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洪承疇的野望
朝鮮,洪承疇、毛文龍等人同樣得知了遼東即將發生大戰的消息。
洪承疇對於此事,有些振奮又有些遺憾。
振奮的是朝廷允許遼東大軍出擊,不再像以前那樣過于謹慎。
遺憾的則是此次指揮戰事的是孫承宗,自己無緣指揮這一戰: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若是去年收尾那一戰能取勝就好了。』
『說不定就能撈到主攻機會,而非配合作戰。』
去年的朝鮮之戰,總體來說他的表現並不錯,達到了朝廷要求。
美中不足的就是最後一戰不但沒有撈到戰功,反而險些被建虜擊潰。
這讓他的功績顯得有些不足,就連獲得的子爵爵位,都引來很多質疑。
所以現在洪承疇別說取得遼東之戰的主導權了,就連此次配合遼東作戰的朝鮮軍隊主帥,都有人提議讓毛文龍擔任。
最終,還是皇帝給兩人做了分工:
毛文龍負責前線,洪承疇負責後勤。
如果兩人發生衝突,則以洪承疇為主,以完成作戰任務、牽制建虜為先。
對此,洪承疇心裡是很感激皇帝信任的。下決心要一雪前恥,讓世人刮目相看。
甚至他還有更大的野望,希望能立下更多的功績。
喚來劉興祚、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洪承疇詢問他們道:
「朝鮮的兵馬練得怎麼樣了?」
「如今有沒有一戰之力?」
劉興祚是他麾下排在首位的將領,聞言當即回道:
「朝鮮吏治腐敗、將領怯懦不堪,他們率領的官兵也不堪戰。」
「義兵出於義憤更有戰心,但是他們的裝備和訓練還是差了些。」
「而且義兵中最敢戰、最善戰的,大多被慈江伯招去。他們深入遼東,和東江兵一樣襲擾建虜。」
「欲要在朝鮮訓練一支敢戰兵馬,非慈江伯不可!」
對慈江伯崔南伊大聲誇讚,認為他是朝鮮軍隊的希望所在。
這位神射手轉成的狙擊手,已經適應了火器時代的作戰方式,並且用慈江領出產的絲綢,成功仿製出絲綢藥包的箭形彈。
如今慈江領就是用仿製的簧輪火銃,裝備箭形彈作戰。他們在遼東殺傷了不少建虜,連東江領和慈江領爭奪邊境領地時,都曾吃過小虧。
洪承疇聽著這些情況,再想到毛文龍如今的聲勢,下令道:
「加大對慈江領的支持,讓慈江伯統領朝鮮火器軍隊。」
「告訴他,無論有什麼要求本帥都會支持,只要他把建虜的人頭帶回來。」
這讓孔有德有些不忿,說道:
「洪帥,姓崔的是朝鮮人,而且是光海君那一派。」
「把朝鮮火銃手都給他,他起兵造反怎麼辦?」
洪承疇皺了皺眉,對孔有德的冒犯頗是不快,訓斥道:
「什麼朝鮮人?」
「慈江伯是大明的貴族,還是朝鮮的封君。」
「這樣的人都不信任,本帥還能用誰?」
「再說了,東江領就在慈江領的西側,東側還有安東都護府。」
「慈江伯就是想造反,又有幾成勝算?」
孔有德還欲再說,耿仲明已搶先道:
「洪帥說得極是,姓崔的想造反也沒實力。」
「而且我看那人是個死腦筋,是不會起兵作亂的。」
「朝鮮火銃手可以交給他,正好讓朝鮮君臣再聽話些!」
顯然,腦子更靈活的他,已經猜出了洪承疇的打算。
用崔南伊這位在朝鮮影響巨大的功臣,制衡朝鮮君臣。
讓朝鮮君臣不要再有亂七八糟的小心思,背後搞小動作。
洪承疇點了點頭,對耿仲明能猜到自己的心思,頗是有些滿意。
這人不像孔有德有些死腦筋,是既能打仗又不會蠻幹的。
不過他還是更信任孔有德,因為這個人更好控制。
當然對耿仲明也很重視,他向這個人道:
「有德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崔南伊那邊還需要派個人過去。」
「仲明,你就去輔佐慈江伯,和他一起統領朝鮮軍隊。」
「有德則統領朝鮮精兵,幫本帥帶領標營。」
「興祚你回鏡城那邊,統領安東都護府直屬的軍隊。」
「到時候三路出擊,一同襲擾建虜。」
東江、慈江、安東這三路兵馬,都是他作為安東巡撫兼朝鮮大臣,所能直接指揮的軍隊。
不過他的權限還不止這麼點,安東都護府管轄的其它地方,他同樣有權指揮。遠的黑龍江一帶不說,近的寧遠伯國,他是想納入麾下的。
所以他又問劉興祚道:
「你在鏡城那邊,和寧遠伯國離得近。」
「寧遠伯練兵怎麼樣了,有沒有見到效果?」
寧遠伯李尊祖是被皇帝最先派來探索安東的,並且繼承了祖上傳下來的寧遠伯之位,在金角半島一帶開藩。
不過他在來到安東後卻沒有做出什麼大動作,寧遠伯國的兵馬除了隨著出征北海島外,根本就默默無聞。
以至於安東總兵之位歸了張同敞,張家世鎮安東的可能,要比李家更大些。
世人以為李尊祖失去了祖上的能力,但是劉興祚卻不這麼認為,他神色凝重地道:
「今年鏡城那邊和寧遠伯國劃界,屬下曾見過寧遠伯國的軍隊。」
「他們中有漢人也有女真人,盡皆極為勇悍,頗有些當初李成梁家丁的架式。」
「屬下敢說,寧遠伯那五千人,不弱於朝鮮任何一路。」
「東江領和慈江領的兵馬,面對他們都不一定能取勝。」
洪承疇頗有些驚訝,但是想想李尊祖的出身,又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李成梁去世也就不過十幾年,李家還有不少老將老兵存在,他們幫李尊祖練出個樣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反而是如果連樣子都練不好,洪承疇會鄙視李尊祖無能,皇帝也不可能對他如此放任。
想著寧遠伯國練出來的兵馬,洪承疇道:
「如此說來,寧遠伯國的軍隊,算是練出來了。」
「你派人和他聯絡一下,就說本帥希望他和朝鮮三路兵馬配合,一起襲擾建虜。」
「咱們這四路大軍並進,如果配合得當的話,能不能牽制建虜兩個旗,甚至吃掉一個?」
最後一句,他是問劉興祚等人的,又像是在自問。
因為他這次的目標,就是吃掉建虜至少五千人。以此洗刷身上的質疑,甚至獲得伯爵之位。
在開藩越來越轟轟烈烈的現在,洪承疇希望儘快獲得高等爵位,開闢自己的藩國。
免得像安東這邊那樣,好地方都已被封了出去——
之前,他是想過把自己的子爵領放在安東或朝鮮的。但是仔細探查後,發現這兩個地方都已經沒有什麼好地。
安東最好的地方就是金角半島和廟街,朝鮮南北邊角都被分封后,剩下的不可能會分封出去。
所以他只能把目光轉向其它地方,希望在獲得高等爵位後,選擇一塊好封地。
甚至,他還想獲得南安伯鄭芝龍的待遇,明面上說的是開闢伯國,其實卻預留能開闢公國的土地——
家鄉南安成為鄭芝龍的封號,是他又一件難受的事情。
身為一個南安人,他怎麼不想以家鄉的名字作為爵號呢?
甚至他還想過,如果去年那一仗能打好,南安伯的封號大概率就是自己的,而非被鄭芝龍那個海賊占據。
所以,洪承疇急切地希望立功,還幻想過建虜在自己手上平定,將來成為國公、成為紫閣功臣。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