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袁竹著第三十七章
公元686年,武后垂拱二年的深秋,九月的風帶著幾分涼意,卻也夾雜著幾分收穫的喜悅。在這個歷史的節點上,才華橫溢、心懷天下的麟台正字陳子昂,在經歷了首次隨軍北征的洗禮後,踏上了歸途,回到了繁華而又厚重的東都洛陽。
北征的日子裡,陳子昂親眼目睹了邊疆的烽火連天與將士們的英勇無畏。戰爭的殘酷與人民的疾苦深深觸動了他的心弦,也讓他對國家的命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戰場上,他不僅用筆記錄下那些驚心動魄的瞬間,更用心靈去感受那份屬於英雄的悲壯與榮耀。
歸途之中,陳子昂的思緒萬千。他回想著北疆的寒風凜冽,戰馬的嘶鳴,以及那些為了國家安寧而捨生忘死的將士們。這些記憶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他的腦海中緩緩展開,讓他既感到沉重又充滿力量。
當陳子昂終於踏入東都洛陽的那一刻,他仿佛穿越回了另一個世界。這裡,是繁華的帝都,是權力的中心,也是文化的瑰寶之地。街道兩旁,商鋪林立,人聲鼎沸;宮殿之中,金碧輝煌,氣勢恢宏。陳子昂望著這一切,心中既有對家鄉的親切感,也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他深知,自己雖然只是這龐大帝國中的一粒微塵,但也要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去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貢獻自己的智慧與才華。於是,他開始更加勤奮地研讀詩書,積極參與朝政,用自己的筆觸去揭露社會的黑暗面,歌頌那些為國為民的英雄人物。
當年的春天,金微州都督仆固始的叛亂如同狂風驟雨般席捲而來,南下的鐵蹄踐踏了無辜的百姓,哀鴻遍野,生靈塗炭。面對這國家危難之際,陳子昂毅然決然地以麟台正字的身份加入了北征的西路軍,擔任幕僚之職,誓要為國家平定叛亂,還百姓以安寧。
他的摯友,詩友喬知之,則以代理侍御史的崇高身份,被委以西路軍監軍的重任。兩人從繁華的洛陽出發,一路北上,穿越了險峻的隴坂,途經張掖,再折向西北,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邊塞重鎮同城。在那裡,他們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與無情,也見證了將士們的英勇與犧牲。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幸運的是,西路軍在陳子昂與喬知之等人的協助下,迅速而有效地展開了軍事行動。叛軍很快就被擊潰,首領也被斬殺於馬下,這場突如其來的叛亂終於得到了平息。然而,勝利的喜悅並未持續太久,一場不公的陰雲卻悄然籠罩在了兩位友人的頭上。
陳子昂,這位才華橫溢、滿腔熱血的文人,本以為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現實卻殘酷地告訴他,他的努力與付出並未得到應有的認可與獎賞。更令他痛心的是,年近五十、經驗豐富的喬知之,也同樣遭遇了不公。他不僅未能獲得應有的榮譽與獎賞,反而還遭到了小人的讒言與詆毀。
面對這樣的不公與黑暗,陳子昂的心中充滿了憤慨與無奈。他深知,自己與喬知之都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志士,卻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於是,他提筆蘸墨,將滿腔的悲憤與不平化作了這首震撼人心的詩篇。
在這首詩中,陳子昂不僅表達了對喬知之遭遇的深切同情與憤慨,也抒發了自己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慨。他痛斥那些小人得志、讒言惑眾的奸佞之徒,也讚美了那些為國捐軀、英勇無畏的將士們。同時,他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堅定信念與不懈追求——即便前路漫漫、充滿荊棘,他也要堅守初心、勇往直前,為國家的繁榮與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陳子昂《題祀山烽樹贈喬十二侍御》
漢庭榮巧宦,雲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白首為誰雄。
首句「漢庭榮巧宦」,詩人以「漢庭」代指當朝,借古喻今,直接揭露了朝廷內部的一個普遍現象——那些擅長逢迎、鑽營取巧的官員往往能夠得勢,享受榮華富貴。這裡的「榮」字,既是對巧宦們得意洋洋之態的描繪,也是對朝廷用人不察的諷刺。
次句「雲閣薄邊功」,筆鋒一轉,將視線投向了那些為國家邊疆安寧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們。雲閣,作為古代表彰功臣的聖地,本應是對邊關將士的最高讚譽之地,然而現實卻是「薄邊功」,即對他們的功績視而不見,甚至輕視。這種強烈的對比,不僅凸顯了朝廷賞罰不明的問題,也表達了對邊疆將士深深的不公與同情。
三、四句「可憐驄馬使,白首為誰雄」,是全詩情感的升華。驄馬使,是古代對御史或出使官員的雅稱,這裡特指喬十二侍御。詩人以「可憐」二字開頭,直接抒發了對喬知之遭遇的深切同情。喬知之,一位本應馳騁疆場、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卻因朝廷的偏見與不公,只能白首沉淪,空有一身才華與抱負卻無處施展。這裡的「白首為誰雄」,既是對喬知之個人命運的悲嘆,也是對時代悲劇的深刻反思——在這樣一個是非顛倒、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時代,究竟還有誰能稱得上真正的英雄呢?
整首詩通過精煉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不僅展現了陳子昂對朝廷用人不當、賞罰不明的憤慨之情,也表達了他對友人喬知之功高無賞、白首沉淪的深切同情與無奈。同時,這首詩也寄託了詩人對理想政治、公正社會的嚮往與追求。
陳子昂的詩篇,如同他心靈的河流,流淌著對友人的深情、對高潔志向的追求、對國家命運的關懷,以及對旅途中的點滴溫情與壯志豪情的抒發。這些詩篇,不僅是他個人情感的宣洩,更是他作為一位偉大詩人的時代見證
陳子昂的歸途,不僅是一段地理上的旅程,更是一次心靈的深刻探索與自我發現。在這一路上,他創作的數章《感遇》詩,成為了他心靈世界的真實寫照。
《感遇》系列詩篇中,陳子昂以敏銳的洞察力,深刻剖析了時局的動盪與不安。他憂心忡忡地審視著國家的命運,對於政治腐敗、民生疾苦等問題給予了無情的揭露與批判。同時,他也對人性的複雜與多面進行了深刻的思考,既看到了人性的光輝與美好,也不避諱人性的陰暗與醜陋。這些詩篇,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時代的面貌與人心的深邃。
此外,《吊塞上翁文》是陳子昂對邊關逝去英靈的深情悼念。他以沉痛的筆觸,描繪了那些為了國家安寧而英勇獻身的將士們的形象。這些英靈們,用他們的生命與熱血,築起了國家的鋼鐵長城,他們的犧牲與奉獻,將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陳子昂通過這篇祭文,表達了對這些英靈們的崇高敬意與深切懷念。
而《燕然軍人畫像銘並序》則是對英勇將士們的最高頌揚。在這篇銘文中,陳子昂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燕然山下英勇抗敵的將士們的形象。他們身披鎧甲,手持兵器,面對強敵毫不畏懼,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精神風貌。陳子昂通過這篇銘文,表達了對這些將士們的無限敬仰與讚美之情,也激勵著後人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奮發向前。
陳子昂的這些作品,不僅是他個人情感的宣洩與表達,更是他作為一位有識之士對時代、對人性的深刻反思與洞察。他的詩篇與文章,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歷史的天空,也啟迪著後人的心靈。
這一年的邊疆之旅,對陳子昂而言,無疑是他人生旅途中最為深刻與震撼的一段經歷。它不僅僅是一次身體上的遷徙,穿越千山萬水,歷經風霜雨雪,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升華,讓他在廣袤的邊塞天地間,找到了自我,也領悟了生命的真諦。
在這片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土地上,陳子昂親眼目睹了邊疆的壯麗景色,感受到了邊關將士的英勇與堅韌,也深刻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與無情。這些經歷,如同一把鋒利的刻刀,雕琢著他的心靈,讓他對人生、對時局、對人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於是,他的詩文如同泉水般噴涌而出,每一篇都蘊含著他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與對時代的深刻反思。《感遇》系列詩篇中,他借古喻今,抒發對時局的憂慮與對人性的思考。
《吊塞上翁文》
居延海南四百餘里,有古城焉。土人云:「是塞上翁城,今為戍,其基扃趾跡,蓋數千年也。」丙戌歲兮,我征匈奴。恭聞北叟,托國此都。子尚於叟,日月遐邁。及今來思,實獲心契。欣問於叟,何德其愚?僻居幽漠,浩與代殊。忘情逸馬,胡寧而知福?謝於鄰人,何達而不淑?丁男既存,君子知復。人以為極也,伊懷茲土。既板且築,扃禁天崇,墉隍雲矗,今則荒穢。代亦不毓,其故何哉?賢叟之德,發叟之堂,天道何遠?而茲理茫茫。人代自故兮,邱壟崩荒。魂魄何獨,不歸故鄉?叟乎叟乎!我心之傷。
《吊塞上翁文》一文,以深邃的情感與悠遠的意境,勾勒出一幅邊塞古城與歲月滄桑交織的悲壯畫卷。陳子昂借古喻今,不僅是對一位「塞上翁」的深切緬懷,更是對千百年來邊疆戰士及其背後無數犧牲與奉獻精神的崇高致敬。
文中,那座位於居延海南四百餘里的古城,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見證者,其基石與殘垣斷壁,默默訴說著數千年的風霜雨雪與戰火硝煙。丙戌之年,陳子昂隨軍征戰匈奴,途徑此地,心中不禁湧起對往昔「北叟」托國於此的敬仰與感慨。這位「塞上翁」,雖僻居幽漠,遠離中原繁華,卻以其堅韌不拔、淡泊名利的精神,成為了這片土地上不朽的靈魂。
陳子昂與「北叟」雖相隔千載,卻在心靈深處找到了共鳴,感嘆其「何德其愚」卻能於荒漠之中尋得心靈之福,這份超脫與豁達,令人欽佩。同時,文中也流露出對鄰人未能充分理解「北叟」高尚情操的遺憾,以及對那些仍堅守邊疆、矢志不渝的丁男與君子們的崇高敬意。
然而,古城今日之荒涼,與昔日之輝煌形成鮮明對比,不禁讓人沉思:為何曾經繁榮之地會淪為廢墟?是時代更迭的無情,還是人心不古的悲哀?陳子昂在此提出了對天道與人世哲理的深刻質疑,表達了對於歷史興衰、人生命運的無限感慨。
最終,文章以「魂魄何獨,不歸故鄉?」的深情發問,將哀思推向高潮。這不僅是對「塞上翁」靈魂的呼喚,更是對所有為保家衛國而捐軀異域英靈的深切懷念。陳子昂之心傷,不僅是為個人的離去,更是為那些無名英雄的永恆犧牲,以及對和平與安寧的深切渴望。
整篇文章,情感深沉而真摯,筆觸細膩而有力,展現了陳子昂對生命價值的深刻思考和對和平願景的堅定追求。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默默無聞的邊疆守護者,用他們的生命與熱血,書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而《吊塞上翁文》則是對他們最崇高的頌歌。
這些詩文,如同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唐朝文學的天空,更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讓人們看到了陳子昂作為一位偉大詩人的才華與擔當,也感受到了他對於國家、對於民族、對於人性的深切關懷與熱愛。
因此,這一年的邊疆之旅,對於陳子昂而言,是他人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它不僅讓他成為了一位更加成熟、更加深刻的詩人,更讓他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成為了後人敬仰與學習的楷模。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