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西票商

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西票商

  第782章 山西票商

  邊疆儒學在江南火爆的時候,王文龍正在福建處理自己的家事。

  李旦讓王文龍等他回泉州,但自己卻一直留在閩西,王文龍上李家拜訪了幾次,杳無音訊,就在王文龍懷疑李旦是不是想用這種辦法讓他無法跟楊天生出海的時候,李旦終於派人給他送來消息。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李旦還要幾天才能到泉州,請王文龍幫他去看看他請來的發行檀香票人才。

  李家在台灣島上有不少田地,為了方便賣糧,在泉州布有好幾家糧店。糧食是這年代的硬通貨,大一些的糧店往往兼經有營匯兌和小貸業務。李家糧店就是這樣的地方,由於長和貨幣打交道,所以李家的檀香票發行也由糧店負責。

  王文龍閒來無事,收到岳丈的信之後便去李家糧店幫忙看人。

  李旦為未來檀香票發行所請的合作夥伴是一夥山西人,主事的姓黃,還在路上,只有他派來的一個名叫曹二和的管事與弟弟曹三喜到了。

  大明實行「開中法」往邊地運送物資之後,山西商人便迅速發跡,主要是因為地理優勢。

  「開中法」的運行方式是商人將糧食物資運往邊境,兌換得朝廷特許經營鹽業的憑證鹽引。朝廷只負責在邊境收糧,每石糧食能換得的鹽引數量是一樣的,山西商人距離大同邊境比較近,在運輸費用上占了便宜,而一場平定蒙古叛亂的寧夏之役又正好是在大同邊境打起來的,山西商人幾乎壟斷了這場大戰的糧食供應。

  同時山西運城又有內陸最成熟的鹽池,其他往邊境送物資的商人換回鹽引之後往往不會再做食鹽生意,而山西商人占了地利優勢,換了鹽引之後直接到運城將鹽引兌成食鹽,賣鹽又是一項獲利頗豐的業務。

  於是山西商人先往大同運糧,回來再到運城販鹽,晉商群體迅速富裕起來。

  現在的山西商人早就已經有了原始積累,開始專業化經營,不但壟斷了張家口、大同的邊境貿易,還憑藉雄厚的資金參與遼東貿易,而他們的鹽引生意也早不是運城鹽池可以滿足的,山東南直隸的鹽場都成了山西商人的貿易對象。

  別的省份的商人到邊境賣了糧食物資,換回鹽引,與其自己帶回家,還不如直接在邊境賣給山西商人,換取資金購買當地貨物。

  這種情況下山西商人實際已經開始經營金融業,福建海商雖然貿易量大,但是做的還是實物買賣。李旦得到檀香票發行權之後,第一時間也是叫許心素去請個有實力的山西票商來合作。

  黃老闆的弟子曹二和帶著弟弟曹三喜急急忙忙的從後屋出來,見到王文龍便極為謙卑的躬身行禮:「建陽先生,久聞大名了。」


  看著年紀不過二十出頭的曹二和,王文龍有些驚訝,道:「曹管事年輕有為啊。」

  曹二和如此年輕,曹三喜就更不用說,看模樣才十一二歲。

  「不敢,」曹二和謙虛說,「我十歲不到就同師父一起在關外跑生意了,雖是年輕,但是同老爺們關係也都還好,官票放到手中總是能兌出去的。」

  「和老爺們關係好?」王文龍道。

  曹二和神情老練的說:「王老爺聽小的說,和官府一起合作生意,最難就是要摸清官員們的心氣。不同王老爺一樣,是文章會裡出來的達官人,朝廷派來與我們商人合作的官員,往往是些功名不大的,著實難以相處。官票生意若放在帳面上看都有利潤,可一旦涉及實際,只有處的好關係時才能盈利,說是做生意,其實是處人呢。」

  原來是一群專業處理對公業務的中介商。

  王文龍點點頭問道:「你們打算如何處理檀香票?」

  「就如同鹽引一樣,」曹二和回答,「都是只有拿了票據才能夠在市面上流通的物資,我師父的意思是,李老太爺有了發行檀香票之權,便找聖上按量申購,坐等市場上的檀香木價格漲跌,趁著低價之時,慢慢將檀香票發放出去,收購市場上的檀香木,等到木頭少價格高時,便將自己的木頭出掉,如此一來,穩賺不虧。」

  這是很穩妥的經營方法,但檀香票這麼做一定出問題,因為這玩意兒不像鹽引一樣有信用,鹽引是國家財政背書,而檀香票的權力僅僅來自萬曆皇帝的口諭。

  曹二和繼續說道:「如果許老太爺手上檀香票一下拿的多了,我等可以幫助找山西商人拆借,將多餘的檀香票存在手中,甚至當做鹽引一樣拿來流通。檀香票的出路不會少的」

  「這不保險,」王文龍說,「如果檀香票管不住,從福建浙江進口的檀香木走私量遠遠大於官方量怎麼辦?如果聖上不派兵支持,李家抓不完走私怎麼辦?你們有沒有在極端情況下維護檀香票穩定的策略?」

  「這不必擔心,」曹二和笑道:「聖上金口玉言,這麼大的事情豈會是兒戲?」

  「對聖上的信譽,我自然是不懷疑的。」王文龍臉色難看的說,心裡則對萬曆的責任感一點也不相信……這傢伙坑起同夥來從沒有底線。

  「哥哥,我覺得建陽先生說的有理,檀香票和鹽引不同,做生意時也要將風險考慮進去。」曹三喜突然說。

  曹二和皺眉道:「師你是跟我出來學徒的,眼睛看就是了,怎敢在王老爺面前多嘴?」

  王文龍知道曹二和也只是奉師傅的命令來傳達意思,並沒有做決定的權利,今天的話題是談不攏了。

  他倒是好奇看向被哥哥罵到縮脖子的曹三喜,突然想到什麼,問道:「你們兄弟倆可是山西太穀人?」


  曹二和曹三喜都點點頭。

  曹二和驚訝問道:「先生如何得知?」

  王文龍笑道:「山西太谷出好商人,聽你的口音似有些像那邊的。」

  王文龍剛才就覺得曹三喜的名字熟悉,此時基本能確定這就是未來八大晉商之一的太谷曹氏一代祖。

  雖然買賣沒談攏,但王文龍這番話還是讓氣氛輕鬆了些。

  曹三喜崇拜的對王文龍道:「建陽先生,我雖是個商人子弟,卻很愛聽書,先生的書我都聽過,我還愛聽人念建陽先生的報紙,這兩日在街面上聽到別人講起先生的邊疆理論,寫的實在太好了,聽二哥說建陽先生要來和我們見面,我一晚上都沒睡著呢!」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