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唐詩祖陳子昂> (長篇小說)袁竹著第四十二章

(長篇小說)袁竹著第四十二章

  蜀地劍南,雲霧繚繞的山巒間隱藏著一段關於智慧與勇氣的傳奇。這是一段關於一位忠臣如何以非凡之策,富國強兵,解萬民於倒懸的故事。

  大唐武后永昌元年年間,西戎屢犯邊疆,烽火連天,國庫漸空,百姓苦不堪言。在這風雨飄搖之際,陳子昂心懷家國,日夜憂思。他深知,唯有富國強兵,方能安內攘外,還天下太平。

  一日,陳子昂在翻閱古籍時,偶然發現一段記載:「古者富國疆兵,未有不借山澤之利。」這簡短數語,如同晨鐘暮鼓,敲響了他心中的希望之鐘。他深知,劍南之地,山川壯麗,礦產豐富,尤其是銅鑛,若能開採鑄錢,必能解朝廷燃眉之急。

  陳子昂決定上書皇帝,言明此策。他提筆疾書,字字珠璣,不僅詳述了劍南銅鑛之富,更精心設計了采銅鑄錢、供給軍需、減輕民賦的整套方案。他寫道:「劍南諸山,銅鑛遍地,若開其禁,鑄錢以資國用,則軍資充足,民賦可減,公私兩利,實乃神策也。」

  奏章呈上,朝堂之上,議論紛紛。有人贊其遠見卓識,亦有人懼其勞民傷財。然皇帝閱後,龍顏大悅,認為此乃興邦之良策,遂下旨准行。

  隨著聖旨下達,劍南之地頓時熱鬧起來。官府組織工匠,開山采銅,爐火熊熊,銅水翻滾,一枚枚嶄新的銅錢在模具中誕生,它們不僅是金屬的凝聚,更是國家強盛的希望。李沐風親自督戰,確保每一環節都精益求精,既保證了質量,又避免了過度開採對環境的影響。

  同時,這些新鑄的銅錢被迅速運往松、潘等邊防重鎮,軍需得以保障,士氣大振。而多餘的銅錢,則順江而下,流向荊、衡、沔、鄂等地,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與商品的流通。每年,朝廷還利用這些銅錢進行和糴,儲備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隨著時間的推移,劍南銅錢的流通帶來了顯著的變化。國庫充盈,軍備充足,邊防穩固,西戎之患漸消。更重要的是,由於減輕了賦稅,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田疇豐盈,市集繁華,一派盛世景象。

  陳子昂的名字,也因此傳遍了四海八荒,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忠臣典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證明了「聖人用無窮之府」的真諦,讓大唐的輝煌再添一筆濃墨重彩。

  歲月如梭,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每當後人提及這段往事,無不對陳子昂心生敬仰。他以一人之力,推動了國家的富強,惠及了萬千百姓,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而那座座銅山,依舊靜靜地矗立在劍南之地,仿佛在訴說著那段關於智慧、勇氣與奉獻的傳奇故事。

  《上益國事》:

  臣聞古者富國疆兵,未嚐不用山澤之利。臣伏見西戎未滅,兵鎮用廣,內少資儲外勒轉餉,山澤之利,伏而未通。臣愚不識大體,伏見劍南諸山,多有銅鑛,采之鑄錢,可以富國。今諸山皆閉,官無采鑄,軍國資用,惟斂下人,迺使公府虛竭,私室貧弊,而天地珍藏,委廢不論。以臣所見,請依舊式,盡令劍南諸州准前采銅,於益府鑄錢,其松、潘諸軍所須用度,皆取以資給。用有餘者,然後使緣江諸州遞運,散納荊、衡、沔、鄂諸州;每歲便以和糴,令漕運委神都太倉:此皆順流乘便,無所勞擾。外得以事西山諸軍,內得以實中都倉廩,蜀之百姓,免於賦斂,軍國大利,公私所切要者,非神皇大聖,誰能用之?管仲雲「聖人用無窮之府。」蓋言此也。臣某言:臣伏見神皇陛下恭已受圖,遐想至理,將欲制御戎狄,永安黎元,不欲煩撓蒸人,故為無益。賤臣朝不坐,宴不豫,軍國大事,非臣合言。伏見松、潘軍糧費擾過甚,太平百姓,未得安居,臣參班一命,庶幾仁類,不敢自見避諱,忍之不言,所以不懼身誅,區區上奏。冒越非次,伏待顯戮,惶悚死罪死罪。


  《上益國事》主要圍繞國家富國強兵、利用山澤之利以資國用的主題展開。文中,陳子昂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措施,以期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陳子昂開篇即指出富國強兵對於國家的重要性,認為這是古代治國安邦的基本策略。針對當時「西戎未滅,兵鎮用廣,內少資儲外勒轉餉」的困境,陳子昂提出利用劍南諸山的銅鑛資源,采之鑄錢以富國的建議。

  他認為劍南地區有豐富的銅礦資源,如果開採並鑄造錢幣,不僅可以緩解國家財政壓力,還能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

  陳子昂提出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包括准許劍南諸州開採銅礦、在益府鑄錢、將鑄造的錢幣用於軍需和民用等。

  他還規劃了錢幣的流通路徑,提出通過緣江諸州遞運至荊、衡、沔、鄂等地,每年以和糴的方式確保漕運順暢。陳子昂在文中表達了對朝廷能夠採納其建議的期望,認為這一舉措將極大地有利於國家的發展。

  他同時表達了對神皇大聖(指武則天)的敬仰之情,認為只有這樣的聖明君主才能實施這樣的政策。

  《上益國事》不僅是一篇具有實際價值的政論文章,更是陳子昂關注民生、顧念黎庶、渴望濟世立功的拳拳之心的體現。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陳子昂作為一位有識之士對於國家富強的深切關注和積極貢獻。同時,文章也反映了唐代社會對於經濟建設和國家安全的重視以及對於資源利用的合理規劃。

  《上益國事》是陳子昂針對當時國家面臨的財政和軍事困境所提出的一篇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政論文章。文章通過深入分析國家現狀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展現了陳子昂的卓越才華和愛國情懷。同時這篇文章也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和啟示。

  步入金碧輝煌的朝堂。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從民生疾苦到朝政得失,無一不展現出其深厚的學識與獨到的見解。然而,書奏雖上,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他不禁暗自嘆息,卻也未曾放棄,接連呈上《諫刑書》與《申宗人冤獄書》,字字泣血,句句珠璣,只為那世間的一絲公正與光明。

  然而,官場之中,風雲莫測。陳子昂的直言不諱並未換來預期的賞識,反而讓他在職場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與壓抑。居職不樂,他轉而寄情於詩酒,以《感遇》諸篇抒發胸中塊壘,字裡行間,既有對時局的深刻憂慮,也有對個人命運的無奈感慨。

  時光荏苒,轉眼間,秩滿考功之日來臨。依據唐制,四年一考,以評功績。陳子昂勤勉盡職,雖無顯赫戰功,卻也恪守本分,然終因「無顯績」而被評定為中中。這對於胸懷壯志的他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打擊。但他並未因此沉淪,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與追求。

  就在這一年的深秋,十一月,武后一道驚世駭俗的詔令,再次震撼了朝野——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並自稱為「曌」,寓意日月當空,光照四方。這一變革,不僅是曆法的更替,更是武后權威達到頂峰的象徵。而陳子昂,作為這歷史洪流中的一粟,雖未直接參與其中,卻也感受到了時代脈搏的強烈跳動。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革,陳子昂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自己雖未能立即得到重用,但時局的變化總蘊含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於是,他更加勤勉地研讀典籍,磨礪心性,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再次得到武后的賞識,實現心中那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

  歲月悠悠,陳子昂的故事在東都的春風秋月間悄然傳唱,成為了一段激勵後人的佳話。而他,也終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獨特而光輝的一筆。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