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侍御史加銜
第53章 侍御史加銜
聽完左都御史房壯麗上奏的都察院事務,朱由檢批示之後,又看向都察院眾人。但他等了很久,都沒有人再發言。
這讓朱由檢有點驚訝,覺得這群噴子現在的戰鬥力有點弱,但是自己想要調整,現在正是時候。所以他斟酌之後,果斷向群臣道:
「朕這幾日思考了一下,有監察職責的科道官員加銜,不應和政務官員相同。」
「朕決定虛置幾個品級御史,作為科道官員加銜。其他有監察職責的朝堂和地方官員,同樣用這個加銜。」
說著,他在正二品都御史、正三品副都御史、正四品僉都御史之後,設置了從二品侍都御史、從三品侍副都御史、從四品侍僉都御史。在各品級都御史前加了一個「侍」字,作為低半品的加銜。
然後以洪武年間舊例,設置正五品殿中侍御史,其下設置從五品觀察侍御史、正六品巡察侍御史,從六品調察侍御史,作為品級高於正七品監察御史的加銜。
這些帶「侍」字的御史單純作為加銜,沒有實際職司。都察院職責沒有任何變動,不會帶來混亂。
同時,朱由檢還規定正二品都御史、正三品副都御史、正四品僉都御史在朝堂上作為加銜時也都帶個「右」字,用來作為區分。
如此一來,都察院和六科就有了獨立的加銜體系,和承政司加銜並列。實際任職的左都御史和左副都御史還能加銜四輔大臣,參與朝廷大政。這讓科道官員很是滿意,認為皇帝重視他們。
不過朱由檢接下來的話,就讓他們不那麼滿意了:
「有正五品殿中侍御史及以上級別加銜的,可以參加中極殿常朝,並可糾察朝會禮儀。」
「殿中侍御史以下的,除十三道掌道御史、六科都給事中必須參加常朝外,其他人輪流參加,每道每科兩人。」
「這樣常朝人數少一些,更加便於議事。」
這讓低品級的監察御史和給事中心中不滿,覺得他們常朝官的名義可能就沒有了,權力也會縮減。左都御史房壯麗道:
「陛下,科道官員各有職責,少了他們一些事務可能無法辦理。」
「臣以為科道官員重要,不應限制人數。」
朱由檢皺著眉頭說道:
「朕也知道科道官員重要,但是每次都來這麼多人參加常朝,也沒法站出來議事啊!」
「你們都說是不是?」
科道官員們默然,現在中極殿中人擠人,他們想站出來都沒辦法,這也讓他們空有這麼多人數,卻在這次朝會上毫無存在感。
皇帝現在的規定固然是在削弱他們,卻讓他們無話可說。
接著,朱由檢又完善了剛才的想法,說道:
「如果有大事需要表決,朕授權十三道掌道御史、六科都給事中,和兩位輪值御史給事中商議,代表所屬科道所有人員參與投票表決。」
「如果監察御史和給事中沒有殿中侍御史以上加銜、也沒有輪值上朝,卻又確實有事,朕允許他們向鴻臚寺備案,申請參加常朝。」
「每一位監察御史和給事中都有獨立奏事權力,可以直接上書,可以直接備案。」
這個決議,讓大部分科道官員感覺可以接受,認為皇帝只是在減少上朝人數,並非在限制科道權力。如果以後的常朝還是這樣子,他們固然人多勢眾,但是想發表意見,卻也幾乎不可能。
左都御史房壯麗還要代表部門爭辯一下,朱由檢這時又道:
「侍御史加銜由都察院和吏部一同商議,要獨立造冊,慎重給其他官員。」
「晉升規矩也要另行擬定,不能苛待科道官員,也不能升得太快太高,讓其他官員不滿。」
說著,他還看了一眼由正七品吏科都給事中直接升為正三品南京通政使的楊所修,覺得大明官員的品級和晉升體系實在太亂——
一下子就跳了四個品級,實在是拿品級太不當回事兒了。設置各級侍御史加銜,也是為了規範晉升,讓他們好好熬資歷。不給自己立功,升那麼快幹嘛!
但是,朱由檢覺得楊所修升得快,楊所修自己卻不認為。他有正三品右副都御史加銜,本來就應該升為正三品職務,如今的南京通政使,他還感覺低了:
『北京通政使是九卿,還能在常參會議上經常見到皇帝。南京通政使是什麼東西,讓我去養老嗎?』
『我早就覺得閹黨必敗,既然你們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對廷推自己去南京的閹黨大臣恨上了,楊所修已經盤算著和新任吏科都給事中陳爾翼、北直提學御史李蕃等同黨合謀,參劾崔呈秀、周應秋等閹黨大臣,把罪過推在他們身上,自己立功留京。他覺得這件事一定要快,免得去了南京,以後在那養老。
不知楊所修的想法,更沒有料到閹黨內部已經開始生亂,朱由檢在安撫科道官員、收買左都御史之後,終於讓自己的決定得到認可,科道官員的數量,在下次常朝時會壓縮到不足百人。
然後,看著在朝堂上湊數的公侯駙馬伯等勛貴外戚,朱由檢向他們道:
「勛貴外戚同樣可以獨立奏事,若有委屈可以通過通政司上書,或者在鴻臚寺備案、在朝會上討論。」
「也可以讓命婦入宮,向皇后訴說。」
這下他們也滿意了,很多人想著以後不用來了,有事情再來上朝。現在這樣擠著站在殿裡,真的是在受罪。
再看著朝堂上的寺監等官,想著科道官員的各種寺丞、少卿、正卿加銜,朱由檢向房壯麗和楊景辰吩咐道:
「科道官員的加銜要儘快改,全部換為御史。其他有五寺加銜的換為侍御史加銜或承政司加銜。」
「五寺官員的品級也要調整,不要這個少卿正四品、那個少卿正五品、還有個少卿從五品,看著實在混亂。」
「以大理寺為標準,正卿正三品,少卿正四品,寺丞正五品。下面仿照六部設正六品主事,增設從六品從事、正七品知事,規範官員品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