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閹黨內亂
第55章 閹黨內亂
完成機構調整之後,朱由檢除了在九月七日批准李永貞辭職外,便沒有什麼大動作。每日裡像以前一樣處理吏部、兵部事務,對其它事情不聞不問。似乎真的不在意魏忠賢和閹黨掌權,對此毫無動作。
不過皇帝不急,卻有他人心急。徐應元急著取代魏忠賢不說,被閹黨大臣打發去南京當通政使的楊所修,也加快和黨羽串聯,準備攻擊閹黨。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九月九日,重陽節,朱由檢又一次召開常朝。
看著減少了很多的常朝官員數量,朱由檢滿意地點了點頭。三百多人在中極殿,總算不顯得那麼擁擠。而且六部五寺和都察院六科的官員數量差距不大,能夠相互制衡。這離朱由檢理想的常朝會議相差不遠,讓他非常滿意。
常朝開始之後,首先是吏部上報各部門機構調整的進展。這不是編制上的整合那麼簡單,還需要移交公務、搬遷衙署。尤其是五寺分散在京城東西,遠不像承天門前的五府六部那麼集中,兵部車駕司和禮部祠祭司、精膳司想要搬遷過去,要做的事情不少。
朱由檢聽著匯報,覺得都搬過去太過麻煩,更何況寺和司曾經互改,直接在五寺下面轄司肯定不行。所以朱由檢斟酌了一會兒,說道:
「衙署能不搬遷的就不搬。」
「朕以為各寺內部,可以設置總署和分署,由正四品少卿或正五品寺丞親掌,在其它地點獨立辦理公務。」
「太常寺可以設置祠祭總署,管理各陵墓、壇廟的祠祭署,以及神樂觀等。」
「設置祭祀總署,確定祭祀規格和祭祀章程,規範各地鄉賢祠、名宦祠、生祠、宗祠等祠堂,以及家廟、文廟、關廟、岳廟、城隍廟、土地廟、山神廟、河神廟、龍王廟、媽祖廟等廟宇,打擊非法祭祀。」
「設置宗教總署,管理道教、佛教,以及從西方新傳過來的宗教。規範宗教場所、宗教章程、宗教典籍、宗教學校、教職人員等方面,監視各宗教的動向,探查打擊不法宗教。」
「改四夷館為翻譯總署,在蒙古、女直、西番、西天、百夷、高昌、緬甸八館之外,增設拉丁語等西語館、南洋館、朝鮮館、日本館等。該總署由禮部和翰林院共管,共同培養通事、翻譯各地典籍。」
調整了太常寺的機構,朱由檢越想越覺得太常寺非常重要,宗教、祭祀在這個時代影響力非常大,翻譯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他打算用這個部門實現一些謀劃,引領思想文化。
所以他同時規定了,有宗教信仰的官員不能在太常寺擔任高級官員,避免干擾祭祀、影響宗教政策。
太僕寺和光祿寺比較簡單,很容易完成調整:
「太僕寺可設置車駕總署,管理車駕事務,原庫房、草場不用改動地點。」
「設立馬政總署,管理各牧監,統計各地行太僕寺和苑馬寺的馬匹數量、戰馬數量、種馬數量,引進優化馬種等。」
「設立茶馬總署,管理各地茶馬司和馬匹貿易。」
「設立郵政總署,管理各地驛站和郵傳事務。」
「光祿寺可以按地點設置分署,為各地提供膳食。」
這樣交待下去,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這些被調整的部門,都有了章程可循,不至於各自為政,鬧出各種事端。
不過朱由檢還不放心,又安排吏部侍郎楊景辰確定各部門的編制和章程,避免他們胡來。秉筆太監王文政也被他派出去,負責盯著這件事。
同時,他心中還打算在掀翻閹黨之後,把涉案太監、官員、貴族的宅院置換出來,在承天門附近集中安置一些衙署。否則辦個事都要東西亂跑,那就實在太遠了。詹事府、台基廠附近就不錯,可以考慮放在那。
正在想著這些,朱由檢忽然見到前任吏科都給事中楊所修站出來,彈劾太僕寺卿管台基廠事陳殷、兵部尚書崔呈秀、工部尚書李養德、延綏巡撫朱童蒙,應該回鄉守制。
還彈劾吏部尚書周應秋,認為他漫無主持,有負聖恩,無法承擔起吏部事務。
這個發言,讓朱由檢精神一震,知道對閹黨的攻擊終於真的來了。崔呈秀想要撤退,有人站出來拖後腿,還牽扯到周應秋,一下有兩位六部尚書被參。
仔細看去,朱由檢還認出楊所修在上次朝會上被閹黨廷推為南京通政使,這讓他心中直樂,知道閹黨開始內亂:
『等等看,會有更多的人冒出來。』
『閹黨這麼一亂,其他人就看到機會了!』
沒有聽從楊所修的彈劾,朱由檢面色一肅,罵他沒有證據胡亂詆毀人,繼續下一項議題。
楊所修卻沒氣餒,從皇帝的態度中,他看出皇帝並沒有真的懲罰他,只是讓他拿出切實證據。作為前任吏科都給事中,吏部尚書周應秋做的事情,他不說全部知道,至少也知道個大概。只要有跡可循,想找出證據還不容易?
何況,尚書那樣的大員,遠遠不是一次參劾就能打倒的。楊所修默默退回自己位置,準備讓自己的黨羽搜集證據,過幾日發動下一次攻擊。
被楊所修這個前任吏科都給事中彈劾,周應秋嚇得要死。這些日子他幾乎不發一言,不就是為了隱藏自己嗎?沒想到昨日辦了一件事,就被楊所修嫉恨上,開始彈劾自己。
這讓他嚇得幾乎要癱下來,急忙向皇帝告罪。
溫言撫慰了幾句,朱由檢讓他好好辦事。又聽取了楊景辰有關加銜事務的匯報,之後轉向戶部。
督師遼東太監劉應坤請發軍丁皮襖銀,舊制每人六錢,天啟六年魏忠賢增為八錢,共該十一萬二千兩。這件事涉及戶部,被朱由檢拿到常朝上解決。其他的推薦麻登雲等人任職的事情,朱由檢在常參會議上已經批覆,不需要在常朝上解決。
戶部尚書郭允厚這幾日為籌措東江鎮錢糧忙得焦頭爛額,又接到遼東催款,心想自己是不是把戶部事務交給皇帝算了,再這樣下催要下去,自己遲早沒法解決。
朱由檢卻沒有理會他的想法,劉應坤的奏疏他已批覆。郭允厚如果拿不出銀子,那是他的問題。遼東事務關係京城安全,任何人都不敢疏忽。
郭允厚硬著頭皮答應了這件事,又聽到山東巡撫李精白的上疏,裡面訴說鑄錢得息八千七百五十九兩,不及額定數字四萬兩的四分之一,還在裡面訴苦,說是買銅、鑄錢、差官都難,沒有一件容易的,請求山東停止鑄錢。
這種奏疏,別說郭允厚這個戶部尚書了,朱由檢這個不怎麼了解戶部事務的,都聽得出裡面的問題。鑄錢這種事情只要不是太笨,怎麼可能只有這點收益呢?李精白要麼是個笨蛋,要麼在糊弄人。
能夠當上山東巡撫,還積極給魏忠賢在山東各地建生祠,在祝詞上說「堯天巍巍,帝德難名」,甚至在書寫時特意把山字放在魏下,對別人說「山怎能壓在魏公頭上呢」,贏得魏忠賢的歡心。
這樣的李精白是笨蛋嗎?朱由檢當然不認為。也就李精白沒在眼前,否則朱由檢能把他的奏疏砸回去。
面色肅然,朱由檢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道:
「戶部定的任務這麼不切實際嗎?山東只完成了不到四分之一。」
「你這個戶部尚書怎麼當的?就知道為難地方嗎?」
郭允厚當然不認為是戶部的問題,急忙向皇帝解釋道:
「陛下,鑄息是根據各地情況定的,山東沒有完成任務,應該是他們自己出了問題。」
「而且鑄錢之事,歸工部寶源局管,各省皆設寶泉局。」
皮球踢給了工部,工部尚書薛鳳翔急忙站出來解釋,說有督理錢法侍郎在,戶部在天啟二年也建了寶泉局,這件事他們工部管不到。
兩個部門就這件事吵吵嚷嚷,朱由檢聽得頭疼,也沒法追究下去了。只能下命令道:
「戶部和工部儘快會同吏部擬定專督錢法侍郎候選人,廷推錢法侍郎。」
「錢法侍郎獨立辦理公務,增設錢法總署,設直屬辦公署,設正六品主事擔任署正、正九品署丞一人、從九品司務二人,負責日常事務。」
「錢法總署統一管理京城寶源局、各地寶泉局、寶鈔提舉司等鑄錢印鈔機構。」
「崇禎通寶的樣式,也要儘快定下來。」
這下所有人都不說話了,都聽得出皇帝又新設了一個機構。但是要說這個機構沒有前例,似乎也算不上。畢竟朝廷設立錢法侍郎就是為了統一管理錢法之事。如今不過是增加一個辦公署,方便錢法侍郎辦事罷了。
只是錢法總署的設立,要把工部寶源局、各省寶泉局、戶部寶泉局和印鈔機構都分過去。那麼這個總署屬於哪個部門,那就需要說道說道了。
眼看戶部和工部又因為這個爭起來,朱由檢決定道:
「錢法總署由戶部監管,專督錢法侍郎須有戶部、工部任職經歷。」
「吏部要注意這一點,不要找不符合的候選人。」
悄悄規定了候選人資格,選拔專業官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