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宮女出宮
皇宮裁員的消息,很快在宮中傳得沸沸揚揚。
因為各監太監和各宮殿的管事,都收到了內官監的文書,要求他們確定有品級的人員,以及必須留下的人。
其餘不太重要的,自然納入了裁員名單,要去宮外當差。
這個消息,讓一些宮女歡呼雀躍,因為她們看到了回鄉的機會。
尤其是那些不到三十歲,還有機會婚配的,打算借這個機會出宮。
甚至一些女官,都想放棄官職出宮去。
可以說,除了一些不想出宮的年長宮女外,大部份宮女對二十五歲出宮的要求很歡迎。
甚至想請求皇帝,把出宮的年齡再放低點——
畢竟二十五歲的人大多已經成婚,她們出宮後很難找到好人家,基本上只能做繼室。
那些想回家投靠父母兄弟的、還有不想按皇帝的安排和粗魯將士相親的,大多都有這個打算。
她們拐彎抹角地尋找能說得上話的人,請求皇帝降低出宮年齡。
周皇后作為後宮的掌管者,自然聽到了很多宮女和女官的請求。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懷孕,她現在的心腸很柔軟。在一次和皇帝說話時,請求皇帝允許女官出宮、把宮女的出宮年齡降低:
「這些人有了出宮的心思,留在宮裡也不好好做事。」
「不如把她們也放出去,顯得陛下仁慈。」
朱由檢即將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萬事自然要順著皇后點。
再加上皇后說的有道理,所以他思考之後道:
「女官如果不涉密的,願意出宮的允許出宮。」
「在內府監成立女官處,專門安置出宮後不願回家的女官和宮女,把她們安置在內廷企業。」
「以後皇后在宮外有什麼事情時,也能安排女官處去做,讓她們代你出面。」
「例如相親的事情、婦幼保健協會的事情,都可以讓女官處幫襯點。」
「不願回鄉的宮女,也要讓女官處給她們上戶籍。」
周皇后聽到這番話,臉上滿是歡喜。
因為皇帝不僅是答應了她的請求,還增加了她的權力。
以後她想要和外面的人聯繫,那就方便多了。
她決定一定要留下幾個想出宮的女官,幫自己掌控女官處。
朱由檢在答應皇后放一些女官出宮的請求後,對降低宮女出宮年齡,沒有完全同意。
因為宮女入宮時就在十三歲以上,需要培養兩三年才合用。如果放出宮的年齡太低,意味著剛培養出來幾年她們就要出宮了,成本實在太高昂。
所以朱由檢思索之後,說道:
「宮女年滿二十二歲的時候,給她們一次選擇機會。」
「願意留在宮中的繼續作為女官培養,不願留在宮中的,可以在宮外任職方便婚配。」
「這些提前出宮的宮女,要參與女官處組織的相親會,只有年滿二十五歲時,才能辭職返鄉。」
這增加了女官處的權力,而且皇后也能通過這些宮女的婚姻,加強在外廷的影響力。
所以周皇后沒有因為皇帝沒完全答應她的請求而不快,反而很高興地贊同。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決定了對女官和宮女的政策,周皇后在皇帝即將離開時,又說道:
「宮女到了年齡出宮,就得補充一些人。」
「陛下要不要採選淑女,給宮裡增加一些人?」
「現在後宮的嬪妃多有身孕,陛下要選些人侍寢。」
朱由檢聽到這番話,心中有些驚訝。
因為他實在沒想到,皇后又要主動給他添人。
不過想到王朝用從草原上選來的美人,還有宮中幾個懷孕的蒙古嬪妃,他隱隱明白了皇后的想法,覺得皇后是擔心草原來的嬪妃抱團,以後讓後宮不穩。
所以她這次打算採選淑女,親自從淑女中選拔,培養自己的嫡系。
對於這點,朱由檢沒有答應,因為他打算借著放出宮女提高自己的聲望,怎麼能在這個時候採選淑女?
再加上宮中女官和宮女的編制未定,現在採選淑女,宮裡也不一定有位置安置她們。
他決定過幾年後再考慮這件事,現在一切求穩:
「女官和宮女今年底放出去一批,今後三年維持這個人數。」
「三年後再放出去一批,按需要採選淑女補上去。」
「這樣形成制度,不要隨意採選。」
「皇后把這件事記著,現在不要說出去。」
「三年後再讓女官處準備,主要從衛所和恆產家庭的良家女子中選取。」
這是他對大明的採選淑女制度,做出的繼承和改變。
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外戚亂政,規定天子、親王的后妃,都要選良家女。不能接受大臣進送,也不能親近娼妓。
也因為此,除了國初制度未明的時候定下的嬪妃外,大明的嬪妃大多出自小門小戶的良家女。周皇后的父親就曾靠算命謀生,李太后的父親是個泥瓦匠。
她們出身的家庭都算不上富貴,但是能夠遷到京城,也不能說貧困,可以稱得上恆產者。
也只有這種不愁吃喝的家庭,才能給女子提供充足的營養,培養出能選入宮的淑女。
朱由檢打算把大明塑造成恆產者為主的國度,自然要拉攏恆產者,規定從恆產家庭挑選良家女。
至於衛所,則是他在軍隊的基本盤,同樣也要拉攏。而且衛所世官和軍士都有世業田,同樣能稱得上恆產者。
將來大明的皇后,要從這些家庭選。嬪妃則因為以後要和內藩、外藩聯姻,還會有一些出身貴族家庭。
但是為了防止外戚亂政,她們基本是沒有機會成為皇后的。甚至朱由檢會規定,不許她們的家人在京城常居。避免這些人仗著家族勢力,在後宮胡作非為。
這些考量,周皇后自然不知道。她只是對皇帝拒絕採選淑女,感到有些不快。
宮裡近期懷孕的蒙古嬪妃已經有三個人,幾乎可以肯定誕下庶子。不把她們的氣焰打下去,以後她兒子的地位就可能受威脅。
所以她才會挺著大肚子,為皇帝採選淑女侍寢。
被皇帝拒絕之後,眉頭也緊蹙起來。
看著她有些皺眉的模樣,朱由檢哈哈大笑,摸了摸她的眉毛,說道:
「採選淑女不必,但是能挑些人侍寢。」
「先帝離去已經一年多了,他的舊人也都已經安置。」
「可以從宮裡的女官和宮女中選人,作為選侍侍寢。」
「這件事由皇后主持,朕和你一起挑選。」
「宮中三十歲以下的,都要參加選拔。」
周皇后被皇帝逗得有些發笑,繼而又為皇帝感到委屈。
因為在此時的人看來,二十歲以上就能稱得上年齡大。宮裡採選淑女時,通常只選十三到十六歲的人。
皇帝要把選侍的年齡放寬到三十歲,顯然是為了遷就她,應她的要求增加一些侍寢的人。
而且這些人過幾年就會老去,不可能威脅她的地位。
這讓她的心裡既是感到甜蜜,又覺得皇帝受了委屈。打算過幾年選淑女時好好選,給皇帝挑選幾個美人——
最好還要有擅長樂器的,把田秀英那個狐狸精比下去。
朱由檢不知皇后的想法,但是他自己沒覺得有什麼委屈。因為在他看來三十歲還稱不上年齡大,還很適合生育。
而且有些女子會在長開後才漂亮,他的審美也和這時的人不大一樣。所以決定和皇后一起挑選,把符合自己審美的人選出來。
這些人都會被放在坤寧宮,有子女後才會安排獨立宮室居住。沒有子女的過些年不再侍寢後,還能作為皇后的女官,幫她穩固後位。
這件事由皇后主持,而且不驚動民間,因此進展很快。
各宮三十歲以下的,都換上最好看的衣服,在皇帝和皇后面前走了一遍。
朱由檢和周皇后一起,挑選了八個宮女做選侍。她們都被放在坤寧宮,輪流在乾清宮旁邊的青霞室隨侍,在皇帝需要時侍寢。
那些沒被選上、也沒有被提升為女官的二十五歲以上宮女,不管心裡怎麼想,都必須離開皇宮,離開這片她們生活很多年的小天地。
一些年滿二十二歲的宮女,也提交了申請,打算出宮任職。
這些人能回家的大多回家,很多人在領了遣散費後就迫不及待地離開。朱由檢擔心她們的安全,吩咐錦衣衛發文,讓各地的人照看。如果這些人回鄉後受了委屈,可以重新返京,由女官處安排。
那些不能或不願回鄉的,出宮後就要接受女官處的安排。
京城的錦衣衛和御營、京營,也開始登記沒成婚或喪偶的將士,打算在明年元宵節為他們舉辦相親會。
不過也有些宮女不願成婚,或者自覺年紀大了不可能嫁出去,她們被安排去內府監下屬的服務集團,或者尚衣監下屬的服裝工坊,做些服務和女紅的活計。
總之,這些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有些年齡特別大的,還被安排到一個皇莊,作為她們的養老院。
宮中最終剩下的宮女,只有六百多人。大多是天啟年間選進的,年齡不到二十歲。
她們大多是後宮嬪妃的侍女,不再做粗使雜役。
朱由檢讓宮正司的女官加強對她們的培養,挑選願意留宮的人做女官。
並且還要求定下她們的級別、給她們發放俸祿、改善居住條件。
在宮女數量減少後,這些人大多能住四人間,女官還能住雙人間甚至單間、有可能擁有侍女。
種種措施下來,留下的宮女情緒都很穩定。
一是她們的條件改善了,以後還有俸祿。
二是她們看到了出宮的機會,年滿二十二歲就能申請。
雖然出宮後還要再做三年工、還要和軍中將士相親,但是對她們來說,這也是一個機會。
如果能嫁給武官,對很多出身普通的宮女來說,稱得上改變命運的好事。
而且有工作後,她們也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
這個想法,在很多回鄉的宮女被父兄逼著嫁人後,出現在很多宮女心裡。
她們有很多人出宮後在內廷企業任職,在服裝、化妝等行業綻放光彩。
這些既有能力又能掙錢、還被宮中培養得熟知禮儀的女子,受到很多士人追捧。尤其是那些成婚比較晚的貧寒士子,願意娶這些宮女為正妻。
以至於相親會組織幾次後,願意嫁給武官的宮女越來越少。她們大多在二十二歲出宮後,就自己嫁了出去。
而且因為宮中的培養,她們大多注重自身保養,出宮後會加入婦幼保健協會,依靠這個平台經常組織聚會。
讓作為會長的皇后,影響力也因此提升,和很多官員的家眷有聯繫。
這些未來的變化,自然不是朱由檢所能想到的。
他現在煩惱的是,很多內侍都不願意出宮,想要一直留在宮裡。
這些人和宮女不一樣,他們出宮後沒有辦法成婚,甚至沒有家人。
即使皇帝將年齡放寬到五十歲,這些人也不願出宮。
他們習慣了皇宮的生活,不想走出這片小天地。
而且有些人做的是清苦的活計,少了他們後會運轉不便,一些地方可能會出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朱由檢堅持五十歲出宮的要求,對五十歲以上的需要留在宮中的,儘量授予從九品散官留下來。
出宮的也要安排個皇莊,作為他們的養老院。
五十歲以下的則被派去內府監,在內廷企業任職。
但是這又出現新的問題,因為尚膳監、尚衣監等監的掌印,不想放任內府監壯大、把自己的下屬派去內府監。
這些有秉筆太監身份的內相,聯合起來向皇帝請求,他們也可以在宮外設企業,不必把各監的人劃入內府監。
面對這種情況,朱由檢在認真思索後,也覺得不能讓內府監太大,避免像清朝的內務府一樣尾大不掉。
他召集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以及各監掌印,召開處理內廷事務的會議。
這次會議,將決定內廷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格局,甚至還伴隨著調整職位。
參加的太監對此都很重視,尤其是那些想更進一步、改變當前格局的。
在經過將近一年的穩定後,內廷將會迎來大調整,重新分配權力。(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