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狂熱

  「宮體之名,雖始於梁,然惻艷之詞,起源自晉,晉宋樂府,如《桃葉歌》、《碧玉歌》,均以淫艷哀音被於江左,迄於蕭齊,流風益盛,其以此體施於五言詩者,亦始晉、宋之間,後有鮑照,前有惠休,特至於梁代,其體尤昌。」①從東晉末「惻艷之詞」的出現到梁「宮體」名稱的正式確立,在這其中起關鍵性作用的正是以劉裕為代表的新興貴族階層,這些新興的貴族階層自然不具備談玄的基礎,他們的審美也與舊有階層有隔閡,這就為民間的「惻艷之詞」進入「大雅之堂」提供了條件;而劉宋歷個皇帝對門閥世族這些舊有階層的大肆屠殺更是徹底斷絕了玄言詩生長的希望,為宮體詩的興起鋪平了道路。這其中不得不提兩個關鍵性人物了——南朝宋武帝劉裕和南朝宋孝武帝劉駿。

  劉裕小名寄奴,幼年家境貧苦,耕地為生,兼做漁夫等。據《宋書·鄭鮮之傳》載:「高祖少事戎旅,不經涉學,及為宰相,頗慕風流,時或言論,人皆依違之,不敢難也。鮮之難必切至,未嘗寬假,要須高祖辭窮理屈,然後置之。高祖或有時慚恧,變色動容,既而謂人日:『我本無術學,言義尤淺。比時言論,諸賢多見寬容,唯鄭不爾,獨能盡人之意,甚以此感之。』」②正是這種出身和修養,使得他手掌大權後與門閥世族顯得格格不入,對這些門閥世族引以為豪的「正始風流」嗤之以鼻。而當劉裕誅殺門閥世族的代言人劉毅後,這些門閥世族不免要被秋後算帳了,這就導致了大量名士包括玄言詩的代表人物如殷仲文、謝混等相繼被殺。劉裕還恢復了秀才、孝廉策試的制度,阻斷了這些門閥世族的仕進之途。至宋孝武帝時更形成了「寒士掌機要」的政治局面。這使得門閥世族在政治上的地位逐漸被新興階層所取代。而玄言詩之所以能存在,和這些門閥世族是分不開的。這種變局,「使玄學及玄言詩喪失了賴以生存的土壤,玄學與玄言詩有如無根的浮萍漂浮起來了」①。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𝙘𝙤𝙢

  劉駿,劉裕的孫子,他與他的弟弟南平王劉鑠都喜好作艷詩,開整個南朝艷歌創作風氣之先。而當劉駿即位之後,更是大力提倡艷詩創作,對湯惠休、鮑照這些有才華的加以重用,形成了一批專寫艷詩的詩人群體。正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在那個專制的年代,君王的示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對於此時的文壇,梁蕭子顯在《南齊書·文學傳論》中對其作了三種劃分:「一則啟心閒繹,託辭華曠,雖存巧綺,終致迂迴,宜登公宴,本非準的。而疎慢闡緩,膏肓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體之源,出靈運而成也。次則緝事比類,非對不發,博物可嘉,職成拘制。或全借古語,用申今情,崎嶇牽引,直為偶說。唯睹事例,頓失清采。此則傅咸《五經》,應璩《指事》,雖不全似,可以類從。次則發唱驚挺,操調險急,雕藻淫艷,傾炫心魂。亦猶五色之有紅紫,八音之有鄭、衛,斯鮑照之遺烈也。」②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經過劉駿的大力提倡,此時的艷詩的影響力已經超越玄言詩了。

  經宋一朝,王、謝這些門閥世族徹底沒落,新興的階層取而代之,代表了這些門閥世族的風流的玄言詩也徹底被新興階層所鍾愛的宮體詩取代。

  不管是胡大雷對玄言詩的界定:「以玄學思想方法來體悟玄理的詩,才是典型的、完全的玄言詩」③,還是楊合林對玄言詩的界定:「它是魏晉時期產生並流行,以玄學思維方式表現玄學主旨及審美風格的一種詩歌類型」④,亦或是王澍對其的界定:「玄言詩是魏晉特殊人文環境下作為上層士人體玄慕道的高雅生活之補充和組成部分的、以反映玄學思想為旨歸的文人言志詩」⑤,都涉及了玄言詩對「靈」的極度闡發的一面。這裡的「靈」我主要指的是那些能讓我們精神升華的玄理,它是人類對自然對人生的迥絕的思考的反映,展現了人類靈魂中向上的一面。它極少言情——這種「肉」的層面,但就算其言情「也是為了從義理的角度排遣、消解它,即『以理化情』」,它的目標是「超越『有情』,達至恬淡無味的境界」⑥,這是一個「純靈」的過程——即使我們內心最後只含有「靈」,這也是一個使我們靈魂不斷向上不斷超越的過程,所以它的「淡乎寡味」也就必然了。這是一個對「肉」極度排斥的時代,人們在「體道」中「澹泊」,在「澹泊」中「體道」。如孫綽《贈溫嶠(第一章)》:「大朴無象,鑽之者鮮。玄風雖存,微言靡演。邈矣哲人,測深鉤緬。誰謂道遼,得之無遠。」孫綽就通過「體道」勾勒了這樣一種澹泊緬邈的意境。又如王羲之的《蘭亭詩(其五)》:「鑒明去塵垢,止則鄙吝生。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雖無嘯與歌,詠言有餘馨。取樂在一朝,寄之齊千齡。」王羲之在「澹泊」中「體道」——闡明了如何才能使我們內心的「靈」保持「靈性」——「時時勤拂洗,勿使惹塵埃」。

  而對宮體詩的評價,聞一多曾說:「這裡所反映的上客們的態度,便代表他們那整個宮廷內外的氣氛,人人眼角里是淫蕩……人人心中懷著鬼胎……看看以上的情形,我們真要疑心,那是作詩,還是在一種偽裝下的無恥中求滿足。」⑦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