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楊教授一怒之下
「小石。」一個編輯大姐端著一個搪瓷杯走了過來,「你那個稿子選題不錯,寫得也好,嘿,這個叫程野的小子還真有點東西。那些話是他說的嗎?還是你潤色的。」
石彤慚愧道:「王老師,我可沒能力給人家潤色。做了這行我才知道,有些人妙語連珠的本事真是天生的,一些我們苦思冥想都想不到的句子人家張口就來。」
「正常,沒點本事也不能被北大選中,有些人就是早慧,現在聰明孩子確實越來越多了。」對方說道,「你這篇稿子我一眼就看中了,是我向主編推薦登在頭條的,就是為了和那個姓楊的教書匠打打擂台。」
「姓楊的?哪個姓楊的?」石彤一時沒想起來,「哦,您說楊鑫華教授?」
「可不是他嗎?」王姐一提他就一臉不痛快,「以前我還在《博覽群書》上班兒的時候,沒少被他找不痛快,仗著自己會寫文章,一天天地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人年輕人寫兩篇文章,瞧他說話那個難聽哦。我就看不順眼。」
「正好這年輕人也有脾性,說話也不客氣,哈哈,對我胃口。」王姐笑著喝了一大口茶,不小心嗆著,不停地往外呸著茶葉。
剛開始石彤還沒想到這一茬,對方這麼一提醒,石彤反而有些擔心起來。
那篇報導里,程野明顯對某些評論家說話不太客氣,甚至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了。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𝙨𝙩𝙤9.𝙘𝙤𝙢
不太關注文學評論的讀者可能察覺不到,但是行業內的人,以及楊鑫華教授本人,看到這篇文章,肯定會多想。
石彤頓時有些擔心:「那這篇報導登出後,楊教授不會生氣吧?畢竟《光明日報》和《博覽群書》同屬一家……」
王姐道:「他生氣讓他生去唄,又不是新聞出版署的領導,管他高不高興。還分不清大小王了……我們搞媒體的,本來就是要兼容並包,各種觀點都要有,允許他罵人還不讓人回嘴了?」
王姐叨咕著走開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良鄉校區。
一名送報員將今天的報紙放進教職工宿舍樓的報箱,然後蹬著自行車離開了,沒一會兒,一個帶著眼鏡,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的中年男子,將今天的報紙拿走。
楊鑫華是社會科學院大學的一位中文系教授,也是一位文學評論家,發表過一些著作,不久前還專門在文學評論類雜誌上發表了抨擊文化界力捧年輕偶像的浮誇現象,討論度頗高,也有不少刊物打電話來要求進行轉載。
楊鑫華有些得意,看來自己找到一個好選題。
文學評論其實是個不好乾的活兒,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裡混,難免有所顧忌。而且稍微有點影響力的作家,都和他一樣加入了作協,花花轎子眾人抬,哪怕寫的東西的確差勁,也不好言辭激烈。
而程野、韓寒這種,在他眼裡算是最好捏的柿子了。
本來在行業內就沒什麼人脈基礎,還這麼年輕,晚輩被長輩說幾句不是應該的麼?就算以後真成氣候,想加入作協,在圈子裡混下去,碰到他也得客客氣氣地說一聲「楊教授,您指教得對」。
楊鑫華拿著報紙來到辦公室,屁股往椅子上一坐,下意識往後面一趟,擰開茶杯,開始看起了今天的《光明日報》。
看一會兒後,楊鑫華直接翻到了教科文內容的版面上,忽然眉頭一皺。
他看到了石彤採訪程野的那篇報導。
他一行行地看下去,邊看邊在心裡對程野做出點評:哼,油嘴滑舌。
直到看到程野反擊文評家的那幾句話,頓時有些坐不住了。
「文學這東西從來就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玩意兒。」
「只要你會說話,你就有進行文學創作的本錢,只要你會罵街,你就是個作家。」
「有些搞文學評論的人很有意思,他們幾乎不會創作,但是偏偏擺出一副可以指導他人創作的姿態,這不是很弔詭嗎?」
「一個人只有理論,從不實踐的話,基本可以斷定此人是個草包。」
楊鑫華看得勃然大怒。
無論是電影,還是文學,評論家和創作者一直以來都是一種相愛相殺的關係。
評論家一方面會對創作者頤指氣使,把他們的東西批駁得一文不值,但同時也得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那就是評論家都是事後諸葛亮,他們在創作方面的專業性經不起考驗。
關鍵他們還不是站在一個普通讀者和觀眾的角度上進行評價,而是高高在上的以專業人士的身份發表評論。
可真正動起筆來,或者拿起導筒,還不如他們貶低的對象。
馮小剛曾經就在發布會上對著一幫影評人放炮:「影評人你們他媽的也不花錢買票,你們還收錢,還跟著他媽罵,都是大尾巴狼,假裝懂電影……」
而程野的採訪,似乎也表達了這個意思。
而且這篇採訪的事件,就距離他寫那篇批駁程野的文章沒幾天,更像是對自己的反擊。
楊鑫華往桌子上一拍,自言自語道:「豈有此理,目無尊長的東西……」
想著,他翻起電話本,找到這篇採訪的審核編輯的電話,撥打了過去。
「喂,小王,程野的那篇採訪稿是你審的吧?」
「藥,是楊教授啊,好久不見,一打電話就興師問罪啊。」
「這個什麼程野實在是太目無尊長了,怎麼能這麼說話?這是對文學的折辱,小小年紀這麼……」
「您別激動,楊教授,報導里他也沒點名道姓不是?十七八歲的孩子,難免說話直來直去了點,咱們做長輩的,不得多包容?」
「我要求撤稿!」
「何必呢,興師動眾的,楊教授,還有沒有點包容精神了?您可以評論別人,別人也可以評論你嘛。更何況,您也知道,我們撤稿又不是白撤的……」
楊鑫華氣得掛了電話。
緊接著,他拿起紙筆,開始寫起了文章,名字就叫《中國文壇的有毒之瘤,切莫讓它長大》
這次,他不再談及韓寒,而是將主要針對對象,瞄準了程野。
或許因為情緒激動所致,楊鑫華幾易其稿,差不多到了晚上,才寫完一篇長達一萬多字的雄文。
寫好之後,便打電話給《博覽群書》的編輯,要求刊登在下一個月一號的雜誌上。
……
五月一號,又是一個小長假到來了。
京城一些景點遊人如織,鼓樓、故宮、國博、各大公園,都擠滿了外地遊客,領略首都風光。
不過漫天黃沙卻給京城蒙上了一層泛黃的底色,今年春天開始,京城就遭遇了多次沙塵暴襲擊,兩個月內就遭受了八次強沙塵暴和四次揚沙天氣,出去逛一圈兒感覺臉上都蒙一層灰,嘴巴里都能呸出土來。
一個月後,為了治理沙塵天氣,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開始啟動。
每個月一號,也是大部分雜誌新刊發行的日子,有時會延遲,但不會延遲太久。
學院路附近的一個報刊亭老闆,將新到的雜誌擺出來,賣得好的刊物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其中,《收穫》和《人民文學》並排擺在一起。
報刊亭老闆也奇怪,這兩本雜誌之前一直賣得都不怎麼樣,可就自從上個月開始,附近的大學生買《收穫》的人數大大增加,他不得已找郵局增訂,甚至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而在之前,像這種雜誌都是郵局的強制任務,必須要訂,必須要賣,賣不出去自己賠錢……
上個月《人民文學》沒有發刊,但是來問的人卻不少,所以這個月,老闆直接增訂了往常一倍的量。
果不其然,上午八點鐘後,就陸續地有人來買雜誌,很快,兩本雜誌就銷售一空……
北京大學圖書總館。
陳佳勇驚訝地看著最新一期的《博覽群書》,驚訝地有些說不出話來,他看著手裡的那篇言辭激烈的文章,很難相信一個知名教授竟會這麼評價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