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驚喜連連

  這麼一個雞肋劇本兒,交給別人,或許不一定能夠搬上大銀幕。

  交給王小棠,搬上大銀幕,肯定只是時間問題。

  曹楊答應的這麼痛快,很明顯,王小棠根本就沒有料到。

  素昧平生,就這樣簡簡單單說了幾句,連證件都沒掏,就被完完全全的信任了。

  搞得王小棠都有點兒小感動了。

  這兩年來很少開玩笑的她,也破天荒的開起了玩笑。

  「就這麼信任我?不怕我把你的本子騙跑了?」

  曹楊笑著搖搖頭。

  為了讓自己的行為變得合理,他不得不違心的小皮一下。

  「信不過誰,也不能信不過自己的偶像啊!在我很小的時候你就是我的偶像了!」

  𝖘𝖙𝖔9.𝖈𝖔𝖒提供最快更新

  隨著鄧麗君歌曲的傳入,偶像這個詞兒現在已經有很多人能聽懂了。

  可即便就是這樣,王小棠也是第一次當面被人堂而皇之的稱之為偶像。

  不開心當然是假的。

  對曹楊好的觀感「嗖嗖嗖」直線飆升。

  王小棠如此,沈老其實也概莫能外。

  看了曹楊的歷史小說,沈老對曹楊的評價本來就已經很高了。

  這會兒再看《趣說四大名著人物叢書》,沈老都起了想收曹楊為關門弟子的衝動了。

  一個18歲的少年,竟然能夠把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吃的如此透徹,這種讀書理解能力,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啊!

  最終,沈老還是沒能熄滅心中的那股子小衝動。

  也學著王小棠的做法,開始自我介紹了起來。

  不介紹,不知道。

  這一介紹,差點兒沒把曹楊的下巴殼驚掉。

  原來,趙振開口中的這位沈老,竟然就是大文豪沈從文老先生。

  沈從文,此人毋庸多言了吧?

  鄉土文學之父。

  後世很多非常狗血的現代國內大文豪排名榜或者文學泰斗排行榜上,即便排名排的再不客觀,沈從文也能穩穩排進前八。

  有的甚至能夠排進前五,前三。

  本人認為最客觀的排法應該是:一魯,二茅,三巴,四老,五沈,六郭,七錢,八曹,九陳,十張。

  當然了,沈老先生自己絕對不可能這樣介紹自己。

  沈老先生的自我介紹,很簡略。

  「我是沈從文,剛剛調任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最近正在編寫《古代服飾與研究》。」

  這趟車坐的,簡直驚喜連連。

  曹楊總算是被驚喜驚喜麻木了。

  不過,在聽到沈老先生的自我介紹之後,還是做出了極為恰當的反應。

  「果然聞名不如見面,原來是沈老先生當面,失敬失敬。

  您老的《邊城》我可是在上學的時候都拜讀過的。

  川湘交界處的邊城小鎮茶峒,被您描寫的簡直猶如人間仙境,直到現在我都很想去看一看呢!」

  一個非常含蓄的彩虹屁送上,把老先生拍的極為舒坦。

  愛財、惜才之意更濃了。

  一個沒克制住,自然而然的順嘴就說出了心中祈願。

  「老頭子我怎麼覺得咱倆仿佛年齡相差不大啊!真的是頗為投緣,不如結成忘年交,成為亦師亦友的好友,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曹楊兩世為人,心思極為玲瓏剔透,當即打蛇隨棍上。

  「故所願也,不敢請耳。

  只不過,就憑小子我這點兒微末道行,哪敢托大和沈老先生相互學習?

  若沈老先生不棄,小子願拜入門下,聆聽教誨。」

  不是曹陽卑躬屈膝。

  實在是經受慣了後世功利主義和精緻利己主義薰陶的曹楊,根本就無法抵抗這種赤果果的誘惑。

  魂穿成一個人民公社時期的小農民,而且還一連兩次都錯過了高考這個魚躍龍門的機會,起點實在是太低了呀!

  不趕緊給自己找補找補的話,後面還咋混?


  更何況他一個十八九歲的小青年,一下子整出來了這麼多的文藝作品,總得有個由頭吧?

  如果能夠成為大文豪沈從文的弟子,一切都會變得順理成章的多。

  而且這個身份,以後肯定會給他帶來許多非常大的便利。

  傻子才不答應呢!

  卑躬屈膝就卑躬屈膝。

  如果卑躬屈膝一下,就能夠換來這麼大的好處,曹楊心甘情願卑躬屈膝。

  ……

  剛剛才萌生的小心愿,這麼快就達成了,沈老先生激動萬分。

  從鋪位上站起身來,笑著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一槌定音:「孺子可教!以後咱倆就是師徒了。」

  曹楊興高采烈的喊了聲:「老師」。

  然後非常鄭重的說道:「還請老師留下地址,等到下車後,我挑選黃道吉日,帶上拜師禮……」

  話還沒說完,就被沈老爺子大手一揮,打斷了。

  「都什麼年代了?不用那些繁文縟節!君子一諾重千金,足夠了!」

  既然沈老爺子堅持,曹楊也就不再矯情了。

  既然已經成了師徒,那再談起話來,可就顯得親近多了。

  曹楊的心理年齡差不多也快50了,再加上又是兩世為人,後世網上泡論壇時學到的那些駁雜的知識,也不是蓋的。

  放在現如今這個時代,那還真有點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抱膝危坐,笑傲風月。

  一路侃的沈老爺子都有點兒發暈。

  反正,無論沈老爺子什麼話題,曹楊都接得住,都能聊上那麼幾句。

  等到火車到站,快要下車的時候,師徒兩人還真有些聊成了忘年交的跡象。

  下了車,有社科院歷史所的人來接沈老爺子,兩人便就此分別。

  臨別之際,沈老爺子留下了自己家的地址:前門東大街3號。

  順帶著也把曹楊的《趣說四大名著人物叢書》手稿帶走了。

  說要親自給他聯繫出版社。

  曹楊自然求之不得。

  趙振開和王小棠也分別給曹陽留下了地址和聯繫方式。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都有各自的事兒,一場偶遇,就此分別。

  曹楊出了站,坐著公交車,很快就來到了西長安街。

  下車之後,溜溜達達就找到了電報大樓大喇叭下面的七號文化局大院。

  手握介紹信,自然暢通無阻。

  《京都文學》編輯部很好找,曹楊基本上沒費什麼功夫,就找到了編輯部所在的那棟小樓。

  真的很是不起眼。

  外牆泛黃,牆皮斑駁,樓道狹窄,很是老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