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邊疆儒學
第781章 邊疆儒學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com
李化龍是真打算把京營給練出來的,甚至上書提議讓京營到遼東去見仗,嚇得京營十二侯都去找萬曆通關係,這才按了下來。
京營上下一身冷汗:京營用三比一的兵力連薊縣跑來的流賊都打不過,李尚書居然想要他們去打努爾哈赤,壓力給的也太大了。
「休息之日不說政事,」王永光道,「于田可聽說了近日那王建陽的邊疆學說惹來的爭議?」
「王建陽又怎麼了?」李化龍每天忙著工作,對於文壇上的事情倒真沒怎麼關心。
王永光叫書童去拿來轉載王文龍邊疆學說的報紙,李化龍便坐在廳中翻閱。
看著看著,李化龍的表情漸漸嚴肅。
把一篇介紹王文龍演講內容的文章看完,又通讀了王文龍在《旬報》上所發的邊疆學說解釋全文,李化龍抬頭對王永光說:「這個邊疆學說寫的好啊!王建陽真是個奇才。」
王永光笑道:「我就知你會贊成這學說,不過這學說在一些人嘴裡卻是鼓勵擅開邊釁的妖言呢。」
「擅開邊釁?一派胡言!」李化龍頗為不屑的擺手,「每種理論自有自己的支持立場,若是這樣講來天下沒有一條理論不是誅心的了。這王建陽的確是大才,先有了地緣學、軍事經濟學,如今又搞出這一套邊疆理論來……我記得他辭官回了福建,不知願不願意到京城來做幕府?」
王永光道:「聽說他有意出海,大概要遊歷個一兩年才能回來。」
「這卻可惜了……」李化龍是真心惋惜,光是看到邊疆理論,他就重視起王文龍這個人才。
思索一陣,李化龍道:「雖然不能招來王文龍,咱們也可自行叫人學習嘛。」
「于田的意思是?」
李化龍道:「過兩日文昌就要上京,咱們把他叫到家中討論一二,我再看看家鄉有哪些學子願意接觸這理論的,專一的挑出來培養。」
楊文昌是李化龍的愛徒,前年剛中的舉人功名。
李化龍對於邊疆理論十分重視,看完王文龍的介紹之後,他就打算在河南家鄉培養一批邊疆理論的學員。
河南長垣、汝陽一帶為豫、楚之要衝,地勢險要,雖然在中原腹地,但只要天下不安,這些地方就很容易受到流賊的侵擾。這些地方的百姓所需要的開拓精神不比邊民少。
邊疆理論正好合用。
李化龍當然知道邊疆理論不是完美無缺的,他看中的是邊疆理論背後的領土擴張思想。
萬曆一朝,由於黨爭太過激烈,地方官自行裁量之權被縮減的厲害,一點點行動很可能就招來某個黨派的攻擊。
邊疆理論一出來,無異於為地方官的行動提供了極好的背書,只要培養起邊疆理論的民眾基礎,地方官在保衛桑梓時所能發揮的能量都會提高許多。
守過遼東、打過朝鮮和楊應龍的李化龍太知道這理論的好用之處了。
許多文人也和李化龍有著類似的想法。
黨爭對於地方治理造成的危害太強,許多文人看到了地方治理缺乏的問題,卻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去重塑地方的治理能力。
邊疆理論橫空出世,正好為他們填補了這一空白。
如果從中原往周邊野蠻地區擴張是擴張文明的邊疆,從教化了的縣城、堡寨往未受教化的愚民之地擴張怎麼就不能是擴張文明的邊疆呢?
只要改一改「文明」的解釋方式,邊疆理論立刻轉變為增強儒家基層治理能力的好理由。
邊疆理論受到儒家的追捧,自然使得開海的商人們底氣大增,甚至有許多儒門子弟身體力行地棄儒從商,奔向東南亞、永明城和北美,讓有些死氣的海商群體一下又活躍起來。
王文龍推出邊疆理論目的只是為了給開海建立殖民地提供論述,他自己都想不到邊疆理論經過李化龍等人的推崇居然在中原腹地開始了自己的變種。
儒學本來就是一種善於吸收各門派學說而進化自身的體系。大明的儒門千萬種,能學佛,能學道,能學程朱,吸收王文龍的邊疆理論也沒有任何難度。
因為李化龍派弟子在家鄉的傳播和研究,邊疆理論首先在河南長垣縣一帶被當地的儒門所吸收,演化出一脈「邊疆儒學」。
而後中原的邊疆儒學又與南方的各家學派相融合,最終出來的產物千奇百怪,有極端守舊的,也有極端激進的。
其中一些演進遠超出了王文龍的預判,比如結合了經濟學派思想的邊疆儒學,最終成為了「邊疆經濟學派」,這一派學者認為,經濟發展最健康的方式就是在不斷擴張市場的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經濟體必須要不斷吸納更大的市場,取得更多的原材料供應地,如此才能健康成長,一旦停下就會陷入內卷的循環——滿滿的原始資本主義氣息。
無論守舊還是激進,他們都學到了邊疆學派中最重要的擴張主義,不遺餘力地推進著自己的思想傳播。
甚至有些派別成為了傳教式的狂信極端學派,後來跑到北美腹地去建立自己的「治比堯舜」的「邊疆盛世」,與其說是儒學,不如說是邪教,王文龍發現這種東西也打著他的名號後堅決與之切割。
雖然生出了各種怪東西,但王文龍對於邊疆學說的流傳還是採取積極態度的。
在王文龍看來邊疆理論當然有問題,但這個主要問題不是對於文明傳統是否尊重,而是邊疆理論只解釋了擴張過程中能帶來什麼利益,至於擴張之後如何治理,這理論基本就處於放任狀態。
袁可立評論的對,邊疆理論就是一個只管「馬上取天下」不管如何治天下的理論。
依靠這理論建立的社會太習慣於用擴張來緩解自己的內部矛盾了,往往懶得靜下心來解決自己的社會問題。當使用這種理論的政權擴張到無法擴張的邊界時,內部的矛盾大約也到了積重難返的程度。
但即使是雙刃劍,提出邊疆理論對於此時的大明來說,還是利遠遠大於弊的。現在才到大航海時代中期,天下大著呢,這時大明最需要的就是鼓勵民眾們出海開拓,為中華文明占更多的土地,只有這樣才能不再重複被八旗制度統治幾百年接著被洋人踩在腳下的歷史。
萬曆三十六年的世界,還根本不到考慮擴張極限問題的時候。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