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血戰殲倭戚繼光
戚繼光不僅一輩子沒有封侯,後台也倒了,遭人羞辱。
丟了工作,死了兒子,跑了對象,卷了錢財。
死了弟弟,死了弟妹,死了侄,弟弟的小妾也卷了家產,遠走高飛。
他太清廉,還沒退休金,還養一大家子,最後竟然死於沒錢抓藥。
比江南四大才子,後來一度淪為擺攤的唐伯虎都慘。
可憐一代名將,竟落得如此境地。
「戚繼光於嘉靖七年在山東濟寧魯橋鎮出生,出生後一直在山東蓬萊生活。」
「戚繼光的先祖戚祥是朱元璋的親兵,在明洪武十四年,戚祥跟隨藍玉傅友德征討雲南時陣亡,後代子孫得以世襲明威將軍的稱號。」
「戚繼光少年時跟隨父親戚景通學習詩書禮儀和兵家戰略。」
「嘉靖二十三年,戚繼光的父親去世,他承襲父親的登州衛指揮僉事一職。」
「嘉靖二十五年,戚繼光在登州負責對抗山東沿海的倭寇,躊躇滿志地寫下著名詩句。」
「之後他又率領登州的士兵遠戍守北京的薊門,春去秋歸,每年一次。」
「嘉靖三十二年,戚繼光進署都指揮僉事,管理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整頓軍紀並繼續抵禦山東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六年,戚繼光和俞大猷聯合進攻浙江岑港的倭寇據地沒有成功,戚繼光、俞大猷等人被全部降職,嘉靖皇帝下令限一個月內必須蕩平岑港。」
「嘉靖三十七年在戚繼光和俞大猷的再次進攻下,倭寇首領汪直等人逐漸潰敗。」
「戚繼光趁機發動進攻,最終擊沉了準備逃跑的倭寇船隻,倭寇的餘黨向閩南逃竄。」
「戚繼光因為平定汪直有功被朝廷復官,奉命守衛台、金、嚴三郡。」
「戚繼光到浙江赴任之前,浙江沿海地區衛所的士兵紀律鬆散、作戰能力一般。」
「戚繼光利用金華、義烏的民眾比較彪悍的特點,招募三千多名義烏士兵,並親自訓練義烏兵的軍紀、戰術、戰技、偵察能力,培養士兵的戰鬥精神,創立了一套全新的陣型鴛鴦陣。」
「這支部隊後來被人們稱作戚家軍,戚家軍多次痛擊倭寇。」
「嘉靖四十年,在戚繼光到浙江赴任後的第二年,倭寇大舉入侵台州沿海。」
「戚繼光率領將士在龍山擊敗倭寇,一路追殺至雁門嶺。」
「「之後戚家軍斬殺倭寇的首領,一個月之內九戰九勝。」
「倭寇走投無路,部份墜入瓜陵江淹死。」
「不久,倭寇餘黨又來侵犯台州,戚繼光便率軍在仙居擊破倭寇。」
「至此戚家軍以傷亡不多的代價將倭寇幾乎全部殲滅。」
「戚繼光因功被朝廷升為都指揮使。」
「幾個月後,福建、廣東一帶的倭寇流竄到江西一帶作亂,倭寇攻勢迅猛,總督胡宗憲下令戚繼光來增援江西,戚繼光率兵前往江西。」
「戚繼光率兵在坊巢擊破殘餘倭寇,之後引軍返回浙江。」
「在台州之戰後不久,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又轉而進犯福建。」
「並聯合福寧等地的倭寇,先後攻陷了政和、寧德等地。」
「此外,還有部分從廣東南澳的倭寇聯合福清、長樂等地的倭寇,一起進犯龍巖、莆田、松溪等地。」
「總督胡宗憲下令讓戚繼光帶兵進剿倭寇,戚繼光便帶領士兵先進攻橫嶼。」
「因為橫嶼四面都是水路,且極為險隘不易通過。」
「於是戚繼光命令將士們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在壕溝里再前進,因此大破橫嶼的倭寇。」
「之後,戚繼光乘勢追擊,一路追到福清,並一舉端了倭寇的據點。」
「倭寇餘黨逃到興化,戚繼光繼續追擊,最終搗毀了倭寇的據點六十多個營地。」
「戚繼光在班師回浙江的途中,行至福清,剛好遇見部分倭寇登入,戚繼光率兵進攻,經過一番戰鬥,福建一帶的倭寇幾乎被殲滅殆盡。」
「嘉靖四十一年冬,戚繼光在浙江任職,倭寇襲擊興化。興化長官劉顯因不敢進攻而被彈劾。」
蘇軾:大明太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一代名相——張居正薨逝。
張居正曾舉薦兩大軍神,一個是輕鬆拿捏努爾哈赤的李成梁,一個就是南征北戰,在東南能伏波,抗倭倭敗;
在北方可飲馬,擊虜虜逃的戚繼光。
張居正駕鶴而去,張居正享盡哀榮。
可很快風向就不對了,萬曆皇帝搞掉了馮保。
不到半年的功夫,陝西道御史楊四知打響了倒張第一槍。
各地官員一窩蜂地全面而深入地攻擊張居正!
後台死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後台徹底倒了。
張居正死了,張居正倒了,從大功臣變成大奸臣了!功勞卓著的戚繼光也就成為奸黨餘孽了。
這年冬天,吏科給事中張鼎思說戚繼光抗倭有一套,適合打水仗。
皇帝就把戚繼光發配到廣東當總兵,一連降了好幾級。
鬱悶的戚繼光,喝著烈酒吟著詩,飛馬南下。
戚繼光抵達杭州時,江南才子王世貞、汪道昆、胡應麟等候多時,為其接風洗塵。
戚繼光準備和他們唱和解憂,王和汪也準備好言勸慰,可沒想到大家都喝多了,汪道昆的弟弟汪道貫先發難了。
汪道貫一向看不起胡應麟,他就替他哥哥質問王世貞,為什麼讓小胡加入白榆社當江南文壇領袖。
戚繼光見狀,酒醒三分,趕緊勸說,誰知道胡應麟惱了,直接懟戚繼光懂個毛,是個大老粗!
戚繼光當時就火了,一怒之下就走了。
這倒不是戳到戚繼光的軟肋,而是戚繼光本來就不開心,好心會被當驢肝肺。
戚繼光在書法上也相當高的造詣!怎麼能是大老粗呢!
倒是胡應麟雖然很有才,但他連個進士也沒考上。
他就是在文壇地位再高,也無法和戚繼光比,戚繼光南征北戰,無往不勝,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
「嘉靖四十二年二月,朝廷以譚綸為右僉都御史支援興化。」
「「同年三月,平海衛都指揮歐陽深中埋伏而亡,平海衛被倭寇趁機占領。」
「四月,戚繼光率兵支援,譚綸以戚繼光為先鋒,以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圍攻平海衛,最終一舉攻破平海衛,成功光復興化。」
「戚繼光因功被升為都督同知,世代承襲千戶職位,代替俞大猷成為福建總兵。」
「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倭寇糾合一萬多人圍攻仙遊。」
「戚繼光率兵前往救援,倭寇失敗逃走。」
「戚繼光繼續追擊,追擊到王倉坪。」
「倭寇的幾千名殘餘勢力逃走,占據漳浦的蔡丕嶺。」
「戚繼光分五哨將士,攀岩而上與倭寇短兵相接,連俘帶殺一百多人。」
「剩下的倭寇劫掠漁船逃到海上,而後侵擾福寧。」
「戚繼光率領李超等前往將其擊敗,又乘勝追至永寧,殺死三百多人。」
「嘉靖四十三年夏,潮州倭寇聚眾二萬與海盜吳平互為犄角之勢,劫掠潮州。」
「俞大猷率兵殺敗倭寇,並將吳平招降,讓吳平駐紮在梅嶺。」
「但不久之後吳平糾合被明軍擊敗的流散倭寇一萬多人,夥同林道乾、曾一本先後在走馬溪、泊浦澳登陸,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
「戚繼光即刻率軍前來圍剿,吳平得知後放棄之前據守的梅嶺,集合一百多艘大船,逃入南澳並修築大寨防禦。」
「隆慶元年明朝開始重視北方的邊防。給事中吳時來向明穆宗上疏建議讓戚繼光等人訓練薊門一帶的士兵。」
「於是戚繼光被任命為神機營副將,他因此離開閩浙,到京城北部負責訓練軍隊。」
「當時譚綸正擔任薊遼總督,他極力推薦戚繼光對其軍隊進行訓練。」
「明穆宗採納了譚綸的建議,隆慶二年時,戚繼光被受命總理薊州、昌平、和保定三地的防務,次年又兼任薊州總兵。」
「隆慶四年,譚綸轉任兵部尚書,戚繼光則繼續留任,先後輔佐了四任總督。」
「張居正十分信任戚繼光,並交代他要維護邊境和平,不要主動進攻。」
「隆慶五年,明朝與蒙古訂立合約。」
「在戚繼光守衛長城的十五年間,邊疆總體較為平穩。」
「戚繼光也從一位戰略指揮家轉型為一位軍務管理者。」
「隆慶七年,蒙古部落與俺答部落聯合進犯邊境,戚繼光率領將士追擊。」
「戚繼光的部隊震懾了蒙古部落,蒙古部落此後不再敢進犯薊州。」
「戚繼光在北御韃靼期間多次獲得封賞,不斷升遷。」
「公元1574年,戚繼光就因戍邊有功升為明朝最高軍職左都督。」
「由於兵部尚書譚綸和內閣首輔張居正賞識戚繼光出色的軍事才能,之後戚繼光又被加封為少保兼任太子少保。」
「萬曆十年張居正逝世,明神宗開始清算張居正。」
「戚繼光因為與張居正的親密關係遭到非議,有大臣彈劾戚繼光,認為其與張居正勾結。」
「因此張居正去世不到六個月後,戚繼光就遭到了彈劾而被罷免官職。」
「之後,戚繼光又被調為廣東總兵,但是萬曆十三年又被參劾,被明神宗免去了職位。」
「戚繼光這次被罷官之後,一直待在家裡,生活一貧如洗。」
「萬曆十六年有監察御史上疏建議再次啟用戚繼光,遭到明神宗的駁斥和責罰。」
「三個月之後,戚繼光在登州的家中因病去世。」
李白:鬱悶的戚繼光在廣東還沒日啖荔枝三百顆,就聽到雲貴總兵老弟戚繼美心情很不美麗,原來被皇帝一擼到底了。
儘管如此,戚繼光依然整肅著老弱病殘的2000士兵,巡視惠州、潮州、肇州、慶州。
而這一年,在東北,25歲的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喊著七大恨起兵了,最終他和他的子孫埋葬了明朝!
可不管戚繼光如何為明朝賣命,朝堂上那些人依然沒有放過他。
給事中張希皋等人又一次彈劾他,說他是張居正的死黨,對張居正死心塌地,自稱門下走狗小的戚某,還派弟弟戚繼美給張居正送美女送春藥送銀子!
想不到大明不看自己的功勞,還把自己的難言之隱當成秋後算帳的砝碼!
這讓戚繼光很無語,戚繼光也被一擼到底,捲鋪蓋走人了。
回到家鄉,戚繼光沒有看到被打回老家的弟弟,看到是卻是弟弟死了,弟妹也死了,還死了一個侄子,還聽說弟弟的小妾捲走了弟弟的家產,至今下落不明。
這個60多歲的老人,忍不住老淚縱橫!
戚繼光決心要讓妻妾還有孩子們(包括戚繼美生下的孩子)過上安穩、簡單、快樂的日子。可誰知道,明朝還是不放過他。
丟了工作也就算了,退休工資還不給,理由就是你的退休工資算做你的贖罪。
這就是俸贖,也就是常說的奪俸。
別看戚繼光給張居正送很多錢,那都是他的俸祿,他不貪不占還要給老張送禮,全靠工資吃飯。
工作多年,攢的那些銀子,也夠他用的,可萬萬沒想到,發生在他弟弟身上的事,在他身上也發生了。
戚繼光家族,從其父戚景通到他弟戚繼美,都怕老婆。
戚繼美被小妾坑了,戚繼光卻被夫人坑了。
隨著戚繼光丟了工作,沒了工資,還要照顧侄子,戚繼光的夫人王夫人是個暴脾氣。
她越看戚繼光的幾房小妾就越不滿,而且看到戚繼光的孩子都特別煩!因為這些孩子全都是別人的孩子。
從這裡您就能知道戚繼光納妾,也是為了戚氏家族的興旺發達。
戚繼光風光的時候,王夫人給他面子,讓他三分。
如今戚繼光落魄了,王夫人三天兩頭找事,戚繼光忍無可忍說了她兩句。
結果王夫人楞是把戚繼光給休了,學著戚繼美的小妾,捲走戚家的金銀細軟,跑路了。
年邁的戚繼光此時想死的心都有了。好在,戚繼光在老家威望很高,風評很好,鄉里鄉親都同情他,照顧他,不至於一家人沒飯吃。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