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毛腳女婿李自成
泰昌二年的年中,王文龍北上去往遼東,在遼東見到了毛文龍。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毛文龍同樣聽聞了王文龍要去北美之事,王文龍又說了一遍自己對於時局的判斷:
「接下來黨爭必然劇烈。」
「伯龍不若跟我一道去美洲開拓。」
毛文龍思索一番,卻是搖頭,「我還想留在遼東。」
王文龍也不再勸。
毛文龍和潘秀這種人不一樣,他一直是有在大明做些事業的願望的。
王文龍能看出毛文龍並不害怕他所說的黨爭亂象,混亂正是毛文龍的晉升之機。
「王文龍說,若有一日在大明呆不下去,你大可以到美洲來找我,那裡總有你一片天地。」
「多謝師父。」毛文龍拱手道謝。
之後兩人便去了廣寧。
王文龍花上千兩弄來的三頭綿羊和本地綿羊的雜交繁育,已經搞出一個數百頭綿羊的龐大種群。
等今年的羊羔下下來,這個數量就會上千。
這些綿羊現在全部都不再用傳統的遊牧方式飼養,而是關在圈裡吃玉米、花生粕豆粕。
就像王文龍前世工業化以後的中國,是全世界少數會把牛羊都跟雞豬一樣關在養殖場裡大規模圈養的地區。
這種飼養方式這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生產力優勢。
而習慣了這樣養羊的蒙古部落,已經成為了大明的死忠。
他們的生產生活必須依靠大規模農業產地,要不然生活水平就會直線下降。
和後金的對抗中,收攏這些蒙古部落,對大明穩定遼東西部,極為重要。
隨著這些綿羊養殖和種玉米土豆的開拓團繼續向遼河套前進,後金在遼東面臨的局勢會比王文龍前世差上數倍。
從遼東回來,王文龍在大明已再無什麼事情。
他在報上發了一篇公開信,誠邀有志之士前往海外開拓。
王文龍一家登上海船。
首先他會在台灣過渡幾年,隨著美洲城市建設完成,全家人都將前往美洲。
崇禎三年,年關。
北美。金山城。
李自成一早便拿著個水銀鏡子收拾頭髮整理衣服。
這水銀鏡子是美洲工業的產物,奶是伴隨著金礦開發水銀產業發達之後才能大規模製造,在美洲普通百姓人手一塊,而在大明則是至少得到城市居民或小地主才買得起的東西。
住同一寢室的張獻忠見狀哈哈笑道:「你真要同那老婆娘談婚論嫁。」
「俺娶婆娘,同你有什麼關係?」李自成臉色有些不好。
不再同這些人說話,出門去。
他在路邊等了一會兒,心中緊張,就見一輛大車緩緩駛來。
車簾挑開,一個二十五六歲容貌頗是美麗的女子探出頭來。
李自成見他模樣便傻笑起來。
那女子笑道,「別傻裡傻氣的,」她上下打量了李自成一陣,「收拾好了?」李自成點點頭。
「上車吧!」李自成連忙爬上車子,王妙寧細心的給他整理衣服。
「這大的車呢,我還以為回家只雇個小車。」李自成開心的說,指揮著車夫到金山城的各個店鋪中去拿他早就買好的禮物。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人,原名李鴻基,家裡都是軍戶。
泰昌五年,漕引交易波動,西北邊境又吃緊,朝廷再次停發西北邊軍糧米,據說過幾年還要裁撤軍戶。
知道了漕運兵的慘狀,西北邊軍都不願意被裁撤之後還要給朝廷賣命,於是大量逃兵。
李自成的父母都在饑荒中死了,自己便跟著鄉親出來自謀生路,臨出門前找先生算命,改名自成。
他離開家時才不滿十五歲,一路跟老鄉流浪,原本打算去銀川當個驛兵,半路上又聽說遼東那邊有飯吃,便跟隨老鄉流浪到了山東,先在登州給人扛活。
那裡的日子也很苦,這時李自成聽人說扛活支援遼東,就能夠換得去美洲的船票。
大家傳說美洲有米山,面山,酒泉,油池,一輩子都不會吃苦受罪。
李自成雖然不至於相信這些胡話,但是他十五六歲年紀又孑然一身,想著反正沒退路,不如拼上一拼。
李自成來到援助遼東的碼頭,扛了三個月大包,換來船票,移民北美。
在移民船上,他又遇見了張獻忠,兩人是同齡人,差不多的經歷,只不過張獻忠在家鄉曾經當過捕快,還上過私塾,認得兩個字,比起李自成這個軍戶要好些。
兩人在移民船上成了朋友,來到美洲之後,他們先是在安置工廠幹了一陣。
之後李自成覺得在工廠里敲敲打打沒個出息,和張獻忠兩人一番打聽,加入了新邊疆開遣隊。
所謂新邊疆開遣隊,乃是北美邊疆學派下轄的一個組織。
號稱是對外傳授邊疆理論,為中華文明開闢新邊疆。
其實所做的事情乃是組織一幫勇武之人,拿著武器去驅趕不臣服的原住民,搶奪他們的土地,再將這些土地賣給後來的移民開墾。
這開遣隊的運作極為紅火,養活了一大群的鄉勇丁壯。
李自成是軍戶出身,張獻忠當過捕頭,兩人都有軍事經驗,而且年輕力壯,頭腦靈活,很快便在開遣隊嶄露頭角。
如今李自成已經擁有五百步軍,張獻忠更是聚攏了一百多騎兵。
去年兩人決定自立山頭,承包了金山城附近的土人清繳工作。
一年的苦戰,李自成張獻忠成功分化當地土人聯軍。
一半的土人部落納土歸降,宣布信奉新邊疆理論,成為大明子民。
還有幾個死忠的原住民頭領,願並且帶領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人馬去清剿剩下的部落。
張獻忠和李自成無師自通,採取「因糧於敵」「取兵於敵」之計。
他們不斷裹挾土人加入先遣開拓隊,迅速擴大勢力後又趨使反水的土人部落一直向東進發。
居然僅用一年時間,兩人就完成了金山礦區清繳工作。
因為這一次作戰的大功,李自成和張獻忠都被新邊疆開拓團升為千總,並且獲得了進入求實書院學習的機會。
新邊疆開拓團的上層都是讀書人,對於手下的學歷是有要求的。
兩人為了前途,不得不放下軍隊,跑到金山城的書院裡頭裝文人。
這求實書院和大明的學校不一樣,居然是男女同校的,雖然如此,但其實會來讀書的女人也不多,甚至還有一個叫王妙寧的女先生。
讓李自成和張獻忠這些土包子驚訝不已。
這王妙寧平日裡獨來獨往,一口的福建口音官話。
書院裡的先生們對於王妙寧的背景都不敢多說。
來到金山的移民大多是不願意老實在夏涼城種田做工的悍猛之輩,骨子裡較為守舊。
許多學生又都是如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背景,對於王妙寧這個女先生驚訝之餘甚至有些鄙夷。
覺得她離經叛道,不在家相夫教子,居然出來教書。
美洲缺漢人女子,漢家女結婚都早,而王妙寧二十歲的年紀還沒有婚配,便有人傳她不檢點。
也有人說王妙寧其實有些殘疾,因此嫁不出去。
還有說她家裡犯了事,所以才被弄到學校里當先生,好人家女子不受欺負,哪會這樣拋頭露面?
李自成第一次見王妙寧,和其他學生一樣,也被王妙寧的外貌所驚艷。
又聽說了王妙寧的名聲,不敢接近。
他想要憑藉學歷在新邊疆開拓團中獲得更高的職位,刻苦讀書。
這倒吸引了王妙寧的注意。
王妙寧比李自成小好幾歲,知識眼界卻是比李自成廣的太多。
女追男隔層紗。
李自成本就是孑然一身,從小也沒享過啥福,王妙寧美貌聰明,李自成哪裡受得了王妙寧這樣美人的追求。
一來二去就同意了兩人之事,哪怕因此被同學們嘲笑,他也認定要娶王妙寧。
李自成確定王妙寧的人品肯定是不錯的,身體自然也沒什麼毛病。
多半是家裡犯了什麼事情,被人欺負,所以才不敢回家,一直在外邊飄著。
他現在收入也不錯。
心想自己既然相中了這個女子,她家裡再有什麼把柄,他也認了。(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