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唐詩祖陳子昂> (長篇小說)袁竹著第三十六章

(長篇小說)袁竹著第三十六章

  在陳子昂潛心創作邊防策略的同時,他的內心世界也如泉水般涌動著無盡的詩意。這些詩篇,如同他心靈的鏡像,映照出他對友人的深情、對高潔志向的追求,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

  在那遙遠的邊陲之地,回中峰上,烽火驟起,如同天邊最不祥的預兆,劃破了塞北的寧靜。寒風凜冽,卷著黃沙與戰馬的嘶鳴,宣告著追兵已至,戰雲密布。在這危急存亡之際,有一位身著戎裝的青年,立於隴山之巔,目光穿越重重關隘,向東遙望,心中滿是對漢京的深深眷戀與無盡憂慮。

  青年名喚趙六貞固,本是京城中一位才華橫溢的士子,卻因家國大義,毅然投筆從戎,來到這苦寒之地,誓守疆土。此刻,他望著南山雲霧繚繞,仿佛仙境一般,但心中卻無半點閒適之情。赤螭般的晚霞在天邊綻放,雖美卻帶著幾分淒艷,正如這亂世中的英雄夢,絢爛而短暫。

  趙六貞固的思緒飄回了往昔,想起了琅琊山下那位躬耕自給的隱士,雖身處草野,卻心懷天下,那份超脫與擔當,讓他心生敬意。他暗自思量:「昔者琅琊子,能於亂世中保持高潔之志,我輩又豈能因一時之困頓而忘卻初心?」

  正當趙六貞固沉浸于思緒之中,一陣悠揚的琴聲自山谷間傳來,如同清泉般洗滌著心靈的塵埃。他循聲而去,只見一位身著素衣的女子,坐於蒼梧泉旁,指尖輕撥琴弦,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無盡的哀愁與期盼。她,便是這亂世中的一抹溫柔,名為婉孌,本是京城名門之後,因戰亂流離至此,以琴為伴,靜待歸期。

  趙六貞固與婉孌,兩個同樣被命運捉弄的靈魂,在這一刻相遇。他們談論著往昔的繁華,訴說著對未來的憧憬,更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不屈與堅持。趙六貞固深知,眼前的佳人雖身處逆境,卻心懷高遠,正如那赤螭般,即便身處雲霧之中,亦能展現出最耀眼的光彩。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然而,好景不長,追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戰爭的陰影再次籠罩。趙六貞固深知自己必須返回戰場,守護這片土地上的安寧。臨別之際,他緊緊握住婉孌的手,許下承諾:「待我歸來,定與你共賞長安花,不再讓這亂世分離你我。」

  趙六貞固轉身,毅然踏入了茫茫的戰場,只留下婉孌一人,在蒼梧泉邊,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琴聲更加淒婉動人。她知道,這場等待或許漫長,但她願意相信,那份跨越千山萬水的情誼,終將如金石般堅固,不畏風雨,不懼時光。

  歲月流轉,戰爭終有平息之日。當趙六貞固帶著滿身的傷痕與榮耀歸來,卻發現婉孌已不在原地。他四處尋覓,終在一處幽靜的山谷中,找到了那架熟悉的琴,以及一封未寄出的信。信中,婉孌寫道:「吾心已隨君去,願君安好,勿念。此生雖未能共白頭,但心中有你,便是永恆。」

  趙六貞固淚如雨下,他明白,有些愛,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時間,成為了心中永恆的風景。他輕輕撫過琴弦,仿佛又聽到了婉孌的琴聲,那份溫柔與堅定,永遠鐫刻在他的心間。從此,趙六貞固帶著這份記憶,繼續前行,在守護與追尋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安寧與光明。


  一日,陳子昂偶遇多年未見的友人趙六貞固,兩人於隴頭之上,把酒言歡,共敘往昔。

  風度翩翩、胸懷壯志的志士趙六貞固,其言語中透露出對家國命運的深切關懷。他緩緩道來,講述了邊關戰事的緊迫與百姓的疾苦,那份憂國憂民之情,深深觸動了陳子昂的心弦。隨著趙六貞固的話語,一幅幅悲壯的畫面在陳子昂腦海中緩緩展開:塞北的寒風凜冽,追兵如潮水般湧來,戰馬的嘶鳴與兵器的碰撞聲交織成一首悲壯的戰歌。

  聽著趙六貞固的講述,陳子昂內心的激動難以抑制,他仿佛看到了那些英勇的將士在寒風中堅守,看到了無辜百姓在戰火中流離失所。一種強烈的情感在他胸中涌動,化作筆下滔滔不絕的詩文——《贈趙六貞固》:

  回中峰火入。

  塞上追兵起。

  此時邊朔寒。

  登隴思君子。

  東顧望漢京。

  南山雲霧裡。

  赤螭媚其彩。

  婉孌蒼梧泉。

  昔者琅琊子。

  躬耕亦慨然。

  美人豈遐曠。

  之子乃前賢。

  良辰在何許。

  白日屢頹遷。

  道心固微密。

  神用無留連。

  舒可彌宇宙。

  攬之不盈拳。

  蓬萊久蕪沒。

  金石徒精堅。

  良寶委短褐。

  閒琴獨蟬娟。

  「回中峰火入,塞上追兵起。」陳子昂提筆揮毫,字裡行間透露著對邊關戰事的憂慮與憤慨。他繼續寫道:「此時邊朔寒,登隴思君子。」在這寒冷的邊疆,他登高遠望,心中思念的不僅是眼前的友人趙六貞固,更是那些為家國奮戰在前線的英雄。

  「東顧望漢京,南山雲霧裡。」他向東眺望,雲霧繚繞中的京城似乎遙不可及,但那份對故土的眷戀與忠誠卻如磐石般堅定。接下來,陳子昂筆鋒一轉,借古喻今,以「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來讚美趙六貞固雖身處亂世,卻仍能保持高潔之志,不忘憂國憂民。

  「美人豈遐曠,之子乃前賢。」在陳子昂眼中,趙六貞固不僅是他的摯友,更是當世的賢人,他的品質與才華如同璀璨的明珠,即便身處逆境也無法掩蓋其光芒。

  隨著詩意的深入,陳子昂開始探討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道心固微密,神用無留連。舒可彌宇宙,攬之不盈拳。」他相信,真正的道心是微妙而深邃的,它如同宇宙般廣闊無垠,卻又能在方寸之間展現其精妙。

  最後,他以「蓬萊久蕪沒,金石徒精堅。良寶委短褐,閒琴獨蟬娟」作結,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與對真才實學者被埋沒的惋惜。在他看來,真正的珍寶不應被埋沒於塵世,而應如那閒置的琴瑟般,即便無人彈奏,也能獨自散發出動人的旋律。

  當陳子昂放下筆,這首詩已如一股清泉,洗滌了兩人心中的塵埃,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為家國奮鬥的信念。從此,兩人攜手並肩,共赴時艱,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陳子昂以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友人趙六貞固的深厚情誼。詩中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溫暖與理解,讓人感受到超越時空的友情之美。這份情誼,如同陳子昂心中不滅的燈塔,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