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九百五十五章 告別之前

第九百五十五章 告別之前

  這天一早,福建巡撫黃承玄坐著轎子來到王家半野軒。

  就見半野軒的僕人正忙忙碌碌地在搬運著大箱子。

  黃承玄疑惑問道:「建陽先生這是要搬家?」

  王文龍點點頭,「我打算把半野軒的資料全都搬到美洲去,日後也將常居美洲了。」

  黃承玄聞言頗是驚訝:「建陽先生不住台灣了?」

  「這兩年先在台灣,但美洲的事情太多太雜,幾年之後定然得要到現場去看顧。」

  聽著王文龍解釋,黃承玄一下緊張。

  雖然王文龍比黃承玄小十歲,但是黃承玄在他面前還真不敢拿大。

  不止因為王文龍在福建的影響力太強,就說黃承玄的父親黃洪憲,當年當翰林侍讀的時候,是和王文龍詩文往來平輩論交的,要不是王文龍的年紀比黃承玄小,黃承玄都得稱他一聲世叔的。

  黃承玄連忙相勸,想要留住王文龍這個福建名仕。

  www.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但王文龍要離開大明本土的意願很強烈,黃承玄根本勸不住。

  黃承玄只能道:「建陽公到了海外,也不要忘了福建鄉親啊。」

  「這是自然。」王文龍說著,請黃承玄入花園落座。

  「接下去幾年的氣候都會不好,福建很可能在鬧災荒,即使沒有天災人禍也會愈加強烈,定然有許多百姓想要前往海外。」王文龍道。

  「我太平洋公司在美洲的屬地能容納上百萬人,而且還有廣袤腹地需要人手。我想同福建商民定一個合約,正打算請黃大撫居中做個見證。」

  黃承玄問:「是什麼內容?」

  王文龍道:「只要福建百姓往遼東捐贈糧食,滿五石,李家商號便給他開一張登船憑證。憑此憑證可以免費上船前往美洲,食宿皆有安排,在美洲落地之後就分田或是進工廠。」

  「當然這都是提供給他們的條件,他們若想自主擇業,可以在美洲尋找機會,想來也有出路。」

  黃承玄聞言頗為驚訝:「這些移民有其他條件嗎?」

  王文龍搖頭道:「沒有任何其他要求,哪怕是年幼童子或者是老人,甚至殘疾之人,只要有船票就能夠上船。」

  「這太好了!」黃承玄激動的不知該說什麼。他當上福建巡撫之後,最棘手的就是福建的糧荒問題。

  雖然因為王文龍的穿越,福建的糧食緊張比前世有所緩解,但是大多數百姓還是掙扎在溫飽線上,只要稍遇天災,就會起流民。

  想要前去海外的福建百姓數量龐大,只不過大多數窮苦人根本沒有門路,那些航運船往死了收費,百姓要前往海外就得賣兒賣女。經常為此導致骨肉分離,繼而是社會不穩。

  五石糧食,哪怕以此時的最高價也不會超過八兩銀子,一個人移民海外只需八兩銀錢,而且提供可接受的食宿,這條件絕對是良心價。

  更關鍵是由王文龍做保,百姓們會放心許多。

  「建陽公此話一出,將活人無數!。」黃承玄深感佩服。

  本來北美洲的大開發就需要大量勞動力,而且接下來和後金之間的戰爭一時半會也不會結束,王文龍本來就有援助遼東的計劃。

  北美洲現在已經開始產糧食,可是這些糧食千里迢迢從美洲運到大明,再轉運去遼東,損耗太大了。

  從福建送糧去是個更實惠的選擇。

  五石糧食大概就是一個青壯一年的口糧,拿了船票之後,本人很快離開福建,也不會繼續消耗福建的糧食。

  這是個不會加重災荒的捐糧數量。

  而對王文龍來說,組織福建百姓捐糧換船票,他就可以不從美洲運糧,而是將美洲的貴重物品運回大明販賣獲利。

  返回美洲的船隻本來就是空船,正好載滿移民,不會浪費運力。

  有了黃承玄居中協調,還可以給這些領到船票的百姓先在福建登記造冊,便於他們到達美洲之後的管理。

  王文龍打算在美洲建立幾個以福建人為主的移民點,不是地域歧視,而是一個移民點都是同樣地方的移民,更容易建立秩序。

  這項政策在福建試行成功後,王文龍還會將之推廣到江南,江南在美洲的移民點也將主要以地方劃分,以漸成聚落。

  這年代的官話,在普通百姓之間並不太通行,不同地方的移民混在一起,話都聽不懂,到了陌生的移民點,管理難度實在太大了。

  同鄉們居住在一起能大大緩解這個問題。

  第二天,王文龍前往晉江去見潘秀。

  潘秀已經辭了京城幾個報社的總編,剛剛回到家鄉。

  潘秀為王文龍倒茶,問道:「聽說先生要去美洲了?」

  「我準備去北美定居。」王文龍說,「接下來的大明將會越發混亂,非我們能施展的天地。倒是海外開拓大有可為。」

  潘秀沉默片刻,「我家在海外的產業都已收了回來,現在只想頤養天年。」

  王文龍笑道:「伯風不必擔心,我們共事這十幾年,我知道你的品性。」

  其實王文龍對潘秀的人品沒有太高評判,頂多算是個普通人,還有點自私自利,但是潘秀已經和王文龍利益完全綁定。


  現在荷蘭人正忙著和英國人在東南亞別苗頭,荷蘭人對於這個十幾年前就被放到大明,後來漸漸失聯的間諜,早就不抱多大希望。

  當年潘秀傳回巴達維亞的許多信息浪費了荷蘭人大量精力,幾任巴達維亞總督才把帳給平下來,若是真翻出當年潘秀的履歷,荷蘭東印度公司是要找後帳的。

  現在潘秀已經屬於王文龍可用的人選。而且此人的確有才幹,不把他弄到海外去做事簡直是浪費。

  王文龍提出:「我想聘請伯峰做太平洋開拓公司的經理。」

  潘秀詢問:「先生想派我去哪裡?」

  「東南亞。」王文龍直接說。

  他知道現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在為亞洲勢力大為爭奪,本時空的東南亞比原時空多了幾十萬的華人,而且還有海五路商號和三一教的存在。

  論根底之深厚,華人其實遠比英國人和荷蘭人強。

  有什麼理由不去那裡攪風攪雨?

  王文龍擺出誠意,直接將李家和海五路商號中自己的實力誠實以告。

  潘秀聽著聽著張大嘴巴。

  他原本知就知道王文龍在東南亞有許多力量,可萬萬想不到王文龍的實力雄厚到如此程度。

  光是王文龍擁有所有權、掛名在海五路商號之下的炮艇就超過五十艘,開出去跟一支海軍似的。

  王文龍道:「到東南亞去搶人、搶地、搶生意,能搶下多少,公司與你分紅。我還和福建達成了協議,只要你搶下的地方源源不斷,就能供給你移民。」

  潘秀瞬間心動,他當年能夠跑回大明做臥底,本來就是個要錢不要命的角色,給太平洋公司當經理,說出去也不像給荷蘭人當間諜一樣臉上無光,反而是人人稱讚的為國為民之事。

  王文龍在東南亞的紙面實力已經比得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巴達維亞總部了,當然,由於管理分散,實際能夠力量的效率暫時還是比不上荷蘭人,但這就是需要潘秀去經營的部份。

  潘秀稍稍思索,咬牙點頭道:「潘秀定不負建陽先生之望!」(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