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重生1976回歸林海> 第五十四章南下

第五十四章南下

  林建業在二月二十八帶著其他四人,踏上了去省城的火車。

  林建業在火車上說道:「到省城後咱們得換車,再到首都,然後換到南方的火車。」

  趙正陽說道:「這得多少天能到南方?」

  林建業說道:「那就有點久了,最少得一個星期。」

  趙正陽一臉不敢相信,說道:「這麼遠的。」

  這個時候可沒有高鐵,火車的速度也快不了。再加上轉車的時間,一個星期也是保守估計。因為林建業上一世也沒在這個時期到過南方。

  到省城時,出站口錢海軍早在那等著了。

  林建業等人打過招呼後,錢海軍把手中的票遞到林建業手裡,說道:「這是五張臥鋪票,你們到了首都,李姑已經幫你們安排好了車票,你們只管坐車就是了。」

  林建業說道:「海軍哥,又麻煩你了。」

  錢海軍說道:「麻煩啥啊,我剛好可以遛號出來玩玩,走,我請你們吃飯,火車要到晚上才發車。」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林建業自然沒客氣,叫上其他人一同去吃飯了。

  在一家國營餐館裡,六人坐下後。

  錢海軍說道:「呆會吃完飯,你們跟我先去見見老爺子,聽說你們要去南方,老爺子讓我帶你們去見他。」

  林建國問道:「海軍,錢爺錢奶身體還好吧?」

  錢海軍說道:「大哥,好著呢,呆會你見了就知道。」

  林建業問道:「海軍哥,那錢爺是有啥事要叮囑我們,還是要給大伯帶啥東西?」

  錢海軍笑道:「還是你小子精明,兩樣都是。」

  林建業一陣無語,這不用精明也能猜到,哪有這麼誇人的。

  吃過飯後,一眾人去了錢家。馮光明,孫亮以及趙正陽都被叫了去。

  到了錢家,錢老爺子和錢老太太正在客廳里和李老爺子嘮嗑呢。

  見林建業等人進來,錢老爺子立馬笑道:「快來,快來,大小子,三小子還有幾個小伙子都過來坐。」

  好嘛,這都是成家立業的漢子,到這老頭面前成了小伙子了。趙正陽還好點,可馮光明都三十好幾的人了,還是頭一回被人叫小伙子。

  李老爺子哈哈笑道:「老錢,你老小子咋還把他們叫成小伙子了,你這是啥稱呼。」

  錢老爺子回道:「要你管,我愛咋叫就咋叫。」

  錢老爺子顯然不樂意李老爺子取笑他,就當李老爺子要繼續炮轟錢老爺子時,錢老太太發話了:「好了,孩子們都在呢,你倆就不能消停點。」


  林建業和林建國打完招呼,趙正陽又上前打招呼。

  錢老爺子笑道:「你就小趙家的二小子啊,你小子還記不記得小的時候騎我脖子上撒尿啊?」

  這話讓趙正陽的臉一下子紅到脖子根,這把三個老人可樂壞了。

  其他人也跟著大笑。

  當然林建業也介紹了另兩個人馮光明和孫亮。

  一會後,錢老爺子笑道:「三小子,你上南方幫錢爺給你大伯帶些東西去,這才把你們找來家裡的。」

  李老爺子不樂意了,說道:「老錢你辦事咋只顧自己呢?我帶東西的事就不說了,有你這樣的嗎?」

  錢老爺子也不樂意了,說道:「你不是長嘴了嗎?自己的事你自己說啊,我又沒攔著你。」

  兩老頭就像兩小孩,不鬥鬥嘴就像不自在。

  李老爺子哼了一聲,轉頭笑道:「老大,老三,你們經過首都,幫你們李姑帶點東西過去,我都準備好了。」

  林建業和林建國忙答應下來,林建業說道:「李爺,放心我肯定給帶到。」

  錢老爺子說道:「你們去南方,路上多加小心,現在聽說治安不咋好,我們擔心你們年輕人不知道外面的情況,特地要叮囑一下你們。」

  老年人喜歡嘮叨,怕年輕人不知世間險惡,還特地叮囑林建業五人注意這個,注意那個。

  足足叮囑了兩小時後,才放過了林建業等人。

  當被問起了近況,林建業說道:「錢爺,錢奶,李爺,我們五個承包了我們家後面一千五畝林地搞養殖和種棒槌。」

  錢老爺子說道:「你們膽挺大,敢搞這麼大,好,年輕人有闖勁。」

  李老爺子笑道:「那好啊,我下個月就退休,等你們從南方回來,我和你們一道去將軍屯,我去幫你們忙。」

  林建業還沒接話呢,錢老爺子說道:「你快拉倒吧,你會養啥?你養個魚都被你養死了,種棒槌你更不會了。」

  李老爺子頭一抬說道:「哼!你知道啥啊,我家以前就養過豬,我比你可懂得多了。」

  看這樣子兩老頭又要掐起來了,林建業忙打圓場,說道:「錢爺,李爺,你們懂的肯定比我們年輕人多,到時你們去了當指揮就成。」

  錢老爺子立馬說道:「那我得當總指揮。」

  李爺子問道:「憑啥?我應該當總指揮。」

  好嘛,這圓場沒打好,又讓兩老頭掐了起來。

  笑笑鬧鬧後,在錢家吃過晚飯才帶上錢老爺子和李老爺子要捎的東西,告別三個老人去了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後,錢海軍與眾人道別離開。

  孫亮這時說道:「正陽,你小子可以,還敢在錢爺脖子上撒尿,你也不怕被割了。」

  趙正陽笑罵道:「我那會才多大點,這可不能怪我。」

  其他人都鬨笑了起來。

  到達首都是兩天後的中午,在出站口,林建業見到了李老爺子的閨女李向梅。

  林建業和林建國連忙打招呼,李向梅笑著說道:「老大,老三,姑都好些年沒見你們了。」

  林建業笑道:「李姑,我們又來麻煩你了。」

  李向梅笑道:「這孩子,麻煩啥,姑又不是啥大忙人。」

  林建業把一個包裹遞給李向梅說道:「李姑,這是我李爺給你帶的東西。」說著從自己背包里拿出一個布袋也遞了過去,接著說道:「李姑,這我媽給你帶的一些山貨,你拿著解解饞。」

  李向梅笑道:「太好了,這些年都是你們送老爺子那,老爺子再給我寄過來的,這下有口福了。」

  李向梅把幾張車票遞過去說道:「我給你們買了臥鋪票,這樣你們也能舒服點。」

  林建業接過票,和李向梅就在車站裡聊了會後,五人便又坐上了南下的火車。

  在火車上,趙正陽全身不得勁說道:「這火車坐得可真受罪啊,這跑一趟和在家貓冬一樣難受。」

  坐火車時間長,所以也會感覺無聊。

  林建業笑道:「那你還嚷嚷著去南方。」

  孫亮笑道:「正陽,到我老家就更麻煩更辛苦了。轉車都能讓你頭暈。」

  趙正陽有點無奈地說道:「要是能上午上車,下午就能到就好了。」

  林建業說道:「除非你坐飛機。不然你就只能靠做夢了。」

  趙正陽精神一振說道:「那川子,你為啥不讓李姑幫咱們搞飛機票呢?」

  林建業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趙正陽說道:「你當自己是誰?還飛機票,你還是做夢去吧。」

  這個時期的飛機票那是特權階級的專屬,平頭老百姓就只能坐火車。李向梅能拿到臥鋪票那還是她的階別夠,要不然那就只有硬座票了。

  馮光明說道:「正陽,等從亮子老家回來時,你就不抱怨了。」

  趙正陽不明原由問道:「為啥?」

  馮光明笑道:「硬座,一坐就是好幾天,你連躺的地方都沒有。」

  趙正陽像是在想像,不一會痛苦的說道:「那也太累了。」

  眾人見趙正陽那模樣,都笑了。


  幾天的車程也讓眾人吐槽太遠,不過好在是臥鋪票,可以隨時睡大覺。要不然就夠幾人受的。

  車越往南,就越熱。到達長江時眾人開始脫衣服。

  林建國說道:「這南方的氣溫是高啊,連雪的影子都沒有。」

  孫亮笑道:「建國,這都三月份了,南方要是還有雪的話,那就惱火了。」

  五人中就孫亮是地道的南方人,對南方的天氣比其他四人清楚多了。

  孫亮為大夥普及南方的天氣以及一些地方的習俗。

  而這也給旅途增加了聊資,當大夥看到那樹木出新芽,以及菜地里那綠油油的青菜時,眾人都只有一個念頭:南方真好。

  到達羊城時五人還沒下火車就把衣服脫得成了單衣。當五人出站時,林建業一眼就看到錢海霞。

  「海霞姐,在這。」林建業大聲喊道。

  錢海霞找尋的目光落在了林建業幾人身上,笑嘻嘻地向林建業等人走來。

  到了近前,錢海霞笑道:「大哥,川子弟弟,你們總算到了。」

  趙正陽湊上前問道:「海霞姐,你還認識我不?」

  錢海霞定睛一看,笑道:「哈哈,胖子,你小子還是沒變,還這麼胖。」

  趙正陽笑道:「海霞姐,我這是壯。」

  錢海霞笑道:「好,你這是壯。」

  林建業忙給錢海霞介紹了馮光明和孫亮,然後一行人便坐上了錢海霞開來的吉普。

  在車上時,錢海霞說道:「先帶你們去吃飯,然後再去我家,你們就在我家住。」

  林建業有點為難地說道:「海霞姐,我們這麼多人住得下嗎?」

  錢海霞笑道:「我家有四個房間,家裡就我爸媽和我,你大海哥在部隊,你就放心住吧。」

  林建業笑道:「那成,那就要辛苦大伯母給我們做飯了。」

  錢海霞笑道:「你大伯母早就盼著你們來了,你們來了還能陪她嘮嘮嗑。」

  一行人在一家國營餐館前停下,在吃飯時,林建業等人看到這清湯寡水的飯菜,立馬沒了食慾。

  錢海霞笑道:「快吃吧,這的人不吃辣椒的,飯菜都這樣,不過味道還不錯。」

  沒辦法只得開吃,總不能浪費。

  趙正陽邊吃邊說道:「味道還行,就是沒點辣椒,也沒饅頭。」

  錢海霞說道:「人家南方人不吃麵食,只吃米飯。」

  這讓除了孫亮以外的四人就像沒吃飽一樣,總記掛著麵食。


  一頓飯吃完後,一眾人便去了錢海霞家。

  剛進門,錢海霞就喊道:「媽,建國大哥和川子弟弟還有他們幾個同伴都來了。」

  錢誠媳婦從客廳走到過道笑道:「快進屋,到屋裡頭歇歇。」

  林建業忙喊道:「大伯母!」

  錢誠媳婦笑道:「你是川子吧。」

  林建業笑道:「是我,大伯母我們來打擾你們了。」

  錢誠媳婦不滿地說道:「你這孩子,說啥呢,到大伯母家來,大伯母高興還來不及呢,哪有啥打擾的。」

  林建國這時也喊道:「大伯母,我是建國。」

  錢誠媳婦笑道:「大小子啊,你們兄弟倆都長成男子漢了,好啊。」

  一陣子寒睻後,眾人在客廳里坐下。錢海霞給五人倒了茶水。

  林建業這時拿過錢老爺子帶來的包裹交給了錢誠媳婦,然後把自己帶的一個鹿皮包也交給了錢誠媳婦。

  林建業說道:「大伯母,我給你帶了一些人參,鹿茸,天麻,靈芝。還有一些山裡的山貨。」

  錢誠媳婦笑道:「還是你們記掛著大伯母。」

  林建業笑道:「我還讓我媳婦和小媽給你們一人做了一雙鹿皮鞋,你們穿上看看合不合適。」

  當林建業把四雙皮鞋拿出來時,錢海霞兩眼放光。不是錢海霞喜歡貪小便宜,而是皮鞋的樣式讓她眼前一亮。

  錢海霞拿起一雙女式皮鞋,不敢相信地說道:「川子,這皮鞋真是你媳婦給做的?不是你買的?」

  錢誠媳婦拿起鞋也看了起來,發出驚嘆說道:「川子,你媳婦和你小媽的手可真巧啊。」

  林建業笑道:「海霞姐,大伯母,這鞋底是買的,但鞋是我媳婦做的,這樣式是我畫的。」

  錢海霞驚奇地說道:「川子,沒看出來,你還有這本事,我先試試。」

  錢海霞穿上後,高興地說道:「真合腳啊,媽,你看這鞋好看嗎?」

  錢誠媳婦點頭說道:「好看,比百貨大樓那皮鞋好看多了。」

  錢誠媳婦也忍不住試了試,很是滿意和歡喜,連連夸林建業有眼光,夸林建業媳婦手巧。

  到了晚上錢誠下班回來,看到等他吃飯的林建業一行人時,很是高興。

  那就像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這一晚上錢誠可沒少喝酒。

  晚上睡覺前,錢誠媳婦說道:「老錢,川子這孩子,一次就拿來了十支人參,雖然個頭不大,但我看那都是山參呢,還有四對鹿茸,天麻和靈芝也沒少帶。」


  錢誠笑道:「這孩子是實誠,這次他們回去前,你去給孩子和林哥林嫂他們買些特產帶回去。孩子好不容易來一趟,不能讓他們空著手回去。」

  錢誠媳婦笑道:「這你放心吧,海霞丫頭早讓人給準備上了。」

  錢誠媳婦這時才想起皮鞋的事,說道:「老錢,我把皮鞋給忘了,川子讓他媳婦給咱家每人還做了一雙皮鞋,我給你拿過來試試。」

  錢誠好奇地問道:「川子媳婦還會做皮鞋。」

  當錢誠看到那雙皮鞋,高興地說道:「沒想到啊,川子媳婦手還挺巧。」

  穿上後說道:「這鞋的樣子看著比那百貨大樓的可順眼多了,這皮子很軟,啥皮做的?」

  錢誠媳婦笑道:「這是小鹿皮做的,當然軟了。」

  錢誠走了幾步說道:「確實舒服,還很合腳,川子有心了。」

  到了第二天吃過早飯後,錢海霞說道:「大哥,川子,你們今天到處去走走看看,那些港島的人要兩天後才能到,到時我再帶你們去見他們。」

  林建業點頭說道:「行,海霞姐,你去上班吧。」

  吃過早飯,錢誠媳婦就帶著五人出了門,一路走,一路逛。

  走在八十年代羊城的街道上,空氣里瀰漫著淡淡的珠江水汽。海珠橋上,自行車大軍是獨特的風景線,人行道比車行道還寬,體現著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理念。而人民橋橫跨珠江兩岸,連接著兩岸的繁華與夢想,雙向四車道在現在是重要的交通命脈。

  街邊的沙面島,獨特的歐式建築群訴說著特殊的歷史。那150多座歐式風格建築,讓這裡充滿了異國情調,仿佛是城市中的一處世外桃源。從沙面島的租界到後來成為文化旅遊勝地,見證了中國的發展與進步。

  在繁華的商業區,大南路和北京路交界的天橋上,懸掛著「人不斜穿,車不越線」的交通標語。這裡人來人往,小朋友們手牽手過馬路。

  再看芳村,芳村碼頭還停靠著一些小木船,路邊的小飯館飯菜價格便宜,一份番茄牛肉才1塊錢。而荔灣區的新隆沙三馬路和靖海新街,狹窄的巷道里停滿了自行車,還有理髮師傅在街邊為顧客理髮。

  東山口的無軌電車總站,1路和2路公交車雙節車廂的設計,是為了應對龐大的客流量,也體現了城市公共運輸的發展。

  廣州圖書館是這個年代文化人都喜歡去的地方,在這個娛樂方式匱乏的年代,圖書館裡的每一本書籍都是通往知識海洋的船票,儘管辦理借閱證需要單位介紹信,每次限借三本,但也體現了現在書籍的珍貴。

  五人在錢誠媳婦的帶領下走了很多地方,在國營飯店吃過午飯後,林建業讓錢誠媳婦先行回家,他們要去藥店逛逛。


  林建業五人在羊城街頭找到一家國營藥店,五人走了進去。

  林建業到藥櫃前對一名營業員問道:「同志,你們這有人參嗎?」

  營業員說道:「有人參,還有紅參。你要哪一種?」

  林建業問道:「我要老山參,有嗎?」

  營業員搖頭說道:「這個沒有,現在只有園參。」

  林建業又問道:「那你們這收老山參嗎?」

  營業員說道:「收啊,你要是有可以拿來。」

  林建業笑著問道:「那四五十年參齡的老山參,你們收多少錢?」

  營業員很是耐心地回道:「這得看重量,一般在八百到一千二左右。」

  林建業點點頭,謝過營業員後,在藥店又看了看帶著其他四人又去找藥店去了。

  一個下午看了五家藥店,只有一家藥店有一支三十年份的山參,其他四家都沒有。而且要價一千三百塊,這就讓五人咋舌。

  趙正陽抱怨道:「這在我們那才收二三百塊一支,到了這就翻了好幾倍。這不是拿我們當猴耍嗎?而且那參也太少了點。」

  林建業說道:「這很正常,南方市場對人參的需求量很大,而人參的出產量遠遠不夠分,分到每個地方就少之又少了。這才造成一參難求的現像。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估計這參還是從別人手裡收來的,所以才這麼高的價。而且這裡靠近港島,人參早被人掃貨給掃走了。」

  連著兩天,林建業等五人把羊城的藥店逛了個遍,有山參的只有那天那一家,其他的都沒貨。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