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五寺調整
第54章 五寺調整
這個變動有些大,很多人有些接受不了。皇帝今天的改動實在太多,他們擔心這是個亂改官制的建文君,內閣首輔黃立極勸諫道:
「陛下,大理寺、太常寺重要,方能定為正三品。」
「光祿寺、鴻臚寺這些,不宜提升品級。」
𝘴𝘵𝘰9.𝘤𝘰𝘮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光祿寺卿和鴻臚寺卿聽到這話,頓時氣得冒煙。其它部門都不說,就說他們兩個,這是看不起他們,不想讓他們辦事嗎?
但是想想光祿寺也就負責膳食宴席、鴻臚寺也就負責典禮儀式,他們實在提不起底氣,沒法理直氣壯地說自己和大理寺同樣重要,能和它們並列。只能眼巴巴地看向皇帝,希望皇帝獨斷。
朱由檢想了一下,沒有如他們所願。他調整五寺的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統一品級,而是想讓這些寺分管某一個條塊,對相關事務進行專業管理。
以後他對大明的機構會做出更多調整,在調整權力分配的同時,提高管理能力。現在調整五寺這些朝廷邊緣機構,不過是開胃菜罷了。他要通過這件事,看看群臣對自己調整機構的態度如何。
從太僕寺開始,朱由檢逐個改動官職:
「太僕寺和太常寺一樣提升為正三品,原北京太僕寺卿、南京太僕寺卿不變,仍舊還是從三品,負責北方馬政和南方馬政。」
「各地行太僕寺、苑馬寺,以及兵部車駕司、各地茶馬司等與馬政相關的機構全部劃歸新太僕寺,統一全國馬政。」
「兵部車駕司的驛站郵傳等職責也由新太僕寺接管。」
這樣一個負責全國馬政和驛站郵傳的機構,足以成為正三品衙門。太僕寺是人人高興,覺得皇帝在提高他們的地位。
車駕司郎中在朱由檢任命他擔任正四品太僕寺少卿後,同樣高興不已。但是無緣無故丟掉一個司的兵部,就不是那麼高興了。
雖然兵部尚書不在,侍郎也碌碌無為,他們卻還要爭一爭,免得兵部的屬官抱怨,認為他們窩囊,在兵部喪失權威。
面對這些人的意見,朱由檢想了一下,說道:
「兵部增加一個軍械司,專門負責火器等軍械製造。」
「現在先準備起來,具體如何設置,等專督軍械侍郎袁可立進京之後決定。」
「太僕寺卿可以在兵部右侍郎秦士文回京後,暫時由他兼任。」
「以後太僕寺由兵部督導,官員由兵部選任。」
這是給兵部增加一個附屬的正三品衙門,兵部如何不滿意。而且秦士文回京後兼任太僕寺卿,明顯是表示太僕寺雖然不是兵部直管,卻是兵部侍郎管理,和直管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兵部再有不滿,那就不像話了。
而且軍械司的職責,也明顯不是車駕司能比的。損失一個車駕司,換來附屬的太僕寺和直屬的軍械司,他們當然能接受。
處理了太僕寺的事情,朱由檢將太僕寺、太常寺的正六品寺丞提升為正五品,但是原有官員品級不變,改任同品級的正六品主事,讓兩寺和吏部選拔官員,擔任正五品寺丞。
這下除了原本的寺丞變成主事有些不滿,其他官員都很贊同。尤其是六部主事和員外郎,想著去擔任寺丞也不錯,至少級別升了、寺丞這個名字也好聽。
考慮到太僕寺職權提升,太常寺如果不提升的話,排在它前面底氣不足。朱由檢將僧錄司、道錄司、祠祭司、文廟、城隍廟等和宗教祭祀有關的職能幾乎全部劃入太常寺,讓太常寺的職權大增,重新有了底氣。
同時,作為對禮部的安撫,朱由檢規定太常寺成為禮部遷轉機構,由禮部負責督導。
並且在禮部新設禮樂司,負責祠祭司遺留下來的擬定諡號廟號等職能,並負責整理樂曲舞蹈、民間詩歌、戲劇曲藝,宣傳精神文明,管理教坊司等。
新設教育司,負責全國文教,從儀制司分出貢舉、學校職能。以後還打算增加規範語言文字、傳播漢語漢字、制定教科書、教師資格認定、學位授予等職能。
給儀制司增加規範地方法規、民間鄉約、宗族家法、整理民間習俗和革除陋習等職能。
如此一來,禮部的四個司:儀制、祠祭、精膳、主客。祠祭司分出去後新設了禮樂司,儀制司職能變化,還新設了教育司。
這種變動實在太大,讓朱由檢放下把禮部主客司交給鴻臚寺的打算,決定把朝貢和外交事務仍舊留在禮部。精膳司因為和光祿寺職能相似,被他合併在一起:
「光祿寺卿從三品不變,原正五品少卿改任正五品寺丞、從六品寺丞改任正六品主事。禮部精膳司改隸光祿寺,精膳司郎中遷正四品少卿。」
「鴻臚寺多了朝會議事備案和廷推計票職責,正卿由正四品提升為從三品,原從五品少卿改任正五品寺丞、從六品寺丞改任正六品主事。」
「兩寺其餘少卿暫不任命,等主持鄉試的翰林院官員回來再說。以後兩寺事務,和太常寺一樣由禮部督導。」
這樣調整下來,光祿寺和鴻臚寺也能撐起從三品衙門。兩寺低於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半品,仍能並稱五寺。
這下光祿寺和鴻臚寺也滿意了,畢竟級別提升、事務增多之後,他們的權力增加不說,很多人還提升了品級。
禮部的變動雖然非常大,卻增加了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三個督導機構,禮部官員能遷轉的職位更多了。
內閣大學士和禮部官員對此更是滿意。這下禮部、翰林院、內閣一系清貴官員除了詹事府和國子監之外,又多了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三個遷轉機構。清貴一系的實力,自然更壯大了。
用不怎麼重要的祠祭司和精膳司,換來教育司、禮樂司、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當然非常划算。
如此一來,五寺的品級和職責盡皆完成調整,眾人看著新鮮出爐的正三品或從三品正卿、正四品少卿、正五品寺丞、正六品主事、從六品從事、正七品知事,覺得確實規範許多。比以前亂糟糟的品級,更加一目了然。
朱由檢看著調整後的五寺,同樣也很滿意。尤其是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成為清貴遷轉機構,能夠給翰林官員一些鍛鍊機會。
即使「清而不要、要而不清」,也不能讓翰林官員一直坐冷板凳,要讓他們積累一定的施政經驗,才能在進入內閣之後,更好地輔佐自己。
對於其它部門,朱由檢沒有再調整。尤其是最核心的六部,朱由檢對禮部之外的部門大多沒有改動。
他知道五寺這些邊緣機構調整出錯也沒關係,六部若是出了問題,那就是影響全國的大事。
在沒有掌控全國權力、沒有得力大臣輔佐之前,朱由檢不會隨意改動,避免像建文皇帝那樣亂改官制、讓官員無所適從。
《明史》:
大理寺。卿一人,正三品。左、右少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寺丞各一人,正五品。……卿,掌審讞平反刑獄之政令。少卿、寺丞贊之。左、右寺分理京畿、十三布政司刑名之事。
太常寺。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寺丞二人。正六品。……太常,掌祭祀禮樂之事,總其官屬,籍其政令,以聽於禮部。凡天神、地祇、人鬼,歲祭有常。
提督四夷館。少卿一人,正四品,掌譯書之事。
光祿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正五品。寺丞二人,從六品。……卿,掌祭享、宴勞、酒醴、膳羞之事,率少卿、寺丞官屬,辨其名數,會其出入,量其豐約,以聽於禮部。
太僕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正德十一年增設一人。寺丞四人,正六品。……卿,掌牧馬之政令,以聽於兵部。少卿一人佐寺事,一人督營馬,一人督畿馬。
鴻臚寺。卿一人,正四品。左、右少卿各一人,從五品。左、右寺丞各一人,從六品。……鴻臚,掌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