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師出必捷李成梁
李成梁是武將世家出身,世襲鐵嶺衛指揮僉事。
此後,李成梁鎮守遼東二十二載,憑藉其主動出擊、以勇制勝的軍事方略和麾下的遼東鐵騎取得了眾多勝利,對遼東的蒙古和女真各部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較大程度上鞏固了明朝的國防。
由於顯赫的軍功,李成梁被封寧遠伯,官至太傅,是萬曆年間地位最高的武將之一。
萬曆十九年,李成梁因多次謊報戰功而被罷職,十年後重新起用。
但復出後的李成梁未能表現出壯年時的軍事才華,反而在戰略上採取收縮態勢,放棄了自己過去開闢的疆土,因而備受抨擊。
李成梁是一個複雜而飽受爭議的人物。一方面,其生前的軍事、經濟成就為世人所肯定。
另一方面,李成梁也被指責品行不端、擁兵自重,乃至縱容努爾哈赤成長為明朝的大患。
「李成梁,嘉靖五年生人,祖籍遼東鐵嶺衛。」
「李成梁本是武將世家出身,家族獲封鐵嶺衛指揮僉事的世襲職位,但李氏至李成梁一代時已經家道中落,李成梁年四十猶為諸生。」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𝘴𝘵𝘰9.𝘤𝘰𝘮
「恰逢遼東巡按御史甚為賞識李成梁,幫助其獲得了應有的襲職。」
「此後,李成梁還擔任過瀋陽游擊和開原參將,到隆慶元年時已經積功為遼東險山參將。」
「隆慶元年,蒙古插汗部落大舉進攻,李成梁率部支援有功,次年進封副總兵,並很快被調去守備遼陽。」
「隆慶三年四月,李成梁在與張擺失部落的戰鬥中殲敵逾一百六十人、繳獲馬匹數量過百,並斬獲其首領,品秩上升一等。」
「隆慶四年九月,遼東又遭到辛愛部落的掠奪,總兵王治道戰死,李成梁於次月被提拔為都督僉事並代理遼東總兵一職,成為明王朝遼東一帶的最高軍事長官。」
「李成樑上任遼東總兵時,明朝在此的軍事布置處於被動境地,以土蠻為首的插漢部落、以速把亥為首的泰寧部落、以董狐狸為首的朵顏部落、以王杲為首的建州女真等一干少數民族,都是嚴重威脅明朝邊境安全的勢力。」
「隆慶五年二月,原山西按察司副使張學顏受命巡撫遼東,李成梁與張學顏一武一文、互相配合,前者負責以武力維護遼東地區不受侵擾,後者負責行政治理、保證後方的穩定,這對組合為明廷此後在遼東多年的勝勢奠定了基礎。」
「隆慶五年臘月,土蠻率插漢部大舉進犯遼東,與李成梁在正面交鋒。」
「李成梁遣副將趙完夾擊插漢部,成功擊潰了蒙古人,並乘勝追擊,史稱卓山大捷。」
「次年三月,泰寧部以卓山之敗為由進犯遼東清河堡,為守將曹簠擊退,斬首一百六十五級。」
「此二場戰鬥後,李成梁因功被封為都督同知。」
「隆慶六年冬月,李成梁偵查預判到土蠻的進攻意圖,遂趁夜伏擊。」
「除蒙古各部外,李成梁對女真同樣進行了軍事打擊。」
「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借貿易之機誘殺明朝撫順守將,引來李成梁的警惕。」
「萬曆二年十月,李成梁和王杲在建州女真的根據地古勒寨大戰一場,後者據險堅守,被李成梁用火器攻破防線,進而釀成敗局,明軍斬首一千一百餘級。」
「古勒寨之戰是李成梁針對女真的一場大勝,明神宗甚至專程前往太廟祭拜,李成梁得以進封左都督。」
「不久之後王杲也被擒獲,送往京城梟首示眾。」
「萬曆三年臘月,插漢部和泰寧部集結二萬多騎入寇遼東,李成梁在瀋陽城外又一次以火器制勝,殲敵數以千計,加封太子太保,此後還取得一系列小勝。」
「萬曆六年正月,泰寧部速把亥再次聯手插漢部,在劈山紮營,蠢蠢欲動。」
「李成梁得知軍情,主動出擊,搗毀劈山營,斬首四百三十級,史稱遼東大捷,李成梁得以以武將身份獲封太保的榮銜,且保留太子太保之位。」
「同年臘月,李成梁再次粉碎了插漢部和泰寧部的進攻,並因功被授與寧遠伯的爵位。」
蘇軾: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的一個小部落酋長的家中,雖然是酋長家的孩子,但努爾哈赤的幼年時期是非常悽苦的。
明朝時期,邊關的少數民族是非常不受重視的,隔三岔五就會受到中原王朝的打擊。
接到萬曆皇帝命令的李成梁出兵攻打王杲之子阿台部,當時明軍的裝備著非常先進的火銃和大炮,憑藉著這些先進的武器在戰場上鮮有敵手。
不出意料戰爭以明軍的全面勝利而結束,有意思的是此戰結束之後還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明軍主帥李成梁收留了一個滿族的小孩,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孩未來會有一番大作為。
來到李成梁帳中後不久,努爾哈赤就展現出了極高的天分,一些及其複雜的兵法他很快就能融會貫通,很多時候李成梁在軍事上一籌莫展,努爾哈赤總能提出一些非常獨到的見解。
一個年僅24歲的少年郎居然能夠有如此見解,實在是難能可貴,李成梁開始重新審視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雖然選擇了棲身於李成梁,但他卻一刻都沒有忘記眼前這個人是自己的殺父仇人,當初平定阿台部的戰爭時,努爾哈赤的父親就死在了戰火之中,雖不是死於李成梁之手卻也是因他而死。
努爾哈赤心中一直有一個為父報仇的夢想,但是苦於身份相差懸殊,一直都沒有機會可以刺殺李成梁。
後來,隨著李成梁對他的不斷培養,他對李成梁的感情有了非常複雜的變化。
歷史若是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或許努爾哈赤會成為李成梁真正的義子,但這一切都隨著後來一件事的發生而徹底改變,這件事之後努爾哈赤脫離了李成梁的控制。
萬曆朝時期,李成梁是坐鎮遼東的最高軍隊指揮官,如上述所言他沒有辜負皇帝的信任。
面對關外各部族時,李成梁實行地拉攏一部分、打擊一部分。
他充分利用關外各部族之間的矛盾,通過他們彼此間的不斷消耗來達到制衡的目的,取得了很大的功勞。
但隨著自己在遼東地位的不斷提高,李成梁也漸漸開始變得桀驁不馴,甚至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不平凡。
「萬曆七年十月,因屢求通商不得,土蠻再次進犯遼東,最終演變成李成梁、戚繼光、土蠻、速把亥多方參與的大戰,李成梁於紅土城斬首逾四百七十級,得首功。」
「萬曆十年三月,速把亥又一次叩關入侵,這位襲擾遼東二十餘年的部族首領在此戰中被李成梁的部將斬殺。」
「王杲死後,其子阿台四處遊走,試圖為父報仇,被李成梁察覺。」
「萬曆十年至十一年,李成梁分別於曹子谷和古勒寨大敗阿台並將之斬殺。」
「萬曆十一年臘月,鎮北關守將設伏斬殺蒙古北關首領清佳砮、楊吉砮,李成梁在泰寧部數萬騎犯邊的壓力下依舊出塞進擊,斬首一千五百餘級。」
「至此,李成梁幾乎殺絕遼東的蒙古、女真的一代首領。」
「萬曆十四年,速把亥之子伯言把都第三次率部進攻遼東,大敗後痛哭失聲阿父怨終不可報矣。」
「李成梁的戰功深受明神宗的肯定,後者的賞識使李成梁能夠鎮守遼東三十載、李氏家族能夠影響遼東政局五十年。」
「萬曆年間,李成梁多次被御史彈劾,罪名包括虛報戰功、縱容子弟、擁兵自重等等,但萬曆或予以駁回,或留中不應,其中給事中馮景隆還被加以懲罰。」
「但是,李成梁在鎮守生涯中也存在眾多不法行為,曾多次冒領戰功,其本人和家族在遼東擁兵自重、作風跋扈。」
「而且,李成梁還結交朝中大臣,以金銀打通升遷之路,又轉而在遼東一地大肆撈取私利。」
「萬曆十九年閏三月,李成梁部將在回師的遭遇戰中死傷數千人,損失極為慘重,李成梁和薊遼總督蹇達欲將此事雪藏,但卻被御史胡克儉連帶其過往的不法之事一併告發,引得朝野譁然、彈劾接連不斷。」
「同年十一月,御史張鳴鶴彈劾李成梁血氣既衰,罪惡貫盈,直接導致明神宗解除了李成梁的職務,僅以寧遠伯奉朝請。」
「萬曆二十年四月,寧夏爆發叛亂,御史梅國楨上書請求起用李成梁指揮寧夏官軍,但隨後即遭來同為言官的王德臣和龔文選的反對。」
「一番爭論後,李成梁的復出最終作罷。」
「李成梁去職後,李成梁舊部銳氣盡失,遼東軍隊在萬曆朝鮮戰爭中人財皆空,使得遼東戰局陷入很大的被動。」
「萬曆二十九年,在內閣大學士沈一貫非李成梁不可的舉薦下,李成梁官復原職,重新把持遼東軍事。」
「較之萬曆初年,李成梁第二次擔任遼東總兵時的局勢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遼東戰事減少,貿易重開,總體上已經趨於和平,加之李成梁聲威猶在,因而形成了穩定形勢。」
「在此期間,李成梁被加官為太傅。」
「萬曆三十四年,李成梁以孤懸難守為由,放棄了孤山堡、險山堡等六個軍事重鎮,大幅收縮明朝在遼東的勢力範圍,將棄地生民悉數內遷。」
「遼東居民安土重遷不願內徙,李成梁就動用武力強制執行,釀成眾多流血事件。」
「李成梁因此再次遭到宋一韓、熊廷弼等言官的反對和彈劾,更兼李成梁與宦官高淮大肆搜刮遼東的民脂民膏。」
「萬曆三十六年六月再次去職,解任回京。」
「萬曆四十三年,李成梁在京逝世,終年九十歲,安葬於京北仰山。」
李白:有一次李成梁像往常一樣出征,戰爭結束後來到了大帳之中,在外征戰非常辛苦,軍營之中難免會有一些人來照顧李成梁的生活,他的小妾就被帶了過來服飾他。
在給李成梁洗腳時,小妾發現李成梁的腳上有三顆黑痣,古時候的人都相信奇人必有異象,看著將軍如此奇特的雙足。
在李成梁的一再追問之下,小妾不得已之下,將自己知道的事和盤托出。
原來這個所謂的腳踩七星之人,正是自己頗為欣賞的努爾哈赤,她也是在無意間發現的。
知道這一消息後李成梁便派人秘密前去探查,如果努爾哈赤真的是所謂的天命之子,那就一定要斬草除根,絕對不能給大明王朝留下如此大的一個禍患。
令李成梁沒有想到的是,他派去調查的探子還沒到努爾哈赤就已經秘密逃跑了。
話說在那服侍完李成梁之後,小妾便感覺將軍好像動了殺心。
她不忍心一個少年郎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就丟了性命,於是便把這個消息告知了努爾哈赤,自己的情況一定自己最了解,得知李成梁要因為腳上的七顆痣置自己於死地,努爾哈赤連夜騎馬逃出了軍營。
消息傳到李成梁這裡時已經是第二天了,很顯然也坐實了努爾哈赤腳踏七星的事實,李成梁急忙率領一支小隊朝著努爾哈赤出逃的方向追去。
很快李成梁追上了慌不擇路的努爾哈赤,眼看著就要死在亂箭之中時,努爾哈赤拍了拍自己騎的大青馬說道,而後便進入了長白山中。
他雖然掌管遼東30餘年,但相比於土生土長的努爾哈赤而言,他對於當地的地理地貌的熟悉程度自然不如前者,想要在廣袤的長白山原始森林裡找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隨著努爾哈赤的出逃成功,歷史的車輪悄悄發生了改變,在長白山逃難的這些日子裡,努爾哈赤靠著挖野菜活了下來,多年後靠著自己的不斷努力漸漸的拉起了一隻30多人的隊伍。
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吧,努爾哈赤東征西討的這段時間裡,草原部族最大的敵人是李成梁,因為驕奢淫逸、虛報軍功等罪名被萬曆皇帝罷免了官職,明朝在坐鎮遼東的將領變成了熊廷弼。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