:「小姑娘,你想要什麼樣的布置呀?」

  小姑娘歪著頭想了想,說:「我喜歡粉色,要有氣球,還要有好吃的蛋糕。

  我想和小夥伴們在這兒玩得開心。」

  這時,旁邊幾個正在用餐的顧客聽到,也笑著搭話:「這小姑娘真可愛,你們可得好好布置。」

  陳宇對旁邊的服務員說:「去準備一些粉色氣球,把包間布置一下。

  李師傅,麻煩你安排一個漂亮的生日蛋糕,再準備一些小朋友愛吃的甜品。」

  李師傅應道:「行,我這就去辦。

  保證給小姑娘一個驚喜。」


  小姑娘拍著手,歡呼道:「太好啦,謝謝叔叔!」說完,一蹦一跳地跑開了。

  經過菜品升級和服務優化,王氏全系飯店的兩家分店生意愈發火爆。

  在步行街分店,一位外地遊客品嘗了蜜桃紅燒肉後,豎起大拇指,操著外地口音說道:「這菜太好吃了,我走南闖北這麼多年,第一次吃到這麼特別的紅燒肉。

  這蜜桃和肉搭配得恰到好處,甜而不膩,太絕了!」旁邊的同伴也點頭附和:「是啊,這飯店的菜確實有特色,怪不得這麼多人來。」

  在住宅區分店,一位大媽帶著孫子來吃飯。

  大媽滿臉笑容,對服務員說:「這飯店越來越好了,服務周到,菜也好吃。

  我家孫子就愛來這兒吃,每次來都高興得不行。」

  孫子在一旁,嘴裡塞著食物,含糊不清地說:「好吃,還要吃。」

  服務員笑著給他們添水,說道:「感謝你們常來,我們會一直努力,讓大家吃得滿意。」

  王建業站在總店的辦公室窗前,透過窗戶看著兩家分店所在的街道,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陳宇走進辦公室,王建業轉過身,看著陳宇說:「小陳,這升級和優化做得不錯。

  但咱不能停,還得繼續努力。

  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不前進就是後退。」

  陳宇認真地點點頭,說:「王總,您放心,我會盯著的,讓咱飯店越來越好。

  最近我們還在策劃一些新的活動,比如美食體驗課,讓顧客更深入了解我們的菜品製作過程。」

  王建業欣慰地笑了笑,「好,有想法就去做。

  咱們要一直保持創新,把王氏全系飯店的招牌擦得更亮。」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氏全系飯店在濰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無論是商務宴請、生日聚會,還是日常用餐,越來越多的人首選王氏全系飯店。

  在當地餐飲界,它已然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提起它,大家都讚不絕口。

  而王建業、陳宇、李師傅和全體員工,依然在為飯店的持續發展努力著,不斷探索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書寫著更加輝煌的篇章。

  在濰坊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王氏全系飯店的故事還在繼續,它將帶著濰坊的特色美食與優質服務,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

  在濰坊,王氏全系飯店的兩家分店生意蒸蒸日上,已然在當地餐飲市場站穩腳跟。

  總店的辦公室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王建業的辦公桌上。


  桌上擺放著最新的財務報表,王建業坐在椅子上,眉頭微微皺起,目光在報表上快速掃動。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過了一會兒,他緩緩舒展開眉頭,靠在椅背上,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

  他心裡清楚,要想飯店長久發展,品牌建設至關重要。

  這天,王建業把陳宇叫到辦公室。

  陳宇走進辦公室,看到王建業嚴肅的表情,不禁微微挺直了身子。

  「小陳,咱飯店現在生意是不錯,可不能就這麼滿足了。」

  王建業開口說道,「我想請個專業的品牌策劃團隊,給咱打造個獨特的品牌形象,你覺得咋樣?」王建業靠在椅背上,目光緊緊盯著陳宇。

  陳宇推了推眼鏡,思考片刻說:「王總,我覺得這主意挺好。

  現在競爭這麼激烈,有個好品牌形象,能讓咱飯店更出彩。

  咱得在眾多飯店裡脫穎而出,品牌形象可是關鍵。」

  王建業點點頭,「行,那就這麼定了。

  你去聯繫幾家靠譜的策劃團隊,讓他們出出方案。

  這事兒得抓緊辦,越快越好。」

  陳宇應了一聲,轉身走出辦公室。

  接下來的幾天,他四處打聽,聯繫了不少品牌策劃團隊。

  沒幾天,陳宇便帶著幾家品牌策劃團隊的方案來找王建業。

  兩人坐在辦公室里,面前的桌上堆滿了方案。

  陳宇拿起一份方案,對王建業說:「王總,你看這家,他們設計的品牌標識把濰坊風箏元素和美食圖案結合起來,看著簡潔又有特色。」

  陳宇指著方案上的標識,標識中一隻五彩風箏的輪廓里,巧妙地勾勒出一盤美食的形狀。

  王建業接過方案,仔細端詳,臉上露出一絲讚賞的神色。

  「嗯,這個不錯,有點意思。

  不過,讓他們再細化細化,看看能不能再突出點咱飯店融合菜的特色。

  咱的融合菜可是招牌,品牌標識得把這亮點體現出來。」

  確定好策劃團隊後,品牌推廣活動便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策劃團隊的負責人張經理來到飯店,與王建業和陳宇商討GG投放事宜。

  會議室里,張經理攤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計劃。

  「王總,陳經理,我建議咱們在當地媒體和網絡平台都進行GG投放。


  報紙、電視台能覆蓋本地居民,網絡平台則能吸引更多年輕顧客和遊客。

  這兩個渠道雙管齊下,能讓咱們飯店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張經理一邊說,一邊在筆記本上比劃著名。

  王建業雙手抱胸,問道:「那GG內容咋弄?總不能隨便弄點東西就往上放吧。」

  張經理推了推眼鏡,說道:「GG就宣傳咱飯店的特色菜品,像蜜桃紅燒肉、銀瓜海鮮沙拉,還有優質服務,以及咱獨特的品牌理念。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