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七百八十章 理論補丁

第七百八十章 理論補丁

  第780章 理論補丁

  攻擊王文龍的文人最看不慣的就是邊疆理論中那鋒芒畢露的開拓思想,有人直言不斷開拓新邊疆,以新領土之利益去供養朝廷機器不斷前進,這不像中原王朝精耕細作的方法,而更像戎狄蠻夷的擴張方式。

  還有人揪著王文龍的歷史觀不放,表示堯舜出自戎狄那是野史的記載即使是真的,王文龍作為儒門後學也不能如此無理的指出。

  

  而且現在堯舜思想早就已經是儒家正統,早就不能叫做戎狄,而其他戎狄的思想如果還被吸收進來,豈非改了堯舜之道?如此一來,立正統又有什麼意義?難道要儒家學者去學成吉思汗嗎?

  這些人給王文龍扣政治上的帽子說法太過逆天,哪怕攻擊王文龍的人之中對此也頗多不同意見,畢竟王文龍還是保家衛國的英雄,在輿論場上是有光環的,不至於就因為一篇會講內容就將他罵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但不少文人是真的無法接受邊疆理論,對此理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打的勢均力敵。

  就在這時,徐霞客火力全開的入場了。

  喜歡旅行的人或許不少,但是徐霞客是其中最出名者,很大原因就是徐霞客的文筆太好了。

  此君能把每一次旅行寫的生動無比,使得讀者仿佛跟著文字一塊去旅遊,這樣的文筆用在筆仗之上殺傷力也是極大。

  抨擊邊疆理論的文人突然發現,江南的輿論場上出現了一個文筆極好的王文龍支持者。

  這個叫徐霞客的作者文字中氣勢磅礴,講起理論仿佛是填山倒海,煽情之時更是兩三句就能說得中立讀者轉而支持王文龍。

  這麼一個初出茅廬的評論家連消帶打,居然沒幾個名士遭得住和他的筆仗。

  這番吵的激烈,直接帶來兩個結果。

  一是王文龍的邊疆理論徹底在江南傳開。

  二是徐霞客這個文筆精當、攻擊犀利的青年才俊被江南輿論場發現,萬曆朝又一隻妙筆初試啼聲。

  不喜歡邊疆理論的人中許多真是就事論事,一些攻擊王文龍的人,也不是對他的人品有意見,甚至有些王文龍的支持者都受不了他這理論,頗有為王文龍洗白的想法。

  有個泉州學子看了王文龍的演講稿後專門寫信送到王文龍府上:

  「建陽先生的邊疆理論論述極為精湛,但是最後得出的結論頗為偏頗。學生不明白為何先生要將邊疆擴張的重要性說得如此之高,難道真的是因為先生收了海商的錢財?學生以為報紙上風行的稿件乃是對先生演講內容的誤讀,先生的高名乃是八閩士子所共仰,先生何不登報宣稱自己並無鼓吹開海之意,以達正本清源的效果?」


  王文龍正在準備出海的行李,同時陪沈宜修養胎,看到這封信,他正好手頭無視,於是便寫了回信,而且徵得對方同意之後將原信和回信都發在了《旬報》上。

  王文龍的回信之中寫道:

  「邊疆學說固然有其偏頗之處,然本人乃是從一種反潮流的角度提出這個理論。」

  「過去之史學研究,總以為一切治理以及科技之經驗乃是由過去發生而來,仿佛今日的一切在歷史上都已出現過,今人再跳不出古人的見識,『所謂鑑古知今』,『讀史明理』,都是這樣話語。」

  「然而根據本人之研究,一切歷史都有其特殊的發展環境,如本朝開拓雲南之歷史,與唐宋開拓雲南之歷史迥然不同,而本朝治理雲南之方式,自然也與唐宋迥然而異。」

  「這並非本朝之儒學與唐宋之儒學有何區別,而是文明中心在向外推崇新制度時,總會受到當時當地的各種因素所影響,於是為一個文名提供其獨特的氣質,這種氣質無一不是在文明和野蠻的碰撞中產生的新鮮事物。」

  「可以說一切歷史、制度文、明之演變,都源於這種偶然所得。如此說來,煌煌一部華夏文明史,如何不可說成是一部開拓史?大部分朝代都起於微末,而新政權開拓之中創造新的統治方式,是以文明、技術不斷精進,我華夏文宗得以綿延也。」

  「此非是以夷變夏,而是華夏文明自古的繼承發生之方式……」

  王文龍的這篇回復與其說是回信,不如說是邊疆理論的深入解析,直接給寫了兩萬多字,印了整整兩個版面。

  特雷德里克的《邊疆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性》這篇文章的內容基本被王文龍給抄完了,還被塞入不少後世美國學者給邊疆理論打的補丁。

  那些看了會講文稿而被吸引的文人讀了王文龍的這篇解釋文章後,發現他們之前對於邊疆理論的理解還是很膚淺,這理論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地方。

  而不喜歡這理論的文人,也驚訝發現他們之前找到的邊疆理論的弱點,大部分都被王文龍給化解掉了,讓他們想批評都找不到抓手。

  邊疆學說會被批評也不是沒有原因。

  邊疆學說的軟肋就在於它太過於強調文明和開拓的關係,似乎認為一切創新都來自邊疆。但任何文明都是由自己的祖先繼承而來,無論怎麼開拓,都不能脫離本文明先賢的影響。

  如果完全按照邊疆學說的理念,大明是由朱元璋的政權開拓自己的邊疆得來,和唐宋元朝完全沒有關係——這顯然是錯誤的。

  王文龍不想落下這樣的口實,他在提出邊疆假說時就給自己的論點加了個限定詞:「新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在開拓邊疆國的過程中確立起來的」。


  至於這個「很大程度」是多大程度?王文龍主動忽略了。

  邊疆理論在輿論圈子中火了,但真正能看到這理論重要性的還得是參與過開拓的文人,比如處理過邊境事務的文官。

  王文龍前世的老美利用這套理論確定了自己國家不斷擴張的民意基礎,如果沒有這樣的心理塑造,哪個國家的老百姓能支持自己國家在海外建立幾千個軍事基地?

  雖然文人群體中有不少人對邊疆理論並不支持,但真正在邊境上呆過的官員看到邊疆理論時心中無一不是震撼的。

  李化龍如今已經結束丁憂,掌管兵部並且協理京城戎政。旬休之日,李化龍來到自己的親家,通政司右通政王永光的家中。

  「于田,你總算有時間來走動了。」王永光笑著歡迎。

  李化龍苦笑搖頭:「軍中事務繁忙,難得偷閒。」

  李化龍真不是找藉口,上任新工作後,李化龍才發現協理京城戎政這份工作有多難做——京營太爛了,為了能讓這個消耗大量銀錢養出來的軍隊有戰鬥力,李化龍幾乎跑斷了腿。當然也有輕鬆的法子,那就是不管手下的京營有多爛,裱糊下去,但這並不符合李化龍的性格。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